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会计基础
-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编著
- 5523字
- 2020-06-26 16:06:10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熟悉)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有时可能会涉及判断题,考查重点是会计的概念、特征和目标,尤其是会计的基本特征属于常考内容,而会计对象这一知识点有时也会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学习建议:理解记忆本节内容,着重掌握会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会计对象与目标,并建议考生把需要掌握的概念中的重点内容标识出来,便于帮助记忆。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为了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使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名师点睛
会计概念中的“单位”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书内容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知识链接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主要是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相关信息,侧重于过去信息;管理会计则主要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所需的相关信息,更侧重于未来信息。
【例题·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从会计的概念可以总结出,会计具有如下5个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通过参与经营方案的选择、经营计划的制订、经营活动的控制等方式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企业的每一个管理环节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参与,因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第一手资料转化为货币的会计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关的经济决策。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实物和货币3种计量单位,其中,劳动计量和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计算结果一般无法直接进行汇总和分析;而货币计量则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对计量结果进行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如图1-1所示。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图1-1 3种计量单位对比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进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从而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2)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目标,它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会计核算和监督将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计算方法。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3种。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本。
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例题·多选题】会计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B.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C.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D.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也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的基本特征。会计基本特征包括5项,分别是: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发展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几千年的历史。
1.会计的产生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等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但是,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把收入、支付的日期和数量等信息记载下来,生产尚未社会化,独立的会计职能并未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的核算内容逐渐拓展,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此时,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由专门人员从事的特殊的、独立的职能。
2.会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3个阶段。
(1)古代会计阶段
古代会计阶段是从会计产生到15世纪末以前,这是会计发展史上最漫长的一段时期。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希腊等都留下了有关会计活动的记载。
在我国,关于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同时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便初步形成了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并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2)近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最大的标志就是复式记账法理论的产生和运用以及《簿记论》的问世。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其中第三篇“计算和记录的详论”(通称《簿记论》)是第一本系统论述借贷复式簿记原理及其适用方法的著作,它详细阐述了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以及试算表的编制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簿记论》的出版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该书作者卢卡·帕乔利也被誉为“会计之父”。
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意大利的复式簿记迅速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随后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许多专门研究和论述簿记、会计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出版,使会计知识得到广泛普及。1853年,英国在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至此,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
在中国,20世纪以前长期使用单式簿记,一直到清代后期才从国外引进借贷复式记账法。1905年,由蔡锡勇编写、其子蔡璋校订的《连环帐谱》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借贷复式记账法的专著,在我国近代会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现代会计阶段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发生的经济危机促成了会计准则的系统研究和制定,美国改变以往对证券市场的不干预政策,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以维护市场秩序。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不仅奠定了现代会计法制体系和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促进了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决策会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知识链接
在我国,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破除行业所有制界限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在股份公司中率先实施,2005年在所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并于同年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实施。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工作的融合,会计信息不断发展,会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了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资金运动是客观的,它是资金的形态变化和位置移动。
名师点睛
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对象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而是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因此,采购计划、召开会议等不属于会计对象。
一般情况下,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3个基本环节,由于各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经济活动、资金运动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会计的具体对象也就不尽相同。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的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 资金运动过程示意
1.资金的投入
任何单位的成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形成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债权人权益,即负债。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获取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意味着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不断循环与周转。下面分别介绍这3个阶段中,资金的运动情况。
(1)供应过程。企业利用投入的资金,根据制订的生产经营计划进行采购,如建造或购置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购买办公用品等,为生产产品做充分的物资准备,这就是供应过程。
(2)生产过程。生产工人借助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同时,企业还会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要开支,这就是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企业将生产的产品进行对外销售,在取得销售收入的同时,还需要支付必要的销售费用,如包装、运输、广告等,这就是销售过程。
通过对上述资金运动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所有者和债权人投入资金后,资金就要伴随着生产经营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其表现为资金形态的依次转变,即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个过程就称为资金循环,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则称为资金的周转。
名师点睛
企业获得的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后的纯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资金的退出
资金的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偿还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上述资金运动的3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偿还、税金上缴和利润分配等;没有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也就不会有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对象的是( )。
A.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B.计算和考核的内容
C.会计记录和分析的内容
D.核算和分析的内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会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等,这些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大量可靠且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求会计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从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是否继续投资、发放贷款、收回贷款等经济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为使用者的决策提供帮助,则该会计信息将失去价值,因此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具有相关性和有用性的特点。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在现代公司制下,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
为了准确判断投资者的投资是否被科学、合理而有效地使用,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信息,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也要及时或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和使用资金的情况。因此,会计目标的根本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有助于委托者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的有效性。
【例题·单选题】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会计的目标是( )。
A.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B.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信息
C.提高经济效益
D.核算和监督经济管理活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目标的内容。在现代公司制下,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