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都希望自己能够体体面面地活着,面对世界。即使是处于社会生活最底层的乞丐,在乞讨时也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他们才能觉得自己并没有失掉做人的尊严。虽然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被排在较高的层次,然而,每个人切切实实地都希望在保证生存所需之余,同时拥有尊严和体面。那么,你在渴求得到尊重的同时,是否首先给予他人尊重了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即有些人虽然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不能主动给予他人应有的尊重。如此一来,生活岂不是陷入了可笑的不平衡之中了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唯有保持这种平衡,我们才能更从容地面对人群,实现最本真的自我,找到最纯粹的幸福。
说起来,尊重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然而,这两个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无论地位是高贵还是卑贱,唯有尊重,能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感受到切实的平等。不知道你们是否留意街边的乞丐,当你施舍他时也给予了友善的微笑,他一定非常高兴,甚至比讨到了很大的施舍之物更高兴。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很多细心的人会发现,对于生活中那些自暴自弃的人,批评和指责往往使他们更加沉沦。然而,如果你能够给予他足够的尊重,给予他自主的权利,那么,他反而会宛如新生,努力地生活。这也是尊重的力量。既然尊重的力量如此神奇,既然每个人都想得到尊重,那么,你完全可以先给予别人尊重,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得到他人的尊重。正如古人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的道理,自所欲,也应该先施于人。当你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他人自然也会以同样的尊重回馈于你。尊重体现在哪里呢?尊重体现在你的笑容,你的态度,也体现在你的言辞之间。一个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从来不会毫无缘由地对人大喊大叫,也不会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颐指气使。当你学会温言细语,当你学会耐心地劝说和讲解,你就懂得了什么叫作尊重。
夏日的某一天,丁某开车带着妻子和小姨子去郊外游玩。然而,在快到达目的地时,他因为拐弯时不注意,剐蹭到一名骑电动车的老乡。停车下来检查时,与丁某同行的小姨子态度非常恶劣,不但没有首先查看老乡的伤势,反倒反咬一口,指责老乡不长眼睛。这样的态度和言辞,让围观的人们都群起而攻之,甚至自发组织起来围困住丁某一行,阻止他们离开。
后来,警察赶到现场,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委。毫无疑问,丁某负全部责任。这时,闻讯赶来的老乡家人,看到丁某的小姨子出言不逊,开始与之争吵起来。因为气氛非常紧张,斗殴一触即发,考虑到丁某一行三人势单力薄,警察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把当事双方请进了派出所。等到双方冷静下来后,警察展开说服教育。这时,老乡说:“本来,我并没有想把动静搞得这么大。但是,车上的女子一下车就出言不逊,还非得逼我承认是我的责任。我当然‘不争馒头争口气’,只得请出你们来主持公道。原本,我这点儿小伤去医院拍个片子就可以了,但是,她既然蛮不讲理,我就要为自己争取权利。我要求他们带我去医院检查,还要负担我的误工费等等。”后来,在警察的协商下,丁某小姨子郑重其事地给老乡赔礼道歉,这才赔偿了检查费用,得以脱身。
原本是一次非常快乐的出行,小的剐蹭也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却因为丁某小姨子的出言不逊,导致这件意外事故愈演愈烈,最终经动警察,折腾了一整天才宣告结束。如果不是警察及时赶到,丁某一行说不定会被愤怒的老乡们教训一顿。毕竟,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应该讲道理,应该以诚为本。当自以为是的丁某小姨子先发制人时,她无形中已经处于了劣势。
生活中,没有谁比谁更高贵,所以唯有在尊严面前,人人平等。世界这么大,人们就像是各不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和习惯。当人群中发生摩擦和碰撞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口不择言。要知道,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即使想收回,也有心无力。既然如此,为何不在话脱口而出之前,认真地想一想哪些话是该说的,哪些话是不该说的。只有管好自己的嘴巴,说出让人听起来入耳的话,事情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