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史研究(第33辑)
- 张利民主编
- 10619字
- 2020-08-28 23:55:10
·区域体系与经济发展·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发展的量化考察
——以桂林大圩镇为例
内容提要:大圩因水运而兴,明代就已成为桂林东面重要的水陆码头。清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圩逐渐成为桂北全县以及兴安、临桂、灵川、龙胜等县农副产品的货物集散地,位列“广西四大圩镇”之一。清末民初,为大圩最兴盛时期,湘商、粤商、赣商、闽商以及广西本土商人汇聚于此,商铺也多达306户。清代以来大圩的繁荣,既反映了广西与周边广东、湖南、江西等省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广西城镇经济的发展程度。
关键词:近代 广西城镇 商业 大圩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市镇经济的繁荣。地处西南边疆的广西发展相对迟缓,然而在清代,尤其是梧州等地相继开埠之后,广西的农作物通过西江及支流大量运往广东,促进了广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圩镇先后兴盛起来。此前,学界对广西的城镇研究,多集中于市场网络、市场变迁的讨论,而忽略个案的研究。本文欲以桂林大圩镇为例,考察清代以来广西城镇的发展过程。
清代,大圩隶属临桂东乡,“大墟、去城三十里,水陆码头,旧名长安市”。“大墟为临桂东乡巨镇”,因其商业繁荣,得以名列广西四大圩镇,另有苍梧戎圩、平南大乌圩、桂平江口圩。民国年间,桂林“除县城外,重要市镇有南乡之六塘镇、良丰镇,东乡之大墟镇,西乡之雨江镇,约有二千户,苏桥约有一千户,良丰镇约有四百余户”。民国时期的大圩,因其圩市商业的繁荣,有“小桂林”之称。民国初年,大圩属桂林县第一区。1940年,桂林县改称临桂县,大圩属临桂县第一区。1961年,划归灵川县,称大圩镇。
一 大圩的商铺统计及经营内容
清初,大圩商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彼时其商业发展状况无具体数据呈现,或可通过商人捐资情形和商铺数量反映。清代嘉庆年间重建万福桥亭祠,其中大圩捐款的商人已达200多人,可见当时已有较为庞大的商人群体,详细捐资情形见表1。
表1 重修万福桥大圩商人捐资统计
资料来源:《重建万福桥亭祠碑记》(嘉庆二十五年),现存大圩建设街福德祠内。
从碑刻内容可以看出,捐资的商号(人)达到217户(人),共捐资254.3千文,即254.3两银。捐资在10两以上,仅4家,共捐资50两,占捐资总额的19.66%。5两至10两之间,亦只有4家,捐资27两,占10.62%。而捐资在1两至5两商号(人)之捐款额,则占捐资总额的46.64%。超过半数的商号(人)捐资未到1两,因此尽管人(户)数众多,但捐资额不过23.08%。这也说明嘉庆年间(1796~1820),大圩虽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商户,但小商小贩仍占主体。
大圩商业的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民初。清末民国时期,大圩商铺林立,鼎盛时曾达306家,比一般县城的商铺要多。商铺是圩镇中开展商业贸易的主要场所。大圩的商铺多前临街道,后滨漓江。既做铺户,亦做客房。商铺的空间结构则从现存的“刘万元”可窥一斑。“刘万元,该店铺建于清代初期,至今已有280余年历史,占地近18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楼一底,分前后两进,前部分为铺面,设有柜房、粮囤、香案,后部分为住房,中间有天井,天井起通风、调节房屋功能作用,两侧为厢房。本店铺坐南朝东,前临集市,后傍漓江,冬暖夏凉。至今传承11代,历代屋主从清代至1946年基本经营粮食生意,在大圩颇有名气。本店铺在抗战时曾毁于失火,后复建基本保持原貌,为清代至解放前大圩的典型店铺。”
民国时期,大圩资本额较大的商铺,又可分为“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现将其资本额及年营业额列为表2。
表2 大圩部分商户的资本额及年营业额情况
注:(1)表中二十四家商号的资本总额及年营业额为民国年间的调查数据,具体年份不详;(2)另有“十二小家”没有详细的资本额及年营业额情况,在此不做讨论。
资料来源:《大圩镇志》(内部资料), 1980,现藏广西灵川县县志办。
从表2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大圩“四大家”的资本总额为96万元,年营业额为78万元。“八中家”的资本总额为61万元,年营业额为50万元。“十二小家”的资本总额在46万元,年营业额为34万元。此24家商户的总资本额为203万元,年营业额则有162万元。可见当时大圩商业之盛。日本东亚同文会所编的《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中也提及民国时期的大圩:“大墟,位于桂江左岸,约有二百五十家商铺,建有广东会馆、湖南会馆及团练局、小学校等。市况繁荣,物产有茶油、桐油及苧麻等。”
大圩商号除了“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之外,还有其他众多商号。根据已有资料和访谈部分商号后人所得的统计数据,列为表3。
表3 民国时期大圩商铺情况统计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灵川县志材料·大圩公社搜集的县志资料》(内部资料), 1982,现藏广西灵川县县志办;《大圩镇志》(内部资料);曾桥旺:《大圩古镇历史文化漫谈》,华夏出版社,2012,以及“三合昆”商号后人周长富老人提供的资料。
从表3可以看出,大圩的商铺主要集中在泗瀛街、鼓楼街、塘坊街一带,兴隆街、隆安街也有一定数量的商铺,福星街、老圩街、地灵街则较少。而资本额雄厚的“四大家”都集中在鼓楼街,“八中家”也多集中在塘坊街、鼓楼街。可见,鼓楼街是清代、民国时期大圩较为兴盛的街道。
以上所列大圩八街共230家商铺,还有一些商铺因无资料,加上年代久远,无法统计,因此,大圩商铺的数目远在此之上,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大圩商业的繁荣兴盛。而各商铺经营业务的情况,详见表4所列。
表4 民国时期大圩商铺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大圩公社志部分资料摘编·大圩镇部分》(内部资料), 1983,现藏灵川县县志办。
除了商业以外,大圩还有部分手工业和简单的工业作坊。大圩曾有6家榨油厂,分别为周信泰、秦巨利、巨兴、巨泰、周裕和、宏兴,主要加工花生油、桐油、茶油、芝麻油等。有大德、宏源、昌生3家碾米厂。修造木船厂有李宏发、赵宏发两家,各家有工人30余名。此外,还有加工家庭生活用具和农业工具的5家木器店;13家竹器店,经营手工编织的谷箩、谷筐、竹箕、谷垫等;铁匠铺12家,打造生产生活所需的铁质用具。与此同时,1941年投资建成的广西面粉厂,日产特级农夫牌面粉100袋,佳禾牌面粉100袋,牧童牌面粉300袋,每袋50市斤,鼎盛时有100余名工人。“大圩面”远近闻名,大圩曾有加工经营面条的作坊40余家,年产70万斤,远销广州、香港等地。工业有1941年建厂开业的建国机械厂,主要修理机械类器具,设备有机床、刨床等,雇有8到10名工人。
近代大圩商业、手工业和工业的相继兴起、繁荣,是多种原因促成的,但最基本的是其具备优越的水运条件。在靠近大圩街道一旁,先后建有10多个码头,与同期的桂林相比,还要多出几个,这在当时的桂江流域绝无仅有。1933年,大圩的出口货值达18.27万元,尚未包括进口货值,比同期灵川整个县的出口货值还要多。众所周知,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桂林和西南的一些城市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在此期间,桂林人口剧增,人口的增长带动了消费的提高,商业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据资料记载,1933年,桂林有各类商店906家,1940年增至2593家,总资本额为364.62万元。大圩因临近桂林,受其影响,商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每逢圩期,赶圩的人成千上万,所交易的农副产品应有尽有”。
二 大圩市场上的主要商品、规模及中转贸易
商品构成商业贸易最为重要的要素,是实现农村、圩镇之间经济交流的载体。大圩市场上的商品,以谷米、白果、桐油、茶油、海盐等为大宗,此外,还有布匹、花生等。前文提到,大圩为桂北几县的货物集散地,以灵川为例,“物产田产外,地产如桐、茶、白果、锥栗、花生、玉米等均有输出。谷、白果、山麦均销往大墟”。
抗战以前,广西米粮运销,可分为两大区域,各以南宁及梧州为汇集地。梧州区包括浔江、郁江、桂江,及柳江四大区域。在桂江流域,则灵川、义宁、兴安、全县及桂林所产之米,皆先集中于桂林,直运梧州。其中一部分集中于大圩,运抵梧州。梧桂区是广西较大的粮食市场。梧桂区之较大市场有桂林、平乐、荔浦、蒙山等地,因桂江不通汽船,故各市场运销梧州限民船一种,已知运销费用之项目极少,主要为运输费用。梧桂区销售梧州之米,亦多无佣金,此或因卖方多直接售予批发商,或梧州代理商,或有时直接买进所致。而作为桂北一带谷米运销的集散地,大圩曾设有专门的谷米行以及以运输谷米为大宗的卖米码头,且有专门经营谷米贸易的商铺13户,肩挑粮贩约200人。周巨丰等商号,每年收购优质米约1.25万石运往梧州,黄源顺、阳万美等则于新谷登场时大量低价购进,荒月高价售出。据《广西谷米运销》记载,从大圩用民船运销梧州的“八月兰”(谷米中的一个品种)年均1.5万石,而同期桂林销往梧州的“八月兰”仅为1万石,可见当时大圩谷米贸易之盛。
清代、民国以来,白果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商品。《灵川县志》记有:“白果为五区生产大宗,近一区亦有,销往大墟。”桂林一带的白果主要种植在海洋、潮田、大境、灵田、大圩等地,以海洋为最多,其他乡镇亦有零星分布。这一带的白果多先集中于大圩,然后运往梧州、广州等地销售,大圩的鼓楼码头以白果的装卸为大宗。民国时期,甚至有外商与大圩商人进行白果期货贸易。
桐油出口多借水运,运载量大且运费低廉。因而,全州、兴安、灌阳、资源、灵川等桂北五县的桐油多先汇集大圩,由此经水道运抵梧州、粤港等地。一部分也运抵桂林,“桂林位居桂江上游,为东北数县商业之集散地,其油之来源:(一)该县所产之油约一千六百市担(大圩八百市担,陆圩五百市担,良丰三百市担)。(二)附近各处如资源、兴安、灵川、龙胜、义宁、三江、百色,约共一万余市担。(三)湖南边境如城步、武冈、新宁等处,往年亦有桐油运桂。以上各处所出之油,类皆三年,估计桂江一带,年约四万市担”。茶油为中国特有林产之一,在广西栽培分布70余县,全省总产量达20多万担,除大部分供给省内消费外,每年均有大量输出,自民国21年至27年,平均每年输出6万担左右,出口茶油先集中融县之长安及柳州、平乐等地,循水道汇集于梧州,再经珠江运至香港转销日本等国。民国28年后,因茶油外销及煤油输入困难,渐成为内地重要之灯用油。大圩市场上也有一定数量的茶油或茶籽出售,部分集中到平乐,少部分直接运抵梧州销售。除了桐油、茶油的销售,还有桐籽和茶籽的买卖,大圩曾建有6家榨油厂,方便将油桐加工为成品油进行销售。
广西境内无盐场,所需食盐多从广东运抵,且多为海盐。乾隆年间,两广总督鄂弥达上疏称:“粤西并无场地,俱配东省盐进行销,而各属盐埠有离东省场地甚遥者,有贴近东省场地一水可通者。其附近东省各埠商力有能转运支持至边缘之地,商人除宄东饷西税之外,每无余货赴东拆还。一遇盐缺,则卖价陡昂,且奸商操纵居奇,百姓颇受其累,误引误课滋弊无穷,是以前督臣孔毓珣奏请官运官销,迄今相沿无异。”乾隆以前,从广东运往广西之盐,均为官运官销。其后才逐渐放开,允许商人经销。
桂北几县的农产品通过大圩码头运抵梧州,而回程从梧州购回海盐、布匹、洋杂等物。嘉庆年间在大圩设立桂林府盐运水利分府,具有管理盐运之职责。而长岗岭村的陈姓商人正是靠收购海盐在大圩、桂林等地出售而起家。因广西北部、湖南南部一带水路不便,海盐到大圩后,从陆路到兴安、全州,湖南城步等县只需几天时间,因此这一带的食盐多由大圩商人提供。大圩四大家之一“裕和昌”的主要业务包括食盐生意,并和桂林一些盐行的盐商合股,在桂林、大圩等地销售,有时桂林的盐商还要到大圩提盐。
此外,大圩市场上还有马蹄、花生、苧麻、黄麻、草席等特色产品。大圩因水陆交通方便,附近物产丰富,村庄密集,人口众多,是当时的物资集散地,进而成为潮田、大境、海洋、柘木、熊村、草坪以及兴安、全州、灌阳、灵川、临桂、义宁等地对外贸易的转运中心。
虽然1944年时,日军入侵桂林,造成大圩全境沦陷。日寇占领大圩期间,烧杀劫掠,大圩的商业发展遭受巨大劫难。但在抗战胜利后,仍有部分商号继续在大圩营业。大圩市面上的商号、商业虽因日军的侵占掠夺遭受巨大损失,但其自身的贸易中转站功能很快得以恢复。到1946年,桂北各县各类大宗进出口货物逐渐恢复。全县大宗出口货物有生油274171斤、桐油67070斤、红麦33638斤、小粉92648斤、烟41688斤、花生8323斤、小麦359003斤。大宗入口货物有食盐3697080斤、布匹837尺、黄豆38597斤、石膏54080斤、纸340捆。龙胜县各类大宗出口货物分别为:桐油5000担、茶油1650担、茶叶600担、棕皮300担、香焙100担、五倍子100担、辣椒2800担、木材3000担。大宗入口货物为:布匹85000匹、食盐883石、卷烟13500捆、石膏800石、火柴87箱、丝160石、麦粉180石。义宁县各类大宗出口货物为桐油150担、茶油50担、生油60担、牛骨190斤、牛皮1500张、柿饼400担、苧麻750担、烟叶16000捆、黄芪17000担、小麦1019200担。大宗入口货物则为:食盐150担、布匹160匹、棉纱20箱、煤油57加仑、卷烟1500条、铁3吨,海味、洋杂,数量不详。百寿县大宗出口货值分别为:东纸34340000元、茶油435000元、茶叶61000元、桐油16000000元、杉木2560000元、荸荠110000元,牛皮数量不详。大宗进口货值为食盐168000000元、布匹196800000元、棉28554000元、黄糖53634300元、烟草54889500元。灵川县各类大宗出口货物则有水稻、茶油、桐油、湘纸、竹、杉木、松柴、炭、白果、花生、甘蔗。大宗入口货物有:米、布匹、洋纱、食盐、药材、铜铁。然而具体数量不详。因大圩是桂北全州、兴安、龙胜、义宁、百寿、灵川等县的物资集散地,进出口的大宗货物多在大圩码头起运和装卸,由此也可判断此时的大圩已基本恢复此前的货物中转功能。
1951~1952年,圩市商业仍有一定的发展。根据1951年对农村经济的调查,大圩一带的经济情形可参见表5所示。
由表5a~5c可以发现,抗战后大圩区(行政单位,下同)的非农户数占到总户数的23.54%,其中手工业、工商业户仍有417户,从事其他行业的808户,还有部分小商小贩以及与商业有关的副业,如挑夫等职业。而大圩区的特产茶油、花生油、瓜子等仍在大圩出售,而副业、手工业中的土布、酒、面条、麦粉、草席、青瓦,或原料来自大圩,或在大圩出售。同时,1945年后,熊村区年产桐油2600斤,白果25826斤,草帽2893顶,板栗10450斤,销往大圩、平乐。而潮田区年产干桐籽190担,干茶籽140担,木柴840根,冬菇85担,香信13担,白果80担,五倍子31担,柚子500个,面条4000斤,面粉77500斤,销往大圩、桂林、潮田等地。总之,此时大圩商业仍有一定的活力。即使到1952年,大圩圩市的货物仍多达20余种,尚不包括家禽、家畜、鱼类和耕牛的交易。根据资料,1952年大圩圩市货物上市及交易情况列为表6。
表5a 桂林专区临桂县大圩区农村人口调查
表5b 桂林专区临桂县大圩区主要特产运销情况
表5c 桂林专区临桂县大圩区主要副业或手工业
资料来源:《桂林专区临桂县大圩区农村经济调查表》,现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档案馆,档案号:16-1-1。
表6 1952年大圩货物上市量及交易情况
注:此处货币应为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因其面值巨大,在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按1∶10000的比例与旧币进行兑换。
资料来源:《大圩镇县志资料采集座谈会记录》,《大圩镇志》(内部资料)。
从表6可以看出,此时圩市的上市货物种类丰富,交易金额也较为可观。此后不久,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等运动的相继开展,圩市商品交易逐渐减少,仅提供部分农村日常生活用品,大规模的集散功能业已不存。
三 历史发展的多个面相:与其他圩镇(市镇)的比较
(一)与桂东南三大圩镇的比较
戎圩、大乌圩、江口圩与大圩并称清代广西四大圩镇。戎圩、大乌圩、江口圩为桂东南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圩镇,而大圩则在桂北一带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通过大圩与戎圩等三个圩镇的比较,来观察桂北圩镇与桂东南圩镇发展进程的异同。
黄滨的研究表明,近代广西的市场呈现“无东不成市”和“无市不趋东”的格局,而戎圩在这种格局中起着重要的中转作用。换句话说,明清之际,至少在梧州开埠以前(1897),戎圩在两广商品市场网络中的地位是其他圩镇不能比拟的。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戎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广西全省大部分地区大宗货物运往广东的集散地。据《重建粤东会馆碑记》记载:“苍梧为粤西之东境,离县二十里有巨镇焉,盖古戎城也。其地面临大江,左右高山环峙,峰连翠叠,数十里而不绝,上接两江:一自南宁而下,一自柳州而下,皆会于戎。”“戎墟侥火山而潍水,袤延十里,烟火万家,西通云贵、南宁,东接肇高诸郡,故西粤一大都会也。”众所周知,粤西的经济区域中,南部以南宁为中心,西北以柳州为中心,东北以桂林为中心,南宁、柳州的货物“皆会于戎”,桂东南的货物也先集中于戎圩。两广之间的商品交流,最大宗者莫过于谷米。广西谷米大量销往广东,称为“西米东运”。“客于戎者,四方接靷而莫盛于广人。集于戎者,百货连樯而莫多于稻子。”据陈春声估计,广西一年运往广东的谷米,为200万~300万石,几乎全部先集中于戎圩,然后运往广州等地。“稻谷为戎圩最大宗的出口货物,谷米从附近乡下和各地圩镇由水陆两路运来,每日有二三十万斤,然后大部分出口到广东,因此当时有‘出不尽戎墟谷,斩不尽长洲竹的谚语’。”其二,广西商品市场中,粤商实力占据绝对优势,其他客商无可比拟。粤商的大本营为粤东会馆,戎圩的粤东会馆,建立时间较早,初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时用银1.8万两,由此可见,粤商在戎圩的实力非同一般。其三,清初之时,戎圩商业已有很大发展,在重建粤东会馆捐资题名中,有戎圩当地的行会组织17个,商号或商人652家(人),具体名目如表7所示。
表7 戎圩重建粤东会馆捐资行会名目
资料来源:《重建粤东会馆题名碑记》,见唐凌、熊昌锟编《广西商业会馆系统碑刻集》,第54~56页。
清初,戎圩就与广西各地市场,以及广东的部分市镇有紧密的联系,在“重建粤东会馆捐资题名”中,外地商号捐资达574家,分布情况大致如表8所示。
表8 戎圩重建粤东会馆捐资外地商号统计
资料来源:《重建粤东会馆题名碑记》,见唐凌、熊昌锟编《广西商业会馆系统碑刻集》,第61~68页。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戎圩,通过西江及其支流,与广西各地的圩镇和城市都保持着密切的商贸往来,同时与广东的一些重要商业城镇发生联系,如佛山、顺德、江门等地。与大圩相比,其市场辐射范围更广,行业分类更细,发育程度更高,进而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雏形。而大圩农村圩市的性质更强一些,与农村的联系更为紧密。此外,粤商在戎圩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戎圩及梧州一带的社会风俗与广东几无二致。而在大圩,湘商实力胜于粤商,因此社会风俗方面受中原和湖湘文化影响至深。
大乌圩(今平南大安圩),成圩于明末。明末清初以来,粤商沿浔江而上,到达此地,在此开设商行,经营苏杭丝绸、布匹杂货。据乾隆十五年(1750)《增建大乌圩列圣宫碑记》录:“墟之设,由来已久。上通容、桂,下达藤、梧,舟车络绎辐辏,四方客商云集”。粤商及当地商人从容县、桂平等地采购桂油、桐油及一些土产,转销粤、港,回程购买苏杭丝绸、食盐、洋杂、煤油等,集中批发临近市场。
由此可见,清代大乌圩的市场范围已涵盖容县、桂平、藤县、梧州等地。民国时期,大乌圩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圩内横街小巷,星罗棋布,穿街过巷,如入迷宫。据统计,大乌圩市有固定住户1503户,赶圩人数5000人左右,为平南县南各乡商品集散地,同时为平南第一大圩市,以油、糖、烟、猪、鸡、布匹等为大宗,全年贸易额约200万元。然而至1938年西江封锁后,对外贸易的交通条件无存,只能转为内销,限于市场等因素,商业走向衰落。
江口圩,又名永和圩,明代成圩。位于浔江与湟江汇合之地,因此处水面宽阔、便于船只停泊,来往客船多泊于此。《桂平县志》记载:“同光而后,浔州府城设立厘金,入口加税,船户过而不留,咸集此圩,多于县城南北河数倍。”据《南海栈行》记载:“清道光年间,每年由江口圩至广东南海、番禺等地的货船有四百艘左右,货运量达五千吨以上,以谷、米、花生油、布匹、猪、鸭以及山货、土杂、竹器为主。广东鹤山等地每年亦有近二十艘船至江口圩购买花生油,每船运载少则十余吨,多则二三十吨。”清同治年间(1862~1874),粤商在此创建粤东会馆,并设有码头1座,粤商开设的商号、平码行有数十间。清末时期,江口圩已有大小铺户百余家,人口三千有余,圩市内有当铺两间,酒馆两家,其余如山货铺、苏杭铺、杂货药材铺则数十家。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人大批溯西江而上,进入沿江各地,桂平、江口人口大增,商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当时,浔江、郁江河面船只云集,客货运输异常繁忙。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军的入侵,商业发展的环境遭受重创,江口圩也就此衰落。
与桂东南三大圩镇相比,大圩位于桂北地区(此处所指桂北地区大致包括桂林府、柳州府以及平乐府的部分地区),与桂东南、桂西南等地圩镇相比,有一定的共性和特性。共性主要在于明清之际,随着政府加大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上赋役征银的实施,使得农产商品化的倾向日渐浓厚,一部分圩镇先后产生并逐步走向兴盛。另外,客商和移民在圩镇商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广西当地人不善经商,亦不愿经商。如桂东梧州等地“小民惟知力穑,罔知艺作,不营商贾,家鲜盖藏”。桂西镇安府一带“士民惟知务农开山种畲,鲜知贸易”。因此明末以来,大量的外省客商进入广西市场。明清时期的移民主要是商业移民,伴随着客商入桂,很多中原和邻省的商人或居民迁入广西后,世代在此定居。“粤西幅员辽阔,纵横三四千里。通计土著十之三四,柳、庆、桂、平四郡,楚南垦荒贸易者多,粤东间有,民人亦略相等,闽省差少。梧、浔、南、镇、郁等府,半与东境毗连,垦荒贸易占籍者,多系东人,闽人间亦有之。”可见,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移民在广西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桂北地区湘商实力超过粤商。在明代以前,桂北地区经济开发程度居全省之首。临近桂北的湘赣商人在明代进驻这一区域的城市、圩镇,经过长期经营,在此区域有很强的实力。薛暮桥认为,官话区域是湖南人的势力范围。结合大圩的情况来看,60%以上的商铺为湘、赣两省商人所建。清代道光年间的《兴安县志》有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的详细信息,却未见有粤东会馆的记载。龙胜、资源等县,“手工业者往往右江、楚南客民挟其技,来此游食”。而在桂东南、桂西南一带,粤商有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从梧州、郁林、浔州、柳州、南宁至百色一带,都是粤商的势力范围。“自浔、梧达于南宁,皆东泛舟之役所必至。广西服用百货,无一不资于广东。”在整个广西市场,粤商影响要远远大于湘商和其他商帮。
此外,与桂东南圩镇相比,商品种类和市场范围亦有一定差异。桂东南三大圩镇,多以广东为市场终点,加上这一带为广西稻谷种植的集中区域,因此,谷米成为圩镇大宗货物,其中尤以戎圩、江口圩为最,而大圩虽有一定数量的谷米交易,但远不及桂东南三圩,且不是圩镇最大宗的货物。此外,桂东南圩镇货物进出口路线单一,绝大部分沿着西江运往粤、港,而进口货物也是沿这条路线实现商品的互通有无。与此相比,大圩进出口路线并非唯一,还可向北与湖南、中原市场相联系。因此,桂东南三大圩镇对西江的依赖程度远甚于大圩,1939年冬,西江封锁后,戎圩、江口、大乌相继走向衰落,而大圩直到1944年被日军占领后才逐步衰落。
(二)广西地区圩镇与江南市镇的比较
众所周知,明清以来的江南市镇在中国各地方市场中发育程度最高。结合江南市镇和广西圩镇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两者至少在以下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第一,市镇(圩镇)分布格局状况。市镇的分布情况取决于其辐射的范围。根据单强的研究,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每1000km2有市镇27.8个,即约36km2就有一个市镇,因此江南市镇市场的贸易区域在36km2左右。而广西地区的圩镇分布格局则远不及江南市镇分布的密度。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南县为例,该县土地面积有2858km2,清末该县有圩市26个,圩均贸易区域为110km2。民国年间,该县圩市数量增至33个,圩均贸易区域为86.6km2。而在广西较落后的山区,只有一两个农村圩市,金秀大瑶山地区,面积约2300km2,甚至连一个圩市都没有。当地居民要走上好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路到附近平原地区赶圩,用土特产换取生活的必需品。结合两个地区市镇分布的格局,可以发现,江南地区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高,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对市场的依赖性就越大,市镇的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反之,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如江南地区,故而圩市分布数量较少,密度较小。另外,广西圩市分布不均衡,多集中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圩市数量较少。总体而言,广西圩镇的发展基本附属于广东外向型经济结构的转型,主要为广东提供米谷及一些农副产品。
第二,市镇(圩镇)的类型。江南市镇以其专业性闻名于世。如南浔镇、乌青镇、菱湖镇、震泽镇是著名的丝业市镇,濮院镇、盛泽镇、双林镇、王江泾镇为著名的绸业市镇。南翔镇、罗店镇、朱家角镇、朱泾镇、封泾镇是著名的布业市镇。平望镇、长安镇、临平镇、硖石镇为著名的粮食业市镇。此外还有盐业、榨油业、笔业、冶业、窑业、渔业、造船业、海运业等其他方面的专业市镇。相对专业化的江南市镇而言,广西的圩镇几无专业性可言,虽有临桂六塘这样的手工业圩镇,但数量极其有限,且发展程度不高。多为单纯的商业圩镇,仅仅是货物的集散和流通场所,几不具备生产的功能。
四 结语
在明清边疆经济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岭南商品经济社会的形成时期,伴随着赋役征银的实施和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一部分圩镇(城镇)逐渐发展起来,清代“广西四大圩镇”的兴起、繁荣正是其中的代表。大圩通过市场圈的集散功能及贸易机制使城镇及周边地区的居民产生经济向心力,出于自身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城镇的贸易体系中。另外,大圩因位于桂北地区,与湘南相接,成为广西与中原联系的桥头堡,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先后传入桂北地区,因此大圩得以成为这种生产方式和文化的传播地。沿西江上溯的闽粤商人,也将重商的风尚传入这一带,对原有的社会经济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大圩因靠近中心城市桂林,随着政治和文化地位的提升而获得相应的发展,进而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关于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抗战以来,桂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人口急剧增加,一部分分流至周边的圩镇,带来了当地商业的急速增长,进出口货物值超过很多县市。
然而,与同时期的江南市镇相比,广西地区的圩镇发展程度仍是比较原始和低端的,其功能主要作为米谷及农副产品的集散地,然后运销广东。因此,广西圩镇发展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到达广东市场的交通便捷程度,西江沿岸的戎圩之所以能成为近代广西发展水平最高的圩镇,正是缘于其作为“西米东输”的总汇集地。而大圩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进而成为桂北几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而从整个圩镇商业发展的历程也可看出,清代尤其是近代以来,广西基本已沦为广东外向型经济的附庸。
作者:熊昌锟,复旦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