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会哲学论

杨文极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幸福问题是当下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老天给我们每一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不要轻易死去;把这颗心安顿好,不要随便就心灰意冷。所谓幸福,就是让生命、心灵和精神处在一种好的生存状态中,这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解决人们生存的条件;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解决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解决人们的生活条件;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正确解决人们的发展条件。安排好人的一条命,安顿好人的一颗心,使人的需要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满足,这就是幸福。所以幸福就是人的生命、心灵和精神处在一种好的状态。构建幸福社会,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幸福社会,依赖于个人幸福,而个人幸福又促进幸福社会,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幸福社会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幸福 个人幸福 幸福社会 小康社会

当下,人们都在谈论幸福。然而,对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却又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认为,幸福,一般是指个人的幸福。由个人幸福,推及到家庭幸福、社会幸福、国家幸福。但是,无论是家庭幸福、社会幸福,还是国家幸福,都是基于个人的幸福,都离不开个人幸福。而个人的幸福又受制于家庭幸福、社会幸福和国家幸福。如果家庭是幸福的,社会是幸福的,国家是幸福的,那么个人必然也是幸福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问道:“你幸福吗?”这就提出了什么是幸福、如何理解幸福的问题。“幸福的童年、幸福的老年”,这是幸福的时间性问题。“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幸福的空间性问题。“有德者未必享福,享福者实多恶徒”“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幸福与德性、幸福与灾祸的关系问题。“追求幸福社会”,这是幸福的理想与梦想问题,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幸福、幸福社会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价值问题。从主客体关系上讲,无论是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上讲,还是从客体满足主体欲望和需要或主体选择客体上讲,都是哲学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幸福、幸福社会是一个哲学问题,对其应当进行哲学研究。

本文探讨社会幸福、幸福社会。小康社会算不算幸福社会?邓小平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主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1](P161-162)按照邓小平所说,小康社会就是日子好过。当然,日子好过要比日子不好过(贫穷)幸福。这说明幸福也是有层次的。但是一部分人太富,另一部分人太穷,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扩大,那就不会幸福。既然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所以它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要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那就需要更大的努力。我们将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说明,作为幸福社会的小康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

由此可见,所谓幸福社会,其实是一种存在状态,是客体满足主体欲望、需要的一种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以是肉体的、心灵的。有人把幸福看作一种主观感觉,我们认为不对。幸福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客体在实践基础上满足主体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需要的状态。幸福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事实描述。它要回答的是意义,而不是事实。例如,今天下雨了,并非要验证今天是否下雨了,而是要回答今天下雨对我们不同的人有什么意义。因此,价值观不同,幸福观也就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

老天给我们人以两种东西,一种是身体,一种是心灵,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生命与灵魂,也可以叫作灵与肉。

西方哲学史上,随着世界的被二重化,世界被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人也被分为身体与心灵两部分,身体感官与可见世界相联系,心灵思维与精神世界相联系。

由于人由肉体与心灵两部分构成,所以讲到人的幸福,也必须从这两部分来谈。首先是身体,身体构成人的生命。要保持好人的这条命,就要解决好生活条件,即食、衣、住、行问题;要维持好人的生命,就要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除此以外,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他是在社会中生活,所以也必须解决好人与社会的问题,处理好人际的关系。其次是心灵,心灵构成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康德的哲学“三大批判”和黑格尔的哲学全书,揭示了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康德强调主体性,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说明人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康德强调主体,认为客体可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现象,信仰的对象是物自体。这样,康德就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建立了一个真、善、美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也强调认识的主体是人,把人的认识分为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讲到人的思维辩证法。黑格尔强调实体,认为实体即主体,客体就是绝对观念。对这一点,许多人不理解。其实,黑格尔是讲,“绝对观念”是矛盾进展的主体,是产生自身、发展自身、回到自身的辩证运动过程;“绝对观念”本身内在地包含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包含对自身的否定性,因而它又可以外化为客体。客体不仅限制和束缚主体,与主体相对立,而且还可以复归主体,达到主客体对立面的统一。所以,“绝对观念”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又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前提和表现,它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自我运动的辩证统一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的哲学百科全书体系。总之,康德与黑格尔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并对人的心灵、精神世界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和挖掘,对后来人们进一步认识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2](P24)同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2](P29)。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P30)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也是把现实的个人理解为身体与灵魂、生命与意识的,并且赋予以新世界观的含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类生存的前提做了分析,人类生存必须首先解决生活资料,而要解决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资料的生产,解决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意识与语言的产生,说明人是社会的人,意识代替了本能。分工的产生,特别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商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分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2](P36)这就说明,由语言、意识、分工而构成的人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内容丰富的,而且也是人的本质属性。总之,没有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没有身体,没有生命;没有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文化的生产,就没有心灵,没有文明社会和文明人,人类社会就无法进一步发展。身体与心灵,生命与灵魂,就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离开生产,离开生活,就不可谈论人的幸福和幸福社会。

生命诚可贵。老天给我们人以生命。而维持生命,离不开粮食、水、空气,离不开自然。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实。而维持和延续生命,也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父母兄弟姐妹,离不开社会关系。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很单纯。但人的欲望、需求却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无限的。人们要发展自己,要求复杂的自然关系、复杂的社会关系,造成人们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不和谐,甚至影响了自然界的正常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探讨幸福社会、幸福人生,离不开对生命的探讨。要安置好生命,就是要让社会生命处在一个良好的存在状态中。

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是截然不同的,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依赖于自然界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衣食父母。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粮食,人类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人类服从自然、靠天吃饭,与人类改造自然、靠征服自然吃饭,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被破坏,它就要报复、惩罚人类,所以我们要爱护人类的家园。爱护人类的家园,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同样,爱护自己的基本社会关系,也是爱护自己的家园,爱护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类有强烈的物质欲望。从一般吃饭到吃得高级、有营养,从要穿暖到穿得讲究、漂亮,从要住房到住得讲装潢、住豪宅,从用的是低档品到用的是高档品,从走路步行到坐小汽车……从旧社会有权有势人的吃、喝、嫖、赌,到新社会官场的“包二奶”“养小三”“三公消费”。据调查统计,仅2011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公车消费4083亿元、公费旅游30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1/3。

马克思、恩格斯说:“……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要使这三个因素 [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本文作者注)] 不发生矛盾,只有消灭分工。”[2](P36)当年,刘少奇接见时传祥时说:“你是掏粪工人,我是国家主席,这只是分工的不同。”现在看来,这个分工不同的说法,掩盖了分配不合理的事实。正是由于所谓的分工和所谓的分配不公,才造成特权和所谓的“三公消费”。

最近看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颇有感触。1942年的河南发生大旱,正值抗日战争关键年头,由于天灾加人祸,河南惨死300余万人。联想到1960年的大灾年,时值“大跃进”人民公社年头,由于天灾和人祸,中国惨死6000万人。人的生命,没有安顿好,都死掉了。这说明,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呀!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个人幸福吗?社会幸福吗?

当下中国,盖的房多了,修的路多了,大型工厂建设多了,耕地面积少了。自产粮食少了,进口粮食多了。市场上充斥着假烟、假酒、假药,面粉中掺滑石粉,大米成了毒大米,瘦肉精、苏丹红、激素鸡、塑胶冰棒、三聚氰胺奶粉、转基因菜、地沟油,不一而足。吃的东西不安全,令人生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人幸福吗?这样的社会幸福吗?

自然界是人的生命的一个生长点,社会关系也是人的生命的一个生长点。离开自然界,人无法生活,也就无所谓生命。离开社会关系,人也无法生活,也就无所谓生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父母、伴侣、儿女、老师、朋友。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没有尊敬的父母、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那就不能很好地生活在世界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看重这些基本的社会关系,而是看重名誉、地位、权力、财富,特别是权和钱,甚至为了权和钱,不讲人格,不讲国格,不讲党性,不讲人性,贪污腐败、腐化堕落,携巨款“包二奶”“养小三”外逃,不要祖国,不要父母。把一名干部培养到省部级、司局级也实属不易,这些人到头来竟然成了贪污罪犯。这类事件的发生令人深思。在这些人眼里,什么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全成了骗人的鬼话!他们能幸福吗?他们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吗?他们能建设幸福社会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过渡转型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有人主张继承“五伦”,坚持血统论,子承父业,“打江山坐江山”“拼爹”,成了“官二代”;有人主张“自己闯江山”“争权夺利”,他们看中了“权与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只识“权与钱”,有了权揽钱,有了钱买官,把基本的社会关系搞乱了,这样的结果,自然要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要把人的生命安置好,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要把生命的自然生长点和社会生长点同人的物质福利、名誉地位、正当需要和欲望完全区别开来,千万不能让人的欲望膨胀,物欲横流。当今社会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贪赃枉法,社会公平正义缺乏,很难谈什么个人幸福、社会幸福,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认真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

精神价更高。人要有点精神。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体。人是一种有生命、有灵魂、有精神的高级的社会动物,是一种有文化内涵的文明人。

启迪民智乎?愚昧百姓乎?这是区别民主与专制的领导者的一个分界线。

老天给人们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一个是“万物之灵”。“万物之灵”说明人的精神素质。我们常讲人具有德、智、体、美。德是讲人的道德、信仰,是人的高贵、人格、人品;智,智力,是讲人的认识能力;体是讲人的体魄,身体健康就是生产力;美是讲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美是人对世界的感受能力,是对世界的美、丑的体验。德、智、体、美说明人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仰的社会人。因此,人应当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思考的权利。作为一个幸福的人,应当对世界充满好奇,敢问“十万个为什么”,也应当善于独立思考,深究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作为一个人,如果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基本满足,精神上的目标和追求就变得更为重要了。如果不准自由思考,不准深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那就使人不能变成真正的人。

如前所述,康德和黑格尔对精神做了深入研究,这对德国的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极大。在认识论上,康德从主体上讲了感性经验、知性范畴、理性思维,阐明了人的三种认识能力,提出了经验、先验、超验,并以此对应客体上的感性存在体、理智存在体、思维存在体,形成了灵魂(心理学)、世界(宇宙学)、上帝(神学)三种不同的知识形态,论证了它们真、善、美相统一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从时间在先、逻辑在先、整体在先的观点出发,讲述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从主体上讲述了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三种认识能力,阐述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对人的精神做了大量研究,还写了《精神现象学》,对精神做了精彩而丰富的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精神生产也做了精彩而丰富的解读,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影响极大。

中国虽然有精、气、神的论述,但在“上智下愚”传统影响下,对人的智力、情感、道德的研究缺乏理论化、学理化、科学化。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不仅要有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情感属性、道德属性的权利,而且也要有享受消灭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城乡差别的权利,享受自由、平等、人权属性的权利,否则人的精神,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精神就难以丰富,难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273)如果说每一个人不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那么一切人就不可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果每一个人不能享受幸福,那么就不可能有社会幸福或幸福社会。

谈到幸福个人、幸福社会,许多人认为这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中国古代认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幸福,而幼年丧父、中年丧子、老年丧偶和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不幸。一个社会如果遇到战乱、天灾、人祸,那就是社会不幸。一个退休老人,如果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生活能自理,能独立参加社区工作,身体健康,那是幸福的,否则就很难讲幸福。由此可见,个人幸福与幸福社会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幸福,个人就会幸福。个人幸福反映幸福社会。

十八大召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更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希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就是说,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社会,要倡导和实行这24个字,不是只空谈一阵,而是要实干,脚踏实地去干。我们只有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生态上推进“五个文明”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幸福社会,我们的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只有把权力的来源、权力的正常运行、权力的监督三者统一起来,在宪法和法律指导下依宪执政、依法执政,才能逐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才能逐步解决贪污腐败,建设我们所希望的幸福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人的幸福,依赖于自然和社会对人的肉体、心灵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离开自然和社会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人便无法生存,更无法获得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进行建设,为人们生存发展创造经济上富裕、政治上民主、文化上文明、社会上和谐、生态上平衡的个人幸福的条件,而每一个人的幸福又为整个社会的幸福提供幸福社会的条件。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是人民大众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