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下诏要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古代每当皇帝诏书宣诏时,都会有内臣拿着皇榜诏书高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什么每次都要高声喊这八个字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早起源于秦朝。《史记》中有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所以,“奉天”是说“奉天命”,“承运”是说承“五德”的运行。后来封建社会的帝王便用其虚构,自称“奉天承运皇帝”。真正用于帝王诏书,则是在明朝时期。《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奉天承运皇帝’这个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重新断句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到了清朝,清承明制,诏书同样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诏书以外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金瓶梅词话》第九回有“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等词句。
什么是禅让制度?
禅让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简单来说,禅让就是把王位让给别人,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后人,也可以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尧在年老的时候在部落中召开会议,通过考察决定把舜推选为接班人。舜在实际考察中得知大禹治理水患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也效仿尧的做法把王位传给了禹。
古代很多政权更替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是最和平的政权交接方式,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禅让过程中,受让者穿上高贵的衣服,以增加他们的地位和威严,这些都是历代人所热衷的,在他们看来,只有让受让者穿上高贵的衣服,才能更加清楚地和其他人加以区分,才能彰显出高贵的气质。
什么是诸侯?
诸侯是对西周王室册封的各国国君的称谓。周代把诸侯分为公、侯等。周代统治阶级把土地和子民分配给建立功勋的大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此时天子会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对受封者发布册封令,规定了他们拥有土地的面积以及子民和奴隶的数量等等,并规定了他们管理诸侯国的方式。在众多的册封国中,齐、宋、燕等诸侯国地位最高,他们不仅拥有广域的疆土,还拥有大量的配给,这些受封的诸侯国不仅为天子分担守护疆土的任务,还要定期向天子缴纳一定数量的贡品。
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的残暴统治招致了很多子民的不满,于是各地纷纷发起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暴动。此前周厉王册封的诸侯国都非常效忠他,一直对他百依百顺,可是发生暴动以后周厉王就逐渐失去了对这些诸侯国的控制。
“烽火戏诸侯”是大家所熟悉的典故。周幽王十分喜欢美色,朝中大夫劝他要把朝政放在第一位,不料周幽王勃然大怒,把这位大夫革了官职并发配边疆,朝中一名叫做褒响的元老为大夫求情,周幽王却把他关进了牢房。褒响府上一名长相出众的女子为了救褒响出来,决定把自己献给周幽王。于是周幽王放过了褒响。这名女子到了周幽王身边以后,没有一丝笑容,周幽王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听取了手下大臣的建议,点燃烽火,召唤各路诸侯。烽火点起来,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各路诸侯们一看烽火被点燃,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一个敌人,只是听到莺歌燕舞的声音,大家面面相觑。周幽王派人传话,告诉他们根本没有敌人,这些诸侯非常气愤,而周幽王却暗中窃喜。殊不知,这为他埋下了走向灭亡的恶果。
没过多久,果然有敌人进犯周幽王的领地,周幽王赶快派人点燃烽火,等待各路诸侯的援兵。可是等了好久也没有见到援兵,最后他被敌人的骑兵团团包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被杀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混乱的时代。直到秦国统一六国以后,废除了诸侯制度,把天下分成郡县,朝廷钦定官员去治理。诸侯至此就消失在中国政治体制中了。
“官”与“吏”有何区别?
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官是保护人民、庇护人民的人。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官一直是治人的而不是治于人的角色。人民对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能得到官的庇护,但是,这种期望换来的却是失望,因为某些官不会为百姓谋福利,也根本不会考虑普通民众的安危。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套完整的制度来监督和约束他们,这就使官员高高在上,成为特权的拥有者。
与“官”相对的就是“吏”,有人喜欢把官吏合在一起叫,其实“官”和“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是通过政府任命的,都是为民众办事的公仆。在上古文字中,“吏”与“史”、“使”含义相同,最初的意思都是拿着笔记录的官员,他们的地位没有官高,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吏的地位都不算太高,只是政府中最低级的官员。很多人更愿意把吏称为在政府中处理低级事务、跑腿的杂役,吏与真正意思上的官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古代官府为何被称为“衙门”?
在古装电视剧或者古装电影中,只要是与朝廷有关系,都能听到“衙门”一词,那么,衙门又是怎么来的呢?
“衙门”在古代也称为“六扇门”。古代战事频频,打仗守城完全凭借武力,因此军队是各国首要发展的,而对领军打仗的人的需求更加迫切。受到重用的军事长官往往将猛兽的爪、牙放在办公场所中。后来嫌麻烦改以木头刻画的大型兽牙代替,营中还出现了牙旗。之后营门被形象地称为“牙门”。后来转化为“衙门”。
在《武瓦闻见记》中有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开始盛行,到了南北朝之后,人们基本上只知道有“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古代六部都是干什么的?
古代有六部之分,六部是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六个核心管理机构,相当于如今的各大部委。古代的六部分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吏部。六部的职责各不相同,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非常明确,但存在一定的关联,都是为巩固中央集权而服务。
户部管理全国疆土,统计居民户籍,负责苛捐杂税等相关财政方面的事务。
礼部是掌管国家礼仪、司仪、学校和教育制度的机构。
兵部是统管全国兵卫招募,操练国防等军事事务的机构。
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以及法令颁发的机构,与大理寺、稽查院等决定重大刑事案件的复核和审理。刑部会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出一些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社会法律法规。
工部是掌管全国工程事务的机构。新建的建筑和沟渠都属于工部的管辖范围。兴建水利工程、厂房建设、武器装备的制造等都隶属于工部的管理。
对全国官员的管理和其他事务都归属于吏部管理。人才选拔、人事任免方面都由吏部执行。此时的吏部下设有验封司、文选清吏司、稽勋司和考功司。这四个司虽然各自的职责有一定的不同,但是总体都是为官员的任免而设立的。
“三军”都指的哪些军队?
现代社会,“三军”普遍都指的是“陆”、“海”、“空”三种不同的军种。但是,古代的三军却与现代相去甚远。
春秋时期,“三军”的称谓就各不相同: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后来各种称呼都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唐宋时期,其编制已经固定:前军为先锋部队,由先锋队长统帅;中军是主力部队,由主帅统领;后军是掩护和警戒部队。到了现代,完全被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将军一职是如何产生的?
春秋时期,把统领军队的大将称为卿统将军,但是此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册封,只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卿统将军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很快便被朝廷授予了官职。此时的将军分别以前、后、左、右命名,这种命名方式一直持续到秦朝。东汉年间设立的骠骑大将军与当朝丞相一个级别,而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列骠骑大将军之后,官拜上卿。可见,此时大将军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西汉年间,出现了中将军。
将军名目众多的时期是在晋朝,此时不仅有骠骑大将军、卫将军,还有都护、中军、四征、四镇等众多将军的称号。唐王李世民期间,上将军、大将军权位不一,官职也不断发生变化。明朝以后的朝代中,对将军的选拔更加规范,被选拔的将军都是武状元出身,必须要能习武。当有战事的时候,朝廷会临时任命他们为大将军,等到战事平息以后,会被调回,这也就注定了在选拔这些将军的时候要全面考核他们的总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大将军这一职位,才能在战事中取得胜利。
历代都有哪些著名的宰相?
古代中国最高行政官员被称为宰相。“宰”字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成主宰事务。早在商朝的时候,宰就是管理事务的官员,到了周朝宰成了主持国政事务的官员。“相”有辅佐国君之意,所以宰相可以理解为辅佐国君的高级行政官员。
宰相一词在各朝各代有不同的称谓,夏商时期被称为巫史,春秋时期被称为公卿,战国时期便开始称为宰相。《韩非子?显学》中的“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本意是对朝中掌握政权的高官的简称,后来发展成为辅佐皇帝的高级行政官员。秦汉时期的三公、相国、丞相,明清时期的大学士都是宰相的同义词。
据记载,对宰相的称谓有很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出现的称谓有:相国、大司徒、侍中、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众多称谓。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宰相开始辅佐天子治理国家,此时宰相也被称为太师,并没有被编到国家官僚体制中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对宰相的选拔与培养,此时赵国便出现了像蔺相如一样贤良的宰相。随着六国被秦国统一,宰相作为官僚编制正式确立下来,通过宰相的力量来帮助天子处理日常政务。宰相之名正式被确认下来,并伴随着封建王朝一直发展并持续了两千多年。
据统计,我国历朝历代宰相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管仲、孟尝君、田单等人;鲁国有季武子、季康子、臧孙辰等人;晋国有赵盾、士会、魏舒等人;卫国有孔达;宋国有华亥、华合比、向戌等人;郑国有祭足、子驷、子产等人;吴国有伍子胥;越国有范蠡、文种;楚国有子孔、子重、昭鱼等人;赵国有蔺相如、廉颇、公仲连等人;韩国有公仲朋、韩侈、韩辰等人;魏国有范座、田蠕、公孙衍等人;燕国有子之、公孙操;秦国有商鞅、吕不韦、李斯等人。
西汉高帝朝有萧何;惠帝朝有曹参、陈平、王陵;高后朝有审食其;文帝朝有周勃、陈平、灌婴等人;景帝朝有周亚夫、卫绾、刘舍等人;武帝朝有赵周、公孙贺、公孙弘等人;成帝朝有王音、王根、王莽等人;哀帝朝有师丹、傅赏、王嘉等人。
三国时期主要宰相有诸葛亮、蒋琬、董允、陆逊、诸葛瞻、夏侯,王朗、贾诩、曹仁、曹休、曹真、司马懿、高柔、司马师、司马昭、何曾、司马炎等人。
西晋时期主要有贾充、司马亮、刘毅、杨骏、王浑、崔随、司马伦、高光、傅,曹馥等人。
南北朝时期主要有王景文、王通、刘,刘义恭、何尚之、王莹、王志、到仲举、傅亮、徐羡之、李安民、刘,褚渊、王延之、萧钧、高,高长恭、尉迟迥、高演、胡长仁、唐邕、杨宽、周惠达、宇文俭、长孙览、宇文盛、元赞、于谨等人。
隋朝主要有高,李德林、杨素、杨文思、李渊、王世充、段达、郭文、裴矩等人。
唐朝主要有陈叔达、李元吉、杜如晦、房玄龄、魏征、崔仁师、杨恭仁、许敬宗、高季辅、杨武、薛元超、崔知温、郭正一、王圭、马周、张行成、魏元同、侯君集、李靖、上官仪等人。
南北宋时期主要有文天祥、黄潜善、张浚、陈康伯、沈该、赵鼎、留正、赵雄、梁克家、黄祖舜、京镗、钱象祖、史弥远、乔行简、丁大全、程元凤、贾似道、留梦炎、江万里、陈宜中、李庭芝、范质、薛居正、李,张齐贤、毕士安、王钦若、李迪、吕夷简、陈执中、庞籍、曾公亮、吴充、司马光、范纯仁、刘正夫、张邦昌、章,蔡京、唐恪、欧阳?等人。
顶戴花翎象征着什么?
清代沿袭旧时制度,令官员都戴礼帽。按清代礼仪,礼帽分九品: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纹镂花金,九品用阳纹镂花金。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是用来插翎枝的。清翎枝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是用孔雀的羽毛做的一种冠饰,共三眼。眼其实就是孔雀翎上像眼睛一样的圆。蓝翎类似于花翎,又称为“染蓝翎”,是用染成蓝色的?鸟的羽毛做成的,无眼。花翎用来区别等级权威,不是每个官员都能戴的。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够超越自己的本职自带花翎,也不能随意不戴。官员被降职或者留任,仍然是可以穿朝服的,但是如果被处罚拔去花翎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了。
在清朝初期,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的皇室成员才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才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
花翎如此高贵,因此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向往。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恩宠。
古代官员的薪酬制度是怎样的?
古代官员会领到朝廷支付的薪酬,这个薪酬在古代叫做俸禄。俸禄是伴随官员一生的。俸禄也是官员谋生的经济来源。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官员的俸禄每个时期都不一样,存在的形式也不同。
古代的官吏根据政绩的大小领取朝廷赏赐的俸禄。一般而言,古代官吏的俸禄主要有分田、赏地或给予金钱奖励等方式。商朝中央政府对官员实行分田或采邑,简单来说,就是以封地的方式给予他们奖励。这些官员拿到土地以后,会把土地租出去以获取租金,从而作为生活和经济来源。一般根据官职大小进行分地等,由于诸侯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他们能分得很多土地。
春秋时期官员的俸禄以粮食谷物为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土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被少数人所掌控。此时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向官员们分发土地资源,只能用另外一种新的俸禄形式来代替,而谷禄的出现弥补了这一情况。谷禄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以发放粮食的方式作为官员的俸禄。很多文人墨客为了生存下去,都积极地在仕途道路上进取,在他们看来,只要踏入仕途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谷禄在当时作为一种新的俸禄制度迅速发展起来,从秦汉到隋唐时期,谷禄都是中央政府向官员发放俸禄的主要形式。
到汉代的时候,出现了以货币为主的俸禄形式。在其发展初期,会配合谷禄一起发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商品流通性不断增强,到了唐朝的时候,以货币为主的俸禄形式已经演变成为政府向官员发放俸禄的最主要的形式。
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秦代设立了一个官们——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主要代表天子接见文武百官,并接受他们的奏折,还负责监察他们的行为。在天子的授权下负责对国家图书、典籍等的保管和编纂。在西汉的时候,御史大夫与太尉和丞相是同一个等级,都是皇帝身边的重臣,其地位也非常高。晋朝取消了御史大夫的职位。唐王李世民继位期间,又重新恢复了御史大夫这个职位,此时的御史大夫权力更大一些,他们专门负责对官员的监察和管理。明洪武年间,御史大夫改为监察院,随即御史大夫这个官职被废除。
尚书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尚书最早始于战国,是一种执掌朝中事务的官员。随着时间的发展,尚书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到了东汉时期,尚书已经成为协助天子处理事务的高级别官员。魏晋时期,尚书公务繁忙,整日处理朝中事务,抽不出身来。从隋唐开始,中央统治机构分为三省,尚书省是最重要的职权部门。宋朝以后三省归一,尚书省负责处理全权事务。到了清代,还一直延续这种制度。
锦衣卫是“特务”吗?
锦衣卫源于朱元璋时期设立的御用拱卫司这一机构。1369年,设大内亲军都督府,锦衣卫成为皇帝的贴身侍卫。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放大了锦衣卫的权力范围,使其具有掌管刑狱和缉捕不法官员的权力。
锦衣卫可以在皇帝的授权下对任何有不法行为的官员,包括皇亲国戚进行抓捕。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不断捕杀文武大臣,使人们陷入恐慌之中。朱元璋看出了锦衣卫存在的弊端,决心废除锦衣卫。于是在1387年的时候,朱元璋烧毁了刑具,并宣布废除锦衣卫。而朱棣继位以后,又把废除已久的锦衣卫制度重新推行开来,从而使锦衣卫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随着权力的进一步扩大,个别野心大的锦衣卫就借助手中的权力不断地制造事端,打击与自己存在异议的官员,接受其他官员的贿赂等。他们不仅对皇室成员加以监控,还会对普通百姓进行打压,稍有人反抗,就会遭到他们的镇压。
总体来说,锦衣卫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虽然锦衣卫的出现帮助统治阶级巩固了其统治地位,但是从长远来看,锦衣卫制度对明王朝的影响还是消极的。
南书房是什么?
南书房最初是康熙帝研读书籍的地方,又被称为南斋。南书房位于北京故宫西南方位。
早在1677年,便开设了南书房,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于1898年光绪年间正式取消。南书房一直被人们当成是皇帝从事文学活动的场所。很多人都把能进入到南书房侍学作为至高的荣誉。皇帝会挑选品德兼优者入值南书房,这些人被称为在南书房行走,他们主要是陪同皇帝作诗绘画,起草皇帝的旨意。一般情况下,南书房对外是不开放的,它是完全由皇帝掌握的严密机构,只有得到皇帝的约见才可以进入到南书房中。
自雍正年间,朝中大事都归由军机处办理,南书房的官员地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经常能觐见到皇帝,这些官员在朝廷中的话语权没有降低,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直到1898年,光绪皇帝才正式将南书房撤销,存在200年之久的南书房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清王朝的“内阁”军机处有什么作用?
清朝出现的军机处又被称为总理处,是清朝核心的权力机构,相当于明代的内阁。1732年,把设在隆宗门内的军机房称为军机处,军机处负责处理紧急军务,辅佐皇帝打理日常军事与其他政治方面的事务。
早期的军机处主要以处理国家的军务为主,但是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地位不受动摇,并不断增加其组织构成,使其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被称为军机大臣,这些军机大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皇帝在尚书、侍郎等重要官职中选拔。
1791年乾隆年间,凡是机密大事都交由军机处处理。此时军机处已经成为朝廷的核心行政机构,掌握了统治的大权,是国家最高的执政中心。虽然军机处是国家权力的中枢,但是其办公场所并没有像现在国家机关一样有明显的招牌,军机处办公场所称为值房。
军机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向皇帝启奏事务,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军机处当天的事情不能推延到第二天。一般情况下,军机大臣每天早上都会早早地进宫觐见皇帝,向皇帝反馈完问题,得到皇帝的许可后,才可以离开。如果有紧急事务要禀奏,恰巧皇帝出巡,军机大臣们会自行处理并书写“军机大臣密寄”等字样等皇帝回来查阅。这样一来,军机处省去了很多中间不必要的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度使制度与安史之乱有何关系?
节度使是中国唐代就开始设立的军政长官。唐代的节度使最早是由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演变而来的。节度是为了节制调度。节度使之名在《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中就有记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
节度使的权限基本上没有超过唐初的都督,只是节度使作为诸军统帅,所领兵力稍微大些。节度使兼任节度使及营田使,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屯田或营田是为了解决边军粮食供应问题,节度使并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力,只是有权调配军费开支。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北方形成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的任务开始变得艰巨,权威也开始大起来,还统管军事专杀。并且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还经常一个人监管三四镇之多,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的权限。最终造成内轻外重,酿成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唐廷设置了节镇。节度使要听命于节镇。内地节度使辖区是藩卫朝廷的军镇。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的,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各节度使大多都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军变事件不断发生。宋代初期继承了五代的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赵匡胤、宋太宗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辽、金分别于大州或节镇诸州置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到了元代,节度使就都被废除了。
理藩院是处理什么事务的机构?
在清朝时期,把统治西藏和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称为理藩院。1636年,首先在蒙古设立了衙门,目的就是要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不久后,便把衙门改名为理藩院,并被纳入礼部的管辖范围。理藩院从建立之初就对蒙古实行管理。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清政权在全国的巩固,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和西藏地区也设立了理藩院,对他们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加强这些地区和中央之间的联系。中央政府为此还制定了对这些地区统治的条例和措施,并多次修改,逐渐完善。
1644年,扩大了理藩院的人员配置。1662年,中央决定把理藩院提升到与六部同等的地位,并设立了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乾隆年间又把徕远列为理藩院中的一司,使理藩院机构组成更加完善。每个司会各尽职责,他们会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医疗、疆域等众多问题进行明确分工。
刺史的权力是如何演变的?
刺史主要是管理监察的职务。古代称为监察院御史,即监察御史。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元封五年开始设立的。当时废除了各地方的监察御史,又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州任命一个刺史官员。“刺”就是检核问事的意思。
刺史巡查的范围主要在郡县一带。刺史监察管理地方的各种事务。刺史不受丞相的管制,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但是他可以管制俸禄为二千石的太守。
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之前,地方监管制度不严,出现了诸多弊端,管理也十分混乱。于是汉武帝就想方设法建立一个趋于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设置这种制度,能够更有力地加强中央集权。
尽管如此,刺史制度也会因为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东汉的时候,刺史的权力已经大起来,成为实际的地方长官。灵帝时期把一些权威较大的刺史改为牧,刺史实际已成为一州军政的长官,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就这样随之形成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刺史统领一州,大多有使节、持节、假节、都督等军事衔职。隋文帝时期,就废除了郡,以州领县。这个时候,刺史与以往的太守基本就没有什么差别了。隋唐时期,炀帝、玄宗、武则天都试图把州再改为郡,但是后来还是用州管制。晚唐时代,刺史的职位逐渐被轻视了。宋代的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
“绍兴师爷”是个什么职位?
“绍兴师爷”是清代官署中的幕僚。当时在朝廷中的绍兴籍人较多,所以给他们特别设立了此职位。
所谓“绍兴”是指清代的绍兴府。共八个县,包括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位于杭州湾南岸。这里的“师爷”讲的就是古代官府衙门中的幕僚。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场所,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后来也延伸到了整个官场中。在幕府中办事的那些文职佐理人员,就叫幕僚或幕友。他们是一些受过专门训练,在法律、财会、文秘等方面具有专门知识和一技之长的读书人,被各级地方长官聘请为某一方面的私人顾问,不带官职而参与政务。官员称幕友为“西宾”、“西席”、“老夫子”、“先生”,幕友称官员为“东翁”、“东家”,平时幕友与官员可以平礼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