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表达,避免误会的产生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男子被判刑十年,监狱中的日子对他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更别提十年了。由于待着无聊,他每天都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一只小蚂蚁,更有意思的是,这只小蚂蚁竟然能听懂他说话。于是,男子开始和这只小蚂蚁一起玩。就这样等到男子出狱的时候,这只小蚂蚁不但学会了倒立,还会翻筋斗,令他颇为得意。

男子出狱的第一天,朋友邀请他去酒吧,说是给他去去晦气,好开始新的生活。而他也准备向朋友炫耀一下他的小蚂蚁。到酒吧后,朋友为他点了一杯酒,这时他把蚂蚁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桌子上,得意地对朋友说:“看看这只蚂蚁……”那酒保一看,是一只蚂蚁,赶紧把蚂蚁拍死了,然后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马上给您换一张桌子!”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误会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表达不清楚,如果这位男子说“你看,我的蚂蚁会跳舞”,酒保听到后的第一反应将会是好奇,仔细察看一番,而不是把蚂蚁拍死。其实就像这个笑话所描述的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表达得不精准而使对方产生误会。

 

楚健到一家新公司去上班,在公司里结识了一位新同事,两个人住得比较近,又都十分喜欢钓鱼,所以渐渐熟络起来。一个周末,这位同事给楚健发了一条信息,邀请他一起去钓鱼,楚健回道:“不好意思,今天有事,不去玩了。”这位同事就拿起鱼竿自己钓鱼去了。可是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他打开手机一看,朋友圈被楚健“刷屏”了,一会儿是游乐场,一会儿是公园,一会儿又跑到了电影院。这位同事有点气愤,不是说有事不去玩了吗,怎么自己出去玩了?同事觉得楚健这个人说一套,做一套,所以后来渐渐疏远了他,而楚健还不知道自己得罪了这位新朋友。

 

其实之所以产生误会,正是因为楚健表达得不准确,楚健的意思是不和同事出去了,但是没说自己不出去玩,而同事则理解成楚健因为有事,所以不能出去玩了。可见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精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那么该怎样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呢?

1.不要丢掉主语和关键词

在与人交流时,人们为了说话简洁,经常把句子的一些成分省掉,这样虽然听起来简洁,但是稍有不慎就会使人产生误解。比如,一个人说话结巴,挑中了一双鞋,说:“大,大。”于是售货员给他拿出了小一号的鞋,结果这个人还是说“大”,售货员看了看这个人的脚说:“再小,你就穿不上了啊!”男子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是说,脚,脚大。”

可见,在说话时,不能为了说话精简而丢掉必要的成分,比如主语和一些关键词。

2.尽量少用方言

常言道:“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俗。”因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同一个意思,各地方言的表述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在我国,有一些地区会把“孩子”说成“鞋子”,如果不知道这一方言差异的两个人见面,很可能会闹出笑话。

有一次在街上,甲碰到了新来的同事乙,热情地上前跟他打招呼:“你到哪里去呀?你一个人呀?你的鞋子呢?”乙纳闷地看着自己的脚,心想:我的鞋子不是穿在脚上吗?他怎么问我的鞋子呢?

其实,甲只不过是在问乙他的孩子去了哪里,怎么没跟他在一起罢了。

 

可见与人交谈时要想精准表达,要少用方言,否则就会像上面一样闹出笑话,让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