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标准化肉牛场的建设

1.肉牛场的选址

肉牛场场址的选择,必须周密考虑,要有通盘的安排和长远的规划,以适应规模化、产业化养牛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地势。肉牛场要修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易于排水并且有缓坡的平坦开阔的地方。牛场用地土质要坚实,最好是沙质土壤,透水透气性好。

(2)位置。牛场应交通方便,供电有保证,但要适当远离公路、铁路、机场、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及居民区,以防疾病传播及噪声的影响。一定规模的牛场,与居民点距离保持1千米以上,与交通主干道距离保持500米以上。另外建牛场还应考虑当地常年的主要风向,肉牛场要建在居民区、生活区及水源下风向的地方,以利于环境卫生。

(3)水源。肉牛场必须有可靠的水源,水量应充足,水质良好,以保证生活、生产及牛等的正常饮水。通常以井水、泉水等地下水为好,而河、溪、湖、塘等水应尽可能经净化处理后再用。育肥牛饮水量16~30升,随体重和气温变化而增减,同时还要增加20%~25%的清洁用水与人的饮水等,必须仔细计算核查,保证有足够的水源。

(4)饲草料供应距离。饲养肉牛,青、粗饲料需用量都很大,除少量从外地采购外,大部分依靠周围农田供应比较可靠。同时,牛场大量排泄物经过发酵处理后需要靠周围种植园予以消化,而且粪尿的输出越快越好,因此牛场与周围农业种植区的半径应保持在5~8千米以内。

(5)牛场用地面积估算。用地面积包括牛舍、道路、办公和生活区,饲草料贮存与供应区,粪尿堆积和处理场以及绿化带等,依各地养牛水平、技术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建筑用地面积有所不同。不同种类牛群平均占用土地面积的参数见表1。

表1 不同牛占有场地面积参数 平方米/头

一般来讲,肉牛场的大小,要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10.0~15.0平方米),结合长远规划来计算,牛舍及房舍的面积一般占场地总面积的15%~20%。

2.肉牛场的布局

(1)肉牛育肥场。肉牛场主要指育肥牛场,因我国尚没有专业的肉牛繁殖场,用于繁殖的母牛多数由牧区或农区的农户饲养,由各地改良站提供种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繁殖。繁殖的小牛多数在农户家长大至1岁左右,称为架子牛,小牛的体格、骨架基本长成等待育肥的牛。架子牛集中育肥成为近10年来养牛业走向商品化生产的主要形式。因此,这里主要叙述育肥牛场的建设。

(2)育肥牛场平面布局。肉牛场内的各种建筑物的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管理的原则,既要保证肉牛的生长发育和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基本建设投资。因而建筑物的布局应力求整齐、紧凑,使工作人员能以最短的路线到达牛舍,避免穿行整个牛场。同时还要有利于生产和兽医防疫,并符合消防要求。

专门化的肉牛育肥场的建筑物主要有:育肥牛舍、病牛舍、饲料库、饲料加工间、氨化池、青贮窖、兽医室、水塔、车库、行政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等。如果是自繁自养式的牛场或繁殖母牛场,还应有各龄母牛(犊母牛、育成母牛、青年母牛和成年母牛)舍及产房。

若修建数栋牛舍,应采取长轴平行放置的方式。两栋牛舍间距10~15米,便于饲养管理及利于采光和防风。饲料调制间设在牛舍中央及水塔附近,要距各栋牛舍较近。同时也要考虑饲料运输的方便。饲料库应尽可能靠近饲料调制间,要求运输方便,车辆可以直接到达库门口或开进库内,以利于饲料装卸。草垛要设在下风向,距附近建筑物至少应在50米以上。青贮窖、氨化池等可设在牛舍两侧或牛场附近,便于运送和取用,但必须防止牛舍及运动场的污水渗入造成污染。兽医室、病牛舍要设在牛场下风向,距牛舍200米开外的偏僻处,以防疾病传播。产房设在靠近母牛舍的下风向,贮粪场应设在牛舍下风向地势低洼处。

行政管理区和生活区,应设在牛场的上风向,靠近大门口或设在场外。此外,牛场道路两旁及各建筑物四周都应搞好绿化,种植花草树木,夏季可以遮阴调节小气候,还可美化环境。

一个专业化育肥牛场布局是:以牛舍为中心建筑,考虑到育肥牛要求安静的环境,通常将牛舍设在场区后部,前面为办公生活区、饲草料及加工区;如是傍山而建,可布局成长条形,若地势比较平坦,则布局成方形,可缩短往返作业的路程。

下图为饲养500~600头育肥牛而设计。

图1 育肥牛场平面布局示意图(600头)

1.大门消毒室 2.办公生活区 3.水塔 4.车库

5.饲料仓库与加工间 6.牛舍 7.地磅 8.兽医室 9.隔离牛舍

10.干草场 11.青贮饲料区 12.粪污处理区 13.植树

3.牛舍的建筑

牛舍建筑要根据当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用途、性别、年龄等而确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力求经济实用,并便于科学地进行管理和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条件许可时可建造高质量而经久耐用的牛舍。

(1)牛舍的建筑要求。

①舍顶。牛舍屋顶要求选用隔热保温性好的材料,并有一定的厚度,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样式可采用坡式(单坡式或双坡式)、平顶式及平拱式等。

②墙壁。牛舍的墙壁要坚固,保温性能良好。砖墙厚24厘米或37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3.2~3.5米,前后墙高2.2米;单坡式牛舍前墙高2.2米,后墙高2.0米;平顶式牛舍墙高2.2~2.5米。舍内四壁应从地面算起抹0.5~1米高的墙围。

③地面、牛床和通道。牛舍地面可采用砖地面或水泥地面,坚固耐用且便于清扫和消毒。牛床的长度一般育肥牛为1.6~1.8米,成年母牛为1.8~1.9米,宽1.1~1.2米。牛床坡度为1.5%,前高后低。牛床以水泥抹面较多,导热性好,坚实耐用,虽然造价高些,但易于清洗和消毒。牛舍的通道可分为中央通道和饲料通道。对尾式饲养的双列式牛舍,中央通道宽1.3~1.5米,两边饲料通道各宽0.8~0.9米;对头式饲养的双列式牛舍,中间通道(兼作饲料通道)宽1~1.5米。一般来说,通道宽应以送料车和清洁车能够通过为原则。

④饲槽。饲槽设在牛床的前面,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固定式的水泥饲槽最为适用,其规格尺寸因牛而异,一般槽底都呈弧形。饲槽的尺寸如下。

表2 肉牛饲槽尺寸 厘米

⑤门窗。牛舍的大门应坚实牢固。大型双列式牛舍,一般设有正门和侧门,门向外开或建成铁制左右拉动门,正门宽2.2~2.5米,侧门宽1.5~1.8米,高2米。南窗要较多较大(一般为1米×1.2米),北窗宜少而小(0.8米×1米)。窗台距地面高度1.2~1.4米。要求窗的面积与牛舍占地面积的比例按1∶10~16设计。

⑥粪尿沟和污水池。牛舍内的粪尿沟应不渗漏,表面光滑。一般宽28~30厘米,深15厘米,倾斜度1∶50~100。粪尿沟通至舍外污水池,应距牛舍6~8米,其容积根据牛的数量而定。舍内粪便必须每天清除干净,运至牛舍外的贮粪场。贮粪场距牛舍至少50米。

⑦运动场。牛舍外的运动场大小应按牛头数多少和体型大小而确定。一般育肥肉牛每头应占有面积8~10平方米,而成年母牛每头应占10~15平方米。育肥牛一般应减少运动,饲喂后拴系在运动场上休息,以减少消耗,提高增重。

(2)牛舍的类型。

①露天式育肥场。露天式肉牛育肥场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任何挡风屏障或牛棚的全露天式育肥场;二是仅有挡风屏障的全露天式育肥场;三是有简易棚的露天式育肥场。

②舍饲式育肥场。牛舍的形式按牛床在舍内的排列形式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按屋顶形状可分为单坡式、双坡式、平顶式和平拱式;按牛舍墙壁可分敞棚式、开敞式、半开敞式、封闭式等。

A.单坡式牛舍。一般多为单列开敞式牛舍,由三面围墙组成,南面敞开,舍内设有料槽和走廊,在北面墙上设有小窗,多利用牛舍南面的空地为运动场。这种牛舍采光好,空气流通,造价低廉。但舍内温度不易控制,常随舍外的气温变化而变化,湿度亦然。虽夏热冬凉,但冬季还是可以减轻寒风的袭击,适于冬季不太冷的地区。

B.双坡式牛舍。舍内的牛床排列多为双列对头或对尾式、多列式。这种牛舍可以是四面无墙的敞棚式,也可以是开敞式、半开敞式或封闭式。敞棚式牛舍适于气候温和的地区。

C.双列式牛舍。育肥牛舍采用双列式可以节省用地和基建投入。一般采用头对头饲养,中央为饲喂通道,可依作业条件留宽1~2米,料槽后为牛栏杆与牛床,宽1米、长2.2米,由前往后倾斜约4%~5%,屋顶注意留出10~15厘米的开缝,有利于通风对流,尤其夏季作用明显。房舍分封闭型与开放型,封闭型四面有墙,牛床相应长一些,约2.5~3.0米,纵向中部开门,以便清扫作业与牛只出入;开放型牛舍四面为支柱,牛床连接棚顶下的排污沟,过沟为休息场地,方便牛只进出与清扫,且通风良好。

D.单列式牛舍。依据地形条件或建材的局限,可建单列式牛舍。最简单的牛舍形式为三面有墙坐北朝南半开放式牛舍,沿后墙建饲喂通道,宽约1~1.5米,食槽、牛床等尺寸与双列式牛舍基本相同,紧挨食槽可设牛采食的隔栏,拴系饲养时,此栏同时用于拴缰绳,牛头朝里采食或饮水,牛床后有排污沟,此沟宜浅而宽,深度10厘米、宽40厘米,沟的南边为休息场。采用立砖或砂石铺地,并设有拴牛栏与铁环,喂完后将牛牵出拴于休息场上。这种建筑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于农户小规模饲养育肥牛用。

图2 单列式(散养)育肥牛舍示意图(单位:厘米)

1.饲喂道 2.食槽 3.牛床 4.围栏 5.排污沟 6.水槽

4.牛场设施

(1)食槽与饮水设施。

①食槽。食槽是牛舍中的重要设施,喂精饲料或粗饲料都用它,有固定的,也有可移动的,建筑材料有木材、砖砌抹水泥或水泥的预制件。无论什么材料,要求结实、里面光滑(如图3)。食槽的高度依各地情况而定,大多采用低位,即食槽内边高50~60厘米,外边高60~70厘米,食槽内底部离地面15~20厘米,符合牛在野外低头食草的习性。

图3 牛食槽与牛床(单位:厘米)

②饮水设施。国外现代化牛场,大多采用自动饮水装置,安装在颈枷旁边。我国各大中城市郊区的规模牛场也相继采用。一般小型牛场多数采用在运动场上修建饮水池的方法,供牛自由饮水。为保持饮水清洁,要求水池离地面至少高40厘米,以防牛蹄踏入;水池上方建凉棚,以减少沙尘、树叶等污染;水池要有排水孔,方便清洗。水源多数来自水井,大型牛场都建有水塔。规模较小的牛场可以因陋就简,将拖车上的水箱抬高代替水塔(如图4)。

图4 小型牛场简易水塔

(2)牛场饲草料设施。

①饲料库房。根据牛场的运输能力以及防止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设计一定容量的仓库供短期贮存饲料。

②饲料加工间。依牛场规模大小配备粉碎、称量、混合等机具,对饲料进行加工,同时存放啤酒糟、糖蜜、食盐等原料。

③青贮饲料加工与贮存设施,如青贮窖或青贮塔,铡草机与青粗饲料揉切机等。

④干草及加工机具。干草堆放场地也应有高出地面的地坪,四周有排水沟,上方搭建干草棚,附近设有值班室并备有防火器材与消防龙头等。

⑤饲草料运送车辆与相应工具。

(3)牛场安全与防暑、防寒设施。

①防火。干草区和饲料区是牛场防火的重点,除制定安全责任制度外,还要配备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水龙头等。

②防止跑牛。围栏门、牛舍门及牛场大门都要安装结实的锁扣。

③防暑。高于25℃气温,牛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防暑的措施是:注意牛场建设布局的通风性能,防止建筑物成为牛舍夏季风的屏障;牛场植树、搭建凉棚。此外,在牛舍或牛棚安装大型排风扇和喷雾水龙头等也是炎热时防止牛中暑的有效手段。

④防寒。牛是比较耐寒冷的动物,一般肉牛能耐受更低的温度。舍饲牛舍要防止漏风,墙壁有洞眼或缝隙,冷风劲吹即形成所谓“贼风”,会造成对牛的伤害。

(4)牛场粪尿及污水处理设施。建场时应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可选择的方法有几种:

①沼气。需建立沼气发酵池,牛粪经过发酵产生沼气,供牛场照明和生活用,定时抽取沼气池液体和残渣作肥料施于农田。

②粪池。若每栋牛舍均配套贮粪池,则贮粪池离牛舍不低于5米,池的容积按每头成年牛0.3立方米,犊牛0.1立方米计算。贮粪池上面加盖,粪污在池中自然发酵后用于肥田,每月起粪1次。

③堆积发酵。新鲜牛粪与更换的褥草分层堆积,使含水率在60%~70%,发酵开始后,温度逐渐升高,可达70~80℃,经过高温发酵,能杀死许多病原微生物与杂草种子。发酵完成后,含水量下降,比较松散,先取走一部分,用作肥料,剩下的再加入生粪,同样用秸秆调节含水率至60%,堆积发酵,如此反复进行。此法称为快速连续堆肥法。

④复合肥料生产。将牛粪脱水、干燥、粉碎,用少量无机化合物,包括微量元素等调节成营养素平衡的复合有机肥料。这需要购置成套机械设备,但大规模牛场排泄物的数量,已不是制作堆肥能消耗完的,只有进行机械化生产,变废为宝,将不同系列的有机肥料推向市场,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5)兽医防疫管理设施。

①牛场大门旁设立准备室,安装衣柜、鞋柜、镜子等物,本场职工或参观人员入场前在此更换衣帽、胶鞋或工作鞋。

②建立入场人员消毒专用通道,内设有消毒液的浅池,上方有一定数量的紫外线灯,来人按规定完成鞋底及体表的消毒方可入场。

③安装闭路电视,外来人员在此房间内可清楚看到牛场各个区域,不必进入生产区参观。

④安装参观平台。在办公区内邻近生产区的位置,建一较高的平台和楼梯,外来参观考察人员只需登上此台,可瞭望全场各区生产状况。

5.常用器具和机具

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各种附属设施和器具也将随之增加。与牛舍有关的设施有散放式牛舍及单独牛舍的除粪器、田间撒粪机等。

(1)管理器具。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牛刷拭用的铁挠、毛刷,拴牛的鼻环、缰绳、旧轮胎制的颈圈(特别是拴系式牛舍),清扫畜舍用的叉子、三齿叉、翻土机、扫帚,测体重的磅秤、耳标、削蹄用的短削刀、镰、无血去势器、体尺测量器械等。

(2)饲养器具。饲养器具有木制的与混凝土制的,其中水槽和饲槽为绝对需要,给水设施有水槽和自动饮水器。

切草用的铡刀、大规模饲养用的铡草机。有的大规模饲养牛舍,将铡草机置于小车上,切草后将草吹送到牛舍中做垫草使用。送精饲料用配有小轮的送料车或小独轮车都很方便。还有称料用计量器(10千克的弹簧秤、台秤等),有时需要压扁机或粉碎机等。

(3)饲料生产机具。大规模生产饲料时,需要各种作业机械,主要是拖拉机和耕作机械。此外,为了在冬季利用优质粗饲料,应有青贮塔(或青贮窖)和青贮料切草机等。

(4)给料车。一般肉牛育肥场可用手推车给料,大型育肥场可用拖拉机等自动或半自动给料装置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