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关于产业聚集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同学科和流派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产业聚集问题,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多种产业聚集理论。在诸多理论中,对产业聚集理论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新古典学派、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

一 产业聚集理论的形成

产业聚集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和产业区位理论。

(一)古典学派对产业聚集的研究

产业聚集的思想渊源可追溯至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传世之作《国富论》中,阐述了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的思想,承接其思想,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指出国与国之间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

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马歇尔(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内部聚集和外部经济的概念,阐述了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他指出了三个导致产业聚集的原因:一是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于一个特定的空间能够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从而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概率并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三是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马歇尔的论述未采用当前经济分析常用的建模和实证方法,但其对产业聚集现象做出的分析却是精辟的和较为深刻的,成为后来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产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冯·屠能(Thunen)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的理论,开创了区位理论的先河,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作者最早用多种要素来解释聚集经济现象,其孤立国模型区位外生市场的假设是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标准假设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也因此被称为边际主义的创始人。

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Weber)出版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标志着经济区位理论的基本成熟。在屠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启发下,韦伯从工业经济活动与区位之间的关系入手,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将聚集经济定义为成本的节约,并不特别关注产生聚集现象的原因,只是将其假定为内部规模经济的外部表现,其模型的目的只是解释为何这样的经济会导致聚集,而不是解释聚集经济本身。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其中聚集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聚集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高级聚集阶段。

胡佛(Hoover)在探讨聚集经济时,将聚集经济分为三类:即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对于城市化经济,他认为群体以外的其他类型的产品供给或活动可能增进聚集优势,如公共投入的可供性在群体经济中很可能成为一种密切联系活动的混合体,而不是一种活动的单位群,也即供给的多样性形成了城市化经济的比较优势。

勒施(Losch)对产业聚集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1940年)一书是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勒施将城市定义为非农业区位的点状聚集,认为城市化是产业区位聚集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城市化的原因在于非农业区位的点状聚集,他将这种区位的聚集分为自由聚集和受场所约束的聚集等两种形式。自由聚集,是指在任何场合都能发生的聚集,如围绕大规模个别企业的聚集、同类企业的聚集、不同类型企业的聚集、纯消费者的聚集,等等。而约束性聚集,则是指受场所约束的情况,它受历史上的人口密度、地形、财富等空间差异的影响,即受“沿袭”下来的因素的影响。通常认为,这种沿袭下来的因素与原材料、水力、劳动、资本、适宜的气候、河流汇合点等因素有关,并以已有的区位为前提。

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同样与区域或城市的产业聚集观念紧密相关。佩鲁主要通过产业关联、外部性以及最终引起的产业聚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了非均衡增长战略的状况。该理论认为整个行业体系包含某些有活力的部门或推进型的产业,而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常常会打破平衡状态,所以要理解经济增长与变化,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推进型产业上。由于这些产业规模大、市场力量强以及导致创新的能力巨大等原因而支配着其他产业或部门,也就吸引或引导其他经济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佩鲁认为经济空间与地理空间没有任何关系,其增长极概念可以跨越国界。产业的地区性集中给产业结构和增长带来了特殊效应,它会强化经济活动并相互影响,经济增长是通过生产的聚集及其辐射作用带动的。

二 产业聚集理论的完善

产业集聚理论产生后,经由新经济地理学派和迈克尔·波特的开创性新研究,将其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贡献

以保罗·克鲁格曼、藤田久保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从全新的角度来研究聚集经济和产业聚集现象,该理论从一般性的角度研究聚集并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进一步解释了在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并对企业聚集现象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 1977)提出了著名的D -S模型,用产品数量和产品种类的二维分析法,拓展了传统的产品数量与产品价格的单向联系,突破了完全竞争及规模报酬不变的固有视角。在D-S模型基础上,克鲁格曼(Krugman)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也称空间经济学),产业聚集问题才真正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并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一个共同的研究热点。

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并与区位理论中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构建了“中心—外围”模型,证明了产业聚集是由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在制造业中心与农业外围的均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较大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及制造业在支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这三个变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中心—外围”结构一旦形成,便会具有自我强化功能。

新经济地理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分析模型,因此其对产业聚集的阐释比传统的区位理论更加严谨,特别是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产业聚集理论。

(二)迈克尔·波特(Porter)对产业聚集的研究

迈克尔·波特使用的是产业集群概念。波特发表的论文《论国家的竞争优势》(1990年),明确提出了产业集群概念并将其视作研究对象。波特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产业聚集问题,认为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所致,聚集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来源获得竞争优势。第一,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获得竞争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关联产品的整体性。在一个产业集群内,企业相互之间容易形成上下游的配套关系,集群内厂商间的密切关联使得整体利益大于内部各个厂商利益之和。第二,集群有利于信息累积、传递与扩散,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技术的创新与升级。第三,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产业集群本身来影响竞争。此外,波特还研究了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为政府提供了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在波特看来,形成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0个国家的数据分析,波特指出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崛起,必定伴随着相关产业集群的诞生,而只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政府也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凭空创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市场力量通过钻石模型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就是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分析工具。“钻石模型”包括四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还包括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自发形成的。

图2-2 波特钻石模型图

∗图片来源:迈克尔·波特:《论国家的竞争优势》。

尽管波特在产业集群分析中并未涉及严格的数理模型推导,但是他开创性的研究对产业聚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 产业聚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产业聚集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这一主题的系统性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产业聚集的概念介绍、形成机理及其原因等方面。

仇保兴在其著作《小企业集群研究》(1999年)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小企业在特定地点聚集的一些特征,并对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做了分析。仇保兴认为,企业集群是介于层级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组织,并把企业集群定义为一群自主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一种中间性组织,其作用是能有效克服内部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王缉慈在其著作《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年)中,对国内外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做了较为细致的比较,认为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区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建议。金祥荣和朱希伟(2002)认为,专业化产业区产业内的聚集力量来源于产品差别、集体学习和相互依赖,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聚集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并用数量模型分析和论证了产业聚集的内在机制和动力。朱英明(2003)对国内外产业聚集理论进行了研究与述评,并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创新和学习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与区域发展的的关系。徐康宁(2006)在对产业聚集的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专业分工、外来投资和制度变迁等几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同时,还对产业聚集的经济绩效,即产业聚集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上述学理探讨的基础上,学者们继续从产业聚集的影响因素、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文玫(2004)用第二、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考查了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集中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业聚集于市场大的地区;低交易成本和运输费用有助于工业聚集于该地区;工业中心内较高的工资和价格水平对厂商在区域间的选址没有显著影响。罗勇(2007)选取5个典型省份,在每个省份选取一个聚集程度较高的行业,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对特定产业聚集与各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聚集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拉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张杰、刘志彪和郑江淮(2007)用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产业链定位、分工和聚集效应对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聚集效应并未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动力的有机载体。

总体而言,产业聚集理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现实中,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进一步激发了以产业集聚理论指导区域发展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