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城融合发展:常州实践与特色
- 芮国强
- 11377字
- 2020-08-29 06:14:29
二 产城融合科学内涵的理论分析
(一)产城融合科学内涵的理论界定
国外对于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分别散见于城镇化、工业化等的相关研究中。也就是说,对于产城融合思想的相关研究国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像早期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就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二战以后,一些欧美国家在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城市和新建城市时基本上是按照合理的功能分区原则来规划和建设的。生产地域综合体思想于1948年由当时苏联经济地理学家提出,起初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空间组织形态传入中国,而后于1960年代被介绍到欧美等西方国家。到了1970年代,美国郊区化趋于成熟,出现了“边缘城市”,即位于原中心城市周围郊区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随着城镇化研究的深入,很多专家、学者指出,城市的空间布局是具有结构性的,单个城市、超大城市、城市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应是有客观规律的。著名城市经济学家弗农·亨德森(Henderson)指出,如果一些地级城市的规模扩大一倍,则可以使其单位劳动力的实际产出增长20%~35%。兰德尔·S.罗森伯格尔等在2002年就提出城镇化扩展应与产业结构以及就业平衡。可以认为,以上这些理论与实践是国外早期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城融合这一重大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产城融合相关字眼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经常出现,但是直到近年才有学者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由于研究的时间仅有短短的几年,加之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目标和学科背景方面的差异,对产城融合的概念界定也存在诸多分歧。
张道刚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应该在同一步调上运作,不能一快一慢,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双向融合”,实质就是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倡导将产业园区作为一个城镇来经营。卫金兰和邵俊岗认为产城融合应包含产业和城市共生、生活与就业并存以及制造与服务互动三个层面。孔翔和杨帆认为产城融合指的是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建立在城市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等,以产业为保障,促使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实现城市自身的升级,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良性发展的模式。他们提出,在产城融合中,要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优化之间的互促关系,既要以产业发展为城市功能优化提供经济支撑,更要以城市功能优化为产业发展创造优越的要素和市场环境。杨芳和王宇认为,产城融合主要是指“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其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用地规模、规划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其最终表现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贾晓华认为,城镇化更要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将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离开了产业支撑,城市就会被“空心化”,而离开了城市的依托,产业就会被“孤岛化”。刘瑾等将产城融合界定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就是建设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生产性和生活服务融合、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许健、刘璇认为“产城融合”的内涵是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李磊认为产城融合的核心是推动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园区向多功能城镇社会转型。
李文彬和陈浩着眼于以人为基础,认为产城融合应该从人、功能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只有实现“以人本为导向、结构匹配和功能融合”的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杜宝东从融合的阶段特征(时间维度)、融合的空间逻辑(空间维度)、融合的类型差异(类型维度)与融合的目标导向(人本维度)四个维度系统地建立起产城融合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认知体系。李学杰认为产城融合主要体现的是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实质是城镇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城镇功能的协调、要素的有序流动、产业与城市有机单元的联系,其最大的困难是促进产业转型与城市功能的相互融合。林华认为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适当地增强城镇的相应功能,具体可从产业结构和城镇发展中的就业结构的关系、就业结构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实现。陈云认为产城融合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集中于相对独立的新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发展来实现。裴汉杰认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与非农产业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没有非农产业支撑的城市只能是“空城”,而没有城市依托,再高端的产业也只能“空转”。
在研究城市空间领域方面,夏骥指出不能出现重产轻城的现象,如果缺乏产城融合的社区单元,则园区对城市的支撑将减弱。蒋华东认为“产城融合”不是简单的互促关系,而是具有多重网状形态,只有产业与城市相互渗透、复合式发展,达到动态平衡,才能创造更大的生产力。邵安兆认为为了防止新城区建设走弯路,要依赖于产业化与城市化的有机融合,打造产业布局合理、城市功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城。
综上可见,我国对产城融合进行深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主要的研究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在产城融合的概念和内涵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将研究目标定位于以产业区建设促进新城发展;有些学者认为产业和城市应当共进退;有些学者认为产城融合是一项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在空间上既要做到合理布局,也要兼顾各个影响要素。总之,学术界对产城融合概念内涵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为各方所公认的较为确切的定义。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理论界对产城融合的认识存在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广义角度的产城融合,多指产业和城镇(城市)的融合;狭义角度的产城融合,多指产业园区与城区的融合。产城融合是指在综合考虑城市承载力与产业空间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基础上,通过城市与产业的有序发展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城市服务水平,形成城市功能优化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与良性互动的科学动态过程。我们认为,产城融合发展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产业以城市为依托,城市承载产业发展空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完善服务配套,让产业更加依附于城市,让城市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从而达到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动态的相辅相成之发展;是指产业与城市在功能、空间、结构、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相互匹配、有机互动、共同演进、螺旋上升的状态和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城市空间载体的动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城市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城市组织结构的完整高效、城市政策体系的整合统一、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城市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其本质是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城融合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产城一体”阶段,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产业也能带动城市的初步运作;其次是“产城互促”阶段,城市的加速发展刺激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也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最后是“产城融合”阶段,这也是城镇化发展较为高级的阶段,表现为产业区和生活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城市和产业合二为一,相互融合在一起。产城融合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和城市发展要做好科学规划,从而避免城市化建设中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真正落实产业定位和科学的城市规划,从而充分发挥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从实质来讲,产城融合发展是在人本主义导向下对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合理组合,反映了一种追求产业、城市、人口之间良性互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体现,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与产业共生,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共进、良性互动的一种科学发展状态,是新阶段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趋势。在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下,产业、城市和人的关系是: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和经济支持,城市功能的增强反过来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而人则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和纽带,产业发展为人提供就业,城市则为人的活动和居住提供场所和条件,通过人的活动可以带动城市功能的增强。产城融合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产业和城镇相辅相成。推进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由于产城分离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并没有呈现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下的主要特征就是产业和城镇相辅相成,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二者相互促进,共促经济发展。
——人的能动性全面发展。过去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往往忽略对人的关怀,偏离了城镇化的本质要求。而产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产业、城镇和人的融合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城镇化,产城融合更加注重人的能动性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过去传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虽然经济和城市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尤其表现在空气污染上,日趋普遍的雾霾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下,更加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更加科学,注重环境保护,建立绿色城市;产业方面,淘汰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大幅度降低单位GDP能耗,使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将和谐共处。
可见,产城融合主要体现在布局和功能的统一、城市和产业的共生、居住和就业的融合、生产和服务的互动、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功能融合。指城市产业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相匹配。城市不仅包括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功能,而且还包括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信息交流功能等。注重功能融合,就是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居住、生产、交通、服务等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体系,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二是空间融合。指城市功能与空间载体相匹配,就业、居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相匹配,城市建成空间与生态环境空间相匹配。城市不同的功能区是城市发展彼此联系的空间网络单元。由于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占地要求、空间排他性等属性,不同产业与居住、服务等空间融合的方式不同,因此必须要从城市甚至区域的整体出发进行合理规划,根据空间主导功能的不同将产业、生活、服务、生态等空间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只有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总体格局实现有效的衔接,才能够构建起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从而达到不同城市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
三是结构融合。指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结构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人口结构相匹配,城市要素结构之间相匹配。城市的发展不仅与人口劳动力总量相关,人口结构的不同也将直接影响到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人口的职业构成决定居民工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差异又使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见,就业结构与人口结构能否相匹配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
四是身份融合。“产城融合”就其实质而言,应是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其根本是居民身份与就业类型相匹配。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和人口构成决定了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城市规模、居住模式、生活配套设施的供给等诸多问题。
五是组织融合。指不同功能区与其所在行政区域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与融合。
六是政策融合。指不同功能区与其所在行政区域政策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动态协调性,即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点,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但整体应协调。
(二)产城融合的构成要素
产城融合是产、城、人、地、业、居六大要素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其中:人是核心,地是载体,“业”和“居”是支撑,“产”是关键,“城”是基础,产因城兴,城因产立,人因产而业、因城而居;反之亦然,人因业而立、因居而乐,业聚为产,人聚为城。业和居是产和城的微观基础,业与居的协调要求产与城的融合。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见图2-1。
人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存在的核心要素,这是由城市的本质决定的。城市的本质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源于人的聚集,城市的衰落和消失也是因为人的迁离。产业的存在为人提供工作,是人在城市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城市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在推进产城融合时,要遵循产业先行的原则。同时,一个地区的产业对城市的发展前景、居民的收入水平等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公共服务对象一定要以人作为目标。产业是关键,城市是基础,产无城不立,城无产不兴,两者共同为民众提供就业岗位和居住地,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参与要素,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载体。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土地要素。
图2-1 产城融合的要素及其关系
产、城、人、地、居、业作为推进产城融合的六大要素,其中人是核心,其他要素都是为改善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供支持的。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城镇化超前,人的城镇化滞后。推进产城融合就是要使当前的有城无产、有产无城和功能不完善的老城区逐步转变为功能完整的城市主体,为群众提供完善的就业和生活保障。
因此,产城融合本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导向,所反映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条经济与社会、产业与生活、城市与农村、生态与生产的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产业结构上要求以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农业为基础,产业形态上强调“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结构上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产业园区由工业园区向产业集中区转型,产业集中区向产业社区提升,产业社区向城市特色功能区嬗变,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可以说,产城融合的关键要素在于人,其要义绝不仅限于产业与城市。
据此,可以将产城融合的主要内容分为人口、空间、经济等三个维度(见图2-2),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人、城镇、产业三个研究对象。人和城镇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人口城市化、市民化,要想实现国家层面制定的城镇化目标,农村的乡城转移人口应该要达到相应的数量予以配合。人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基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协调进行,即各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和实际的供给相匹配。在产城融合的思路下,尤其注重分析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缺口相互协调。城镇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城镇的规划和发展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在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尽量避免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等失调现象。人、城镇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劳动力作为中介进行研究,将前面的结论进行综合,把三者联系起来,在研究过程中又不仅限于劳动力这个要素。人的分析过程中包括农业人口的素质、观念、受教育年限、性别比例等。城镇的分析过程中包括城镇的空间规划、政府的政策措施、道路交通的硬件设施、生态环境、公共设施配套等。产业的分析过程中包括三次产业的发展比重、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产业体系构建、优化升级等。
图2-2 产城融合的三个研究维度
资料来源:姜玉砚:《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16。
新型城镇化的“人本导向”并未改变“产城融合”概念中“产”的含义,“产城融合”提出时“产”主要指的是工业。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多次指出的要“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我们可以将“产”理解为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在“城”中的“人”的效用水平,而以此出发,“城”就不能再仅仅理解为“城市”、“城镇”或者“产业园区”这样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在马斯洛需求框架下,“人”的需求主要包括:满足生理需求的食品、住宅;满足安全需求的医疗;满足社交需求的娱乐;满足尊重需求的就业、高档消费;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教育、培训等。不难发现,“城”满足“人”需求的主要手段是“城市功能”。结合“城”所包含的空间含义,本书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在“人”聚集的地理范围内满足“人”不同层次需求的城市功能。
从“人”的视角出发,“产”与“城”需要融合的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在经济理论中“人”通常被抽象成劳动力,劳动力是“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因此其与“产”在地域上具有天然的不可割裂性;第二,与普通生产要素仅需要提供储存空间不同,劳动力存在多层面的需求,因此,其与“城”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城市功能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作为“产”之一的服务业,与工业产品相比,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三大特征。尽管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影响下,上述三个特点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和质疑,但改变有限,大多数服务活动尤其是消费服务仍受到明显的时空限制。因此,服务业很难对“人”实现“跨区域”供给,即“城”的功能无法作用于不在其地理范围内的“人”。
同样从“人”的视角出发,“产”与“城”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第一,“城”能够通过提高“人”的效用水平来吸引高质量的劳动力,进而提升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发展实践及走访调研表明,制约有关地区产业升级的最大问题往往并非资金或技术,而是长期只注重工业发展、忽略生活要素配套的“产”“城”脱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商贸、教育、医疗等服务的缺乏,劳动力(尤其是高质量劳动力)因需求无法被满足而大量流失,导致产业升级陷入瓶颈。第二,“产”能够通过促进“人”的集聚,为“城”的繁荣提供必要前提。如上文所述,城市功能的获得主要来自服务业,而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需求规模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只有大量消费者和经济组织集中在一起,才可能提供服务产业化所需的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工业发展能够引致劳动力集聚(这在中国伴随城镇化的高速工业化发展中已得到体现),为作为城市功能载体的服务业的催生提供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应该是“产业”、“人”和“城市功能”三者的融合。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产城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在提高“人”的效用水平的前提下,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共同繁荣。而基于“人”这一视角的讨论又表明,“人”是“产”“城”之间有效互动和融合上升的关键连接点。
因此,产城融合就是要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产业的、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就是要在城市发展中形成“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管理创新”三轮驱动的新格局,形成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才、人才与城市协调共融的发展新模式。产城人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态势,也是一种发展格局,这种态势和格局在不断优化和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良好的空间发展布局和生态环境,是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基础。合理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高标准的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是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优质的公共服务、完备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城市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要让高端人才不断集聚并支撑各产业和城市事业的发展,要使各层次人才在城市中充分实现其个人发展价值。
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城市是产业发展的沃土,要具有完备的产业生态链,同时,这条产业生态链在城市中要比较容易得到配套,产业价值链也比较容易得到延伸,从而实现产业的自我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这一意义上说,产城融合主要是指产业-空间-社会三大结构的融合。其中,产业结构是动力,良好的产业基础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初始驱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社会结构中的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空间结构分异;空间结构是载体,随着产业结构沿“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路径的升级,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生活空间,而城市空间功能与产业功能的融合有助于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社会结构是保障,居住人群的教育结构决定就业需求的匹配度,不同产业工人对产业、交通空间的需求不一,消费能力的分层也导致了居住、游憩空间需求的多样化。
产业结构的融合是指园区在产业组织过程中,要结合主导产业的不同需求及特点,既要配备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又要配套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形成网络化产业关联结构。《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些功能区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系统。空间结构的融合将产业的不同空间需求与城市的不同功能区作为彼此联系的网络空间单元,构建起产业复合、职住平衡、服务配套和生态宜居的空间组织方式,从而达到让居民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就近就业、购物和休闲的目的。社会结构的融合是指产业园区内居民的教育结构、从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匹配,并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相协调。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直接影响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的收入水平使得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并导致社会服务需求的差异化,进而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城市的居民是否与当地就业需求相匹配成为促进产城融合的基础。随着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人群的构成趋于多样化,消费结构趋于高级化,因此应逐步建立与城市化发展相契合的,由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公共管理构成的产业园区社会管理架构,形成园区与母城一体的、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公共安全系统与行政管理体系。
(三)理解产城融合科学内涵的维度
产城融合是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以模式创新为战略驱动,通过合理的空间统筹和规划,推动产业和城镇的均衡发展,进而达成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现实目标。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维度。
1.人本维度: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孙红军等认为,产城融合的基本动力有两个:第一,产城融合是在市场导向下寻求资源要素最优配置,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驱动;第二,产城融合是在人本主义导向下对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与合理组合,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的驱动。进一步讲,“产城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因此,从本质上说,“产城融合”是城市规划从“功能主义”价值导向向“人本主义”价值导向的一种转向回归。人本主义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一是要厘清产城融合发展的主体到底是谁,是人还是物;二是要基于人的真实需求来进行功能安排和制度设计,避免出现形式化;三是要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尤其是那些供小于求的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关联体系,引导城镇功能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可见,产城融合是产、城、人的融合,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这一理念要求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人的智慧为动力,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创造理想的就业创业环境与人性化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使人可以安居乐业,“产”可以提升效益,“城”可以富有吸引力与生命力。
2.系统维度:模式创新的战略驱动
产城融合系统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要素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功能效应子系统。产城融合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通过互动构成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融合子系统的运行;在融合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融合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环境之间都会产生互动关系,并推动城镇化、产业化以及产城融合水平的提升;融合子系统运作的结果就是功能效用子系统的结果——人口、制度、空间、产业和思想的融合——产城融合(见图2-3)。
图2-3 产城融合系统
从系统维度来看,产城融合发展必须坚持模式创新的战略驱动,要求由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向市场主导的内生型模式转变。一是要适度建立智慧产业园区,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化,整体促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二是要构建智慧产业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镇之间产业要素的交流对接,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三是要考虑建立智慧城镇和协同创新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最佳的承载空间,为推动智慧城镇和智慧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3.时间维度:产城均衡的演变目标
从时间维度来看,产城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产城均衡发展的演变目标,从根本上梳理产城关系演变的一般性规律。一是要做到产业内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的均衡,实现产业的高效发展;二是城镇发展中要实现公共产品供需的均衡,诸如城镇交通、土地规划等;三是要由单一功能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点支撑的城镇型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居住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4.空间维度:空间统筹的结构前提
由于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占地要求、空间排他性等属性,因此不同产业与居住、服务等空间融合的方式不同。在城市空间拓展中,居住、服务、产业、绿地等空间应当相互有机融合,改变以往各功能空间相互隔离的空间布局,营造方便、舒适、可持续的环境。因此,产城融合必须坚持空间统筹的结构前提:一要促使产业区与职工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有序,避免结构混乱和模糊不清的特殊现象;二要完善产业区的配套公共服务,依据产业区的建设需要规划城镇新区,实现“有城镇有产业”的共存局面;三是考虑产业区建设由水平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提倡紧凑型城镇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和容积率,强化与城镇功能的契合。
(四)理解产城融合科学内涵的层次
产城融合的核心要义是指产业与城镇(城市)的融合发展。由于城镇(城市)概念的伸缩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全国、城市圈(城市体)系、单个城市三个层次来观察、理解、认识产城融合问题。
1.全国尺度的产城融合
这一层次的内在要求是在中长期内必须将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统一起来考虑,并有科学的预见性。曾经有学者根据公开资料进行统计并得出一个结论,到2020年我国所有城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16.5亿人。按照城市规划,这些人口应当是都考虑了与就业的匹配。缺乏全国统一指导的城市规划,导致产业、人口、空间的逻辑错配和混乱。毫无疑问,到2020年,必然会出现有人没产业、有产业没人、没产业没人等各种不期而遇的后果。
2.都市圈或者城市体系尺度的产城融合
这一层次的科学内在要求是:在整个城市体系或都市圈内,根据中心城市和成员城市之间、成员城市与成员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以及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化趋势,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高端服务业与普通服务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从而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之间匹配良好的区域性产业体系。从这一内在要求出发审视目前的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全面扩张,产业功能紊乱的局面十分严重。
3.单体城市尺度的产城融合
可从超大城市和一般城市来认识。对于超大城市,产城融合的实践体现在城市功能分区、卫星城或新城建设中产业与城市的相互支撑、良性互动。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形成在一定范围内匹配良好的人口就业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般城市所建设的庞大新城或新区,极端重要的是要判断在中长期内根据这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转移,能够在这个新区内形成足以支撑相当部分人口就业,并有助于满足整个城市产业体系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张。在单体城市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产城融合会面临不同问题。
当然,当前我国最突出的是大量新城新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缺乏现实乃至未来可以预期的产业支撑,在房地产市场高涨的热情推动下,在农村集体土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变的巨大利益的推动下,一片片由住房构成的所谓新城新区拔地而起。但这不是城市功能规划良好的卧城,而将长期乃至永久成为空城、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