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中国制造需要智能,更需要管理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速“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另一方面,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弱化,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以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因此,我国以往那种依靠廉价劳动力,过度消耗资源,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重点建设数字化工厂,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应用,提供个性化产品,同时提出要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

由此可见,在中国推进精益管理已经从个别企业的选择上升为政府部门所倡导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一些大中型企业在精益之路上越走越顺畅:中国南车集团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由易到难,用精益管理实现高端制造和高品质、低成本的发展目标;中集集团在内部实施精益管理后又带领供应商一起学习和实施精益管理,积极构建精益供应链体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着力培育精益文化;长安汽车则确立了“品质、精细、锐意进取”的发展原则……

当然,尽管有一些企业正在推动精益理念并且使之落地生根,但是以中国制造企业的数量之多和规模之巨来看,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精益之旅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中国企业精益管理的现状,为适应智能制造和管理升级的需要,广东工商职业学院院长王元良教授组织众多工作在企业一线的实战专家编写了“中国制造2025+精益管理实战丛书”。我认为,这套丛书具有两大特点:其一,讲究实用性、可操作性,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接地气;其二,采用图解的方式,浅显、易懂,使读者能够很轻松地阅读、理解。因此,这套丛书值得每一位关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读者认真阅读。


于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