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研究
- 李秀香
- 4494字
- 2020-08-29 06:39:54
第三节 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及气候智能型农业问题提出
一 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全球气候变化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这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3年,英国最先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得到了广泛肯定和应用,此外还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
低碳农业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低碳技术,减少能量消耗或资源损耗、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四低两高”的特征: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益。低碳农业要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即减少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改良剂、饲料添加剂等各种农用化学品的投入。其实质是能源和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其核心是能源和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关键则是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发展重点是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固碳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控,因地制宜地科学利用、循环使用各种资源,做到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农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相统一的新型综合集约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套复合农业系统,通过农业生产体系与人工生态系统的融合,在农、林、牧、副、渔等部门之间进行多层次、复合型的农业生产,通过粮豆轮作、混合放牧、生物防治等生态技术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国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突出种植业以有机肥为主,养殖业以有机饲料为主的特点。其特点是注重生产过程管理,以生态平衡为主线对农业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规范发展。化肥、农药、生长激素、饲料添加剂等与上述理念相悖的物质不进入农业生产过程,转基因物种及物品也不允许进入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
有机农业起源于中国古老农业。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金(King)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之后耗时两年完成专著《四千年的农民》,该专著指出: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时间和空间优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人畜粪便、塘泥等一切可供培养土地肥力的废弃物均可还田,节俭的理念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有机农业”这一术语的出现则是在之后的1942年,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有机园艺》(Look to the Land)将“有机农业”这一术语引入人们的视野,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才开始重视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的概念才开始被广泛地接受。
循环农业就是以“4R”(Reduce Recycle Rouse Rethink)为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现代技术耦合、循环生产工程、管理方式创新和机械配套等,改造并完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的方式,最终实现农业经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清洁的一种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注重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态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农业清洁生产,使用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污染最小化;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农业发展模式也有低碳、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些特点。如“旅游农业”是一种现代新型交叉产业,它以农业为基础载体,以旅游为终端产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和配套服务,将农业生产活动充分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把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农艺展示、农产品生产加工、农村风俗民情、田园风光和旅游者融为一体,满足游客观光、品尝、休闲、娱乐、参与、体验、购物、度假等需要,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再如,“文化农业”是指以传承人类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为主要任务的农业,它是多功能农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同时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其中凝聚的智慧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进。中国古老的文明与风俗通过农业加以传承,这便是“文化农业”的基本理念。另外,“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之中、城市周边地区或者城市经济圈,以所在城市为依托对象和服务对象,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在大都市周边与间隙地带或大中城市群之间形成的,依托都市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优势,遵循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都市辖区内及辐射地区的有限土地、自然生态与环境及民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的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服务城市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二 气候智能型农业问题的提出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了《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强调为了减少气候变化对全球,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带来的损害,应通过立即行动(Act Now)、共同行动(Act Together)和创新行动(Act Differently),来建立一个“气候智能型世界”(Climate Smart World)。“气候智能”可以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探讨和思维,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有了新航标。
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受气候变化影响直接。2010年10月2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气候智能型农业(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 CSA):有关粮食安全、适应和减缓问题的政策、规范和融资》的报告,阐释了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严重短缺地区产生的影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降低了此类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农业稳定性和农业收入,因此,到2050年世界农业产量增加70%以上才能满足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达到目标,亟须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报告还指出:气候智能型农业是人类为适应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既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更高目标实现基于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农业发展。该报告提交到2010年10月31日~11月5日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全球农业、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大会上,该大会通过题为《农业、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行动路线图》的报告,指出通过开发新技术、增加资金投入来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可以化解应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和粮食增产两者的巨大矛盾,提出将农业相关投资和政策与走向“气候智能型”增长联系起来的具体措施。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全新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在2013年11月的华沙《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上强调,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是创造可持续性未来的一种方式。
气候智能型农业是新型农业产业建设与发展模式,侧重于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保证粮食安全;维护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恢复力。该农业发展模式更加强调智能应对与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集各种农业气候智能技术于一身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气候智能粮食安全体系的建设效率。
2013年3月20日~22日,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气候智能型农业会议基本明确了该农业发展模式的三大主题:一是农业与粮食系统;二是农业环境与区域问题;三是体制与政策。主题一强调的是发展障碍问题,即农业气候风险、生物能源和燃料扩张问题。主题二强调的是发展模式的适应性和不确定问题,即实现多功能性农业、粮食和渔业系统,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由于气候变化的农村人口迁移问题。主题三是制度框架问题,即气候智能型农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是气候时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而技术体系建设则是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新引擎。
2013年12月3日~5日,南非农业渔业发展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农业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高官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个国际组织的500多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继续探讨“气候智能型农业”在全球的推广问题,并提出“从今天开始一起智能种植”的口号。
南非农业研究协会主席沙德瑞克·莫夫利从水稻种植的角度阐释了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念,联合国粮农组织气候、能源及权属司司长姚向君认为,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是指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前提条件下持续提高粮食生产率和农作物的气候适应能力,以及降低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
由此可见,气候智能型农业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气候智能型农业是通过高效率模式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实现粮食生产安全的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来看区别在于:[1]不仅强调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强调农业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气候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必须是智能的;[2]更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3]更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援助;[4]更强调粮食生产高效高质以及粮食安全;[5]更强调农业政策的高效性;[6]更降调农业生产生产效率,实现以较少投入创造最多产出,强调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根据以上探讨可知,“气候智能型”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合理利用资源和充分保护环境为目的,以预警气候变化和智能应对措施为理念、以低碳农业生产并持续供应产品为方法,实现智能化产品生产体系、智能化食品安全体系、智能化农业出口战略和智能化农业国际平台等农业功能高度统一的发展模式。气候智能型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智能应对与低碳发展的农业法规、现代农业制度体系健全和地区的协调发展相结合。
二是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技术普遍推广。气候智能型农业是科学的技术模式,它集各种农业技术形态的优点于一身,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农业技术高效整合,达到农业对气候智能化应对与适应的效果。主要包括高科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气象监测与预报技术、智能化防灾减灾技术、高科技智能节能节水技术、高效高质育种技术、农业智能循环发展技术等。
三是粮食安全体系高效。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既要资源节约、低碳减排,又要智能应对气候变化,使农业产业及地区结构合理适应气候变化,使减灾防灾机制高效运行,其中包括合理的农业进出口政策。
四是低碳、智能发展的农业保障体系健全。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制度健全高效。
总的来看,气候智能型农业应能从根本上、制度上和实践中使农业对气候的适应智能化,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成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正因如此,如果德国把工业智能化时代称为工业4.0,那么气候智能型农业无疑是农业4.0时代的范本,而这一农业4.0正是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逐步取得成就的大背景下破土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