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这不是弗洛伊德的错

我学心理学算是半路出家。那会儿读了一些闲书,其中就包括几本弗洛伊德的著作,算是与心理学结上了缘。尽管我到后来才明白弗洛伊德的研究几乎不能算是科学心理学,不过那时几乎所有对心理学有兴趣的门外汉都是从弗洛伊德开始读起的——大概现在也还是如此吧。这不是弗洛伊德的错,只怪当代心理学的科普工作做得还不太到位。

很多人以为心理学是读心术。每次我告诉别人我是学心理学的,对方总是这么回应的:“那我不能跟你说太多话,是不是我一说话你就能知道我脑子里在想什么?”

根本就不能。即便是借助于脑电、磁共振成像这些心理学研究里算是有点高端的设备,我们也只能大致推测出你是不是在惊讶,是不是有点兴奋,是不是在撒谎……这是有点儿读心术的意思,但离幻想小说里那种把你心里默念的那句话复述出来的读心术还差很远。

还有很多人以为心理学就等于心理咨询。在我告诉那些人我不能读心之后,他们接着一定这么说:“我最近有件事想不开,能不能帮我开导一下?”

这我也做不到。我接触的大多数心理学研究其实与心理治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在国内的心理学界,所谓的“科学心理学”跟“心理咨询”几乎已经分裂成两个学科了。做科研的心理学老师觉得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方法几乎没有多少科学根据,一边苦逼地做实验发着论文争取着项目,一边盯着咨询师的高额收入干瞪眼,然后将他们鄙视为江湖郎中;而心理咨询师反过来鄙视学院派的研究“与现实完全脱节”,严谨归严谨,可是毫无用处。

我猜大部分读者可能都是站在心理咨询师这边的。在很多人看来,心理学的作用不就是人们想不开时帮他们纾解烦恼吗?据说在国内的很多心理学课上,老师凡是讲到心理学题材的电影,就必举《雨人》(Rain Man)和《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这两部电影为例,而这两部影片中的心理学主题都涉及心理异常。这很容易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心理学等同于心理异常及其咨询与治疗。

这是极其狭隘的误解。除了心理异常和心理咨询,心理学还有许多类别。我在本书中展示的,大多就是一些在生活中会时常涉及但却未必被我们自己真正了解的心理机制。它们大多跟心理异常无关,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书的正文中,我也不会再提起《雨人》和《爱德华大夫》这两部电影,因为我不希望继续误导读者狭隘地理解心理学,我希望呈现的是一个比心理异常和心理咨询广阔得多的世界。我自己学的就是学院派心理学,而我一点都不觉得它“与现实完全脱节”。恰恰相反,它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命运有点诡异,不停地跨界而且好像还一直跨错界:我有严重的鼻炎,嗅觉不灵,本科却被调剂到化学系,做实验时有啥有毒气体泄漏的话我一定第一个死:我记性非常不好,读研时却又拜入国内心理学界研究“记忆”的大牛门下,一学就是七年,一路混到博士毕业;我非常内向、普通话不标准又大舌头,毕业后却成了大学老师,现在成天吐沫横飞地讲课。

不过,我其实很以跨界为荣,当了老师后一直自诩为文理兼备、文艺和科学两头都硬的大好青(中)年,在课堂上一边跟学生讲心理实验如何编程,一边讲莫言的《檀香刑》有多重口味。几个学期前突发奇想,觉得应该把时间上的纵向跨界变成空间上的横向跨界,把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对电影的兴趣结合起来,于是开了一门叫“心理学与电影鉴赏”的选修课,借电影来介绍心理学知识。

有一回在这门课上介绍完自己的经历后,我说我学了化学,后来放弃了,化学知识都还给了老师;我现在虽然教心理学,但因为是半路出家,直到现在也经常是以门外汉的角度来看它,所想所说经常与纯粹科班出身的人大相径庭;我写影评,却几乎对电影制作的理论和技术一无所知。

有学生接应道:“你是三界不入的妖怪。”

归纳得真到位。我的确就是一个三界不入的妖怪。但也许妖有妖的自在,怪有怪的优势。这也是我决定写这本书的原因。纯粹的影评,我写不过专业的影评人,纯粹的科普,我写不过果壳的“心事鉴定组”,我只好在夹缝中求存,以影迷的姿态看心理学,以心理学老师的姿态聊电影。好在能同时摆出这两种姿态的人并不多。我希望读者借着这本书发现一些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电影里隐藏着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读者借着这本书发现:心理学在多数时候居然是一门挺靠谱的科学。


本书的诞生要感谢很多人。我能成为这样一名跨界的写作者,得益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成长过程里的多数时候父母对我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不过多干涉,让那些那时候看起来没什么实际用处的兴趣爱好得以在心中生根发芽,而他们每每又在人生的关键环节略加点拨提拉,让我不至于误入歧途。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本书写作时太太身怀六甲,不但要承受怀孕的各种身心压力,还要费心为我的写作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同为心理学出身的她还为这本书贡献了诸多创意和灵感。本书能顺利完稿,老婆大人和即将诞生的宝宝有一半的功劳。也感谢岳父岳母在我写作的过程中照顾我与太太的起居。本书的插画作者王灵恩是一位天才的工业设计师,感谢他跨界为本书绘制了数十幅精彩有趣的漫画。本书的写作过程受到宁波大学心理学系领导和诸位同事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致以真诚的感谢。

我掌握的心理学思维方式与知识有赖于两位恩师的悉心教导。在华东师大的七年里,我有幸拜入杨治良、郭秀艳伉俪门下学习心理学知识,这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杨老师宽厚谦和,凭着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维,每每三言两语的指教即有醍醐灌顶之效。郭老师待我如亲人,学术上给予我最专业的指导,工作上给予完全的信任,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位恩师的恩情,弟子终身铭记。

特别感谢本书的编辑林飞翔先生。本书开头的几个篇章本来只是我博客上的帖子,蒙林先生慧眼识中,极力促成此书的出版。过去这大半年来林先生为此书颇费心血,若不是他的督促和鼓励,若由着我这重度拖延症患者的脾气行事,此书可能至今还只是博客上的几篇帖子。

魏知超

2014年4月于宁波大学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2YJC190030)成果。本书的写作过程受到“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项目(编号13ZD1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