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医:女人也须谨“肾”
- 许润三
- 3109字
- 2021-03-30 18:12:10
我的学医之路
我在崔老师的门下学习了4年,学徒期满后就离开老师独立诊病。刚出师不久,我就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病案。
那日我在家中,有一人急匆匆赶来请我去看病,他神色慌张,言语着急,我忙问怎么回事,来人缓了一口气,神色依然着急,说:“木匠叫我过来请您过去看病。木匠的妻子过自家门槛的时候,一个不慎就摔倒了,更吓人的是,摔倒了也没有起来,而且眼口鼻都出血了,还不断抽搐,现在已经昏迷了。”
一听病情我觉得很严重,着急地跟着来的人一路小跑过去了。在这个路程中我从他口中得知,木匠的妻子姓周,因为连续四次妊娠分娩都是女孩,丈夫非常生气,老婆刚生完第4胎没多久,就让她下地干活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刚生完小孩,女性身体的元气还没恢复,就让人去干活,肯定得出问题。患者因为劳累、受凉而发高烧、头晕,一个不注意就被自家的门槛给绊倒了。
我一进患者家门,就看到两位头发花白的人在患者旁边把脉问诊。原来木匠不只请了我一个医生,还用毛驴另外请来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中医。我们各自为患者诊病,但是我们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两位老中医开的都是发汗、祛风的药物,并命家属将患者的头发放在热水锅里煮,帮助她发汗。而我认为患者是产后类中风,已无发热、无表证,属于血虚风动引起的抽搐和出血。
对于无发热大家都能理解,就是说身体没有发热的现象,那什么是表证呢,就是指外感病邪侵入人体后所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关节疼痛,咽痛口渴等,无表证的意思就是没有出现上面的那些症状。
因为精血同源,所以我认为此时还给患者发汗,必定会增加风动,本来患者就是因为血虚风动而出现的抽搐和出血,治疗的时候万不可再用发汗、祛风的药物,而是应该养血祛风开窍。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句话出自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疗风证可从血来治,通过补血、养血、活血,让气血通畅,风邪也就随之而解了。
两方的意见不同,木匠最终采用了两位先生的方案。这也情有可原,我那时刚独自出来治病没多久,而两位老中医毕竟有这么多年的治病经验,照着一般人的想法,自然选择相信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了。
次日清晨,我刚起床没多久,听见有人在敲门,“砰砰”地响,显得非常急切,我忙去开门,一打开门,就看见木匠皱着眉,神色悲痛。看到他这样的神色,我心想坏了,可能是木匠的妻子情况不好了。果然,木匠告诉我患者服下药之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坏,身体更凉了,好像快要死了。木匠来找我,想请我最后再去看看。
一进木匠的家门,就看见患者已经被放在芦席上了,等着死亡来临。我仍然坚持养血祛风,采用十全大补汤加防风、羌活送服至宝丹开窍。当晚,木匠跑来告诉我患者已经苏醒了,只不过还是觉得半身麻木、乏力。我说:“醒过来一切就好办了。”我继续给患者以养血活血的通络方,用十全大补汤加水蛭、虫等。服用了十余剂之后,患者就可自行下地行走了。经过慢慢调养,身体也恢复过来了,次年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全家大喜。
每次救人于危难之后,我都会更加坚定继续走中医之路的决心,感觉以前我为了学中医所受的苦都值了,4年的学徒生涯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但我非常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的学徒生活真是苦呀,但也正是因为这份苦,才能成就今天的我。我通常用“苦、抄、悟”这三个字来概括我的学徒生活。
以前给人当学徒,跟现在可不一样,现在的学生跟着老师认真学习知识就行了,以前我还要伺候师父一家的饮食起居,但知识也不能落下。白天跟师学习、记录脉案,4年抄了数不清的案例了。晚上揣摩脉案,苦读老师家藏的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要仔细揣摩,直到弄明白才行。千万不能遇到不懂的地方,直接就跳过了,这不是好的学习之法。我也明白,学医重在心悟,能够举一反三。
我跟了崔老师多年,也看过老师治疗各类疾病的验案,感受到了中医疗效的神奇。行医之初,我有些忐忑,每日都要拿着老师的脉案诊病,看证把脉之后索案下药。到了晚上,就要思索一下白天的脉案是否合理,翻阅医学文献来印证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在这样的临证中,我对疾病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
我白天临证,晚上读书,有一段时间还经常读到深夜12点,临床技能提高很快。我也时常跟我的学生说,读书临证要相互印证,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的方式,正是传统师承的优势所在,也是目前院校教育很欠缺的方面。
可以说,我这一生经历了几次“研修经典—回归临床”的循环过程,每一次循环,我都受益匪浅。所谓“经典不厌百读回”,并不是指死读死记就能提高,而是在每次研读之后,结合临床,不断指导临床,在运用中加以印证,从而发现问题,再回到经典温习揣摩理论,只有在这种反复研读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常读常新、不断提高的效果。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终生学习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我在中医临床工作了这么多年,我非常同意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工作者,终生读书,刻苦研读中医古籍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但是读书也不能盲目地读,要有一定的方法,我不是说有捷径,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干,才能进一步靠近理想的目标。
首先,要打好古文基础。中医的几部重要的经典书籍,均成书于秦汉时代,可想而知,当时表述的文字语言以及思想,无不渗透着时代文化的印记,跟如今的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中医古籍,生僻字多。如果不打好古文基础,看都看不懂,更何谈去研究?我呢,因为有10多年的私塾学习经历,对古文有一定的基础,幼年记诵的《论语》等经典书籍条文至今还能朗朗上口。所以,读医书之前,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课补一补,补课之后,读经典书籍才会变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事,读多了,也有利于自己掌握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修养。
在选书方面,要精泛结合。中医学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有文字记载开始到如今,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年轻的中医师面对这么多的古籍医书往往会头疼、犯难,这么多的书怎么读得完?因此,我们更要学会精泛结合的读书法。
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读书心得,认为该精读的中医古籍有:中医基本理论宗《黄帝内经》《难经》;杂病宗仲景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宗吴瑭的《温病条辨》;本草宗《药性赋》。这些精读的书籍必须要熟读、熟记,而且条文务求烂熟与胸中,读一次两次不够,一生中都要不断地重复精读。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忘了在临床中进行印证,只有反复去临证,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经典的含义。
在精读的基础上,也要选择各个历史时期著名的医学书籍进行泛读,其中包括了医案、医话、心悟等几大类,因为这几类书籍记载了作者读书临证的心得以及真切感受,我们可以试着去体会一下,比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医学心悟》等书籍,都是可以作为泛读的材料,可以帮助学中医的人积累知识,拓宽思路。精读的书要结合临床,泛读的书也一样要结合临床,这样才能真正有所体会,才能通过体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平时读书会记笔记,也时常写写学习心得,因为我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多看多记多写还可以让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同时还能够发现和思考更深层的学术问题,提高读书效果。
举个例子,我曾经以“冲任督带与妇科的关系”为命题,写过一些经方在冲任督带理论指导下临床运用的文章,在我写的过程中,受益良多,不仅可以广泛展示冲任督带及其方药临床运用价值,也开阔了自己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的思路。
回想起来,我的求医之路算是顺畅的,受了些苦,但总归学到了东西,并开始治病救人。因为我自己也曾经饱受疾病的折磨,所以很理解患者的心情,只要想到在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患者等着别人伸出救援之手,我就会更加坚定地走中医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现在依然继续着,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