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时值初春,万象更新的季节,欣闻冯亮、朱林将军合著的《中国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一书即将付梓,甚感欣喜。

信息往往具有共享、开放的要求,信息技术具有通用性的特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具军民两用性和广泛渗透性。20世纪后半叶,互联网、GPS导航定位从军方最先研发应用到全球广泛民用,充分展现了信息化军民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和深远意义。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是世界强国推动信息化的规律性特征。我国人民正在为振兴中华共同努力奋斗,信息化是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转型的主导要素。振兴中华必须富国强军,而要富国强军就必须蹚出一条信息化军民融合的“中国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近几年来,军地双方对信息化军民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一些重点领域合作攻关,探索了多种信息化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并向纵深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信息化军民融合还刚刚起步,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总结经验、分析需求、找准差距、制定方略、把握政策、选择重点、组织实施,让信息化军民融合真正落实,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战略支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目前,国内外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理论性、政策性、前瞻性都很强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2009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联合课题组,开展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对策研究,形成了相应的《决策参考》并上报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冯亮、朱林等同志继续深化研究,撰写了这本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专著——《中国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本书站位较高,立意较新,思路清晰,紧贴实际,内容充实,指导性强。本书在系统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主要做法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这些模式和做法对我国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启示;在全面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时期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综合梳理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军民融合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方略,这些,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它是实践探索。本书作者和参与研究的同志,长期工作在实践一线和领导岗位,既熟悉情况,又掌握全局。针对现存的突出问题,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国家和军队联合组织试点,建立军警民一体的移动通信系统、建立平战结合的电磁频谱管理机制、建设军地衔接的军事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国防油料物联网示范工程、构建军民一体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重大项目,从发展需求、目标任务、建设思路以及管理机制、技术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论证严谨、操作性强,使信息化军民融合实践有了具体“抓手”。

综观百年历史,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呼唤改革,实践呼唤理论。我们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振兴中华“犁剑共铸”,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全面推进信息化军民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良性互动、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和“强军梦”。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二〇一四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