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路人点评?

秦淮没有发觉房东姐姐的异样,他认真思索了片刻:“拍卖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反正也买不起,去左边,据说今天有一个专门的核雕展览会。”

依稀记得赵纶提过一次核雕展览会。

相比于在拍卖席干坐着浪费时间,不如看看核雕,吸纳一些名师的优点,或者从他们的创作中找到灵感。

“好呀,都听你的,毕竟你专业!”

商雅莞尔,小手放进秦淮的掌心,乖乖跟着秦淮走。

一路来到核雕展览厅——只见展厅略宽阔,有一两百位人员汇聚在里面。

除了游客与藏家,就是来自各处核雕师了。

有些核雕师拥有一处展台,上面陈放近期作品,以供藏家观赏或购买。

也有初出茅庐的核雕师占据一方小展台,以图被藏家看上。

总之,这里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好多核雕师的作品。”

商雅看得眼花缭乱,虽然没有秦淮那枚核舟有视觉冲击力,但这些核雕,也算优点繁多,越看越有味道,值得把玩。

咦?

我怎么突然就能分析得头头是道了?

商雅一愣,随即恍然,这些天看秦淮练习,秦淮会偶尔讲解一两句。

因此,她现在的鉴赏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这叫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稳闻其香。

“两位能否赏眼看一看我的作品?”

一位穿着勾云藏青长褂,蓄长发的青年站在秦淮面前,盛情邀请。

他指了指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展台。

“看先生从容不迫,闲庭信步,应该是藏家吧?请尽情点评。”

青年脸上挤出欢迎的微笑,他在这里站了一上午,却始终得不到关注,就想随手骗一个路人来看看,增添一下人气。

“点评?”

秦淮走了几步,来到该青年的展台前,饶有兴致的品鉴。

展台上摆放着三件核雕作品,下面用小纸条标明了,作品名分别是:青山妩媚、唐僧取经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刀工还算不错,看得出来青年勤加练习过。

然而,作品太过于写实了,反倒缺失意境和趣味。

譬如第一枚核雕:青山妩媚。

竟然就是一连串‘生机盎然’的山脉?然后点缀连绵起伏的茂密青松?

唐僧取经图,就是师徒四人挑马牵担,结伴走在山间?是在游山玩水吗?

至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则是赵武灵王摆了个马上射雕的姿势?看不出这位君王半点勇于革新、骁勇善战的气度!

“其实呢,选材再深究一点就好了。

如唐僧取经图,可以假设一阵妖风刮来,师徒四人衣襟翻飞,八戒在地上打滚,唐僧惊恐的被吹上半空,白龙马四蹄死死抓住山石,悟空执金箍棒欲照着妖怪当头一棒。

如此处理,一幅静图,便可以演化成一本连环画。

前面发生的故事,可以联想,后面即将发生的剧情,也能脑补。这便是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青年眼睛一亮,猛拍后脑勺,厉害了,秦淮竟然还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藏家!

秦淮顿了顿,拿起第二件作品。

“这件青山妩媚核雕就有点糟糕了。

一般来说,核雕作品很少上色,从这一点看,核雕不如书画斑斓多姿。

但艺术相通,书画可以画中有诗,核雕也可以蕴涵一句诗。我记得不错的话,辛弃疾该有一句词叫‘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为何不着重表现‘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一句,反过来再烘托青山的妩媚多姿呢?”

对于秦淮这句点评,青年难以认同。

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秦淮的理论说起来简单,但实际雕刻却十分棘手。

青山非生物,没有表情,没有动作,只有一道道起伏弧线。

想要表现青山妩媚,不就该描绘山峰的奇险连绵,草木鲜花的繁茂吗?

青年觉得他的手法完全没问题。

反到是秦淮这句点评,太过于理想化了。

为追求诗意而强行为之,不可取。

“虽然您的设想非常有道理,但要处理后面一句诗,我想是很有难度的。”

青年并没有把话完全说死,而是温和的顶了一句。

“嗯,是有难度,不过让我想想……”

秦淮颔首,皱眉沉思。

不知不觉中,身后已经汇聚了一批大佬。

金陵市的名师悉数来了!

青年表情渐渐惊恐呆滞。

站在最前面的,赫然就是鹤发飘飘的核雕界泰山北斗——阎老先生。

然而秦淮没有发觉半点异常,纯粹沉浸在思考中,两耳不闻周围事。

须知,秦淮思考起来,连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美女都能忽略。

区区围观群众,又算得了什么?

青年有心提醒一下,刚张口,秦淮身后的阎老先生便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示意不要打搅。

秦淮手指轻敲展台的桌面,他一思考起来,便会雀跃,五官都淌出奇异的光彩,烨烁灼目。

“不必雕刻连绵不绝的山脉,只需摘取局部。

如一个山坡,然后以小见大,着力刻画走兽,鸟雀,蝴蝶等生物。

山间生物多不可数,林深见鹿,百鸟争鸣,便侧面显示山林繁茂,生态和谐。此为青山妩媚。

再让生物做欢迎亲昵状,不是更进一步的表现出了‘青山见我应如是’吗?”

闻言,后面的名师一个个若有所思。山间白鹿,松鼠,蝴蝶,走兽飞禽纷纷前来欢迎我,在我脚下亲昵。

还真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与踏花归来马蹄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一位核雕名师拍手叫绝。

所谓踏花归来马蹄香,说的是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的天才构思。

在他的作品《踏花归来马蹄香》中,并未直接描绘骏马在花丛中赶路的画面,而是取景于马归来之后,几只穿花蝴蝶追逐马蹄翩翩起舞。

寥寥几笔,花香扑面,意境横生,能让观者凭空想象出骏马踏花奔驰的浪漫景象,可以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这幅画也因此备受后世画家称赞,列为典范。

秦淮的处理,竟然与千年前的画家,不谋而合!

“妙不可言啊。”

青年恍然,如醍醐灌顶。刚才他顶嘴秦淮,确实是坐井观天了。

秦淮处理青山妩媚的手法,独僻蹊径,堪称惊艳,令人不服都不行。

“最后一件作品……”

秦淮继续沉思,眉稍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