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世界的意义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度
- 李晓元
- 2315字
- 2020-08-29 04:43:59
第一章 文化世界范式的历史演进——文化世界总体意义的生成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指出,所谓科学范式,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为研究者群体提供样板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普遍公认的科学成就”。库恩在两个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范式”这个概念:第一个意义是“存在的基质”,是某个特定科学共同体的共有物(common possessions),具有模式、模型的意义;第二个意义指范例或通例,它使某个特定的研究传统得以形成。在库恩看来,范式就是公认的模型、共同的信念以及样板或范例,范式高于科学总体和普遍法则,范式统治科学并决定科学革命。我们认为,范式也是一定的普遍法则,总体法则和普遍法则也是一定的范式,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新法则代替旧法则,新范例代替旧范例。范式或范例与科学法则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新旧之分。库恩的范式理论主要指科学范式,没有涉及存在或历史文化范式,后者更复杂丰富。在科学面对恒久的自然界及自然属性不变的意义上,可以说科学革命就是范式的革命,但是文化世界就不同了,即文化世界范式或文化理论范式的革命首先是文化世界存在的革命,文化理论范式革命并不就是文化理论范式的革命,它需要文化世界的现实历史和事实的革命,因为文化世界的结构是变动不居的,不像自然结构那样恒定。不同的人从古至今都面对一个自然界的太阳、星星、地球、原子、场、夸克等,而不同时代的人却面对不同的文化世界,有文化世界范式的革命才有文化理论范式的革命,这一差异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我们常说的社会科学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生活世界直接息息相关,自然科学则无直接的相关性。但是科学范式理论革命或科学范式革命,实际上也依赖发现的新的对象和自然结构,也不仅仅是科学意识形式的革命。
库恩的范式主要是主观化的科学、理论或认知范式,至多在“存在的基质”或“样板”、“范例”的意义上包含着一些主体化的存在的意蕴。但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存在的范式,在库恩那里都必须是公认的、共通的、显现的或样板化的,否则就不能成为范式。显然,库恩否定了自在范式的意义,夸大了范式的公共存在场域,而这个公共存在场域又主要在科学家或研究共同体的主观确认和信念之中。我们认为,范式是一个历史阶段、一个过程、一个事实,也是某种科学、技术、文化、理论的指号、符号。范式有历史范式,如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又有科学、文化、意识、理论范式,如家庭、社会、国家、宗教、手工技术、机器技术、信息技术。历史的发展是从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科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从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由此,理论范式、科学范式是现实、存在、历史范式的映照和建构。由此,范式不只是主观的理论、科学、信念,还是基于客观的主观与客观或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也是无主观的客观自在范式。范式不同于概念,概念反映和建构客观,但它本身是主观,仅属于意识范畴;范式不同于范畴,范畴是基本概念;范式不同于样式,样式是存在的具体呈现,范式是存在的结构性存在,是本质范式,如手工技术范式,是对古代技术的集中,是古代技术的基本结构,手工技术样式则是各种手工技术的具体样态。
文化世界范式是文化世界链条上的各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是文化世界网络上的各个相互构造的结点,包括自在的客体范式和自为的主观、主体范式。每种文化存在或每个文化世界都有自己的文化范式。文化世界范式有总体的也有具体的,总体的如工作世界、生活世界等,具体的如每个时代、国家、社会都有无数文化范式,而这种总体和具体的区分是相对的。从蒙昧到文明的文化分期以及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等文化分界,主要是历史文化学、文化社会学或人类文化学的划分和文化范式。当然,文化世界哲学也使用这些范式,但不视其为基本范式。源于文化世界哲学的生活世界范式取向,生活世界无疑是文化世界哲学的总体范式,而生活世界又由工作世界、日常生活和国家生活构成。由此,文化世界哲学的三个基本范式就是工作世界、日常生活和国家生活,这是从文化世界历史演进过程归结出来的。文化世界范式的历史演进也是文化世界总体意义的生成过程。文化世界的历史演进是隐含或显现着的多重逻辑关系链条,文化世界范式就是这些逻辑关系链条上的基本环节,由此,文化世界的历史演进过程就是文化世界范式的逻辑关系演化链条。由于本研究是文化世界哲学研究,而不是其他各种较为具体的文化学的研究,所以本章主要考察具有文化世界总体意义的三个文化世界范式的逻辑链条或演化关系,即从历史文化特别是史前文化的视角,考察文化世界范式从工作世界到日常生活再到国家生活的演进过程及其工作世界基础,亦是考察文化世界总体意义的生成逻辑。当然,这三个较为总体和基本的文化世界范式链条也蕴含了诸多较为具体的文化世界范式,可以说每一个文化概念都是一个文化范式,并都对应一个文化范式的实体或存在。如摩尔根对人类文化的三个分期——蒙昧文化、野蛮文化、文明文化及其对应的各种技术或工具文化,如技术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如部落文化、性文化、家庭问化、国家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等,本研究将这些文化范式适当地融入上述文化世界总体意义演进的三个链条之中。
范式不一定被大家公认才能成为范式,更不一定被学界公认才能成为范式。作为自在的范式,认与不认,它都客观地摆在那里;作为自为范式,信与不信,它都主观地摆在那里。只要它能构成范式,只要它配做范式。范式不会因为谁或某个共同体的圈子而成为范式,更不会因为获得某种“样板”的奖赏而成为范式。范式首先是自在的范式或潜在的范式,自在的或潜在的范式终将成为显露的、展现的、共在的范式。比如工作世界范式虽然还没有在哲学中统领哲学,但从有了人和生活的那天起,它就统领人和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