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摄影基本功训练

1.1 光圈与景深

统照相机的光圈数值都标在镜头上,而数码相机的光圈数值却设置在荧屏上,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很难找到光圈设置。所以,好多初学者不会去关注光圈,拿起相机就进行拍摄,对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就更不熟悉了。光圈在数字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光圈的功能就是以不同的光圈口径来控制通光量,以达到曝光准确,根据拍摄需要可以随意调节光圈的大小,以达到背景与主体的虚实程度。

光圈能使镜头的通光量得到准确的调节和控制,使景物得到正确的曝光。光圈与快门都是用来控制通光量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使景物得到理想的曝光。所以,在拍摄时除了用光圈调整曝光之外,还可以调节光圈转钮,用光圈来控制景深范围,以达到创作的目的。

▲ 2014年2月6日摄于央视《冰坝》电影拍摄基地—东宁葫萝卜葳村

1.1.1 镜头有效口径

镜头的有效口径是指光线通过镜头的有效直径,也就是光束直径和焦距的比值。一般的镜头,前镜片约等于光束直径,但广角镜头例外(因为厂家在制造广角镜头时为防止画面周围的光量减少,特意将前镜片做得很大,以便通过较多的光线,使画面光线均匀)。所以,镜头的有效口径就是镜头最大一级光圈的口径。如果镜头的焦距是58mm,通过镜头的光束直径是29mm,那么它的有效口径就是1∶2。

我们在拍摄时,当平行光线穿越镜头会聚进入CCD感光片,然后变成更狭窄的光束通过光圈,因此,光圈圆孔直径小于进入前透镜组的光束直径。

所以说镜头的有效口径决定着镜头结像的明亮程度,镜头的通光口径越大,影像越明亮。比如,有两个相同焦距的镜头,通光口径大小不一,口径大的镜头结像较明亮,口径小的镜头结像就较暗淡。口径每增加一倍,影像的明亮度、射入光束的面积和通光量都随即增加4倍。所以,影像的明亮度(镜头的透光力)与通光口径的平方成正比。

镜头的有效口径

口径每增加一倍,射入光束的截面积增加4倍

1.1.2 光圈的作用

数字摄影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镜头透镜组外,就是光圈了。光圈是由许多弧形金属叶片组成的可变的口径,装在镜头的透镜组之间,根据拍摄需要可以随意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能使镜头的通光量得到准确的调节和控制,使景物得到正确的曝光;在收缩光圈的情况下可减小镜头上残存的某些光行差;可以利用光圈的收缩或开大来控制景深,光圈小景深长,光圈大景深短。

数码相机的光圈数值设置在荧屏上,可以调节转钮对光圈直接进行设置。光圈每差一级,光孔的面积就差一倍,透光力也差一倍,所以两个相邻的读数之间便形成了倍数关系。

光圈与快门都是用来控制通光量的,其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使景物能得到理想的曝光。

镜头相对口径

所以,在拍摄时除了用光圈调整曝光之外,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光圈来控制景深范围,以达到创作的需要。

▲ 用大光圈表现极小的景深,使黄豆大的花蕊显得非常突出,虚实间营造出一种梦幻效果

各级f系数的通光量与曝光速度对照

▲ 用小光圈拍摄纵深大的场景,保证了前后景物都在清晰的范围之内,使画面透视感增强。2003年拍摄于黑龙江葫萝卜葳村

1.1.3 什么是景深

我们知道,在摄影时对景物进行调焦后影像才能清晰。如果我们拍摄的是多种景物,且景物的距离各不相同,这时我们要怎样选择调焦目标?焦点对在哪里才能把景物拍清楚?就是一项极为费脑筋的事。甚至有些拍摄主体还是动态的,调焦极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失时机地把被摄景物拍清楚,就需要应用景深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将一架具有景深预测装置的相机或后背带有磨砂玻璃的相机,45度角对向事先排好的一排水杯,从中选择一个距离适当的作为调焦目标,然后一边转动光圈环,一边仔细观察。这时就会发现,随着光圈的开大和缩小,景物的清晰范围在不断地变化。光圈的大小是控制景深最重要的因素,光圈放大时,景物清晰范围就缩小;光圈缩小时,景物清晰范围就扩大。这个清晰范围在摄影上就叫做景深。不论我们对任何物体调焦,在该物体的前后都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清晰范围,因此,凡是位于区域范围的景物,都能结成清晰的实像,其他景物则留下一片模糊的虚影。

根据镜头成像的原理,摄影时的拍摄焦点只有一个,即唯有调焦目标才能在取景框里结成清晰的影像,那为什么在调焦目标前后会出现一个清晰范围—景深,这个问题与形成物像的光斑直径有密切的关系。

用不同的光圈拍摄4张照片来看看景深的变化

▲ 用f/1.8拍摄,调焦点在第3个杯子,只有调焦点清晰

▲ 用f/2.8拍摄,有2个杯子清楚

▲ 用f/5.6拍摄,前3个杯子清晰

▲ 用f/11拍摄,几乎全部清晰

1.1.4 光圈口径与景深

我们知道镜头的景深是随着光圈的大小而变化的,其规律是,光圈口径收得越小,景深越长;光圈口径开得越大,景深越浅。因为光圈放大后,在焦点平面上形成的光锥线形斜面较大(如右图所示),分散圈直径大,所以清晰度降低,景深就小一些。光圈收小后,光锥线形斜面变小,分散圈直径小,景深就变大。

在焦距与物距相同的条件下光圈口径对分散圈的影响

光 图中绿色块表示景深

(如上右图所示)用一只50mm焦距镜头,调焦在2.5m距离上,分别用f/4和f/16光圈拍摄的结果。前者的景深从镜头前2m(景深的前界限)起至4m(景深的后界限)为止,其清晰范围为4m-2m=2m。后者的景深的近界限为1.2m,远界限为6.5m,景深为5.3m。结果f/16的景深比f/4的景深扩大了近6倍。这个事实说明,用较小的光圈可以得到较大的景深范围。

我们再到拍摄实地用不同的光圈做一个实验,看一下在清晰度上有什么不同?两张照片是用相同的焦距,相同的距离拍摄的,一幅用f/3.5,另一幅用f/22。用f/3.5拍摄的除了调焦目标清晰外,前后都模糊;而用f/22拍摄的,几乎全部景物都清晰。

▲ 同距离用f/3.5 光圈拍摄,除了调焦主体的小树清晰外,其他景物处于模糊状态

▲ 同距离用f/22光圈拍摄,所拍景物几乎全清晰

由于光圈可以对景深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确定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时,就不能单纯从曝光上来考虑,还必须兼顾景深方面产生的效果。在数字摄影实践中,用调节光圈的方法来控制景深是很方便的。如果需要较大的景深,在光圈缩到一定限度时仍然满足不了需要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使景深进一步扩大。

1.1.5 用镜头焦距控制景深

控制景深的第2种方法就是使用镜头焦距,我们强调虚实对比的时候可利用镜头的不同焦距来控制景深。镜头焦距的不同对景深影响很大,其表现为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这种景深现象可从拍摄实践中得以证实。

下面我们用同一种光圈,4种焦距,在同一个拍摄地点对柑子的销售市场进行拍摄,所用的景深各有不同。第1张用55mm镜头拍摄的柑子景深范围达到5m左右,第2张用70mm镜头拍摄的柑子景深范围在2~3m,第3张用135mm镜头拍摄的柑子景深范围只有1m左右,第4张用200mm镜头拍摄的柑子景深范围只有20~30cm。

因为短焦距镜头的成像小,它的分散圈直径也就小,所以它的景深要比长焦距镜头长,这可以说是短焦距镜头的一大优点。

如果只有一只标准镜头,没有可以更换的长焦距镜头时,对景深的控制除了依靠光圈口径外,还可以用改变拍摄距离的方法来控制景深,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 用55mm镜头拍摄的景深范围达到5m左右

▲ 用70mm镜头拍摄的景深范围在2~3m

▲ 用135mm镜头拍摄的景深范围只有1m左右

▲ 用200mm镜头拍摄的景深范围只有20~30cm

1.1.6 用物距控制景深

控制景深的第3种方法是利用物距,我们可以用改变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物距是指镜头到调焦目标之间的距离,而不是镜头前所有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因为在调焦目标前后才能形成一个清晰区。物距对景深的影响表现为用同一焦距镜头、在光圈口径不变的条件下拍摄,景物离镜头越近,景深越小景物离镜头越远,景深较大。这是由近大远小的影像透视原理决定的(镜头焦距不变)。当景物距离较近时,成像较大,分散圈也变粗,所以物距越小景深越小;随着距离的增加,景深逐渐扩大。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计算来证实,下面我们用试验来证实这种现象(下图用拍摄的两张河岸照片说明物距与景深的变化)。

▲ 用相同f/3.5光圈、相同速度和相同焦距的镜头拍摄,调焦目标为小树,距1m处拍摄的景物,所得到的景深为0.5m

▲ 用相同f/3.5光圈、相同速度和相同焦距的镜头拍摄,调焦目标为小树,距4m处拍摄的景物,所得到的景深大大增加

上面的图例告诉我们,在拍摄近景或特写时,调焦应格外细心,稍不注意景物就可能超出景深范围,造成成像模糊。

在景深3个因素—口径、焦距与物距的运用中,我们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互相配合使用。当我们把3个因素结合起来应用时,就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把景深控制在最大或最小的范围之内,以适应各种场合的拍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用物距来增加景深不是没有限度的,当物距增加到超焦点距离时,景深范围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距离再继续增加,景深范围不但没有得到扩大,反而会缩小。这是因为我们在前面所说的景深是在有限距离上的运用,而不是无限度的扩大。如1~3m、6~10m等,并不包括无限远。物距越远,景深越大的说法,是在调焦距离不超出超焦点距离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应用的。

1.1.7 用超焦点距离控制景深

对初学数字摄影的人来说,大多数都不会去考虑超焦点距离,一是因为数码相机镜头上没有光圈刻度,二是观看屏幕光圈数据比较麻烦,认为能拍下景物就可以了。因此,好多摄影爱好者不会去应用超焦点距离。

▲ 比如,某镜头用在无限远调焦时,位于镜头7m之外的物体影像清晰度能达到要求,7m以内的物体便模糊不清,那么这个镜头的超焦点距离就是7m。但是,一个镜头的超焦点距离,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是随着拍摄现场调焦目标在不断改变的

我们研究超焦点距离是为了解决从有限远到无限远这样一个很大距离上景物的清晰问题。也就是说,在保证无限远以内景物成像清晰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使离镜头尽可能近的景物都能结成清晰的影像—扩大景深的极限。

摄影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摄影时要想获得最大的景深,调焦距离不能对在无限远,而必须对在“超焦点距离”上。

那么什么是超焦点距离?超焦点距离又是怎样得出的一种距离?把镜头的焦点对在无限远时,处于无限远的景物就会结成清晰的影像,这时在镜头前的有限距离上的一些物体也会得到清晰的影像,距镜头最近的物体、最低清晰度的位置叫做最近清晰点,从最近清晰点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就是超焦点距离。

▲ 运用超焦点距离拍摄东宁月牙湾,保证了景物的最大清晰范围

1.1.8 超焦点距离、镜头口径和焦距的关系

从数码摄影的使用角度来说,超焦点距离的大小变化主要取决于光圈口径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口径对超焦点距离的影响表现为,光圈开得越大超焦点距离越大;光圈缩得越小超焦点距离就越小。超焦点距离与光圈口径成正比。光圈每开大一级,超焦点距离大约增加2倍。

超焦点距离随着光圈的变化而不同,以某镜头为例其超焦点距离如下。

f系数:2 2.8 4 5.6 8 11 16

超焦点距离(公尺)∞ 40 28 20 14 10 7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镜头每一级光圈都有自己的超焦点距离,而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这对我们学习数字摄影是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超焦点距离还根据镜头焦距的不同而变化,焦距越长的镜头超焦点距离越大;焦距越短的镜头超焦点距离越小。所以,我们在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时,即使口径相同,得到的超焦点距离也不同。

我们再来看景深与超焦点距离又有什么关系?经实践得到的答案是,超焦点距离越大,景深越小,超焦点距离与景深成反比。在数字摄影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我们的调焦点设在了无限远处,所以,景深的近界限越远,近界限越大;如果我们将调焦点设定在超焦点距离上,景深的远界限就会在无限远处,近界限越小,景深范围越大。

1.1.9 确定调焦距离

在拍摄现场,当我们面对不同距离的景物,并想达到前后景物全部清楚,这时候可以先求出景深范围,然后再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确定调焦距离的目标了。

公式中,X表示景深的近界限,Y表示景深的远界限。

假如已知景深的近界限为3m,远界限为6m,根据上式得知调焦距离为4m。

但是在实际摄影中,计算调焦距离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因此,最好找到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确定调焦距离。这种方法是把焦点放在全景深前1/3左右的地方。实际人们的经验是调焦距离往往等于景深的近界限+1/3。例如,已知景深的近界限为4m,远界限为7m,景深范围为7-4=3,调焦距离应为4+1/3×3=5m。

确定调焦距离试验

▲ 1.选择f/6光圈,将调焦点设定在1m,近景和中景清晰,远景和无限远处的景物处于模糊状态

▲ 2.选择f/6光圈,将调焦点设定在人物,中景和近处的景物清晰,远景和无限远的景物处于模糊状态

▲ 3.选择f/6光圈,将调焦点设定在无限远处,无限远处的景物清晰,近景和中景全处于模糊状态

▲ 4.选择f/6光圈,将调焦点设定在中景10m处,近景和无限远处的景物略有模糊,中景和远景清晰

▲ 5.将调焦点设定在8m,用f/22光圈,超焦点距离达到1.5m,达到全景深的目的

以上我们做的调焦目标试验证明,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画面的清晰范围是随着调焦目标而变化的,这种调焦方法可以说是摄影界普遍运用的,除了距离极近的物体外,只要景深在有限远距离之内,这种方法都是方便可行的。因为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前、后景深比例约为1∶2,也就是说当前景深为1m,后景深大约为2m。这种测定方法对于现场摄影极为方便快捷,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可以迅速确定景深范围和调焦距离,并做到快速拍摄。

▲ 6.将调焦距离设定在7m,用f/22光圈,使前后景物达到全部清晰,2009年拍摄于黑龙江黄松

1.1.10 光圈优先模式

目前,数码相机在配置上设定了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在操作时可以自由调节。当光圈设定以后,相机内置会根据测光的结果自动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获得准确的曝光。如果我们将光圈调节得过大或者过小,使相机的曝光组合超出了内置设置(比如速度低于1/30s)速度,这时相机就会提示你,重新设定光圈。

光圈优先模式主要是在拍摄时控制景深。拍摄风光、人物、静物小品时,对景深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拍摄人物时大多是使背景模糊从而突出主题人物,所以要用大光圈获得小景深;拍摄风光时一般是用小光圈求得大景深,以表现自然空间的壮阔;而拍摄静物小品时要根据表现的内容,有的用大光圈,有的用小光圈以更好地突出主题。

在光圈优先模式的操作中,取景屏内能显示快门速度,可以方便我们做出合适的选择,也可以随时控制景深范围与快门速度,达到合理的曝光组合。

光圈优先模式,大多是在使用小光圈和大光圈的拍摄情况下应用,一是求得大景深,二是求得背景虚化。比如,在光线较暗时用小光圈拍照,由于速度过慢很容易出现相机晃动,拍出来的照片模糊不清。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光圈开得过大也会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这就需要随时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从而达到曝光准确。

▲ 叶脉是生命之源 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将光圈开大,小景深虚化背景,利用虚实对比突出了叶脉和水珠,使画面简洁并呈现绿意之美

使用光圈优先模式设置小光圈,景深增大使前后景物全部清晰,2013年拍摄于云南大理将军洞

1.1.11 眼睛和相机的差异

一般人认为,用照相机拍出来的景像应当是人眼看到的景像,美的风光拍出来也应该是美的;然而实际结果却往往是看到的美景有时候非常激动人心而拍出来的照片反而不美,而不美的或者并不引人注目的景色拍出来的照片有时候却很美,这是什么原因呢?需要把握3个关系,一是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二是看到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也就是拍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三是看到的元素与提炼的关系。

1.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眼睛与相机的差异往往是光圈过小,你所看到的景致与周边的景致处在一样色彩和线形,当你在发现拍摄主体的时候由于目光只盯在你所感兴趣的一个点上,所以,当时看到得很精彩,拍摄下来确很平淡。

采用突出主题的方法是:开大光圈,虚化背景;缩小拍摄距离使景深变小,排除周围杂物;更换长焦镜头,裁切不需要的景物。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如《花露知多少》这幅作品是在自家的菜园里拍摄的,如果按照普通的拍摄方法,很可能会把大片叶子和周围的环境都纳入到取景框里,获得环境较大的画面。然而,我在取景时不仅采用了最大光圈,而且选择最优美的线形和呼应的效果,从而表现出一幅线形优美、点线结合的画面。

▲ 花露知多少—索尼RX100相机,蔡司镜头f/1.8,速度1/800,2013年拍摄于云南大理凤阳邑村

2.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在风光摄影中对拍摄点、影调、色彩和线条等因素的观察尤为重要,这种追求应该是光、影、色和点、线、面巧妙地结合,将观察到的摄影元素有效地结合在画面里。环境和背景起衬托主题的作用,摄影者需要将主体进行主观创造,艺术升华,环境绝不能干扰主体。

然而,人们往往只会注意感兴趣的景物,而忽略感兴趣之外的杂乱景物,所以,看起来很美的景色,拍摄下来就不美了,因为相机是没有感情的,导致使感兴趣的东西淹没在混乱的景致之中,这就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对背景有利要摄取,对背景不利的就需要排除。如右图所示是一个水土流失的场面,如果把背景全部拍摄下来,露出黄土的山坡不仅很难看而且还吸引走了视线,四处向河里流淌的水迹,冲去的是泥土,留下的是黄沙,使河水变成黄色,多处有塌方现象,一群山羊在河岸逗留,一幅荒凉可悲的景色……

采取后期处理的办法是裁切,然后改变色相,虽然画面好看多了,但是我的内心仍然很难过……

▲ 原作

▲ 2012年的一天,我同几位朋友去云南腾冲采风,当客车行驶在一段河岸时,发现到处都是水土流失的现象,在汽车行进时我将相机的感光度提高,立刻抢拍了此景。佳能350D相机,18-55mm镜头,f/8,速度1/500秒

3.摄影元素与提炼的关系

摄影创作离不开提炼的过程,每当我们在大自然中发现景致的时候,都需要将观察到的主题进行梳理,将其从繁杂的景色中提炼出来,这个过程大多是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更换镜头、调整拍摄方位和改变拍摄角度等,从而达到摄影元素的简洁完美;此外就是线形的提炼,影调的提炼和色彩的提炼等一系列工作是由后期来完成的。只有这样摄影元素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4.使用蒙版简洁画面

使用蒙版简洁画面一般很少用,这种方法是在多种方法调整后都不理想时而采用的。如《燃烧的大地》这幅作品主体在空旷的背景中很不突出,杂乱的背景使画面显得非常一般。但是,当时我看重的是成排的荒草、人物和山羊,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好像在燃烧,所以,我采用蒙版遮挡法使主体突出出来,使杂乱的景物隐藏在阴影之中,营造一种区域光的效果,其制作方法如下。

▲ 原作 这张照片是在云南腾冲一带拍摄的,一路上干燥的环境使我感觉心情烦躁,嗓子就像冒火似的。那里的河水是红黄色的,河边多处有滑坡、塌方的迹象,我便拍下了这张照片

▲ 燃烧的大地

▲ 基本调整包括色温、色调,由原来的黄红色基调调整成正常的色调,然后调整对比度和黑色,使基调趋于合理

▲ 首先创建一个新图层,然后在前景色上设置黑色,按住Alt键,按Backspacn键,将图层涂上黑色

▲ 在画面上加上一层黑色蒙版后,我们使用橡皮擦工具擦掉荒草、人物和山羊上面的黑色,在擦拭之前需要提高黑色的透明度,以便能看到景物,这时再调整画笔大小和不透明度,设置好之后就可以细致地擦拭,擦拭得要真实接近自然区域光的效果—不露痕迹

▲ 接下来再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使用调整与擦拭相结合的方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进行色调调整,可选择“可选颜色”,提出黑色加青,使基调合理

5.使用快捷蒙版改变色相

在摄影后期的提炼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一主体的色彩,往往采用提高饱和度、降低饱和度或者改变主体的色相来达到创作的目的,如右图所示的照片就是采取改变色相将混浊的黄色改变成正常的河面颜色。而这样的调整能使画面焕然一新,并产生色彩对比效果。

▲ 简洁画面,裁切是一种最快捷的手段。杂乱无章对主体产生不利的因素可直接进行裁切。上图所示通过裁切右边的画面出现对角曲线,山羊在画面中也突出了

▲ 采用快捷蒙版,调整画笔大小,将河流部分全部涂抹,在涂抹河流边缘时可选择小画笔,一定要耐心细致,其他部位可选择大画笔。涂好后单击蒙版,然后按Shift+Ctrl+t组合键反选

▲ 反选后的选区是在河面上。这时选择调整/可选颜色,在界面中提出中性色,将青色滑块向右移动到+70,再将黄色滑块向左移动到-41,这时的河水立即改变为青蓝色

▲ 调整后的画面感觉色彩不够理想,再选择可选颜色,在界面中提出黄色,将黄色滑块向右移动到+74

调整黄色后仍感觉没有达到自然的效果,再从界面中提出红色,将洋红滑块向右移动到+39。然后再对色彩饱和度进行调整,最后再选择修饰工具将画面中的污点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