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一

重绘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

柴俊勇

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究竟能画多大?

有人说,海派文化的兴起,源自上海170余年前的开埠……而从有关史料来看,四千年前即有一支河南东部移民迁徙上海,进而促使中原文化导入江南地区的这类文化融合的现象,或早已经为这个六千年前成陆的地域的文化,种下了“海派”的基因。而今天的海派文化,除了其发源地——上海以外,正在以Shanghai—style的文化姿态,影响着江苏、浙江、安徽乃至全国和海外……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她背靠的是历史悠久的长江文明,前方则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文明,加上其是中国海岸线的南北中心点,地理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五方杂处,东西交融,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汇着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又凭籍了开埠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吸纳了多国文化质素的上海,久而久之造就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特有的文化性格。

上海境内的每个区或多或少都保留了能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历史遗存,同时,仍在不断积累、沉淀着和兴起海派文化的新思潮、新创造、新成就,同时海派文化亦正在向世界吞吐着印有上海印记的品牌、文学、影视、科技、医疗、教育……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文化现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关于海派文化的整体研究,整理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重绘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描摹海派文化的未来走向,奠定了充满活力、赋予意义的源泉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指出:虹口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弘扬海派文化品格……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表述。该“建议”对海派文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以“海派文化+”的方式,以弘扬“品格”为基调,揭开了五年“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序幕。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中,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则进一步描绘了上海作为“人文之城”的未来愿景——“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在此不久前,市领导指出:“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保留、保护更多历史建筑,保留、保护更多成片历史建筑风貌区”“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以及“以城市更新全新理念推进旧改”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换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同时“努力改善旧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这似乎是对“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等的一种实践指南。

“文化”必须具备传承性、渗透性、共识性、延续性,“四性”缺一不可。海派文化以“开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细作”的文化特征与品格,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上海独特的文化品格。“上海要在2040年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须把文化发展放在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位置。未来城市不会仅凭科技、制造业或金融等单一的优势立市,而是主要表现为线上与线下、技术与实业、传统与创新、过去和未来的融合、功能综合,市民精气神展示等特征,背后则是文化在起推动作用乃至决定性作用。文化大都市建设任重道远,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对外开放桥头堡,在文化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未来五年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上海文化建设始终要体现国际水准、中国特色、上海精神,以此推动上海成为一座有底蕴、有质感、有脉搏的,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人文之城。”

我们“弘扬海派文化品格”,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世界优秀文化深度融合与创新的作用与作为,要的是海派文化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上海的未来发展;要的是市民如何具备海派文化品格,提升文化素养,展现城市精神的点点滴滴,要的是在中国文化日趋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展现中国“远东第一大都市”的魅力,让来到上海的移民与游客喜欢上海、融入海派文化……

我们感到,源远流长的海派文化内涵丰富,作用领域广泛,对于推动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意义重大。弘扬海派文化,必须绘制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只有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身边的上海,才能更加爱上海这座城市。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必须充分发挥上海各区的资源优势和基础作用,发挥民间对于海派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并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共同推动海派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在培育、发展海派文化方面的政策扶持与工作举措。

此番编辑出版的“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由市政协领导和相关专委会共同牵头,并得到了各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丛书共分为17卷,其中16卷分别介绍16个区的海派文化资源特色和与海派文化有关的知名人物等,每一卷,将结合各区地域特色,阐述海派文化在区境内的发源、流布、传承、发展、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说明海派文化的作用领域和对今世的意义。1卷则为上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的精选集。

希望这套丛书,能让市民与游客更多地发现和体验身边的海派文化,在品读书卷和行走城市之间,领略上海的都市风情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发现上海和海派文化的魅力。

2017年7月18日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