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4)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 南振中
- 4999字
- 2018-10-19 11:26:23
皮鞋店也是如此。单是上面提到的这条街,鞋店就有几十家,而且全是落落满架。我们拐进路南一家鞋店,售货员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他告诉我们,这家鞋店是斯洛文尼亚佩科皮鞋厂开设的。佩科皮鞋厂在全国各地有170多个销售点,这个皮鞋店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店里除了销售本厂生产的皮鞋,还代销全国15家小皮鞋厂的产品,也经销少量进口商品。我们仔细地看了一些货架,有中国的熊猫牌球鞋,标价69第纳尔,折合人民币5.75元。上海橡胶六广出的一种白球鞋,106第纳尔,折合人民币8.83元,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便宜得多。售货员高兴地对我们说,中国生产的这两种球鞋销路都很好。
其实,萨拉热窝这条小街只不过是南斯拉夫市场的一个缩影。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有一个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大商场,全国各地200多家大企业在这个商场设了门市部。同类商品由好几家商店经营,在同一个市场上互比高低。在这样的竞争气氛中,少数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次价高的企业就很难混下去。形势促使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新工艺,增加花色品种。从这个意义上说,按照市场规律适当搞一点“竞赛”或者“竞争”,是不会有什么坏处的。于是,我们写了一则题为《萨拉热窝一条街》的日记。
为期14天的访问,我们共写了20则日记,先是在内部刊物上刊载,之后又公开发表。新华社国内部在《好稿通报》中写了这样一段评语:“日记写的虽是一些观感,但很有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报纸编辑学》的作者认为,这组日记中的《当了总理,又当经理》《一个限制领导人收入的协议》《一个议员的落选》《宴会设在大庭广众之中》等篇所提出的问题“引人深思”。如果在出国访问之前不下一番功夫做准备,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直接准备所包含的内容很多,究竟应该从何着手呢?根据这些年的体验,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采访对象和他的专业的事情
新闻记者去访问的人一般都很忙,如果你对他们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那他们是不愿意在你身上白白浪费时间的。我们应该尽量多掌握一些有关资料,在对将要访问的人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去访问他。当采访对象发现记者能够理解他们所谈论的东西时,他们才会重视记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采访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下去。美国著名记者利伯林就曾经自豪地谈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次,利伯林采访一个名叫爱迪•阿卡罗的著名骑手。利伯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一般把左马镫控制在比右马镫长几个孔的位置上?”这个问题很容易地使这个骑手开始了畅谈,他谈了一个小时。这中间,利伯林问过他12个问题。爱迪•阿卡罗对利伯林说:“我看得出,你曾和骑手们打过很多交道。”利伯林说:“是的,不过是从我打算采访你的那个星期,我才开始和他们打交道的。”利伯林在这个星期里所做的,正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利伯林了解到大多数骑手在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比赛的美国跑道上赛马时,用把左马镫放得比右马镫长一些的办法,来保持他们在马上的重量平衡,这样,马在奔跑时就不会偏离跑道,路程就是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利伯林经常向人们谈起这次采访,认为这是他准备工作做得最充分、最精彩的一次采访。
二、汇集与采访有关的政策、法令和经典作家的论述,初步明确采访思想
记者采访的范围很广,不可能对什么问题都熟悉。每次采访之前都应作一点理论准备和政策准备。1978年,我们在安徽省定远县采访农村集市贸易。当时,人们对农村集市贸易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为了弄清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学习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汇编的《市场管理文件集》。后来到山东省陵县调查经济合同制时,又学习了许多关于经济合同的论著。做好政策方面的准备,对于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很有帮助。
三、要研究同类问题的报道,避免重复,以便在较高的基础上把采访引向深入
四、把制定采访纲目作为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我曾经读过马克思写的一份《工人调查表》。马克思为了弄清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情况,在调查纲目中列出了100多个问题,其中单单是为了弄清工人实际劳动时间就列出16个问题。譬如:工作日一般有多长?一个星期一般有几个工作日?一年有几个假日?一个工作日内有哪些休息时间?有没有规定一定的吃饭时间?在吃饭时间干不干活?在生产繁忙时间,工作日通常延长多久?按照这份调查纲目可以搜集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详细材料。
我学习了马克思这一调查研究方法,每次采访,只要条件许可,都尽可能地拟订出详细调查纲目。1982年12月下旬,我和新华社山东分社的一位记者到诸城县搞商品生产调查。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拟订了一个“调查纲目”:
(一)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商品生产的突破口
1.为什么县委、县政府要选择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突破口?这一战略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2.怎样抓这个突破口?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大见成效?最得力的措施是什么?
3.“重点突破”对全县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有哪些好处?畜牧业发展起来以后,对种植业、加工业、农村商业有何促进作用?
(二)开拓市场,保护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1.流通与发展商品生产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近几年会出现“卖猪难”“卖牛难”“卖羊难”的现象?市场对商品生产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2.怎样看待“卖产品难”的问题?是商品过剩,还是流通渠道不畅?
3.如何解决市场与商品生产的矛盾?是采取限制生产、打击生产者积极性的办法还是采取开拓市场、保护商品生产者积极性的办法呢?
4.怎样开拓市场,为农民生产出来的商品打开销路?
在这一小问题下面又分了几点:
——为什么诸城县要千方百计打进国际市场?从战略上考虑,这是有远见之举的。县委、县政府和外贸部门强烈要求挤进国际市场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近几年诸城县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怎样利用外地市场?效果如何?
——怎样利用本地市场?怎样用刺激消费的办法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什么县里下这么大的本钱增加冷藏设备、扩大加工能力?这一工作对于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有何作用?
(三)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1.党的“十二大”提出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以后,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畜牧业生产发展有何设想?新形势下加速发展商品化畜牧业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2.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同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任务是否适应?“小而全”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商品生产发展的速度?
3.为什么要建立健全饲料加工、良种繁育、防疫、科技等四大服务体系?怎样通过这些“服务体系”把小商品生产者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引导?为了建立健全四大服务体系,下一段准备采取什么措施?
我们把这份调研提纲打印出来,分发给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请他们准备材料和意见,共同研究这些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写了三篇调查报告,均被新华社国内部评为好稿。《好稿通报》中写道:
“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突破口,开拓市场保护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为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服务的体系,这三种做法都很好,很有参考意义。”
我觉得制订采访纲目不仅可以使被采访对象在第一轮谈话之后能够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记者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帮助记者整理思绪,进一步认识新闻素材的内在含义。实践证明,制订采访纲目是把新闻采访逐步引向深入的有效方法。
以上所谈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不是所有采访活动都适用的。新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料新闻”;另一类是“非预料新闻”。“预料新闻”也可以称为“意内新闻”,编辑和记者在事件发生之前已经知道它将要发生于何时、何地。例如,各种集会、选举、运动竞赛以及日常发生的并非出乎意料的事件。“非预料新闻”也可以称为“意外新闻”,如火灾、地震、爆炸以及其他意外事件,事前没有预告,发生突然,出人预料。我们说的“直接准备”,只适合于“预料新闻”的采访。至于“非预料新闻”的采访,只有靠平日的间接准备了。
此外,还应说明一点:采访前的准备固然是愈充分愈好,但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些“准备”当作一种“框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说:“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7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6月第1版)如果在采访进程中发现事先准备的思想或纲目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应随时矫正。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丰富的、真实的、系统的材料,才能较好地完成新闻采访任务。
“撒得开”与“收得拢”
我刚学采访的时候,主要毛病是“撒不开”,获得的材料不丰富,不典型。后来受老记者的启发,懂得了“撒大网”的道理,调查范围扩展了,但又收不拢,常常为一大堆材料而发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才渐渐学会了“撒得开、收得拢”的采访方法。我觉得“撒得开、收得拢”是一种“采访艺术”。
什么是“撒得开”呢?所谓“撒得开”,就是在采访的第一阶段,应该把调查研究之“网”张得大一点,了解的面要宽一点,以便使重大主题、重要典型、生动细节进入自己的“采访之网”。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在他所著的《史通》一书中写道:“盖饵巨鱼者,垂其干钓,而得之在于一筌。捕高鸟者,张其万罝,而获之由于一目。”许多著名新闻记者之所以能够逮住“大鱼”,捕到“高鸟”,一条重要经验是善于“撒大网”。他们放下千百只钓钩去钓一条“鱼”,张开许多罗网来捕一只“鸟”,当然比用一只钓钩钓鱼、一个网眼逮鸟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采访过程中怎样才能“撒得开”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当需要了解一个“点”时,不要一头扎到这个“点”上,而应该同时了解许多“点”。
第二,当我们需要了解几个“点”的情况时,最好不要只盯着这几个“点”,而应该先去了解一个“面”,弄清楚大面上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尚未解决?这几个“点”在大面上的地位如何?有无典型意义?有无指导作用?有无宣传价值?大面上的情况摸清楚了,进“点”以后就可以胸怀全局,从点上发现最有个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问题。
第三,当我们需要了解某一方面的问题时,最好不要一开始就陷到这个问题当中去,而应该尽量多了解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那些与这个问题有牵连的方面。要对这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和比较,看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对推动实际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第四,每一次具体采访,记者都要在事前研究一些资料,都会初步形成一些采访设想,都会事先确定采访重心。这对于记者来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千万不要把设想的“采访重心”作为对采访对象的一种限制。在采访的第一阶段,最好不要把采访对象“框”得太死。调研的题目要稍微大一点,要有充分回旋余地,尽量启发采访对象“放开来谈”,不要怕他们的谈话“偏离重心”。话题稍微宽一点,就像是一张撒开的网,原先预想不到的好材料会被你“网住”,新闻事件的精华就很难从你手上漏掉了。
再说“收得拢”。
“收得拢”与“撒得开”是沿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所谓“收得拢”,就是要在采访过程中把本来已经撒开了的“网”渐渐收紧,直到捕获“大鱼”和“高鸟”为止。首先,在广撒网的基础上,把几个方面的问题收拢到一个主要问题上来,使采访能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继续进行;之后,要从一个“面”收拢到几个“点”,力争获得更具体、更真实的材料;最后,从几个“点”收拢到一个“点”,这个“点”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尽管它只是千百个“点”中的一分子,却包含了许多“点”的共同属性。
以上是为了把问题表述清楚,才将“撒得开”与“收得拢”分为两个阶段加以论述的。其实,在采访实践中,“撒网”和“收网”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往往要经过“撒”与“收”的多次交替,才能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
拿我的一次采访来说吧。1982年春天,我从山东省西部到胶东半岛,跑了上千里,了解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采访之“网”撒得很大。但是,责任制涉及的方面太多,如果不适当集中,采访就无法继续深入。当我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县之后,逐渐把关注点移到农村政策稳定性这一侧面上来。
我西渡马颊河,来到鲁西北夏津县东李官屯公社,想具体解剖“一个点”。我问公社党委书记王秀生《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公布以后社员的情绪如何?他随手从墙上摘下一张肥料购销情况统计表给我看。我发现,1982年春播前后这个公社社员购买各种肥料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