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共同出版的《中国梦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它从八个方面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概况。

第一章论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绝大部分时间以采集与渔猎为生,依靠自然界提供食物。在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为应对人口增长引发的食物稀缺,先人们把植物栽培成作物,把野兽驯化为家畜,把飞鸟饲养为家禽,由此形成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开始生产食物的标志,也是文明时代诞生的标志。先人们发明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方法,使我国的农地能在集约耕种的情形下保持地力长久不衰。有的学者认为最近300年中国走向衰落同农业停滞有关。其实,这段时间工业革命对农业的影响还很有限,中国农业仍具有相对优势。中国经济颓势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未能主动进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升级,产业融合的家庭经营也制约了分工分业的发展。

第二章论述农业改革的背景和基本经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赶超发达经济体,我国对农业实行了扭曲工农业产品贸易条件、统购统销政策和人民公社体制三位一体的经济制度。凭借着这套制度,我国在人均GNP很低的欠发展阶段达到了10%以上的积累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该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受益甚少,很多农民的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所以,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贫困地区率先展开的。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后,生产积极性高涨。按可比价格计算,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6%,加上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大部分农民的温饱得到解决。中国农业改革实际上是沿着两条线索同时展开的。一是应对贫困的挑战而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应对周边地区发展更快的挑战而实行的对外开放。中国农业改革的经验是: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蕴藏在农村,市场导向是农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向农民赋权是挖掘农业潜力的关键举措。

第三章论述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旨在集中农业剩余,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旨在激发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旨在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充分竞争,消除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对农业技术应用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制约。随着口粮田和土地养老重要性的下降、农地生产功能和资本功能的分离,农民和地主的分化,以及从事农业机会成本的增大,以家庭为基础、超小规模的农地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农业发展的要求。本章在论证核心农场是最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探讨了识别核心农场的三个条件,分析了核心农场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培育核心农场的建议。

第四章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发展。改革前中国农业结构处于相对稳定阶段。1952年至1978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份额由85.9%下降到80.0%,平均每年减少0.23个百分点。改革后中国农业结构进入快速变化阶段。在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里,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份额由80.0%下降到50.1%,平均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3年,在粮食不断提价的影响下,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有所变化。30多年来,在农产品产量稳速增长和人口增长减缓的共同作用下,目前除乳制品外,中国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食物占有量已经达到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改革前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有较强的相似性。改革以来我国各种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例如,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份额由1949-1959年间的69.21%提高到2010-2012年的77.78%,增加了8.57个百分点。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平均每公顷耕地的生产力由779元提高到4296元,年均增长4.86%。人均劳动生产率由1017元提高到9483元,年均增长6.40%。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森林、草地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局面已初步得到扭转。

第五章论述中国农业与农业政策转型。具体包括:农业经营制度出现了由集体经营向家庭经营转型,由超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由强制性管理向诱导性管理转型。农业结构出现了耕地由雨养农业为主向灌溉农业为主转型,农业由种植为主向养殖为主转型,畜禽业由分散养殖为主向集中养殖为主转型,水产业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型,农产品贸易由净出口向净进口转型。农业政策出现了从集中农业剩余向支持农业发展转型,从全面扶持向重点扶持转型,粮食从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型,从发展生产到保护生态转型。总体上,农业发展从经济发展向社会发展转型。

第六章从产品、资源、生态和消费四个层面论述了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为0.795,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规模效益为0.957,改进空间不是很大,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表明,经营规模每增加1亩可降低成本2%~10%,即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第七章从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低效化、耕作强度下降和农业竞争力下降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八章论述农业发展目标和愿景。中国农业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初步建立以土地适度经营规模为基础,以高素质农民、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为动力,以生产作业外包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支农工业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为支撑,适应小康生活要求、国际竞争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农业发展途径是:由应对农产品数量需求拓展到应对农产品质量需求,由应对单一的农产品需求拓展到应对农产品和能源需求,由保障农产品供需平衡拓展到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由保障农民增收拓展到保障农民权利。农业发展政策是:将替代农户规避风险的政策转换为激励农户追求效益的政策,将黄箱政策转换为绿箱政策,将生产补贴政策转换为生态补偿政策,将实物形态的产权政策转换为价值形态的产权政策,将方针政策转换为法律法规。农业发展愿景是:农民享有完全的国民待遇,农民拥有充分竞争的机会,农民掌握新增的知识和技能,农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现代化的农业,一个消除了弱质性、具有自生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一个在劳动力、资本等方面能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竞争的农业,一个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农业。这个目标达到以后,农业方能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和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国家最大限度减税的基础和所有产业开展充分竞争的基础,农民方能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方能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