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宜忌

大人的育儿观念宜统一

在宝宝的早教问题上,大人之间必然存在着观念不统一的现象。譬如,爸爸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作家,妈妈则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家,这样一来夫妻双方必然产生矛盾,乃至争执。

育儿观念不一的危害

家庭氛围紧张,失去和睦的环境。

宝宝产生双面型人格,在父母面前很听话,在外人面前则任性。

宝宝不知道听父母哪一方的,无所适从,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宝宝情商低,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平等相处。

多数父母产生育儿焦虑症。

统一育儿观念方法

大人之间正视冲突,积极沟通,使问题得以解决。

寻求外界援助,如请朋友调节。

多夸奖对方,对一方的付出给予积极的肯定。

放下身段,承认对方优点的同时,更多包容其缺点。

忌爸爸成为育儿“局外人”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爸爸不能当育儿的“局外人”。

爸爸扮演的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用大爱来构筑完整家庭的人,这样才能够给宝宝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爸爸还是教养宝宝的“领衔主演”,因为众多的教育要项通过爸爸才能传达给宝宝的。

爸爸还应该是宝宝的好伙伴,是宝宝最好的朋友。

一个好爸爸会蹲在宝宝的面前用宝宝的眼光来看世界,而不是把他高大的身形杵在宝宝面前指手画脚。

爸爸是一个和妈妈很不一样的朋友,他作为一个男人身上独有的特质,可以在宝宝的性格、情绪培养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宝宝智力开发4原则

1 提供动作刺激:父母要让宝宝变换在椅子上、床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手臂和双腿。

2 提供听觉刺激:父母应该经常跟宝宝聊天、哼歌。声音、音调的变换可以转移宝宝的不安情绪。

3提供视觉刺激:父母可以在宝宝睡的床边贴一些颜色鲜艳的画、数字等等。

4 带宝宝开阔视野:不要让你的宝宝老是待在家,多带宝宝走动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也能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宝宝早教开发宜早开始

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到大脑发育成熟这段时间,是宝宝早期教育的最重要最好的时期。通常情况下,婴幼儿时期,心理、个性、习惯等影响终身的各个因素都会在此期间稳固下来。因此,这个时期如果加大宝宝潜能开发力度,势必对宝宝今后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教要“随时变化”

根据宝宝不同年龄、不同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最佳期”里,着重进行不同的早期教育,就能把握教育的主动性。

婴儿出生2周后,父母要为他布置一个适当的环境,可在距离新生儿眼睛20~40厘米处吊一个色彩鲜艳并有响声的玩具,并慢慢摆动,逗引宝宝的视线,这样能训练宝宝目光固定和眼球的协调动作,并逐步训练追视活动,以此来发展宝宝的视力和听力。

可用小手铃等声音玩具,在其耳边轻轻摇动,训练其听觉反应。

放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使宝宝保持良好的情绪,并有利于发展宝宝的听觉感受力。

母亲在哺乳中要经常和宝宝面对面交谈,以发展应答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拿一件小东西让宝宝摸摸,让宝宝体验冷、热、硬等不同的感觉。

宝宝智力开发5要素

1 妈妈摸一摸,宝宝笑一笑:抚触不仅能开发宝宝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宝宝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

抚触应在宝宝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宝宝。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2 美妙的声音让宝宝更聪明: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耳聪目明,口齿伶俐,所以尽早地训练与培养宝宝良好的听觉,非常有益于宝宝语言水平的发展与智力的提高。

正常的婴幼儿一出生就有听觉能力,听声辨源是主要的训练方法。要坚持轻柔亲切地对宝宝讲话,这能在宝宝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宝宝特别喜欢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他听。但要注意,听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3 饱览大千世界,宝宝见多识广: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只能近距离看物,随着月龄增加,3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6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宝宝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尤其是红色)。缤纷鲜艳的色彩,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4 运动宝宝身体好:运动不仅让宝宝变得健康结实,更有助于宝宝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宝宝聪颖活泼。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宝宝的体质,运动量、力度、难度要适中,不要让宝宝过度疲劳。

5 宝宝爱模仿进步可不小: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求知欲极强。父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宝宝的需要与兴趣,更要耐心教导,不厌其烦,决不能生硬急躁,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身教”,以和蔼的态度、体贴地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宝宝营造温暖的氛围,培养愉悦的心境,这样,宝宝会形成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这会让宝宝受益终生。

新生儿宜做的视觉追踪游戏

新生儿的视觉发展一天一个样,能看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可以进行以下几种视觉训练。

看亮光

新生儿出生后已有光感,可在房内挂光亮适度、柔和的乳白色灯或彩色灯,光线不要直射宝宝的脸,可以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以锻炼瞳孔扩张与收缩动作。

2周后可用红布包住手电筒,将亮光对准新生儿眼上方15~20厘米处,沿水平线向左右或前后方向慢慢摇动数次,促使他追视亮光,进行视觉训练。最好2天进行一次,不可将手电筒直照新生儿,训练时视角仅限于正前方45度范围,注视时间仅几秒钟。

满月时,视角可扩大到正前方90度范围,注视时间可适当延长。

看黑白

将黑纸与白纸各一张出示在出生10天左右的新生儿面前,眼与纸的距离为15~20厘米,先给他看黑纸,然后再给他看白纸,各注视半分钟。再将黑白纸同时出示,让他同时看两种不同颜色的纸,训练眼球水平运动能力。

看人脸

新生儿接触最多的是母亲。母亲每次接触宝宝时要让他面对自己的脸,并向他眨眼、伸舌或动嘴唇。这时可以观察到他先注视整个脸,从额部到下颌,然后看母亲的嘴动、伸舌,再往上看母亲眼睛张开、闭拢。研究发现新生儿注视嘴和眼的时间最多,因为这两种器官会活动。

母亲经常训练宝宝看人脸,到了满月时,新生儿见到人脸就会产生“社会性微笑”,这就是训练看人脸的结果。

看彩球

将彩球悬挂在新生儿胸上方,距离眼部20~25厘米处,逗引新生儿注视。

1周后,将彩球在新生儿眼前从左到右移动,再从右到左移动,训练视线随物移动。

2周后,将彩球放在新生儿眼前上下移动,并继续向左右移动。满月时将彩球放在新生儿眼前做360度转圈,训练视线随球转动360度。

看环境

在新生儿觉醒后,每天抱他观看墙壁上的大幅彩色画,床上挂的玩具,窗外的大树、鲜花、房子等,给予他多种视觉刺激。

忌用强光照射新生儿的眼睛

由于好奇心驱使,婴儿见到光亮的东西喜欢盯着看。在生活中,父母们要特别注意避免婴儿直视强光光源,避免婴儿娇嫩的眼睛受到强光的伤害。

生活中闪光灯、荧光灯、浴霸灯、LED屏等很多光源会对婴儿的视力造成影响,尤其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这些光源里的蓝光容易对婴儿视力造成伤害。如果要用浴霸给婴儿洗澡,为避免婴儿眼睛受强光刺激,在洗澡前可先将浴霸打开让浴室预热,洗澡时再把浴霸关掉。

照相时使用的照明光和感光器也会对婴儿眼睛造成伤害,也应该注意避免。

要避免刺眼的蓝光灯,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日光灯。

远离紫外线消毒灯。

不要让婴儿在强光下睡觉,如果在窗边睡觉,应该隔一段时间给宝宝调整下睡觉的方向。

宜经常与新生儿沟通——对话、扮笑脸

新生儿是天生的外交家,喜欢与人交流,喜欢看人的五官,喜欢父母亲热切的怀抱和抚摸。经常与父母亲面对面交流的新生儿,其认知水平明显高于缺乏交流与关爱的新生宝宝。

对话

出生不到1个月的婴儿听到面向他们的“呀呀”声时,他们大脑前部区域里的供氧量更大,神经细胞也更有活力。

在婴儿睡觉时,妈妈对着婴儿朗读故事,母亲的声音能够让婴儿大脑前部的供氧量明显增加。

扮笑脸

爱笑的婴儿多数更聪明,聪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发笑年龄比一般儿童更早,次数也更多。新妈妈和爸爸可以有意识地和新生婴儿做游戏,扮笑脸,提高婴儿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忌噪音刺激宝宝耳朵

宝宝的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他稚嫩的听觉器官,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损害内耳毛细胞造成噪声性耳聋。

玩具噪声: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宝宝智力的同时,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宝宝听力造成声音伤害。在购买宝宝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玩具发出的声音要控制在70分贝以下。

生活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一些家用电器、家庭周边环境等,通过了解各种声音的分贝值可以知道哪些噪声应该远离。

家里噪声比较大的设备尽量不要同时开启,选择静音的加热和通风设备;可使宝宝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

如果家周围的环境比较嘈杂,在房间装修和布置上就可以做一些隔声处理:可以选择比较厚的窗帘,门窗和墙壁装修时可以选用一些隔音材料,让宝宝在房间里尽可能少受外界噪声污染。

游乐场所噪声:尽量少带宝宝去比较吵闹的游乐场所,或者缩短在游乐场逗留的时间。对于噪声比较大的游乐项目,要选择为宝宝佩戴耳罩等听力保护装置,同时缩短玩的时间。

父母争吵噪声:除了外界的噪声外,父母的吵架声也会带给宝宝“心理噪声”。当父母当着宝宝的面吵架时,宝宝会发现父母的声音格外刺耳,这种争吵打破了原来的和谐,这和他心中的家庭观念不符。所以要想让宝宝拥有健康的情感和较高的EQ水平,父母要尽量不给宝宝“制造”这种“心理噪声”。

宜常拉新生儿的小手

刚出生的宝宝,他的很多动作都是属于本能的反射行为,他的小手通常都是呈握拳的状态。但是如果你用手指尖轻轻触碰他的手心时,他会反射性地紧紧抓住,那个力度甚至可以让你把他提起来。新生儿在这一时期的抓握反射是最强的。

妈妈可以准备一个布料比较柔软舒适的婴儿摇铃给宝宝玩,让宝宝好好地练习一下抓握。而且在颜色方面,建议选择一些对比强烈的颜色,以便引起宝宝的注意力。摇铃的训练可以让宝宝的小手更有抓握能力,从而增强手指的触觉,扩展手的活动范围。

忌忽视育儿方式对宝宝性格的影响

一般来说,3岁宝宝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改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培养宝宝性格的关键取决于养育方式。

首先,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等,这些先入为主的习惯就是宝宝日后的习性。但以下育儿法均对宝宝性格养成不利。

“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宝宝,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宝宝的天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宝宝的反馈,对宝宝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宝宝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宝宝。在这种“专制”下,宝宝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宝宝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宝宝的任何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宝宝提出要求。这些宝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不关心宝宝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宝宝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宝宝冷漠,缺少教育和爱。这类宝宝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忌过度教育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参考喂养宝宝,但有的过分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宝宝的实际情况相符。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而要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与脑部结构发育密切相关,过度的训练违反身心发展规律,会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