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党外交的功能与作用

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辅助和配合政府外交、推进国家总体外交、促进国家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政党外交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 基础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自身所处的国际环境,单个民族国家不可能孤立于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都要与其邻国和其他国家进行交往互动。由于国际社会具有无政府特性,国与国之间很难准确把握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意图。由于互相不信任,国与国之间经常陷入“囚徒困境”之中。“囚徒困境”的存在使国与国之间爆发战争的例子不胜枚举。政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不信任问题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促进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性。在增强互信方面,政党外交具有先天的优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非正式性,即交往不是以达成某种立竿见影、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或者决议为目的,而是以沟通和交流为目标,重在长远,重在沟通,重在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与政府外交相比,政党外交的目的性相对较弱,因此可以比较坦诚和充分地交换意见,为政府外交塑造环境、奠定基础。王韶兴主编《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第511页。与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外交不同,政党之间的交往并不直接处理国家间的具体事务,政党外交的客体是各国政党和政治家,通过与其他国家不同政党和政要建立不同层次的人脉关系,进行信息沟通,建立思想和感情交流,为发展国家间关系展开人员储备、舆论准备和政治准备。政党外交还可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主要通过交往、交流、交心,引导各国政党、政要和政治组织等理解、尊重、认同彼此的价值理念和方针政策,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其中包括方向引领、理念引领和认知引领。

二 战略作用

政党外交的战略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党之间的高层交往和政治对话方面。这种战略性沟通和对话对于外交决策的决定性影响在一党制或者一党独大制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在一党制、一党独大制国家,执政党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这些类型的国家之间,政党之间的交往可以为国家间关系提供前瞻性规划,这对从战略上把握和推动国家关系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中国共产党与越南、老挝、古巴、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之间的交往,就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如古巴大使认为:“中古两国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是两国关系的灵魂”。在中越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越共时任总书记杜梅三度(1991年、1995年和1997年)访华,驱散了笼罩在中越关系正常化上空的阴云。

三 补充作用

按照“多轨外交”理论,政府外交属于“一轨”外交,纯民间组织和草根群体所进行的外交属于“三轨”外交,介于政府和纯民间之间的外交,则包含了“二轨”和“1.5轨”外交。“二轨”外交是指通过非官方人员和渠道,如智库学者、社会活动家、公众人物、退休政要、非政府团体等进行交流,以民间友好的形式加强往来,增进互信,政治氛围一旦成熟,就可以把民间外交成果向官方外交的轨道转化,从而推动真正影响大局的“一轨外交”的顺利进行。从本质上说,政党外交属于“二轨”外交或者“1.5轨”外交范畴,作为非官方的“二轨”或“1.5轨”外交,政党外交方式灵活,能做官方外交不方便做的事,起到官方渠道不易起到的作用,它又可以避免纯民间交往中常出现的不理智和偏执情绪,便于互相了解对方观点以及建立私人交情和友谊。随着多极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政党外交作为“二轨”外交和“1.5轨”外交,对国与国之间关系产生的良性作用不可低估。升平:《什么是“二轨外交”》,《人民日报》2007年4月17日。政党外交具有增进政府互信、促进友好交流、缓和国家矛盾、优化国际关系的积极作用。朱蓉蓉:《民间外交与政府外交关系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

政党外交对政府外交具有补充作用,与政府外交有时会“失灵”密切相关。在对由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构成的“第三部门”的理论动因进行解释时,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早在1974年就提出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尽管他讨论的主题是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政党外交的出现毫无疑问有“政府失灵”的动因。Burton Weibrod, “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 Sector Economy, ”in E. Phelps, ed. , Altruism 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 NewYork: Russel Sage, 1974. “市场失灵”理论后来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参见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31页。当今世界,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渗透,国际事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政府外交由于其固有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在商谈某一国际问题时可能会陷入僵局,而政党外交具有可官可民的双重性质,回旋余地较大,不受形式、手段等方面的局限,可以更为灵活地解决问题。有些政府做不到的事情,政党之间却可以做到,政党外交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外交缺陷,对政府外交起到补充、配合作用。

四 桥梁作用

政党外交作为国家间关系的开拓者发挥着桥梁作用。国与国之间关系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在国家中起统治作用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往往决定着国家利益。在国家间关系没有实现正常化之前,怎样认识和判断对方政府的意图及其外交政策走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确保两国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怎样建立起正常的国家间关系等诸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常常离不开政党。王芸、赵黎明:《政党外交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政党外交能够为国家间关系的建立做好铺垫工作,也能为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与巩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范炳良:《国家外交形式的发展趋势》,《当代世界》2005年第3期。开展预防性外交是政党外交的特色之一。在政府外交顺畅的国家和地区,政党外交可以与政府外交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政府外交不顺畅的一些地方或者政府外交不便涉及的一些领域,政党外交可以发挥可官可民的特点,积极参与,施加影响。通过党际交流渠道预先做未建交国工作,是政党外交的独特优势。杨扬:《近年来中共政党外交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中共的对外友好交往超越了无邦交的障碍,广泛宣介中国,增进了我国与有关国家及其政党和人民的相互了解,广交深交各界朋友,扩大了知华友华队伍,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铺垫和积累工作,为我国逐步实现与未建交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架起了友谊桥梁。近年来,通过政党外交开拓同未建交国、新复交国、高危国党政关系的例子不胜枚举。

五 宣传作用

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纲领和理念,争取外界的理解和认同是政党外交的重要功能。各国政党在党际交流过程中,向国际社会介绍其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和对国际形势的立场、看法,有利于国外政党政要和民众更准确地了解该党的内外政策方针。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无论是双边会见会谈、参加国际性论坛和专题研讨会、出席国外政党的党报节和党代会,都注重展示我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和风采,以促进国家间关系的稳定发展。中共政党外交所起到的宣传作用,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相适应的形象与威望。

六 借鉴作用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分析一个政党的政治生命力并不看它有多么光荣的历史、执政时间有多长,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适应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变迁的能力。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能因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故步自封,就有可能一夜之间垮台,导致党亡政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也表现为执政党执政能力之争。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看,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消退。一个政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注重向其他政党学习,借鉴其他政党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如果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不走出去与其他政党交流互鉴,仅靠闭门造车、仅靠原有的治党治国方式就想永居执政地位是根本不可能的。国外政党在与其交往时,一旦发现该政党没有什么新的理念,必然不愿意深入与其交往,那么政党外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肯定会受影响。王芸、赵黎明:《政党外交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党情各异,但各国政党希望通过学习借鉴其他政党的经验,以巩固执政地位或者重夺政权的愿望是共同的。执政能力的高低、政党内外形象的塑造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政党是否被其他国家政党接受和认可。对于每个执政党来说,能否提升执政能力和绩效,能否长期赢得民众(选民)支持,是恒久命题和重要考验。作为一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与其他国家各个类型的政党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借鉴其他国家政党兴亡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总结政党执政的共同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塑造党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党的软实力,增强政党自身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