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建置名江南

溧阳,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苏、浙、皖三省交界。东邻宜兴,西与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广德、郎溪接壤,北接句容、金坛,南北长59.06千米,东西宽45.14千米。地处北纬31°1' ~31°4'、东经119°08' ~119°36',全市总面积153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8万人。现辖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溧城镇)、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目湖镇)、埭头镇、上黄镇、戴埠镇、别桥镇、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和社渚镇等10个镇(区)。境内三面环山(南部为天目山余脉,西、北部为茅山支脉),一面临水(东北部与长荡湖相连),中部为平原、圩区。南部为低山区,属天目山脉延伸,山势较为陡峭,海拔高度在250米以上;西北部为丘陵区,属茅山余脉,冈峦起伏连绵。腹部自西向东地势平坦,为平原圩区。因处于太湖湖西水网区,属太湖水系,境内之水及高淳、郎溪部分客水主要经南河、中河、北河注入太湖,跨越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交接地带,年均气温15.4℃,降水量1149毫米左右。在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热量充沛、降水丰富、四秀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水产业和种植业的高产稳产,使之成为稻、麦、油菜籽、蚕茧、竹、茶、栗、西瓜、水产的重要产地。宁杭高速、扬溧高速于此交汇,104国道、芜太运河和宁杭铁路等横贯全境,距上海、杭州200千米,距南京、苏州、张家港百余千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68千米,距常州机场60多千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她自古就享有“鱼米之乡”、“三省通衢”、“江南古县”等美誉。

三省通衢

人类摇篮 秦时置县

1995年5月,经过中外科学家十余年联合考察和严密论证,在溧阳上黄镇水母山上发现了一具震惊天下的化石。一只貌不惊人,似猴非猴、似猫非猫的小动物,名叫“中华曙猿”。在具有国际权威的古生物学刊物、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中,首先向世界透露了一条爆炸性的信息:中华曙猿是人类共同的祖先,它出现在中国江苏溧阳上黄地区。这些大量古生物化石,被证实为距今已有4500万年,包括了人类在内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共63种11个目的哺乳动物化石。经过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水母山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水母山出土的化石标本已安置在陈列馆。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评价这一发现时说:“上黄动物群,特别是高级灵长类化石祖先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人的发现媲美,是我国20世纪古生物学上又一极为重要的发现。”溧阳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孕育了高级灵长类的远祖,并为人类保存下了这一珍贵的遗产。

沧海桑田,历经变迁。考溧阳之名,源自先秦,据《越绝书》云:“伍员——子胥……至溧阳界中,遇一女子,击絮于濑水之中……”其后《吴越春秋》云:“子胥……乞食溧阳,适遇女子击绵濑水之上。”因古时候溧阳境内有条水流湍急的大河叫濑江,城邑位置在濑江北岸,以水之北为阳,所以取名为溧阳。公元前585年的春秋时期,吴越边界就有了“溧阳”之名。公元前221年,溧阳始建县制,区域包括今溧阳市大部以及高淳县和溧水县的东南部,属鄣郡,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从孙吴至隋代,溧阳一度分出永平、永世、平陵等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溧阳并入溧水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置溧阳县,县址在今南渡镇旧县村;昭宗天复三年(903),县址迁至现在的溧城镇。先后属扬州、宣州、金陵。元代曾改溧阳县为溧州、溧阳府、溧阳路。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溧阳州为溧阳县,属应天府。清代,溧阳先后属江宁府、镇江府。民国期间,溧阳先后属江苏行政公署、金陵道、江苏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25日,溧阳解放。60多年来,它先后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常州专署、镇江专署。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溧阳县属常州市管辖。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溧阳县,设立县级溧阳市。从此,溧阳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史前文明 瑰丽多姿

溧阳,山川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悠岁月数千年,繁荣昌盛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溧阳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灵气的大地孕育了流光溢彩,瑰丽多姿的史前文明。

20世纪70年代,平桥、戴北、沙河一带出土的石斧、石磷、木铲等物表明,距今5000多年前,溧阳境内就有人类定居和劳动,溧阳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与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先民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自成序列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诸文化,为缔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明付出了辛勤劳动。至今,溧阳地区内还保留着神墩遗址。2006年,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100余项考古发掘中,溧阳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名列其中。神墩遗址位于社渚镇孔村,在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200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共进行了三次发掘,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氏族公共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文物和动物标本。神墩遗址外观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1~2米的长条型土墩,东西约150多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它的南部和西部被溧梅支河环绕,东为引水渠,北为农田,西为孔村。溧梅支河向东200米后注入发源于宜溧山地由南向北流淌的梅渚河并在三尖嘴附近汇入南河,向东经宜兴南溪河后入太湖,向西经高淳胥河、固城湖、石臼湖可达长江,构成了太湖水系的有机组合部分,成为古代先民对外交流的便利通道。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太湖西部的文化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相互交流和影响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增添了一份极其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证明,溧阳曾是古代居民的密集活动区。

山川毓秀诗意家园

四方名流 纷至沓来

“何时到溧里,一见平生亲。”溧阳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名胜古迹遍布,人民热情好客,对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独特的自然风光曾经引来无数雅士才子流连忘返,赋诗留文,他们陶醉于溧阳的青山绿水和当地的风土文物。

据史书记载,历代前来造访的名人有:南齐诗人谢眺;唐代大诗人李白,大书法家张旭,著名诗人张籍、陆龟蒙;宋代诗人张孝祥,哲学家陈亮,抗金英雄岳飞之孙文学家岳珂;明代大画家唐寅,大书法家文徵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清代“江右三大家”之一袁枚等。不少名家留下了与溧阳有关的精品佳作。李白的《扶风豪士歌》、《赠溧阳宋少府陟》等作品,既记录了他在溧阳的交游活动,也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大诗人李白曾三度到此,陶醉于溧阳的青山绿水和当地的风土文物,第二次来时,与大书法家张旭在酒楼宴别,酒后口呤传世名篇《猛虎行》,草圣挥毫笔录,成就一段文坛佳话。诗人晚年逗留溧阳,感怀于这里的山水人情,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何时到溧里,一见平生亲。”感念眷怀之情,拳拳不已。他撰写的《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以及张籍等人的诗文,对后人了解当时溧阳的风情有很大帮助。历代还有一些名人来此寓居。唐代名相宋王景之长孙宋陟,在溧阳任县尉多年,作有《绿波曲》,与大诗人李白友善,定居于宋巷里,死后葬于储庄。中唐著名诗人孟郊,曾任溧阳县尉,其传世名作《游子吟》、《织妇辞》均作于溧阳。东汉议郎、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曾来溧阳观山附近的小岛上避祸、读书。南宋奸臣秦桧之胞兄、曾任枢密院编修、台州知府的秦梓,因不愿与其弟同流合污,迁居到溧阳上店(今上黄镇尚典村)隐居,后转至下桥(夏桥)附近居住。宋代曾任滁州知州、兵部尚书、右丞相的赵葵,赐第溧阳,在城南建有“赵氏南府”;其侄赵淮也来溧落户,在城北建有“赵氏北府”。宋代大诗人陆游之幼子陆子聿,曾任溧阳知县,陆游的《渭南文集》由其编辑而成,并以“溧阳学堂”的名义刊印问世。元代文学家仇远,任溧阳教授,其《金渊集》中的诗作大多成稿于溧阳。清末抗英将领关天培,由扬州府中营守备署调来,出任溧阳营都司佥书。清代嘉庆年间在溧阳任知县的陈鸿寿,号曼生,多才多艺,主持编印了嘉庆《溧阳县志》,诗文、书画、篆刻,皆自成风格。他与宜兴杨彭年等人创制的“曼生壶”,不仅使他享誉于紫砂艺坛,而且还使他名扬中外。元代文学家仇远、明代忠臣沈炼等人,在溧阳任职多年,把政绩、佳作留存于世。宋璟、陆游等名人的后裔,钟情溧阳,也定居于此。他们的名篇佳作,盛赞溧阳美景如画,美不胜收,耕读人家,人气增聚。

晨钟暮鼓

今天,每一位到过溧阳的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更难忘的是感受到溧阳人的浓浓热情。开放好客的溧阳人带着笑容和诚意,用天目湖的水、天目湖的茶,请每一位客人品尝一份清醇馨香,用溧阳的农家菜、用溧阳的农家情,使每一位客人都有了一份回家的感觉。

璀璨民俗 溢满城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几千年来,溧阳人的衣食住行,溧阳人的酸甜苦辣,溧阳人的奋斗创业,孕育了具有溧阳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艺术,他们常常就地取材,在平凡的生活中,靠灵巧的双手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靠多姿的舞蹈跳跃着劳动的快乐,表达对丰收的喜悦,那些活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快乐元素,丰富着溧阳人民的劳动生活,也点亮了溧阳城乡大地的风景。

溧阳傩舞 源于民间,数百年来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提炼,演变成既能走街串巷行走表演,又能围场设点展示的民间艺术。其中已有800多年历史的社渚镇“蒋塘马灯”更是溧阳民间文化的瑰宝。据传,康王赵构与金兀术大战于溧阳,在一次混战中,赵构被金兵捉住,金兵把他关进囚笼准备北送请赏。天黑后,赵构趁隙逃出。此时,有匹马跑到他身边,头仰天,蹄刨地,尾摆舞。他急忙上马,连拍三下:“马儿快跑!只要救我出险,一定为你修庙!”这马竟一口气长跑几十里冲出重围,来到了蒋塘村。康王回到军中,重振旗鼓。后来,康王赵构在杭州做了皇帝,他不忘神马的救驾之恩,就在蒋塘村修建庙宇,兑现他的诺言。庙修好了,但救驾的那匹马却找不到了。为了祭祀神马,就请来能工巧匠,用竹子编了12匹竹马,在马身上披上红、黄、黑、白等各色彩衣,组成竹马队。竹马编得活灵活观,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人站在竹马中间双手扶着跑跳,简直和真马一样。从此,蒋塘村就将竹马当作神马来供奉。蒋塘村的竹马灯,过去每逢农历闰年的正月十八就要“出会”,到邻近的48村去“消灾祈福”。马灯队每到一处,旌旗猎猎,鼓号齐鸣,马铃叮当,炮竹震耳,马舞灯亮,马跃人欢。马灯队伍头尾相接绕场一圈,在令旗的指挥下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剪刀阵、梅花阵、龙门阵、荷花阵……50多名演员在跑动中穿梭变阵,形成灯与舞的有机结合。

社渚镇嵩里村的“跳幡神”也是溧阳傩文化的代表。宋元之际,金兵南侵,在战事中败北的部分金人,散落到溧阳社渚周边山区居住,带来了异域文化的气息。北方游牧文化与南方农耕文化经过数百年的交融浸润、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溧阳边远山区独有的民间祭祀舞蹈——“跳幡神”。每逢年终岁首,嵩里村汤姓村民们便庄严隆重地举行仪式,进行“跳幡神”活动,祭祀神明,祈盼丰收,祝福平安。披挂战袍,头戴面具,手执兵器,傩神列队浩浩荡荡地巡游邻乡,边行边舞边祀,祛邪的歌谣,锣鼓震天,磬郄急越,招军高亢,在四乡响起。显现着庄严隆重而激昂的气氛,充满着阳刚之美、原始之美。除了嵩里的跳幡神,社渚镇乘马圩的“冻煞窠”、大田村“跳五猖”、“跳师爷”、刘家边的“跳祠山”,亦是溧阳傩舞。“蒋塘竹马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幡神”入选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溧阳傩舞

泓口丝弦 据传源自清光绪年间,村里一个叫王炳荣的秀才,他在三槐堂里做私塾先生,教授之余收集流传于溧阳一带的民间音乐,编成10个曲牌,又配伍丝弦响器,邀约村里一二十人操器习曲,组成了一个乐班。每逢庙会、节庆、喜日,乐班便扎彩亮灯,三五成群拉着二胡、京胡,吹着竹笛、笙箫,或坐茶肆祠堂,或走村串巷,演奏时观者云集,丝弦和鸣,笛声悠扬,热闹非凡。“泓口丝弦”已被编入《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江苏卷》,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锣鼓 2009年,在溧阳举办的江苏省首届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溧阳戴埠小学的娃娃们演出的“太平锣鼓”,场面热烈欢快,气势磅礴,给很多来宾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860年,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率领太平军攻占溧阳后,在戴埠牛场里扎营筑堡,操兵练武。太平军出征或是凯旋,就锣鼓喧天地演奏军乐。乐队由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两大部分组成。领奏的吹奏乐器俗称“召军”,是用薄薄的铜皮制成的无按音孔的细长喇叭,声音尖细,没有音高的变化;打击乐器包括大锣、大鼓、月锣、大镲、小镲等,全套乐器有30多件。演奏开始,咚咚嚓、咚咚嚓的小锣小鼓声,以及咚咚咣、咚咚咣的大锣大鼓声,清脆悦耳,粗犷豪放,再现了太平军备马集合、整装待发的场景。激扬高昂的“召军”奏响,滚鼓雷动,烘托出点兵点将、誓师沙场的热烈气氛。长锣阵阵,气势磅礴,展现了千军出征、万马奔腾,杀向疆场的风貌。紧锣密鼓,“召军”声声,营造出金鼓齐鸣、刀剑相击的悲壮场景。悠扬的小锣小鼓声再起,热烈欢快,表现得胜归来、万民欢腾的喜悦场面。一场场乐曲贯穿了备马、操练、出征、激战、奏捷、同庆等情节,演奏风格粗犷热烈而又明快清新。溧阳的“太平锣鼓”,很早就引起了国内文史界、音乐界的关注。在1980年的全国太平天国学术研究会上,“太平锣鼓”被认定是太平天国军乐在全国唯一的遗存,弥足珍贵。已被编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江苏卷》,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焦尾故里 2009年9月26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长冯玉钰教授在溧阳举行的以“琴筝丝竹颂中华”为主题的大型民乐盛典音乐会上,正式宣布溧阳是中国四大古琴之一焦尾琴的故里。经过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组织专家查检史料,并在溧阳观山蔡邕读书台一带实地采集,多方科学考证,确定溧阳就是东汉蔡邕亲手制作焦尾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焦尾琴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当年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其间隐居在吴楚交界的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蔡邕曾在观山一农家灶堂里抢出一段尚未烧完的青桐木,他依据青桐木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音色奇绝,因琴尾尚留有焦痕,故取琴名为“焦尾”。至今,在溧阳观山一带仍有片片青桐,观山与羡山之间的一座小山上,有蔡邕读书台遗址,当地乡民仍流传着蔡邕故事。溧阳是焦尾琴故里的发现和确认,揭开了我国焦尾琴出自何地的千古之谜,更成为中国古琴界的一件大事。

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悠久而鲜活的文化,在传统和现代文明的交融辉映中,不断嬗变吸纳,必将成为溧阳未来发展的内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