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时间:2004年4月28日(星期三)上午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

主讲人:靳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李秋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

主讲人简介

靳辉明,男,1934年生于山西省侯马市。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4年7月晋升为教授,并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科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主要著作:《科学社会主义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第一卷主编)、《谈谈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道主义与现代化》(合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主编)、《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主编)、《人权研究资料丛书》(七卷本,主持人),以及《靳辉明文集》等。

李秋芳:同志们!今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拉开帷幕。在这里我首先代表院党组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

再过几天就是“五四运动”85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以来85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十月革命以后,选择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明确了奋斗方向。而马克思主义一旦掌握了群众,就成为战无不胜的物质力量,成为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武器。我们党之所以能在艰难困苦中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下,取得革命建设的辉煌成就;之所以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险恶环境中,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推进各项事业。

哲学社会科学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学术摆脱了愚昧、陈腐和落后,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逐渐形成内容浩瀚、体系完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实践证明,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的人文社会研究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探索就会丧失原则、迷失方向,我们的学术就会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附庸。

中央最近颁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陈奎元院长在今年的院工作会议上也希望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他提醒并要求我院广大职工:“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意识形态领域应当高高飘扬,社科院的专家学者要同一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同行一道勇于承担这样的历史责任。”今天院团委和院青年中心在这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将邀请院内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作专题演讲,这对于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贯彻陈奎元院长指示,进一步提高全院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激励大家投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今天活动的有:院团委委员、院青年中心理事、院属各单位青年工作组干部和团干部、院属各单位青年骨干代表以及团员代表。出席讲座活动的还有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以及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兄弟单位团组织的代表,他们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团委、交通部直属机关团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机关团委、财政部机关团委、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海关总署直属机关团委、新闻出版署机关团委、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团委、国务院参事室机关团委、国家行政学院团委、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团委。此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机构的记者朋友们也光临我们的活动,对此我们表示热烈的感谢。

下面我们请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团委书记张宏同志代表中央国家机关团干部致辞。

张宏:尊敬的李秋芳组长、靳辉明教授,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大家好!有幸受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朱学庆书记、刘涛副书记和叶锦文部长的委托,我谨代表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代表中央国家机关各兄弟团委,向中国社科院团委、青年中心举办“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致以热烈的祝贺!

最近,团中央与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大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也下发通知,号召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机关团委广泛开展青年文化活动,并举办“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化季”活动。社科院团委和青年中心充分发挥社科院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优势,充分发挥社科院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领头军和排头兵的作用,经过精心筹划和筹备,在“五四运动”8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隆重推出“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走在了中央国家机关各兄弟团委的前列,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

正如刚才李秋芳组长所说的:“伟大的‘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选择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因此,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看,举办“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学习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先进青年文化,激励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办“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可谓顺应时代思潮、把握发展先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此,我们衷心地感谢社科院的党组领导和专家学者,感谢社科院团委和青年中心为我们奉上了这样丰盛精美的精神文化食粮,可谓是文化大餐、精神盛宴!

最后衷心祝愿讲座圆满成功,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谢谢!

李秋芳:今天阜新团市委还为我们的活动专门发来贺信,下面请我们的工作人员宣读贺信内容。

贺信

共青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委员会:

欣闻贵单位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即将举办,特此祝贺。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鼓舞了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工作者的昂扬斗志,也为阜新各条战线上的45万团员青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工作者共同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系统研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仅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工作者的理论研究能力、把握研究方向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亿万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共青团阜新市委员会作为和贵单位共建青年学者调研基地的合作单位,十分感谢贵单位为阜新经济转型和共青团工作提供的支持,也迫切希望能加入到研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最后,衷心祝愿“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圆满成功!

共青团辽宁省阜新市委员会

2004年4月27日

李秋芳:今天邀请到会的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靳辉明研究员。靳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科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名专家。一会儿,靳教授将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在讲课的过程中大家如果思想受到什么启发,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写成条子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靳教授将根据时间安排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我们请靳辉明教授作专题演讲。

靳辉明:1983年3月,为悼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中央举办了有上千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在这个隆重的大会上,我作了题为《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的发言。我发言的开头一段话是:“一种思想体系对历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同它所蕴涵的真理性成正比。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风云一时的理论学说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可是,马克思主义却与时俱进,日益显示出它的真理的威力。在马克思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以来的一百年中,马克思主义越出欧美,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今天,我仍然用这段话来表示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的崇敬。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处于低潮,但我相信,马克思主义依然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迎来新的复兴。

我想讲的第一点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说明了什么?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1883年3月14日去世的,在3月17日马克思下葬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人。在他生活了大半生的英国,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去,但是,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的悼词似乎今天仍在人们的耳际回响。他向世界庄严地宣告:“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1]

一百多年过去了,恩格斯的话语,不断为实践所证明。在马克思逝世后,他的理论并没有被他的敌人所驳倒,相反地,却变成了伟大的现实,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时期还出现了令资本主义世界胆战心惊的社会主义阵营。更让世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豪的是,在千年之交之际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试问,还有什么更能使世界上千千万万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们欢欣鼓舞的呢?

我曾在2000年初写成的《千年伟人马克思》一文中阐明了这一非同寻常的事件。这次评选活动先后有过三次,一次是1997年7月,由伦敦大学文理学院一些教授发起评选“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第一思想家”,结果马克思荣登榜首。其次是由英国BBC广播公司在1999年10月开展的,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结束后该公司宣布:人们评选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则分列为第二、三、四名。并且指出:“尽管20世纪出现的一个又一个专制政权歪曲了马克思的本来思想,但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接着,在12月,英国路透社在政治、商业、学术、艺术四界的名人中评选“千年伟人”,结果,马克思又同爱因斯坦和甘地入选。1999年12月19日《澳门日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并刊登了三位“千年伟人”的大幅照片。该报说:“这样的调查当然不能十分科学地反映广泛的事件,但这次调查可以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的想法。”12月25日,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在报道时指出:“马克思有关资本积累及资本集中的说法,放在当今大购并潮的背景之下似乎更具意义,苏联瓦解、中国大陆也已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年,这么多学者肯定马克思,的确有些出人意料。”还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洞见应该再度获得重视,他不应为其他人对其学说所作的引申背黑锅。”应该说,西方思想界所开展的这项活动和澳、台报纸的报道是客观、公允的。这项活动不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媒体,而是在资本主义媒体开展的,就更加发人深省。

2002年12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一篇题为《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又追述了这次评选活动。这篇文章指出:在今天的欧洲和美国,以大学生和非专家为对象的关于马克思的书一直销量稳定,而且这方面的新书还在不断问世。文章列举了伦敦经济学院梅·德赛教授的新著《马克思的报复》和去年8月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今天为什么要读马克思》。文章认为马克思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至关重要: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将遵循某些既简单又包罗万象的运动定律,因而可以对其发展方向作长期的预言。第二,他认为这些规律无一例外都是经济性质的规律;塑造社会的唯一力量就是“物质生产的力量”。第三,他认为这些规律的表现形式始终是阶级斗争,直到历史的终结。第四,他认为在历史终结时,阶级和国家必将消亡,地球上将出现一个人间天堂。苏联式共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抢跑”了,不能把苏联的错误归罪于马克思。文章说:马克思极具独创性地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惊人的生产能力。他预言,资本主义将把发明创新推动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资本主义的巨大生产力将迫使其垮掉。关于资本主义的前景,你可以说,马克思错在时间的把握上;当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事实将证明他是对的。按照这种说法,马克思的许多观点都无法驳倒。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学术界甚至更大领域都广为流传”。

我之所以作这么多的引证,是想让人们看看西方学者和媒体对马克思的评价。这些看法,正是人们所说的正统的看法,特别是关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尽管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它的确把握住了马克思学说的主要观点。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概括为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特殊规律。这两个伟大发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理论力量和逻辑力量正是体现在他的这些基本思想上,并且赢得了千千万万人的尊重和敬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发现它的真理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坚持、发展、研究、创新中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如果否定或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或者离开坚持片面地谈发展,不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反而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要义的背离,而貌合神离。

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同有不同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主义政党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或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二是西方的工人阶级政党和左翼学者把经过自己解释的马克思学说作为行动的理论依据,用马克思的学说批评当代资本主义,构建未来的理想社会;三是为数众多的国外学者,包括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马克思的学说作为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加以接受,他们有的以马克思的学术思想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的把马克思学说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用以科学研究和观察当今世界。比如,一位美国学者说: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还必须求助于马克思的学说。从这个层面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依然可以作出显著的成绩。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得到比较普遍认同,并且被评为“千年伟人”,列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首,充分说明他的理论贡献和学术思想在知识界发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同时不要忘记,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同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联系,一旦他们掌握了这个精神武器,立刻就会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处于低潮,但是,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却一浪高过一浪。苏东剧变后,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国家马克思主义研讨活动,十分频繁,十分活跃。可以说,十多年来形成了三个热点:一是以法国“马克思园地”为中心,每两年都要召开一次“国际马克思大会”,规模在五六百人,与会学者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当代的重大现实问题。此外,还有纪念性的规模更大的理论讨论会,如恩格斯逝世100周年、马克思逝世120周年,以及《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等,都要举行规模很大的(一般为1000~1500人)理论讨论会。这些讨论会理论层次高、气势恢宏、气氛热烈、感染力强。而且有时能够集中地研讨某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如2002年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五六百名学者集中地讨论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和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大部分学者主张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强调金融资本的巨大作用,认为这个概念能更好地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这样的见解无疑对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具有启发意义。二是在纽约,每年4月初都要召开“世界社会主义学者大会”,今年应该是第22届了。每次会期两天半,与会者多达两千多人。讨论问题十分广泛,但也有重点,比如,去年比较集中地讨论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问题。在当代资本主义最大国家的首都讨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意义是很深远的。三是在拉丁美洲,以《世界社会论坛》和《圣保罗论坛》为中心,众多学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讨论他们所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尤其是研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批判“新自由主义”和美国的扩张政策。此外,还有在莫斯科每年都要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讨论会”,等等。这些会议提出的中心口号是:“马克思还活着”“当今世界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些活动充分地表明,为了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人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寻找思想武器,说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依然在照耀着人类社会的前程。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更应该珍惜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这些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把马克思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表述。从其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世界观是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人们用这种看法作为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去从事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活动,这种方法的系统就是方法论。从学理和真理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确切地讲,马克思主义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普遍真理。从意识形态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性和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和真理性是一致的。这是作为社会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同以往社会科学根本的不同之处。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时曾经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也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这个论断揭示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实质和阶级本质,对于我们研究文化和思想史的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个观点,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忠、孝、节、义体现的封建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自由、平等、博爱体现的抽象人道主义。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它在价值观上的表现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过去几千年人们生活在阶级社会,不能离开人的阶级性孤立地谈论思想、观念,我们今天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千年形成的阶级观念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所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还是不能丢掉的。放弃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便不可能正确地解释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 马克思主义是应近代工人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从封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于14世纪和15世纪首先在意大利萌芽,恩格斯把意大利称为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并把14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作为欧洲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开端的标志,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17、18世纪和19世纪初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政治革命,接着又进行了产业革命。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即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明显地表现出来。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有自己的对立物同它缠在一起:资本家没有雇佣工人就不能存在”[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进入现代机器大工业时代,无产阶级特别是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当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和经济危机发生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也必然尖锐化,并迅速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相继发生的三次大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历史新纪元开始了。第一次工人运动是1831年到1834年的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武装起义。恩格斯说,这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不再为反对自己的敌人的敌人而战斗,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战士”大踏步地登上历史舞台。第二次是从1836年开始的持续12年的英国的宪章运动。列宁称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三次是1844年6月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次起义以明确反对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主导思想,深刻地反映了斗争的无产阶级性质,以其鲜明的理论性和自觉性标明德国无产阶级的觉醒。刚刚兴起的无产阶级运动向何处去?用什么样的理论和策略武装无产阶级战士,使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是时代提出的严峻的历史课题。关心早期无产阶级命运的已有理论,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已无法回答这个历史课题。时代和社会实践呼唤革命理论,呼唤时代巨人的产生,于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思想学说便应运而生了。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深刻的时代背景,从而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阶级性。

二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总汇

人类精神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列宁称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理论来源,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他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3]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产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因为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是它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所以列宁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称为“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成就是:第一,创立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第二,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起源作了某些猜想。第三,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作了一定经济分析。马克思说过:“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4]亚当·斯密已经根据收入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主要阶级:地主、资本家和工人。李嘉图有意识地把三个阶级利益的对立作为自己研究的内容。所以,马克思说,“李嘉图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对立”。这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的高度评价。

二是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其著名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如果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其经济理论推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那么,德国古典哲学则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但他却是辩证法大师,他以客观唯心主义的形式,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许多合理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高度评价过黑格尔对辩证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马克思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绝不防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一般形式。”恩格斯也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不仅如此,黑格尔还试图描述历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位著名代表是费尔巴哈,他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战斗无神论者,在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斗争中,建立起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哲学。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作为哲学的最高对象,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自然界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是人们借助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物;人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而是主体和客体、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肉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离开肉体,离开作为身体有机部分的大脑,思维和精神是不可能存在的。他从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角度,明白无误地阐明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并且由此出发批判把人的思维变成独立精神实体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宗教神学,认为神无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虽然具有形而上学性和直观性的特点,而且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冲破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应有权威,使当时沉闷的德国思想界为之清新和振奋,并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提供了可能性。

三是法国和英国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都是力图反映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要求,但当时存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不是颂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对它进行揭露和抨击。空想社会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从英国人莫尔于1516年发表《乌托邦》算起,差不多500年了。继之有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德国人托马斯·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这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还处于萌芽阶段,用恩格斯的话说,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到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比如,让·梅里叶的《遗书》、马布利的论战著作以及巴贝夫的演说和论文。这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突破《乌托邦》以来的文学形式,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等重大的社会主义原则。用恩格斯的话说,共产主义的思想微光终于点燃起“直接共产主义理论”。最后到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到最高阶段,产生出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即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继承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对未来理想社会探索的成果,使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更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主要理论观点可概括如下。

第一,历史观中的辩证因素。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并未超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关于理性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包含着历史的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发展阶段,而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是永恒的。比如,傅立叶认为,文明制度(指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提出“应该怀疑文明制度,怀疑它的必要性、它的优越性,以及怀疑它的永久性”。

第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新的奴役形式”,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并且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己主义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他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称为“复活的奴隶制”“社会地狱”,说这种社会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即在它自身不断重新创造出来而又无法克服的矛盾中运动。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三位一体的祸害”,而其中最主要的祸害是私有制,它“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灾祸的原因”。“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它“理论上是那样不合乎正义,而在实践上又同样不合乎理性”。他们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可以说达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最高极限。

第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代替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应该是“实业制度”和“和谐社会”。欧文主张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在联合体中,实行财产公有,主要生产资料归公社,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公社中不再有资产者和无产者的差别,实行按需分配,废除国家,等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很多构想还流于空想,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思想成果,无疑为以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材料。恩格斯曾经指出,“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5]。其中包括关于未来理想社会及其本质特征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过是为其提供了唯物主义的基础。恩格斯在谈到黑格尔哲学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影响时说,“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绝不可能创立”[6]。从这些论述中可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近几百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没有这些先进的思想成果绝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这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真理的重要原因。

第四,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就更是如此。19世纪上半叶,当人类在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获得重要成就的同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的细胞结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被称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科学发现。这些伟大发现标志着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把自然界作为总体揭示其客观的辩证运动的规律。黑格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辩证法大师,也是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特别关注和研究自然科学取得的新成果。马克思就写过“数学笔记”,恩格斯也著有《自然辩证法》,而且在《反杜林论》中也研究了大量自然科学问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7]马克思不仅把自然科学的发现,看作自然科学的成果,而且看到它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8]。

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科学的发现和进步已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可以说,在19世纪上半叶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产生,揭开历史之谜,已经水到渠成。即使不是马克思,别的人也能够把它创造出来。但是,必须具备马克思这样的天才、勤奋和为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无私的奉献精神。马克思不仅具有超人的天赋,具有难以想象的勤奋,而且他毅然决然地脱离自己原来的阶级,转向无产阶级的立场。而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恩格斯说:“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9]马克思正是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以自己理论研究和理论创造的方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众所周知,马克思1842年在《莱因报》时期就立志为社会主义提供“理论论证”。时年马克思才刚刚24岁。他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在评论关于共产主义讨论时指出:“我们坚信,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论证;要知道,如果实际试验会成为普遍性的,那么,只要它一成为危险的东西,就会得到大炮的回答;至于掌握着我们意识、支配着我们信仰的那种思想(理性把我们的良心牢附在它的身上),则是一种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挣脱出来的枷锁;同时也是一种魔鬼,人们只有先服从它才能战胜它”[10]。为了给共产主义(即社会主义)提供“理论论证”,马克思开始研究哲学,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接着,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作《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最后,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学说,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为人类的解放,为社会历史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同时也是发展的理论。不仅要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而且还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言论的简单的总和,而是他们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有机统一整体。所谓科学体系,就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内在逻辑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曾经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说成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按照列宁的说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即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是其“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纲领”,是由以上理论而得出的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都是建立在唯物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的。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指出,“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恩格斯也曾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从上述可见,要为社会主义提供“理论论证”,解决工人阶级的解放问题,就必须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就必须剖析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说,必须研究政治经济学,而要从中得出科学结论,获得正确的认识,也必须诉诸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实践上讲,解决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都需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的结合上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为了给社会主义提供“理论论证”,首先研究哲学,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接着,研究政治经济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最后,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三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紧紧交织在一起的,只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由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某个方面比较突出罢了。它们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没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很难最终形成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给它以经典性的表述;而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的方法、并用以指导他们的经济学研究,便不会有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论》的问世。列宁说《资本论》是大写的逻辑,就说明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同他的哲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人企图割裂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或者把三者对立起来,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哲学,而又把哲学仅仅归结为马克思早期的“人学”,这是十分错误的,这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坚持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体系,但它并不是凝固的、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恩格斯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是同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一道前进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它是“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学说。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通过无数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接近的进程,因此,“它只能在一个无限的渐近的前进过程中而实现”。它是“对包含着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自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它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大约五十年。第一阶段,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恩格斯逝世。在这半个世纪里,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丰富和发展,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第二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战胜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进而又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进行了真正的胜利长征。社会主义的巨大胜利,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力量,并预示着未来历史发展的方向。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末。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世界范围内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段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一个同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立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社会主义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和局部失败。但是,马克思主义者从中汲取教训,在21世纪的前50年,一定会迎来世界社会主义新的复兴、新的发展。与上述阶段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成果是《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这两大成果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经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也必将会产生反映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已经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是坚持的结果,两者在实践基础上互为作用、相互促进。将两者割裂开来,便不可能获得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总之,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上,应该强调八个字:坚持、发展、研究、创新。

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指导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除了其理论本身的完整严密外,最根本的是因为它不仅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且还因为这些认识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当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还需要理论不断地适应新的实践要求并达到新的统一。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当时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要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行动。比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的反映,否弃了它社会主义便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了。但是,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因此必须结合这些国家的具体实际对之作出新的解释,我们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否则便不能有效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果否弃了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便成为一句空话。

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指根据以前不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新的实践经验,经过理论形态上的正确概括和提炼,把这些内容增加和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去。其次,发展马克思主义,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纠正和完善那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生前实际情况作出的,或者只是初步提出,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那部分内容,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实际。再次,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指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中,把它与现实结合而具体化,自觉地实现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和飞跃。创造性地运用也是发展,离开创造性地运用,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总之,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更新的过程,是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随意提出一个或几个论点都可称其为发展。恩格斯曾经讲到,就是唯物主义地说明几个问题,也是多年冷静思考的结果。因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认识真理、发现真理和实践真理的过程,而且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和历史检验证明其为正确,才能充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去。但这决非把发展神秘化,而是强调研究和探索精神,强调求真务实,而不是华而不实,倡导探讨和解决社会实践提出的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中,永葆其青春的。

以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正确地把握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情。在这里,必须既要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僵化的教条主义,又要坚决反对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三)科学性和阶级性在马克思主义中是一致的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社会活动是有人们参与的活动。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的思想和各种交往关系。而这些方面,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又不可避免地同一定集团利益和阶级关系交织在一起,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不受社会阶级的影响,特别是不能不受研究者的立场和观点的影响。因此,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不仅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还受社会阶级关系的影响。这一点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科学,尤其是为人类思想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社会科学家,在他们的学说中,一方面包含着真理性颗粒,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达到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真正科学的认识。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就不同了。在马克思主义中科学性和阶级性是一致的。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代表和反映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这个阶级的利益的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和人类解放,又是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完全一致的。因此,作为反映社会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越是能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越是符合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11]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敢于公开申明,它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它是为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作理论论证的。这一本质特征就规定了马克思主义高于、并优于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历史观。

现在,有人有意或无意地把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对立起来,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利益的反映,因而不具有科学性,或者干脆否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还有的人不赞同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或者说不赞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这不仅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是极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反对上述这些错误观点,从根本上分清理论是非。

四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思想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革命风暴时期得到实践的验证,直到1859年,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才得到了经典性的表述,并且成为他用以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又以极大的心血对之进行了完善和丰富。可以说,唯物主义历史观是贯穿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理论活动的一条红线和核心思想。列宁称它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语”。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便没有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极其丰富、博大精深,下面仅就其主要之点作简要论述。

1.马克思彻底改变了以往用“神”“人”和某种“观念”说明社会历史的唯心史观,而是把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作为历史的发源地,把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作为说明人及其精神和政治生活的基本依据,从而破天荒地第一次把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由于对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科学揭示,不仅提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而且其含义同先前哲学所讲的存在和意识的概念也不可同日而语。这里的社会存在是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物质利益的总称,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不过是这些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经过马克思所根本改造的这一哲学原理,不仅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包含着深刻的革命批判精神。恩格斯在谈到这一点时说,“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是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12]。还说,“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13]。可以说,这是马克思实现历史观的伟大变革的根本立足点,也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足点。

2.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把与之共生、与之相联系的交往关系、生产关系视为物质生产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进而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观念的上层建筑,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和基本矛盾。列宁在说明这一进程时指出:“马克思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基本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14]列宁这段论述,言简意赅地概括了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脉络。尽管社会活动有人的参与,尽管个人在历史上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他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进程。最终决定社会面貌和历史发展的是经济因素。所以,人类社会像自然界运动一样,是一个自然运动过程,遵循其内在的必然法则。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和最基本思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科学历史观时,主要是针对和批判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所以他们着重强调的是经济的决定作用,或者说强调的是社会本体论的一面,而对政治、观念等上层建筑的能动反作用则阐述得不够。于是,后来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将这一原理曲解为“经济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恩格斯在他晚年的通信中,不止一次地阐明了思想、观念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阐发了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自己学说的批判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列宁对此是这样评价的,他说:“决定论思想确认人的行为的必然性,摒弃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恰巧相反,只有根据决定论的观点,才能作出严格正确的评价,而不至于把什么都推到自由意志上去”[15]。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防止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才不会导致或者否定人的理性的作用,或者否定决定论的错误。

3.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进的规律。这一重要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已经提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得到更为科学的表述。它的产生,标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终形成。可以说,没有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就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其深刻内涵,笔者只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这里讲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它是依据生产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其主要标准是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来占有。只有依据这个标准才能把历史发展阶段、大的时代区别开来。所以,这是社会历史的最基本的划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要研究社会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必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开始进入更高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历史作出各种不同的划分,比如,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三分法,但是,都不能取代社会历史这一最基本的划分方法,并且只有依据这个方法,其他的划分法才能得到正确说明。

(2)这个理论在实际上可以得出非常革命的结论。社会变革的根源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而是植根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的演进之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6]马克思以其天才智慧和革命胆略给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一幅多么壮丽的前景!这是触动不同社会利益的深刻变革,在阶级社会,这种社会基本矛盾的冲突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在消灭了阶级的条件下,则表现为人们的自觉的变革和改革。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这一思想时,满怀革命激情地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还讲到这样的意思:“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里讲的是社会变革和新的社会形态产生的物质条件。但这种物质条件不是凝固的,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接着所讲到的,社会变革“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就是说,要把革命的物质条件看成是一个生成着的、不断壮大的过程。在此之前,马克思还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17]。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已经创造了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而且也已经产生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至于社会主义革命何时发生,这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革命形式,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对比,同时还取决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首创精神。对于历史事变应当从综合因素来分析。从马克思上面的论述中,得出社会主义“搞早了”的结论,甚至为资本主义的永久存在作辩护,是极其错误的。至于波兰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亚当·沙夫据此提出“原罪”的观点,更是对社会主义的恶意攻击。

(3)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具有普遍意义。马克思虽然生活在资本主义发达的欧洲,但他考察的是人类全部的历史,不仅包括西方,而且也包括东方。他指出,“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8]。这里所谓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显然是指东方存在过的那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对于这种生产方式如何理解,尚需进一步研究,但这清楚地表明马克思的研究是把东方社会包括在内的。由于东方社会确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马克思晚年又专门对之进行了探讨,并且认为,这种亚细亚的所有制在古代西方社会也存在过。[19]另外,任何科学真理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也是如此。人类历史总是遵循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但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又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欧洲不同于亚洲,东亚又不同于西亚。不仅如此,有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受特殊历史条件的影响,还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比如,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就越过奴隶制阶段而建立了德意志封建的国家。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这表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而不会否定历史规律的普遍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已经为世界历史发展所证明。不能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历史的特殊性,而否定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

(4)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以后,尖锐地批判了抽象的人道主义对人和人性的理解,但马克思并没有放弃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如前所说,他是把人、人性和人道主义这些重要问题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来考察的。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再到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通信,都结合他们对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阐明了他们关于人和人的发展的观点。下面我仅从一件事情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问题的重视及其基本观点。在1894年1月3日,《新纪元》周刊请求恩格斯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达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回信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恩格斯引用《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0]此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从上述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的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只是有别于人道主义历史观,他们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把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人解放到什么程度,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取决于人的观念和意志,而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总的结果,而且只能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有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而普遍的发展,消灭了阶级和剥削,消灭了人对人的统治和压迫以后,才能形成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同人道主义历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彻底划清了界线,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与奋斗目标。有些人说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是“见物不见人”,或者如存在主义者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存在“人学的空场”,这完全是皮相之见,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4.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对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相对应的哲学概念,就如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样,是相互对立的,各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它们属于不同的哲学党派,有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在历史和现实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只要哲学问题存在,这些基本哲学概念、基本哲学范畴便不会消失。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概念已经载入人类思想史。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时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有时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有时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时期的论著中同时使用这两种表述。比如,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及其英文版序言,和在恩格斯晚年的通信中,就同时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根据《反杜林论》的三章内容编写成的。而《反杜林论》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所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确立和阐发的”。在该书付印之前,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了马克思听,而且第二编第十章是由马克思写的。由此可见,上述著作不论就其理论内容,还是概念的使用,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可是,有的人为了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抹杀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挖空心思地去寻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别,说什么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甚至还有的人认为是斯大林杜撰的。这些说法,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是没有根据的。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下面论述中,可以看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以及它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区别。恩格斯这样讲道:我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这虽然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表述,但却是它的最基本的观点。按照恩格斯的说法,这种思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就已经形成,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比较充分的表述。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了社会分工、物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以及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后,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指经济基础)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了(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的形态……”[21]我所以作这样的引证,一方面是要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他们理论的形成,一直到理论的成熟时期,都在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将其同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使用的。另一方面,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是把唯物史观作为唯心史观的对立物加以阐发的,并指明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所在,即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不同的理解。而其他的对立都是由此所衍生的。

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还可进一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唯物史观是从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来说明观念及其发生的变化,而历史唯心主义则把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如理论、观念、原则等,从产生它们的物质基础游离出来,赋予其完全独立的外观,甚至将其无限夸大,视为客观事物的本体、本源。而唯心主义哲学正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种思想现象的精致化。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所说的不从实际出发,理论脱离实际,或者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等,从实质上讲,都是唯心主义的不同程度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来把握理论和政策,处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而不是从本本主义出发,用理论原则去说明实践。我们所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之点,同时也切中一切唯心主义的要害。

(2)与上述相联系,唯物史观把人、神、天命、命运等现象,都放在现实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来考察,认为它们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历史唯心主义则把这些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或社会生活的异化物,加以抽象化、绝对化和神秘化,甚至上升为世界的最高主宰。于是制造出形形色色历史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观念。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是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出发去说明这些现象,还是相反。如果脱离开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从本质去看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是很容易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宗教迷信和命运观,依然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靠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但更重要、更根本的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来解决。

(3)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也突出地表现出两种历史观的分歧。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客观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法则。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可以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造福于人类,但是人们不可以按照主观意志任意支配客观规律,更不可能任意消灭和创造客观规律。比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的规律,就是人类社会这一客观的必然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认识和掌握它以后就可以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在实践中就会犯错误,就会遭受挫折。这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一再得到证明。唯心主义历史观则相反,片面地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的作用,或者认为这些客观的法则不过是人的理性或意志的产物,人们可以任意支配这些规律。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就是这样来说明问题的。还有一些人根本不承认历史的客观法则,否认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规律。他们不承认人类社会发展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之上的自然历史过程,而认为是一个完全无序的自发的发展进程。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不仅在于它否定客观规律的存在和人们认识规律的可能性,从而关闭了科学的大门,而且还在于它否定客观规律的同时,必然为历史唯心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为了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我们不仅要反对理论上的历史唯心主义,而且也要反对实际上存在的形形色色历史唯心主义。

(4)承认人类历史是物质生产和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就必然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正如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指出的,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离开广大劳动人民的参与,社会历史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为,人们要进行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创造,首先必须能够生活,因而就必须有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出衣食住行这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不仅如此,就是思想文化的创造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参与。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进步的,一种是反动的。只有顺乎历史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论和实践反映历史规律的个人和英雄人物,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这种个人也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相反,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只代表少数剥削者或社会集团利益的个人,则阻碍历史前进,他们对历史所起的作用是破坏的和反动的作用。这两种个人在历史上是泾渭分明,其作用也截然相反。各种历史唯心主义都贬低和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夸大个人、天才人物、“政治精英”的作用,并把他们视为历史主宰和创造者。而对这些个人所代表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利益则又视而不见,或有意掩盖。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由来已久,至今仍然发生着影响。我们党一贯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倡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体现了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存在和影响,不仅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而且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前者概略地讲就是历史发展的局限性,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影响。后者主要是其思想上的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的认识方法。恩格斯曾经讲过,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是辩证的。同样,历史唯心主义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因为,他们总是把相互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将其中一个因素从整体游离出来,加以无限的夸大,或者将其绝对化和神秘化,以事物的现象掩盖事物的本质,其结果,必然造成对客观事物的扭曲。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在观察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克服和防止历史唯心主义,是我国思想战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现场互动:

问:马克思主义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完善修正?哪些需要剔除?

答:这个问题是我们讨论多年的问题了,我现在参加了中央编译局的“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组,这个问题是课题组将来要着重研究的问题。今天我只能谈一点我粗浅的想法,不一定对。马克思主义有几个层次,比如说世界观、方法论,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一些具体的观点、个别的结论。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的一个序言中讲道:《共产党宣言》一般原理还是对的,是正确的,一些个别的提法、个别的表述、个别的观点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原理不会过时,是科学真理,但是要结合具体实际作出具体的解释和运用。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问题,大家议论得最多,分歧也最大,认识也不太统一。这些问题就值得探讨。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问题,包括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问题,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问题。这确实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阐述的,还有政治方面的一些表现。刚才我为什么讲到空想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时代提出来的问题,在未来必须要解决,连空想社会主义都提出来了,而马克思主义不过是给它一个科学的说明,把它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我认为这还是一些最基本的观点,一些基本的表现,应该坚持。那么到今天,20世纪我们社会主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社会主义恰恰发生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一些国家,这一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没有预料到的。马克思、恩格斯所制定的正确的基本原则是通过理论的思维针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那个社会,未来代替这个社会,应该是一种什么经济制度,什么经济模式,针对到我们今天,就应该结合实际加以改变。所以20世纪社会主义从苏联到我们国家所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把马克思对未来的设想和基本原则无条件地搬到现在,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不适合我们这些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以很多的改变了。我认为我们这20多年来有很多的修正,很多的改变。比如过去所说的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也就是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我感到这在所有制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这里面包括我们有坚持、有发展,我们坚持公有制最基本的东西,它是作为主体,我们还是坚持的。我们发展不是消灭全部私有制成分,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都可以发展,我认为这是一方面,按劳分配也是这样。在分配方式中多种分配要素也可以参与分配,但是一定要注意按劳分配为主体。过去搞单一的计划经济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要保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还要有一定的国家宏观调控,不能实现完全的私有制市场经济。从这几点来看,基本东西应该坚持,当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方左翼的一些政党的看法,比如,在法国的共产党提出了“新共产主义”,作了很多修正,它里面提到,当然他们是基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们要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模式是根据他们的社会提出来的,我们就不同。他们提出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就是社会全体成员要占有生产资料,和我们不一样。而经济模式方面,主张民主计划经济,不光市场经济,连社会民主党也不完全赞同资本主义那种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我们知道,罗斯潘,法国前任总统就提出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不能把整个社会都变成市场,这就是针对过去市场经济的弊病提出来的。而法共的一些理论认为我们要民主计划经济,当然一定范围要搞市场,民主计划经济指未来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它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学说。所以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很高,财富也多,问题是怎样公平公正地分配给每个人,保证个人的发展,我想它是顺应了发达国家那种为了建立未来社会提出来的。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掌权后,不需用有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直接建设共产主义。所以我觉得这些问题恐怕要放开眼界来看,不能一提公有制,一提私有制经济,好像完全就是错误的。当然我们国家现实政策,现实情况,我们需要进行很大的改正。可是你不能全都把它们打死,特别是从马克思理论角度来看,不能把它们全部打死,未来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共产主义可能还是这些特征。当然还有一些阶级斗争的问题,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该坚持的坚持,该进行调整的就应该调整,我们叫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里面,我想,从我们发展中来讲,更应该强调民主,过去为什么人们对专政有很多的误解,一直到现在西方很多政党把这个词给去掉了,因为斯大林在处理这方面时有很大问题,所以一股脑儿地都否定,也是不对的。当然国外的一些党也不一定,有些党还是很强调这方面的。我想在这些方面,我们不否定阶级斗争的存在,阶级斗争还有,只是在一定范围,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从大的方面,我讲过了,多国同时胜利到一国胜利,列宁作了很大的修正,在这个方面我们将来还要进行很好的研究。我只能很简略地谈这么一点。

问: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会面临哪些挑战?发展前景如何?

答:这个题目非常大,要讲起来不容易,我只能简要地说一下。当前世界面临的挑战确实非常之大,特别是当前处于社会主义低潮时期,必然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第二国际时期,我们知道恩格斯逝世以后,出现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以后又迎来了高潮,出现了十月革命。现在这个挑战与当时就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这个挑战来自诸多方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很大压力,种种手法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斗争,试图用西方的民主,用西方的政治观念,用西方的政治观点来占领我们的市场,这是很清楚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强调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我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西方学术的挑战,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问题是在这样一个斗争中,我们能不能对抗西方的思想观念,能不能教育我们青年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战胜西方思想的影响,我想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社会主义本身一些问题。在20世纪社会主义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虽然苏联垮台了,但它由沙皇那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变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又变为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事实应该也说是了不起的。在程度上来讲,也是衡量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成果。我们国家也是这样,但另一个方面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很多失误、很多挫折,甚至很多的失败,自然给人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那么另一个方面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全球化,就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经济上,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多的问题。我们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验的总结也需要我们用新的观点教育广大群众,都是一些新的问题,一些新的挑战。如果这些问题我们不能适合时代特征作出新的概括,那么西方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错误的东西,甚至自由化的东西就会泛滥,这就是我看到的当前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新的。市场经济也好,全球化也好,都是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以后会有什么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拿出一个站得住脚的,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结论,院里很多学者写过这方面的著作,也说明了很多问题。我认为挑战和问题很多交织在一起,反正我们就是进行研究吧,我想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特别是我们当前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教材建设工程肯定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所以中央下决心在十年时间里建立学科系统。问题很多、很多,我也很难说得很全,但我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讲,作为成员来讲,我认为还是光明的。当前我们遇到很多挑战,确实问题不小,特别是我们国家一时间出现了很多的困惑,很多质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问题回答不了,没有及时的回答,结果我们产生很多困惑。但是我想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从这几百年来看,总是有低潮,有高潮,它总是曲折的发展,但却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我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未来的共产主义还是很光明的。现在处于低潮时期,我刚才讲马克思主义研究非常热络,我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为几个层次,一个是西方左翼马克思主义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他们把研究成果用于自己的实践,这个是很重要的。再一个方面就是西方学者从自己的治学观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利用研究的成果批评资本主义,也批判社会主义。再一个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纯学术研究。如果和我们社会主义的研究汇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力量将来还是在不断地发展。我也只能很简略地说明这么一点。

李秋芳:刚才靳教授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为我们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靳教授的演讲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我们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下一讲我们将邀请我院副秘书长、党组办公室主任何秉孟同志就“《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作专题演讲,欢迎大家踊跃参加。讲座结束后,全院青年工作组要认真组织青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结合讲座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力争通过系列讲座活动,使我院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谢谢大家!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