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
- 魏知超
- 977字
- 2020-08-28 03:20:08
没有人可以感知死亡
几乎每个人都隐隐约约地相信,灵魂可能是不朽的。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思维悖论。
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人死后身体与灵魂都化为灰烬,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如果要“感受”死亡,就必须得有一个感受的主体,那么这个感受的主体当然是我们的大脑。可是死去(死透)时大脑已经停止运作,人已经没有“感受”。所以感知死亡,其实就是去“感受”没有感受的状态,这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也就是说,只要你去“想象”死亡,这就已经意味着那不是死亡。
心理学家杰西·贝林说:“考虑一下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吧: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已死去。或许你会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悄然逝去,但没有人会告诉你——当一切都结束,死亡的确降临。需要提醒你的是,为了储存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你已经死去这个事实,正常工作的大脑皮层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你一旦死去,大脑的工作能力就跟一个生菜头没什么两样了……死亡与我们此前的任何经历都毫无相像之处,因为没有意识,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是死是活,再逼真地模拟真正的虚无,也无济于事。”
人在理解“不存在感”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人们喜欢把死亡形容为“黑洞”、“深渊”、“黑夜”,但当人们这么说时,他们其实就已经把虚无具体化,让虚无可感知了。而正是由于无法真正理解“不存在”,人类的思维才天然地认为存在是可以永续的。灵魂永存可以说是人类思维的“默认选项”。
有人说,灵魂不灭这种观念是宗教和文化灌输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么儿童心里的“灵魂永存”应该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增强。而杰西·贝林和他的合作者开展的一项针对3~12岁儿童的实验则显示出完全相反的趋势。实验人员让小朋友们观看一出动物木偶剧。看完后,实验人员告诉他们说,木偶剧里的老鼠后来被一只鳄鱼吃掉了,一命呜呼。然后他们接着问,“老鼠还想回家吗?”“它还难受吗?”“它还能闻到花香吗?”结果,越是年龄小的小朋友反而越觉得老鼠死后仍然存在感知。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可能年纪太小的小朋友还不能理解生理上的死亡,所以这样的反应只能证明他们没觉得老鼠已经死了。但实际上,最小年龄组中,有85%的小朋友都能说出老鼠的大脑已经不能工作。可见,灵魂不灭这种观念可能不是后天在文化中学会的,而是人类大脑中一种很基本的错误认知。
在上一章中,我提到汉尼拔博士无法感知死亡,我指的是他无法感知肉体的死亡,而世界上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感知灵魂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