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业集群概述

第一节 商业集群的概念

一 集群的概念

(一)集群概念的多样性

“集群”概念源于生态学严格意义上的“集群”与“集聚”是有区别的,本书为了研究的方便对此不加以区分,见第一章解释。,原意是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中的生物族群冯德连等:《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第494页。,后来由经济学者将其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集聚”(Cluster)在《美国传统词典(双解)》中,将“Cluster”解释为“丛,群;相同或相似元素聚集或紧密聚集出现的一群、一束”,而在汉语词典中并无对“集聚”的详细解释。

Bacattini(1978)把集聚概括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 Storper(1992)将集聚定义为“以贸易导向的经济活动为主体,在空间范围上有界的区域,它存在独特的经济专门化特征,或者以资源相关型产业为主,或者以制造业为主,或者以服务业为主”; Redman(1994)将集聚定义为围绕一种或一系列相似产品生产链的地理集中;Swann等(1996)认为,集群是同一产业中的大量企业位于同一地理区域;Porter(1998)认为,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

王缉慈(2004)认为,集群是指同一个地域内,由相互竞争到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若干经济实体组成的群落,它们通过内部默契的分工协作,形成对外的整体优势。集群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如按照产业的类型和性质可分为加工制造业集群、贸易业集群、高科技产业集群等。夏晓军(2003)认为,集群具有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在产业特性上,可分为高科技企业集群和传统企业集群;在区域特性上,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区域复合体。沈玉芳、张超(2002)认为,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是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徐康宁(2001)认为,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曾忠禄(1997)认为,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诸多集群概念都试图归纳出一个现象,即众多企业在某一地理区域的集聚。因而,集群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或者说是两个维度:一个是经济集聚,指出集群是由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组成的,包括纵向的(购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和横向的(具有互补性质的相关联企业和机构)联系;另一个是地理集聚,指出相关企业在空间上的依赖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植性”(Martin and Sunley, 2002; Feser and Sweeney, 2000)。

除了基本含义的相似性外,众多集群概念还存在不少差异。第一,研究角度不同。有的学者关注集群的经济集聚,有的关注地理集聚,有的则主要从创新、治理结构等角度研究集群。第二,是否仅包含一个产业的问题。虽然许多文献都认为集群由于互补性而包含相关产业,但也有学者认为集群仅包含同一个产业(Swann and Prevezer, 1996)。第三,地理边界和产业边界的模糊性。

由此,基于对集群新的认识和本研究的视角,我们将集群定义为: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地理集中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集群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集群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

(二)几组相关的集群概念

1.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中是指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份额,产业集中可以通过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来反映。绝对集中指标通常用位于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某项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等)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而相对集中指标主要以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及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的基尼系数来衡量,可以反映整个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中程度。一般来讲,如没有特别说明,产业集中主要反映产业内企业垄断程度的高低,而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没有对产业内企业间的联系进行特别关注。因此,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概念相差比较远,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2.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早在一个世纪前,Weber在《工业区位论》中就开始使用集聚的概念,主要是讲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产业集聚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关系密切,但是两者又有区别。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虽然有的产业集聚在一起,但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就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聚只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必须条件,而非全部条件。笔者在第一章曾做过说明,为研究的方便,本研究对集聚与集群不进行严格的区分。

3.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产业链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赫希曼(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目前,与产业链相关的还有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商品链等。尽管表述不同,但其内容的实质没变,只不过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业的联系进行了阐述。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链也强调产业之间的联系,但产业链主要侧重于产业间的联系,对于产业以外的机构如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关注较少,此外,产业链没有空间集聚的概念。产业集群的概念则要比产业链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

二 商业集群的概念

(一)商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日本流通学者石原武政教授(2000)认为,所谓的“商业集聚”是指若干商业者集中于某个区域的状况,是那些以顾客的相关购买商品为中心,而经营品种又稍有扩展的专业店的集合。商业街和购物中心就是商业集聚的代表。商业集聚中各商业者之间是以竞争和互补为前提而确立的一种依存关系。

在国内,对商业集聚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版本,但对其定义的描述均包括了“商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位置的相对集中”这一表现形式(夏春玉,2003;白润光,2004;蒋三庚,2005;吴小丁,2006;武云亮,2007;王先庆等,2011)。

蒋三庚(2005)认为,大量相关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高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商业经营场所;夏春玉(2003)认为,购物中心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聚集形式,购物中心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特性。罗元军(2003)认为,商业集群是一个大型商业群,一般由一个管理机构规划、组织、协调,把一系列零售商店、服务企业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

邱小平(2003)认为,随着购物中心在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迅速发展和成功经营,结合近年来专业市场、商业中心旺地、商业街、步行街的发展,形成了类似产品制造行业的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即由一至多家龙头核心商业企业牵头,多家配套商业企业附集在同一地域,形成行业或产品类的商业集聚现象。商业企业这种集聚现象所产生的效应,称作“商业集群效应”,亦即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商业发展中,形成由一家或几家核心商业企业带动,众多商业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形成多功能配套、富有消费吸引力的综合性商业群体并产生强大的共同发展效应现象。

唐建民(2005)认为,商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益密切关联的多种商业经济主体、多种功能商业活动以及多种商业经济关系的集合,简单说,就是一个基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价值链分工的相关利益者聚集体,其存在形态包括商业广场、购物中心、商业街、步行街等。

吴小丁(2006)强调集聚中的商业企业是差别化的,并认为“不同业种、业态的商业设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为消费者提供综合购物和消费机会的区域”。

武云亮(2007)认为,商业集聚的现象可以从工业企业集群中找到相关理论来解释,同时分工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都可以作为商业企业集聚的一种依据,商业集聚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即具有一般企业集群的特点,同时具有第三产业自身的特征。商业集聚企业的演化可分为三种机制,分别为产业互动主导机制、自然演化主导机制和政府主导机制。

王先庆和武亮(2011)认为,商业集聚是服务业集聚的一种方式,商业集聚主要体现在批发零售业的集聚;集聚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内部聚集经济、布局聚集经济和城市聚集经济三方面分析。内部聚集经济解释了商业集聚内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对聚集水平产生的影响;布局聚集经济反映了商业集聚内部企业有可能获得较之在其他地区更大的集聚效果,可利用区位商进行测量;城市聚集经济反映了商业集聚内部企业由于相关的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的集聚所带来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而带来的收益,可以用集聚区内商业企业的数量变化来表示。

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目前我国仅有几位学者对商业集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商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存在许多相似点,但是,由于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对商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我们首先必须对商业集群的概念加以界定。

综合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商业集群(Business industrial cluster)是类似于产业集群的一个概念,具体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由多个各种类型的商业组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以其协同效应提供多样性的商品和服务,为满足顾客(包括消费者和企业采购人员)消费和采购需要的市场形态。从集贸市场到各类批发市场、从小商品市场到专业市场及市场集群,从购物中心、商业街到BCD商业集聚,等等,都是商业企业集聚的地方。典型的商业集群模式有:BCD的商业集聚、商业街商业集聚、购物中心商业集聚以及专业市场(市场集群)等。

(二)区分几组与商业集群相关的概念

1.商业集群与产业集群

商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点,比如在特征、效应、作用方面,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许多不同点。第一,在主营业务上,商业集群以商品经营为主,执行产业链上流通这一环节的职能;而产业集群主要是以生产为主,以农业或工业的某种产品的生产为主,执行生产职能。第二,商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被复制性,而产业集群被复制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商业集群主要从事的是商品交换,不存在核心技术,所以不管是在经营的业态上,还是在经营的品种上,以及在集群内部环境构造上都存在着被复制的可能性。而产业集群就不同,由于产业集群具有核心技术,并且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联系,因此,产业集群被模仿、复制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2.商业集群与商圈

商业集群与商圈也不一样,商圈又称商势圈,通常是指一个零售店或商业中心的劳动能力所覆盖的空间范围,或者说可能来店购物的顾客所分布的地理区域(洪涛,2002)。商圈与商业集群的研究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商圈以零售店为研究对象,研究商店的顾客来源、分布、特征,确定商店店址,比较商圈内各零售店的竞争地位等。而商业集群是以集群内商业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集群竞争力的提升、集群的效应、集群的形成机制等。第二,商圈是一个空间范围概念,而商业集群既是一个空间范围概念,又是一个组织概念,不过,它更强调的是组织概念。商圈利用零售引力原则,以一个零售店为中心,测算该零售店的引力范围。而商业集群则是在空间概念框架下,把集群内所有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的是商业集群的整体发展、整体竞争优势等。第三,研究目的不同。商圈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零售店寻找合适的店址,分析在商圈范围内,零售店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实力如何等,为零售店个体服务。而商业集群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如何提高整个集群的品牌形象,提升竞争优势,研究商业集群的发展对所在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