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客人要买什么?”
“哎哟哎呀,这不是秦淮小哥吗?你怎么换了个头?害人打眼……”
魏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瘦骨嶙峋的中年男子,笑起来露出全部牙龈——商人都这么笑,笑得过分亲密,好像这样能拉近距离。
不过对于秦淮,他的热情很快就冷却,因为在秦淮身上,赚不到多少钱:“秦淮小哥,你自个放心挑,想买什么自己拿,你也是专业人,我不插嘴。”
秦淮微微颔首,随后骧起首来,轻车熟路在店里闲逛。
魏老板的店,主卖果核原料,如橄榄核,杏核,桃核。木料也卖一些,都不算贵,主打一个实惠。
“嘿,小哥,真亏你坚持了四年啊。再立几年恒心,金陵核雕协会就要向你伸出橄榄枝了。”
魏老板放下报纸,像是故意引起话题。
“这四年,你买的核料,也有小五万了吧?没试试上等料?”
“上等料?魏老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穷人!玩不起。”
魏老板一边偷偷观察秦淮的微表情,一边笑得露出一口牙龈:“小哥啊,你的水平,赚钱还不简单?我这里有个致富经。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样?”
秦淮眉头微皱:“什么致富经?”
魏老板嘻嘻一笑:“我想收购你的核雕练习品。你都学习四年了,水平一定不错。每一颗我给你12块钱收回来。你净赚10块!你要是选择好一点的材料。比如这种30的原料,你雕刻完成后,我就45块回收。如何?你总是不亏的。”
魏老板看似非常慷慨大方,实际上内心小算盘啪嗒啪嗒响。
他一个朋友在苏杭景区开了个古玩店,专卖这些小玩意——最缺大量的核雕作品。
虽然工业制品进货简单,货多利润高,但哪有手工制品暴利呢?手工制品,只需要张嘴一吹,就能翻十倍,二十倍。
苦练了四年的秦淮,雕刻技术想必不错,到时候拿秦淮的‘作品’摆到古玩店,打上纯手工的标签,就能开价三百八十八,狠狠的宰那些游客!
反正,景区的游客最好宰,以秦淮的水准,骗骗业余玩家还不是轻而易举?
游客们肯定愿意花钱!
三十块的原料,转手卖到三百块,妥妥暴利不是么?
魏老板表情严肃,压制着眼底即将射出来的贪婪精光,故作轻松看着秦淮:“秦淮小哥,你看如何?我是看你勤学苦练,着实不容易,所以想要资助你。”
“资助我?哈哈哈哈……”秦淮笑容不明。
“还是算了罢!魏老板,我的练习作品,一般都要砸碎才行,这是我自己的高标准。”
遭到拒绝,魏老板印堂迅速青了起来,笑不出声了——一座金矿消失,谁能笑出声来?
他咽了咽喉节:“不再考虑么?秦淮小哥?”
秦淮一挥手:“不用再考虑!我不干这事!对了,魏老板,这一次拿货我要赊账,下次再还。”
“唉,秦淮小哥,你这……看来也很缺钱,我再让利三成,出五十块回购好么!”
魏老板表情几度变化,似乎在告诉秦淮,他几经挣扎后,才下定了某种决心。
秦淮依旧摆手:“不是钱的事。而是对自我的艺术要求,艺术要求你懂吗?”
魏老板:“……”完了,遇到个真搞艺术的倔驴了,年纪轻轻,真是少见!
魏老板叹息,随着笑意翻出来的牙龈早不见了,反而脸色堪比苦瓜。
得想办法拉这小哥上贼船才行!
有钱赚不到,真令人心伤!
魏老板心中难受,又不想让利更多……
忽然。
外面传来暴躁的问责:“老魏啊老魏,你推荐的那什么协会会长,不靠谱,完全不靠谱!”
“我都想打人!”
“好歹也是一派核雕代表人,雕坏了我几块好料!看来什么地方都少不了尸位素餐、名过其实的腌臜蠢物!”
“你得给我负一半责任!“
骂骂咧咧的声音落下,随后是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一个青年闯进来,没有胡须,粉面油头,带点纨绔劲。
魏老板一秒露出牙龈,笑容极热情:“这位爷,您是懂微雕的——线条小如蝇足,技术要求高,容错率极低,如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雕坏。加上您那标准……而且,事先不也提醒过您?”
青年:“你再推荐个高手给我,老爷子七十寿辰在即!我很急!很急!”
青年一脸急色。好料常有,核雕大师不常有,懂意境,技术高,让甲方心满意足的核雕大师更稀有!
赵纶摇头叹息。
魏老板也唏嘘不已,这门技艺,虽然有所传承,但大师太难得——从小开始学,几十年心血洒在上面,却惨淡发现……原来自己半点天赋都没有!
这就是艺术行业的惨烈现状。
甚至多少人的艺术作品,死后才被人看到,死后才卖出好一点的价格!
艺术如此,传统艺术更是如此。
它们学起来难,创作起来难,传承起来也难,传承人生活难,外人看到难,只能慢慢凋零……
冰塞川!
雪满山!
于是。
后人只能在文献和博物馆的柜台前,哀伤遗憾……
……
青年与魏老板的攀谈,嗓门很大,秦淮没理由听不到。按照青年的自我'炫耀',他拥有一对极品的核料。
一对极品核料?
哪怕是秦淮,都觉得诧异,因为一棵野树很难配出一对极品核料出来。
珍贵自是不用说的。
想必青年为了搜罗到这对核料,花费了不小力气,所以珍视不已。
青年手指敲打着玻璃柜台:“唉,老爷子就爱欣赏这些玩意儿,可惜没找到真大师,否则,这会是一个上好的礼物。”
赵纶叹了一口气,老爷子吃过见过,大江南北都走过。
他这个年纪,这个眼界,送礼物一味追求昂贵价值,已经没有任何用处。
必须得投其所好!
而老爷子现如今最欣赏的就是技艺高超的玩意儿,尤其是核雕艺术品。
青年想不明白!
古代那些大师,没有现今的科技,都能完成一件件瑰宝级别的雕刻。
现在工具进步了,而所谓的当代核雕技艺扛鼎人,却无法重现前人技艺?
虽说当世有许多核雕师号称可再现大名鼎鼎的‘核舟’,但实际上,有没有当初王叔远的水准……
他们心知肚明,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吹得牛皮响,实际上全都是跟岛国人学的炒作,五六分的东西吹到十二分,实在恬不知耻!
“如果阎先生未老,他那登峰造极的核雕技术,就能帮你……但可惜,阎先生老了,封刀了,现在只想提携后辈。”
魏老板叹息了一声,无奈摊手。
没办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需要耗费的心血太多,不仅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练习核雕技艺,还需要浸淫各类古籍,系统的学习书法、书画、篆刻……深谙中华的博大文化。
明代王叔远能雕刻出苏轼游赤壁、响彻文坛的核舟,也是有着深厚文学素养的积累。
苏东坡那放舟赤壁的气度,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山野村夫就能表现出来的!
总而言之,想要让一枚核料化腐朽为神奇的变成一件传世艺术品,作者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当然,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都可以靠学习积累。
一个艺术家最关键的,还是悟性和天赋,少了悟性,勤学苦练,虽可以成匠,但多一分悟性,那就是宗师。
不巧的是,赵纶没有找到想象中的核雕宗师,连合适的大师都没找到一个。
反倒是看了几场丢脸的好戏,他都给气笑了。
“老魏,你人脉广,有没有另外的大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