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学点《弟子规》(第3版)
- 孙云
- 2字
- 2020-06-24 20:14:58
绪论
1 谨言慎行,和睦处世大智慧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它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言行演变而成的一部书。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美德。归结起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孝”二字。何为“忠孝”,事国为忠,事家为孝,而对于家这个概念还可以分成两个小类:首先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顺从双亲、敬爱有加可称为孝亲;再者对待兄弟姐妹也要保持一种兄友弟恭的态度,兄弟间彼此珍惜爱护被称为“悌”。我们知道孟子讲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这里他说的就是一种理想社会的蓝图:设立学校来教导民众,使他们知晓自己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做到了这一点,头发花白、上了年岁的老人就不需要在街面上负重奔波了。我们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儒家的思想看似繁杂冗迭,但是归结起来最主要的还是前面提到的“忠孝”二字。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史,发生于其中的任何一件值得君主或是天下黎民称颂的事,都是以这两个字为核心的。这两个字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也是我国灿烂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根本,更是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屈的脊梁!
阅尽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先驱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已经逝去的生命向后人昭示他们不朽的精神:荆轲为了报答燕丹的知遇之恩而刺秦,最终被砍断了双腿,当他瘫倒在咸阳宫的大殿上依旧面无惧色的仰天大笑时,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所遗憾的,只是没能偿还恩人的情,没有洗刷国难之耻。荆轲以一介剑客之态向后人诠释了何为对国对主之忠诚!
而关于孝道的故事就更屡见不鲜了。《二十四孝》绘出了各式孝亲之图,虽然里面不乏有些陈腐,但总体的出发点和要表达的内涵还是很光辉的。至于“百里负米”的故事我们也是耳熟能详:
“百里负米”的主人公仲由,也就是孔子门下最为勇猛刚强的弟子:子路。子路早年家中贫穷,常常只能以野菜果腹,但为了照顾好父母的身体,他从百里之遥的地方负米回家,毫无怨言地侍奉双亲,直至他们去世。而后来子路做了大官,乘着马车去赴宴,一边吃着丰盛的宴席,一面黯然伤神道:“我现在依然想吃野菜,想为父母去背米,但是又怎么能做到呢?”对于子路此行,孔子由衷地赞叹道:“侍奉父母,生时尽力而死后思念,堪称一个孝子啊!”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双亲在世时不去尽一份孝道,等到他们永远离开时才开始后悔,然而却只留下永远无法挽回的锥心之痛。子路虽然生性鲁莽,但并不妨碍他做一个孝子,宁愿自己吃野菜而为父母负米备炊。黄香九岁能为父母温席,孔融四岁能为兄长让梨。相比之下,当今那些为了家产而父子相嫉、兄弟相残的人是多么悲哀和可笑!一张薄薄的存折竟然遮盖住了几十年的血肉亲情,腐败变味并且夹杂着铜臭味的亲情在阳光下显得阴暗而泥泞,那里是人性的死角,有一片刺骨锥心的寒冷。
除却忠孝之外,“谨信”也是不可少的为人处世因素。这里的“谨”是指说话诚实,成语“谨言慎行”也就代表了这个意思;而“信”,顾名思义就是指代“信用”。君子处世,无信不立。小到持家,大到治国都要围绕“信”字进行,君主登基首先要做的就是取信于民,子贡曾问孔子该如何处理政事,孔子回答他说:“充实军备,备足粮食,取信于民就可以了。”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孔子回答去掉粮食,最后总结道:“没有粮食,最终不过是饿死罢了,而自古皆有死,所以大可不必担忧。但是如果国家不能取信于百姓,那么这个国家只会日渐衰落,乃至最终崩颓。”
由此可见“信”在生活中的作用。其实信不仅仅存在于治国之道里,曾子杀猪体现的是信;尾生所约女子不至,最终抱柱而死体现了信;“言必信,行必果”体现的也是信。可见信已经贯穿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国家大事到柴米油盐,从国计民生到爱恨情仇,无一例外地包含了这一主题。
我们不要抱着敌视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古典著作,不要认为当时的圣人之言就是今天的陈词滥调。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有超越世俗的眼光,有高屋建瓴的姿态,可以超然物外地达观地解读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多读些圣人之言以启迪心智,净化心灵,唯有如此,才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与人和谐且于己方便,以此建设一个其乐融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