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二战苏联军事力量概述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时,由布尔什维克所领导的红军还没有一支成建制的武装部队,当时参加起义的大多是工人、农民和沙俄旧军队中的革命士兵,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使用的武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1924~1925年期间,苏联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军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规化的军队。到了二战期间,苏联军队的人数达到最高峰,拥有超过1000万名官兵。当时,苏联陆军和空军被称为工农红军,苏联海军则被称为红海军。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由于苏联高层对战争危机估计不足,没有充分做好迎战准备,加上对双方力量对比估计失当、战略指导失误等原因,苏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至7月8日,苏军89个步兵师、20个坦克师被歼。至11月,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千米,苏军损失约700万人,其中被俘300余万人。为抗击侵略,苏联动员全国军民奋起进行卫国战争。至1941年7月1日,共有530万人应征参军。至11月,苏军共有291个师又94个旅开赴前线。至1941年底,苏军新组建400多个师。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还动员共产党员参军参战,至1941年12月下旬,约有110多万党员参军。

在战斗中努力鼓舞士气的苏军政委

苏联保卫莫斯科的海报

虽然军队人数不断增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苏军在单兵素质上仍然不及德军。为了加强军队的作战能力,苏军采取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紧急措施,例如:恢复政委制,以加强部队的组织领导;加强战时指挥干部的训练工作,以解决指挥干部严重缺编问题;军事院校扩大招收学员名额,缩短学制,提高培训能力;方面军和集团军举办速成训练班,以大量培训初级军官;大批提拔作战有功的士兵,以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得益于此,苏军终于在1941年底将德军阻止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接近地,并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在莫斯科会战的第二、第三阶段,苏军消灭德军50余万人,使德国在二战中首次遭到失败,希特勒的“闪击战”计划彻底破产。

1942年夏季,德军在苏德战场南翼发动进攻,企图夺取高加索石油产地和顿河、库班河一带产粮区。为阻止德军进攻,苏军继续扩充力量,至1942年夏总兵力达1000余万人(其中作战部队550余万)。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苏军给德军以沉重打击,夺取战略主动权。这一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苏联战机在莫斯科附近上空飞行

二战中参与作战的苏联坦克

苏军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在军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苏军的武器装备也随着战时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改进,到1943年时已能与德军分庭抗礼。1943年6月,苏军作战部队已拥有火炮和迫击炮10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万余辆,作战飞机1万余架。同年年底,苏军已经拥有5个坦克集团军、24个坦克军和13个机械化军。航空兵师、军和空军集团军也进一步扩编。在1943年夏秋战局中,德军统帅部企图夺取库尔斯克突出部,以扭转不利态势,但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给德军以歼灭性打击,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44年,苏军在列宁格勒、克里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极地区连续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把德军赶出苏联国土。

至1945年初,苏军已拥有作战部队等94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万余辆、作战飞机2.2万余架。苏军不给德军以喘息时间,在解放本国领土之后,又不停顿地发起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1945年4月,苏军发起柏林战役,歼灭德军近百万人。在二战中,苏军700多万官兵荣获勋章和奖章,1.1万余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战后,苏军大批复员。

苏联士兵用火炮攻击目标

苏军士兵庆祝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