第一节 市场结构

一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类型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

所谓市场结构一般是指构成某一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方式及其特点。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主要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市场上已有的买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方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和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二)市场结构的类型

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等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不受任何干扰的市场。这种市场结构满足以下假设条件:

(1)卖方企业的数量很多,而且各企业的规模(或市场占有率)都很小,各企业不可能以自己生产量的改变来影响市场商品的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

(2)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并且具有互相替代性,买方对其中的产品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所有的消费者都会转而购买其他企业的产品。

(3)企业和买者对某一行业每个企业产品的价格和其他情况都具有完全信息。

(4)企业对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自由的,不存在任何壁垒,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试产利润率的变化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除此之外,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的。因为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在现实中都难以具有“完全的知识”或信息,即使是市场商品的利润水平发生变化,无论企业的进入或是退出,也都不可能毫无壁垒存在。并且在同行企业中,由于竞争的结果,总有一些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其行为必定对市场结构和市场效果发生影响。

2.完全垄断

与完全竞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垄断有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但是在经济学中通常只分析卖方垄断,并且总是假设买方是价格接受者,毫无市场力量,这样做可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卖方的行为上。但是在单一买方对单一卖方的双边垄断的情况下,双方均会施展策略,可以用博弈论分析其中的行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卖方只有一个企业,而买方则为多数。

(2)没有替代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直接可以替代的产品,因此,完全垄断企业能够操纵整个企业的产品和价格。

(3)进入壁垒很高。如果每个行业市场的进入壁垒高不可越,它就成了垄断市场。

首先是资本壁垒,即完全垄断企业的起始资本量很大,因此一般的企业难以进入。其次是技术性壁垒,即垄断者掌握了某种生产技术和诀窍,其他企业则没有,这个市场也就自然成为垄断市场。规模经济是一个被研究得最多的进入性壁垒;还有法律壁垒,有些独家经营的特权是由法律所规定并受到法律保护的,专利和版权就是法律特许的垄断。其三是策略性壁垒,企业即使没有上述三种壁垒,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高筑壁垒,例如巨额的广告投入。

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一样,都是非常罕见的市场结构,在市场结构中尤其如此。不论是规模的经济性,还是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垄断,都有可能因为技术进步而被打破。技术的进步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替代品,使得原有产品的垄断丧失意义。

3.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它主要的特点有:

(1)市场上企业数目很少。每个企业有能力对商品的价格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

(2)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产业内的少数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生产和销售规模、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新企业进入该行业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垄断企业的生产规模大,投入资本多,所以企业退出市场的壁垒也很高。

(3)生产基本同质的产品或者是差别很大的产品。在这一点上,存在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少数几个大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同质,没有太大的差别,相互之间依存度很高,如钢铁、石油、煤炭等;另一方面是产品有较大的差别,如汽车、机械等。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由于企业处于兼有竞争和垄断的环境之中,所以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超额利润;能够保持企业间竞争的条件下使企业达到较大规模,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由于市场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价格比较稳定,信息也比较容易掌握;由于产业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也便于政府对产业的管理。但是,寡头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得他们之间更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当然这种勾结并不会取代竞争,而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

4.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垄断竞争是在传统经济中常见的一个特征,同时这一特征在新经济(又称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它主要的特点有:

(1)市场上有很多同类企业。没有一个企业能有效地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或比其他企业占有明显多的市场份额。这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共同点。

(2)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这是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主要差别。市场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或是在性能用途,或是在外观装潢,或是在商标声誉,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相互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别。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其他产品,享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

(3)进入和退出的壁垒较低。这是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重要差别。新企业带着某种新品牌的产品进入市场和原有企业在自身产品无利可图时退出市场都比较容易。这样,虽然垄断竞争中短期也可以有经济利益,但不能长久保持;当存在经济利润时,新企业就可以加入。这种自由进入使价格降低,利润减少直至消失;当出现经济亏损时,企业就会离开该行业。

二 市场结构的度量

在现实经济中,用来计量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的指标有市场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以及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方法是以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为基准的测量方法,又称行业集中率或行业集中度,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其中,CRn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iX产业的第i位产业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额、资产额、资产额、职工人数,N为X产业的全部企业数,表示前n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额、资产额和职工人数。对产业集中程度的测定与把握,是政府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的基础。由于具体国情不同,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学者对本国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类型划分的具体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日本著名产业组织学者越后和典根据贝恩的分类方法和日本的产业分类的实际情况,将日本的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类型分成五类,分类情况如下:

A型(极高寡占产业): CR1>70%;

B型(高寡占产业): CR3>80%, CR5=100%;

其中:Ba型:CR1>50%; Bb型:Ba型以外的情况;

C型(中寡占产业): CR10≥80%;

其中:Ca型:CR1≥35%; Cb型:Ca型以外的情况;

D型(准中寡占产业): CR10>50%;

E型(低集中产业): CR10<50%。

(二)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的是产业中由小到大企业数量的累积百分比与其规模(市场占有率)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纵轴为企业所占份额的累计百分比,而横轴则是企业数目的累计百分比(由小到大排列企业规模)。如果市场内所有企业规模都相等,则洛伦兹曲线与45o对角线重合;当曲线凸向下角时,就表示市场中企业的规模分布不均匀;企业规模的离散程度越大,曲线就越偏离对角线。洛伦兹曲线实际上反映的是占整个企业数目百分率多少(相对数)的企业所拥有的份额总和。

图3-1 洛伦兹曲线

在图3-1中,若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重合,则说明该产业中所有企业都具有相同规模;若洛伦兹曲线凸向右下角,则说明该产业中企业规模分布是不均匀的,洛伦兹曲线偏离对角线的程度越大,则表明企业规模分布的不均匀度也越大。在一个仅由少数几家规模相同的企业构成的产业,其洛伦兹曲线和对角线重合,但该产业是高度集中的,这说明洛伦兹曲线仅仅是对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不均匀性的反映,或者说,它反映的是相对集中,而前面介绍的集中度计量的是绝对集中。还应该注意到,洛伦兹曲线不能有效地反映集中程度的变化情况。例如,产业中小企业数目的减少使得剩余的企业在规模上更接近了,于是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不均匀度下降,但集中度却上升。

(三)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建立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的,是把洛伦兹曲线所反映的不均匀度用数量表示出来。计算公式为:

其中:L为洛伦兹曲线与均匀分布线(对角线)之间的面积;M为洛伦兹曲线与右下方两条直角边之间的面积。基尼系数在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说明企业规模分布接近于均等;基尼系数越大,则说明越不均等。基尼系数是利用洛伦兹曲线计算的,因此它也存在与洛伦兹曲线类似的特点。

(四)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 I)

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指基于该行业中企业的总数和规模分布,即将相关市场上的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平方后再相加的总和。这个指标最初由A·赫希曼提出,195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的赫尔芬达尔在他的博士论文《钢铁业的集中》中进一步阐述。赫希曼指数具有数学上绝对法和相对法的优点,使它成为较理想的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指标,它可以衡量企业的市场份额对市场集中度产生的影响,成为政府审查企业并购的一个重要行政性标准。

其中,X代表市场总规模,Xi代表i企业的规模,SiXi/X表示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当市场由一家企业独占时,即X1X时,H. I=1。当所有企业的规模相同,当X1X2X3=… =Xn时,H. I =1/n。产业内企业的规模越是接近,且企业数越多,H. I指数就越接近于0。而且,H. I指数对规模较大的前几家(通常称为上位企业)的市场份额比重的变化反应特别敏感。因此H. I指数在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综合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被广泛应用。

三 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

市场结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生产多样化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带来其他因素的变化,进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变化。下面就其中部分因素进行讨论。

(一)市场集中度

集中是指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聚的过程,也是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的客观趋势,然而产业集中度过高,会引起垄断;集中度过低,又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必须研究集中及其集中度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中卖方或买方的数量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它是反映市场垄断和集中程度的基本概念和指标。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水平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反映了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配置比例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竞争力越强,市场占有率也越高。在某个特定产业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

导致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自身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目的,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会努力把规模扩大到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水平。通过扩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产业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垄断力量,从而谋取较多的垄断利润。第二,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使得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也扩大了企业的规模。第三,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为了防止垄断损害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限制大规模企业的联合与合并的行为;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又会放宽对企业大规模合并与联合的限制,甚至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规模。

2.市场容量

市场容量是指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供应商的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换言之,社会的总市场容量就相当于需求量。市场容量是由使用价值需求总量和可支配货币总量两大因素构成的。仅有使用价值需求,没有可支配货币的消费群体,是贫困的消费群体;仅有可支配货币,没有使用价值需求的消费群体是持币待购群体或十分富裕的群体;把这两种现象均称之为因消费要件不足而不能实现的市场容量。

在正常情况下,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市场容量越大,企业开拓市场的余地越大,新企业就越容易进入,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可能越小,市场集中度可能越低;反之,某一产品或产品的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则会促进集中度的提高,因为大企业会力图通过广泛的并购来争取更大的市场垄断力量,以取得更多的利润。导致市场容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国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等。

扩大市场容量有三种基本思路:

一是根据最广大消费群体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即使用价值水准的提升),及时增加他们的可支配货币收入。防止两极分化,给贫困群体更多发展机会。

二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可以因商品使用价值水平显著提高而吸引消费,因最终成本很低可以最终降低可支配货币的消费支出,从而达到市场容量扩容的目的。

三是部分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可使国内市场容量腾出空间。

(二)产品差别化

1.产品差别化的定义

产品差别化是指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企业制造差别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买者对该企业产品的特殊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对企业而言,产品差别化是一种经营手段,也是一种非价格竞争手段。例如,生产服装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本企业服装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特色(女装,儿童服装、高端服饰等),以致对一部分消费者产生强烈吸引力,偏爱购买该企业生产的服装。

产品差别化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性是基本同等的概念。同类产品对于需求者而言互相可以替代,所以被归为同类。完全的替代性是指产品之间在使用性能、结构、外观、广告宣传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需求者完全把他们视为同一的产品。因此,两个产品是完全替代的也就是这两个产品无差别。但现实中无差别的产品或完全替代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同类产品之间是不完全替代关系或部分替代关系,也即它们几乎都是差别化产品。

2.形成产品差别化的原因

(1)产品的物理性差异。这些差异与产品本身有关,虽然产品的用途在质上基本相同,但在产品的性能、质量、特色、美感、耐用性、安置和操作的难易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2)买方主观性想象差异。受广告、销售宣传包装、商标以及销售者声望等影响,公司或销售商使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产品形成偏好,从而消费者在购买、占有和消费产品时获得心理满足。

(3)公司或销售商提供的服务或互补产品的数量和特性差异。其中包括顾客培训或咨询服务等售后服务、与产品成套出售的互补品(如预备部件),产品保修或维修合同以及修理质量或服务能力等造成的差异。

(4)买方的知识偏差。主要指买方因知识水平、检测手段等限制造成的对产品了解程度的差异。

(5)销售的地理差异。由于工厂或商店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成买方购买时间、运输成本等差异。

(6)特殊的消费需求差异。对馈赠品、奢侈品、炫耀品等特殊性消费需求而形成的差异。

产品差别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可以通过生产差别化的产品,避开直接的价格竞争,使消费者对所偏爱的某些产品特性支付溢价,从而企业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线,在产品的价格决定中,厂商便具有一定市场势力,即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市场竞争因此也拥有不完全性。产品差别与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价格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并最终影响市场绩效,主要表现如图3-2所示。

图3-2 产品差别化的影响路径

产品差别度越大,同类产品的可替代性越小,就越有利于厂商占领和操纵市场。因此生产和塑造差别化产品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克敌制胜战略。为避免激烈的同业价格竞争,企业可以进行相应的市场细分,一旦明确目标市场,就可以从原料采购、工艺流程、质量管理、外观设计、广告宣传、售后服务及品牌信誉等各个方面,创造出与同类产品有所区别的产品定位,并运用营销策略培育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偏好和忠诚度,以此确立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3.对不同产业市场格局的影响

产品差别形成于上述所列的各要素的组合,但这些要素在某些产业容易形成产品差别,在某些产业则不容易形成产品差别。事实上,所有的物品都是异质的,即使物理上同质的产品也存在差别,但差别化程度各异,有的产品差别化程度极其轻微,以至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把商品分成中间品、投资品及消费品三类,那么会发现,这三类商品的产品差别状况各具特点:

(1)中间品。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主要用作各产业的工业消耗品、原材料等,比较标准化、规格化,产品的物理差异性较小,而且买者多为企业,中间品的特性及市场行情,不易受广告影响。因此,中间品的产品差别较小。

(2)投资品。投资品是指购买后不需要追加新的使用价值,也不需要附加新价值,即可择机出售获利(也可能亏损)的商品。如各种机械、金属制品,用作生产设备和装置,产品比较复杂,难以替代,有些投资品还是根据用户需要特制而成。因此产品的物理差别较大。另外,投资品有别于中间品,用户需要有关投资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必要的维修、配件等信息和服务,因此,广告宣传对形成买者的主观偏好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投资品的产品差别大于中间品。

(3)消费品。消费品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也可以称作“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消费品又可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两种。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时,较为慎重,一般要对价格、质量、保修服务等进行详细调查后才购买;而且,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商标有一定程度的偏好,所以耐用消费品在质量、服务、广告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产品差别。对于非耐用消费品,广告宣传往往可以造成买方对某种商标产品的强烈偏好,如化妆品、服装等。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知识偏差及惰性等往往也是形成非耐用消费品产品差别的重要原因。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壁垒是指在市场中创建一个新企业所面临的障碍性因素。这种定义对产业分析来说几乎没有意义,因为在任何一个产业中要创办新企业都要添置相应的设备、建造厂房或租用门面,并雇用所需的工人,这些支出无疑都是新企业创立的成本或障碍。按此定义不仅每个行业都存在进入壁垒,而且每个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都承担了壁垒。这就无法分析为什么有些产业容易进入,而另一些产业难以进入;为什么有些产业内部的厂商可以持续地获取高额利润,而产业外厂商却无法分享。因此这种语义上的定义显然不适应产业组织分析的要求,为此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更科学地定义进入壁垒。

目前学术界对进入壁垒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认为它指产业内已有厂商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这一优势使得在位者可以将价格持续地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而不引发新厂商的进入。二是认为市场进入壁垒仅指新进入企业才须承担而在位企业无须承担的(即额外的)生产成本。第三种观点认为它专指用于保护在位者利益的限制性制度或政策。

可以看出,这三种定义外延有大有小,侧重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其中第三种定义指只有政府的政策或法律制度才构成进入壁垒,涉及的外延最小;第一个定义的外延则显得过宽,事实上在有些市场中,厂商可以将价格提到高于边际成本的水平,然而实现的经济利润却为零,这时即便不存在市场壁垒也不会诱发新厂商进入。因此在产业组织研究中大多沿用第二个定义,即把进入壁垒看作新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竞争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进入壁垒的大小既反映市场内已有企业的优势大小,也反映潜在进入企业所面临的劣势程度。

2.形成进入壁垒的原因

(1)规模经济壁垒,新企业在进入某一产业的初期,一般难以充分享受规模的经济性,相对于产业内已有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必然较高,这就是规模经济障碍。产生这个障碍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筹资的困难,新企业进入产业时的生产规模远小于最佳生产规模。对规模经济性显著的产业,小规模生产可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大量增加,远远超过原有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二是即使克服了筹资的困难,新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初期也难以获得与最佳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市场份额,即使有发挥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市场所限,或者开工率比较低,或者产品积压,或者低价销售,结果也都对新企业不利。

(2)绝对费用壁垒。老企业一般都占有一些稀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例如,在原料占有上的优势;对专利和技术诀窍的占有优势;产品销售渠道和运输条件上的优势;人才优势等。新企业要进入某产业和老企业竞争就要获取这些资源,所需的费用就是绝对费用。由绝对费用而引起的新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被称为绝对费用障碍。

(3)产品差别化壁垒。产品差别化障碍是指买者对老企业产品的偏好程度高于新企业产品,以致引起新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困难。一般而言,老企业利用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其产品和商标已为买者所熟悉,其市场形象和信誉已经确立。新企业欲使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必先让买者了解自己的产品,树立形象和信誉,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广告宣传、建立销售网络和服务系统、培训销售人员等。这样新企业的销售费用必然大大超过老企业,其产品成本也随之大量增加。

(4)阻止和驱除进入者策略。一般而言,行业利润率较高或需求增长速度较快的产业最容易诱发新企业的进入。为了降低该产业对潜在进入者的吸引力,在位企业往往主动采取暂时性降价策略,在挤垮现有竞争对手的同时,阻止和消除外部潜在的进入威胁;对市场成长性较快的产业,在位企业可以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常常保持一定的过剩生产能力,以减少需求增长对新企业的诱惑。在位企业的这些竞争战略构成了阻止新企业进入的行为性市场壁垒。

(5)政策及法律的制度性壁垒。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政府肩负着解决市场失灵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任,在干预经济活动中所采取的政策或法律手段客观上形成了某种制度性壁垒。例如为防止自然垄断行业的重复投资、过度进入,政府会对企业经营资格做出限制性规定,实施进入管制政策;在食品、医药行业,政府为保障居民的卫生健康状况,也会制定详细、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延长产品从开发到投放市场的过程;对生产性行业或某些服务性行业,政府还控制环境污染标准,要求新进入企业制订配套的整改措施;在原材料、零部件及设备进口与产成品出口方面,政府还通过颁发许可证、采用差别税率等方式,控制进出口规模。所有这些都构成企业进入的制度性壁垒,一个国家市场机制越不完善,产业的制度性壁垒就越高,并且这种壁垒往往是企业难以用市场化手段克服的。

3.进入壁垒的度量

(1)描述性指标。主要是根据经济规模和市场总量的比例、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程度、绝对费用、产业和企业的专利特许数量、交易和批准等各方面的制度规定指标衡量产业市场的进入壁垒。

(2)根据进入阻止价格的水平确定产业进入障碍程度,美国学者贝恩曾根据该标准对产业的进入障碍类型作了划分。根据一个特定产业的进入壁垒的高低,……。进入障碍可以用该产业的最高阻止进入价格高于该产业平均成本的百分比的大小来测定。所谓最高阻止价格,是指能阻止新企业进入的价格的最高值。当企业把价格定在完全垄断下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水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新企业还是无能或无意进入这个市场,那么这个市场的进入壁垒很高;如果企业把价格定在略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竞争价格水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就能有效阻止新企业进入,那么这个产业市场的进入壁垒就很低。

4.退出壁垒的概念

所谓退出是指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的行为,从所从事产业撤退。退出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况。从理论上讲,某个企业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不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就应该退出该产业,转产或破产。但实际上这样的企业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很难从该产业中退出,那些对退出的限制就是该企业在退出该产业时所遇到的障碍,即退出障碍。

5.退出壁垒的类型

退出壁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埋没费用壁垒,企业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设备、厂房及其他建筑物等)由于用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而变得特殊化,在很多情况下不容易将企业特定用途的固定资产转用或转卖给生产和销售其他产品的企业。当企业退出一个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时,由于部分设备的专用性特别强,企业在转产时不得不废弃这些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就不能收回。这种不能收回的费用就叫埋没费用,它是企业退出产业时的一种损失,也就构成了企业退出时的障碍。

(2)解雇费用壁垒,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退出某个产业时需要解雇工人。解雇工人要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有时为了让工人改行,还需要培训费用和转移费用。这些费用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产业时要付出的代价,也就构成了企业退出时的障碍。

(3)结合生产壁垒。结合生产在许多产业中存在,例如,在石油精炼产业中,从汽油到轻油、煤油、重油等多种产品用石油结合生产,即使现在重油市场上的需求显著下降,但降低重油生产量却有限度。结合生产的产业即使其一部分市场需求下降,但作为结合生产结果的一部分要单独退出是相当困难的。

(4)政策和法规壁垒。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往往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限制生产某些产品的企业从产业中退出。例如,在电力、邮电、煤气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中,各国政府都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的退出。

对照中国目前的产业组织格局,可以发现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不对称正是导致产业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真正原因。由于转型时期实施向地方行政性分权战略,形成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格局,造就区域行政性垄断体制。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企业可以突破规模经济要求、最低资本限量等结构性壁垒和一些制度性壁垒,纷纷进入价高利大、技术等级较低的加工工业,形成了“大企业不大”与“小企业不小”的产业格局。当无限的重复生产能力面临有限的市场需求时,一些企业由于享受地方保护带来的垄断租金,进而在产品市场上大打“价格战”,恶意扩张市场份额,即使产品销售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也毫不顾惜。尽管市场竞争将促成优胜劣汰,但是在区域市场割据中,在重复建设中生成的企业并不面临开放市场体系下的竞争压力;或者即使面临竞争压力,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企业破产、倒闭的成本也不愿让企业退出。这种高额的退出壁垒造成效率低下的企业在地方政府行政性援助下仍然生存,限制了产业组织的合理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