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
- 韦青
- 3217字
- 2020-06-25 01:58:27
“我们很疑惑,世界怎么了?”
“一切都在改变”
……
“第四次工业革命”
……
这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拍摄的一部有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视频开场白(链接:ecowisdom.weiqing.io)。在这部接近十二分钟的影片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目前人类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而这一切,正在席卷全球,并不断加速,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2017年10月18日上午,初秋的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借助先进的技术,这次报告的内容,几乎以与大会现场同步的速度,迅速传播到了全国每一个角落。
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我像当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通过手机屏幕密切关注十九大会议的报告内容,当看到报告中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相关描述时,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产品与技术的IT业老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大时代的来临。
也是在同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出差在外,为一批企业主管进行科技潮流与数字化转型培训,培训的主题就是本书的副标题——“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与每次培训后的效果相同,听众大都从培训之前的“困惑与疑问”转为培训之后的“紧张与期盼”,也开始有人建议我把这份培训教材重新整理后汇集成册,供更多人借鉴与参考。这就是这个科技培训成为本书的缘起。
由于我的工作性质,使得我有大量的机会与政府官员、企业主管交流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城市、企业乃至于个人在这次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所应采取的态度与行动纲要。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多数非IT专业人士对于目前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到无所适从,加之社会上很多媒体的炒作,又把本来很正常的科技阶段性进步,描述成一种新型的科技“神话”与“迷信”;把原本每一个机构与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和经历的学习与转型,变成对未来无谓的恐惧或莫须有的狂欢。这在平时可能并不是大问题,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科技的加速发展,的确会为人类带来新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人类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打起精神,深刻研究,努力学习,加快转型的步伐,实在不应该也没有时间花费在无谓的精力消耗上。就像我时常在培训中与听众交流的问题:“什么叫转型?那就是不转已经不行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社会上,有相当多的言论只关注类似于人工智能是否“战胜”人类的热点话题,而甚少言论鼓励人们少些炒作,把精力专注于转变思想,放下包袱,积极拥抱和学习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又或者即使有这种话题,又大都着重于立刻讲解具体的诸如编程、算法等技术方法和手段,而欠缺能够讲清楚科技发展的来龙去脉、方便大家之后学习的资料。以我在培训中的体会和个人治学的经验,如果能够了解所学事物的发展历史,往往能够极大地提高后续学习中的领悟能力和学习效率,这可能也是中国先贤们讲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科技行业的注解吧。
总之,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浑然不知诸如云计算、物联网、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到底是怎样来的,到底会向何处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到底是人类全新的突破,还是无数先行者努力后的厚积薄发,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究竟会产生怎样的互动?尤其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本来可以从容地提前学习和转型,从而有机会充分享受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却因为保守的认知,不思进取的态度,而可能成为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的“弃儿”,身为一个科学技术理念的传播者和身体力行者,总感觉有一种责任,应该花精力争取把情况解释得更加清楚和透彻些。
这种使命感,其实是我所任职的微软公司的基因。我相信很多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也大都具备这种科技人员特有的情怀。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关于“让每一个家庭和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的企业愿景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计算机的普及。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提出的要让微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也是这种情怀的真实写照。我认识很多微软的员工,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不是停步于躺在已有的名声和财富上,而是把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投入到帮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利用科技的便利与高效,应对越来越严酷的竞争环境,或借助科技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愿景的实际体现。
我在微软从事产品与技术推广的十余年工作中,亲身经历了从桌面计算机时代,到移动电话,再到万物互联时代的发展历程,亲眼目睹了由于强大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数据以及数据算法的突破而造就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终将带我们步入智能社会。但是,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话”,它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或者更精确地讲,它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为高效的“赋能”工具。
过去,我们通过利用工具,延伸了四肢的能力。未来,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延伸大脑。而这种延伸,只是一种辅助,一种增强,它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也不具备“元”意识能力,它的一切都是人所赋予的。但是,它又是一种具备“降维打击”能力的“赋能”工具,会使拥有这种工具的人类对其他尚未拥有这种工具的人类产生“降维打击”的优势,这也是全球目前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来历。但是,人们又要明白,这场以人工智能的突破为代表的科技大潮,其实刚刚拉开帷幕,尽管在媒体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但人类无论是对自身智能机制的认知,还是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还处于十分粗浅和初级的阶段。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点,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类一员,在此关键时刻,与其花费精力去探讨那些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代替人类,或哪家的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第一”这种缥缈话题,倒不如立即行动,全力以赴迅速掌握这种工具的原理和最新动态,力争成为利用这种工具为人类社会发展谋求福祉的科技达人。要知道,工具始终是工具,它只会因谁掌握了这种工具而有不同作用,它会由掌握工具的不同人的不同世界观,产生对人类世界的不同结果。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我们应该秉持理性和认真的科学态度。作为技术的追求者与信仰者,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人类社会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决定权不在于机器,而在于人类本身。
机器的智能化,仅仅是在能力上无限接近人,即使在某些方面,机器的能力要强于人类,也只能是通常所说的“硅基”大脑与“碳基”大脑的物理性差异,关于这点本书中会有专门介绍。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智能设备产生智能行为的算法基础和计算机程序实现方法,就会更深入理解机器与人类运作方式的差异,就会明白为什么当机器在某些能力方面胜过人类,并不能说智能机器超越了人类。因为,机器无论多智能,都不会有感情,不懂得思考,不具备创造力,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恰恰源自我们不断思考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智能社会来临之前,谨慎是必需的,惧怕与畏惧是无用且多余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惧怕改变,拒绝使用新工具的人,最终被淘汰了。与此同时,掌握蒸汽机技术,适应新机器的人,却因生产力的飞跃式进步而受益匪浅。如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打开之际,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是选择主动拥抱,还是等待被动离场?答案不言而喻。
写这本书的初衷,一方面是想通过对科技演绎次序的说明来拨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让大家在纷繁嘈杂的吵闹声中,安心下来去认清技术的本质,看清智能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掌握并依据“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在智能社会来临之前,在心理上、在思想上、在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最后,我想说,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作为见证这个时代的“幸运儿”,我得以在此用文字,以我的视角讲述我所看到的和我所思考的,可能这一切会有失偏颇,但是,它们都是真实的,它们都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我希望我在“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能够给所有读者带来更多思考与行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