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能力的界定与评估体系

一 产业外向发展能力的界定

产业外向发展源自外向型经济概念,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外向度越高,与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越高,综合竞争实力就越强。世界银行提出,所谓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为国内市场进行的生产活动与为出口进行的生产活动不存在歧视,同时对购买本国产品和购买外国产品不存在歧视。外向型经济通常被认为由“三外”,即“外贸”、“外资”和“外经”构成。由此,外向型经济是一种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并存的发展战略。而外向型经济在现实中往往体现为具体的行业或企业利用资源禀赋与技术发展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外向型经济实质上就是产业或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即产业的外向发展。

产业外向发展能力则是一系列反映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贸易、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囊括产业发展外资、外贸、外经的能力以及为产业外向型发展提供支撑的生产及技术能力。由于外资与外经的数据难以获取,本章主要利用外贸数据考察企业“走出去”的能力,进而将产业外向发展能力分解为外向发展实力和外向发展潜力两个角度来考虑。

1.产业外向发展实力

(1)区位比较优势。

区域内产业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是企业外向发展的先决条件。区位优势由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产业基础等因素共同形成。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技术差异等新要素纳入比较优势的诸多因素中,发展并丰富了比较优势的内涵。区位比较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它意味着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如果产业能充分发挥所在区域的比较优势,就能通过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生产率与贸易优势。

产业外向发展的竞争能力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参与国际贸易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特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国际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贸易竞争能力,即一国或地区的产业能够持续有效地为国际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2.产业外向发展潜力

产业外向发展潜力指贸易扩张与市场潜力,强调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以及各产业跨越边界获得贸易利益的能力。这一能力依赖于该产业所面临的市场潜力及相对的贸易利益空间。

由此,基于贸易理论的演进,产业外向发展能力是以区位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产业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为优势,通过贸易扩张与市场实现的。

二 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考虑云南省外向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云南省产业的发展状况,基于上述产业外向发展能力的界定,我们考虑构建具体的能力评价指标。

1.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实力(Ⅰ):区位比较优势

区位比较优势反映一定地理范围内发展某一产业所具有的优越条件,也是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它意味着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有利的区位条件便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的生产,并有利于减少生产中的交易成本。产业专业化与集聚是产业具有较高生产率且有能力走外向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而较低的生产成本则是充分条件。因此,本章选择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指数、EG指数以及产业成本优势指数测度区位比较优势。

(1)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指数。

地区专业化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方面的优势,大规模地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且优于其他地域的专业化的生产部门的过程。樊卓福认为地区专业化水平越高,地区间贸易的相对规模越大。本章采用樊卓福的行业地区专业化指数来衡量某一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用FI表示:

式中i代表地区,i=1, 2, …, K, mj代表行业,j=1, 2, …, K, nEij代表i地区j行业的产值,sij代表i地区j行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份额,sj代表j行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份额。

FIj的取值范围在 [0, 1 -sj]。若每个地区j行业的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等,则FIj的取值为0;如果j行业集中于一个地区且该地区仅生产j行业的产品,则FIj的取值为1-sj

(2)EG指数(γ)。

产业在空间的聚集是区位自然优势、生产外部性及企业随机集中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衡量产业聚集的空间基尼系数往往存在失真的问题,结合赫芬达尔指数,Elision和Glaeser提出新的测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集聚指数,称为EG指数。

式中,

j行业在m个地区内的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

表示j行业中以产值计算的企业集中度,Ek为第k个企业的产值。γj具有较为严格的对称性。γj<0.02,表明产业在该区域是分散的;0.02 < γj<0.05,表明产业在该区域分布比较均匀;γj0.05,表明在该区域产业集聚度比较高。

(3)产业成本优势指数。

这一指数从单位工资成本的角度反映了一地区的要素优势,意味着企业劳动力投入的产出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Cij为产业成本优势指数,Xiji地区j产业的产值,wiji地区j产业的工资总额;XNj为全省j产业的产值,wNj为全省j产业的工资总额。该指标取值越大,其成本优势越明显。

2.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实力(Ⅱ):生产率与贸易优势

(1)产业生产效率指数。

该指数通过j行业平均从业人员的产值与全省平均从业人员产值的比重来测度,公式如下:

式中,IPj表示产业生产效率,Ljj产业从业人员总数,Njj产业的企业数量,Qjj产业的产值。

(2)出口效率指数。

该指数通过j行业劳均出口额占全省劳均出口额的比重来测度。一地区或行业劳均出口额的高低直接受到一地区出口企业的交易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影响,该指数能够综合反映一地区出口产业的效率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i地区j产业的劳均出口额,表示全省j产业的劳均出口额。该指数取值越大,则出口效率越强,其竞争能力就越强;反之则反。

(3)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是用以论证产品周期理论的一种方法,指数的变化反映了产品在周期中由进口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出口扩张阶段、成熟阶段到逆进口阶段的进程。计算公式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具体如下:

式中,X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进口额,M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进口额。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至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平均水平;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弱;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强。

TCj表示j产品的贸易特化指数,XjMj分别表示j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因此,贸易特化指数表示的是j产品的纯出口比率。贸易特化指数介于-1和1之间,从-1到1的上升运动反映了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变化过程,从1到-1的下降运动反映了从净出口到净进口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某种产品的贸易特化指数越接近1,说明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贸易特化指数越接近 -1,说明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弱。

具体判断如下:若TC≥0.8,则表明该产品具有强的竞争力或大的比较优势;若0.5≤TC<0.8,则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或较大的比较优势;若0≤TC<0.5,则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弱的竞争力或较小的比较优势;若-0.5≤TC<0,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小的比较劣势;若-0.8≤TC< -0.5,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若TC< -0.8,表明该产品具有大的比较劣势。

3.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潜力:贸易扩张与市场潜力

(1)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该指数以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基础,考察产业内贸易的变动趋势,同时该指数反映了某一产业的市场渗透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GLj代表产业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ΔEjΔMj分别为出口和进口的一阶差分。该指标取值范围为 [0, 1],取值为0时,表示产业j的边际贸易全为产业间贸易,取值为1,表示边际贸易全为产业内贸易。

(2)产业贸易扩张指数。

产业贸易扩张指数是某地区某产业对外出口年增长率与该产业产品年产量增长率之差的分析指标,它反映了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对某产品的需求增长速度之差和一个地区某产业产品开拓国外市场的能力,体现出该产业在区际的发展潜力。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Ej表示j产业产品对外出口额,ΔEj表示j产业对外出口增长额,Qj表示j产业年产品产量,ΔQj表示j产业年产量增长额。该指数大于0,说明该产业产品具有国际市场发展潜力,能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该指数小于0,说明该产业产品不具备国际市场发展潜力。

三 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能力具体评价方法

1.Wh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法

进行产业选择时,单指标的数值往往较为容易获得,但各个指标的合成存在很大问题。由Wheaver提出后经Thomas改进的组合指数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Wh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的主要原理是把一个实际分布与假设的均匀分布相比较,通过计算假设分布与实际分布之差的平方和的最小值,来选择一个最接近的分布,并以此来确定最佳拟和分布。通过计算Wheaver-Thomas组合指数,确定单一指标下产业的优选个数,进而通过指标权重的加权处理来确定整个指标体系下产业的优选个数;然后根据单指标数值的排序,结合Wheaver-Thomas的计算值,通过效用赋值来构造各产业的综合排序矩阵,进而以加权处理方法得到各产业的综合排序,据此进行优选。

2.波士顿矩阵法

为获得产业外向发展实力与潜力指标的产业评价结果,本章借鉴管理学中的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方法,构建产业外向发展能力矩阵。波士顿矩阵最初用于企业分析时,选取的是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组成2×2的矩阵进行联合分析。在坐标图上,以纵轴表示企业销售增长率,以企业产品战略对应的产品增长目标值为基准,横轴表示市场占有率,以企业市场占有率目标值为中点,分别划分高、低区域,将产业划分为4种类型:金牛产业、明星产业、问题产业、瘦狗产业。在构建波士顿矩阵过程中,如何使产业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区域有限的资源以保证产业结构的合理是产业发展评价的主要因素。代明、韩启钰对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基础进行二维分析,以产业发展质量为纵轴(来源于产业本身的发展性质及对区域资源环境的适应性),以产业发展梯度为横轴(产业发展过程中实力的积累,产业间发展梯度的差距),划分出4种基本产业类型:一是发展质量和发展梯度双高的产业(明星产业);二是发展质量和发展梯度双低的产业(瘦狗产业);三是发展质量高与发展梯度低的产业(问题产业);四是发展质量低与发展梯度高的产业(金牛产业)(见图3 -1)。相同产业类型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梯度并非完全一致,同时存在具有过渡性质的产业类型。

借鉴上述研究,本章拟从产业外向发展的实力与潜力两个维度来构建波士顿矩阵。

图3-1 基于产业发展梯度与产业发展质量的波士顿矩阵

四 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能力评价中的数据问题与处理方法

利用前文所述指标体系与方法对云南省产业外向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时,可能面临数据不可得问题及各指标间的统一问题。

1.不可得数据的处理问题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章评价产业外向发展能力需要用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中类(三位码)产业数据,主要包括企业数量、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财务及经济指标,以及进出口指标等。但这些指标只有工业行业可得,而农业与服务业的细分行业数据不可得。针对这一问题,本章采用Wh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法与波士顿矩阵法处理工业行业数据,对农业部门则采用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示范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予以分析,对服务业则采用定性的方法予以讨论。此外,与具体行业相匹配的外向能力评价指标只有对外贸易数据,因此,本章主要使用对外贸易数据评价产业的外向能力。

2.各指标间的量纲统一问题

首先,需要对各个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目前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向量归一化变换、线性比例变换和极差变换等,在此不做详细讨论,本章采取归一化处理方法。其次,对指标进行整合处理。目前处理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有主成分法、均值法以及加权平均值法,本章采用加权平均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