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开发与制作从入门到精通
- 陈子超
- 2020-06-26 13:34:39
第1章 微课概述
1.1 微课的概念与起源
一、微课的起源
微课的兴起是自主学习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呈现内容,是对以往学习资源形式的一种变革与发展。
关于微课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的微格教学。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即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微格教学的初衷是给年轻教师、师范类实习生等进行教学培训,让他们在熟知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在小教室内面对少数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同时将教学过程摄制下来,供指导老师进行后续观摩、点评,并不断完善。虽然微格教学作为微课的起源一说还有待研究,但是,微课在教研中的应用,与微格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艾奥瓦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及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 OML)。McGrew教授希望在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及民众中普及有机化学常识,然而现有的有机化学概论教材篇幅很长且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学习。因此,McGrew教授提出60秒课程,以期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舞会、搭乘电梯时,为大众普及化学常识。他将60秒课程设计成概念引入(General Intro-duction)、解释(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和结合生活列举例子(Specific Example-The Chemistry of Life)3部分,并认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用类似的方式普及自己的专业。Kee则认为学生应当掌握核心概念(Key Points)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因而提出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并要求演讲必须做到精练,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Kee认为一分钟演讲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掌握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免所学知识孤立、片面。
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Penrose提出建设微课程的5个步骤如下。
(1)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
(2)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
(3)用话筒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
(4)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
(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同时,Penrose还认为这将成为一种知识挖掘(Knowledge Excavation)的框架:微课程将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并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并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程能够有效地节约学习时间。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如在理解复杂概念方面的课程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尽管如此,这种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核心概念的微课程形式,促使教师、学习者、研究者与利益相关者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开展教学。Morris认为,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程概念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存在,有可能为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Open Education也认为微课程将成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其实“微课”的“微视频”形式一直在被使用,只是没有人提出“微课”这个名词而已。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优秀课例片段征集活动。区别于传统整节课的课例,此次活动是开创性的。目标是征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过程片段,时长要求5~10分钟,主要展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就是微课的雏形。活动受到了广大老师的关注,一个多月就征集了1600多个作品。2011年5月,以“智能教育,智慧人生”为主题的佛山市第三届教育博览会隆重举行。为使广大市民更容易理解,佛山市教育局参考“微博”的概念,将教学重点难点视频片段定义为“微课”,微课由此诞生了。在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下,微课迅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使微课更好地应用于学与教,佛山市教育局对“微课”进行了正式的定义和系统的解读: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按照认知规律,运用技术为学习者呈现最小认知成本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它具有指向明确、方便快捷、非线性、可视化的特征,支持学习者知识建构,其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认知成本与负担。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研究成果《中小学微课的区域开发实践与创新应用》也因此获得了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资源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什么是微课、微课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制作微课、微课可用在哪些方面等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二、微课的概念
对于微课概念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较于微课是一种课程的说法,我们更倾向于将微课视为一种资源。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微视频为载体,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资源(Micro-Lesson)。此种定义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在新网络时代背景下,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也就是说,微课的本质就是微视频,微课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学者的学习资源,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资源。
由于微课仅仅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短视频教学资源,不适宜称之为“课程”。我们认为,微课与微课程是有区别的,如果根据某一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课程开发完整的、成套的系列微课,这些系列微课与该课程的大纲、目标等的集合可以称之为“微课程”(Micro-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