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1.1)

白话试译

有远道而来求教的人,带着他们各自的问题和经验来切磋交流,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当受教的人没有听懂时,你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讲评

《论语》开篇这些问题式的话语,目的就是刺激我们思考自己有没有相同的经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也是有专属意义的。注意,《学而篇》开篇三个问题并不是东讲一句,西讲一句,这三句是连贯的。但是如果把第一句解释成“学东西要时常记得去温习它,那不是很高兴吗?”我们现在就不能同意了。第二句是说“有朋友不远千里而来拜访你,那不是很快乐吗?”现在想想看,这种解释也不一定对,有时候不速之客跑来了要见你,或者你讨厌的人来了,就不一定“乐乎”了。为什么前面谈“学而时习之”,后面接着谈“有朋自远方来”呢?然后又说“人不知而不愠”呢?

首先,“愠”跟“乐”不同,“愠”是憋在心里头不痛快,不一定讲出来,只是表面看上去脸色不太好;其次,“乐”跟“悦”也不同,“乐”是笑逐颜开,流于表面,而“悦”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人不知而不愠”,过去传统的解释一般为:别人不了解我有真才实学,我也不要不高兴,这不就是君子吗?这样一来,就把这三句话给讲成了三件事情,其实它们根本就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我们在学《易经》时也有这样的情况,所谓的“潜龙勿用”、“遁世无闷”就是如此,《论语》里也有这样的主张,不必在乎别人肯定,也不必在乎别人是否了解我,自信就可以了。这当然也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很重要的操守。这种思维在《论语》中,甚至在《易传》中都有歌颂。但是,这里的意思不是如此,否则,孔老夫子的讲话就变成东一句、西一句,前面说要学习,并要与时俱进地实践印证,很高兴;接着又说有朋友来拜访我们,很快乐;最后说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三句话这样解释的话,唯一的共通性就是“悦、乐、不愠”,只说明其情绪的中正和平。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对,失去了孔子的微言大义。

其实这一章讲的就是教和学,即学不厌,教不倦。教不倦就是孔子说的“诲人不倦”,这是孔子在现身说法,“教”也是学习中必要的一环,教学相长,在《礼记》中称为“学学半”。如果你只是在台下被动地学习,不到台上讲一讲或者在实践中印证,那么你只完成了学习的一半,不会对所学的东西真正领悟。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只有上台,才会逼着你真懂,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所以,人生中的学习,除了学,还得教,学和教各占一半。教也是一种学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在讲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朋友不远千里而来跟你请教,也是教。大概是孔子的名声太大,各国的英才都跑来向他请教,所以他有三千弟子。孟子曾说:“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教与学是一个整体,越教越明白,越明白就越教得好。教的同时也在学,学生和老师都有所得。

所以,“学而时习之”指的是在不断地进步,因为生活中不断有活的题材让你去印证、思考;“不亦说乎”,学得不错了,马上就“有朋自远方来”向你请教,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很多学生慕名远来求教,就算再远,他都有求道之诚,这就是“有朋”。同门曰朋,同道曰友,并不是泛指一般的朋友关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就是,远道而来求教的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和经验,大家互相印证、切磋交流,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这些请教的人,你一跟他讲,他能马上能领会吗?不一定。要知道,你自己花了差不多一辈子的工夫才把一些道理搞懂,然后才学有所成,吸引很多人来向你请教。当你把一生的心得教给远道而来的求教者的时候,不可能期待他一下子就领悟,除非他的根器非常好,冰雪聪明,像禅宗六祖惠能那样一点就透。但是大部分人是懵懵懂懂,又不好意思明说的。如果经过几番讲解,发现他不懂,你就生气了,肯定不行。所以,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学生不懂的时候能平心静气,并循循善诱,这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君子应该有的操守。学生“不知”是正常的,绝大部分人不会一下子就把你研究了大半辈子的学问搞懂,就像我们常说的读《易经》,八岁要读,八十岁还要再读。人群中,十有八九是没有读懂的,所以要反反复复读,不能求速成。

可见,《论语》开篇这三句话是在讲“学不厌,教不倦”。这一章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多人还是把它理解成独立的三件事,第三句还误解了。其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贯通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