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忆

回忆

窗前鸟儿清翠鸣叫着,

学校广播悠悠放着,

我正在读荷塘月色,

被勾起回忆,

一时竟无法静心,

无法,

开始回忆,

一、上学前一晚

星空却少了许多星星,

躺在广场的草地,

依然望着星,

畅想未来,

那时,

无尽的彷徨,

只敢想近的阶段,

不敢多想,

只能随波逐流。

二、小学的一夜

十点,

母亲同我做作业,

内容印象不深了,

当时只是一年级,

却莫名感到作业多,

以后作业真多时,

又不觉多了,

活动也多,

竞感到充实,

这是搬家的前一年。

三,新生活

前去小学的路上,

已经六年级,

已经换了新生活整整五年,

前往小学的路很长,

约有二、三公里,

这是以前做校车的我不可想象的,

路是泥泞的,

有秀美的风光,

大池塘,

不过,

因曾被水淹过的缘故,

我便对它敬而远之,

还看到过墓地里的棺木,

被掘出来,

那片地用来做其它用途,

据说我们学校也是坟地上建成的,

当时并不觉得惊悚。

现在也平复心情,

仔细想起,

觉得亡者倘若真有魂。

在自己的墓地上待过一段时间以后。

或许就会前往不可知的去处,

将墓地用来做别的用途或许是他们死后极大的贡献了,

人呵,

生前不断劳作被人剥削,

死后进也不得安宁,

我也终会到这一日吧,

不敢也不想多想,

或是心中还存着一份恐惧所致,

但生者的祭拜还是必要的,

因为这不仅是生人的慰藉,

也是死者留下这世间的印记,

哦,差点忘了,

还有那头老黄牛,

走在乡间小道上,掺杂的鲜牛粪,

融在这大自然里,竟然不臭,

单独拿出来可就不行了,

空气很清新,

蔬菜绿得让人怀疑,

这是这个农村的幸福也是悲哀,

农村和城市是两个世界,

两种风情,我都体验过,

可笑的是,也曾抱怨过这里,

可这毕竟是我成长的地方,

我在这儿写了我人生的第一首诗,

记得是写老黄牛的,

不知道乱记到了哪里,

现在忘了,

这首诗也被埋葬了,

当时我总是走的很累,

但是路再长也要走下去。

四、中考前

初三,

我接触了很多学科,

尤其爱历史,

这和我从小爱看历史书有关,

因为对这门学科我没受什么挫折一直顺风顺水,自然就爱上了,

当时也有偏科,

但是再难也要补上去,

当时的我很忙,

无暇于其他娱乐,

连诗歌也很少写了,

于是我便爱上听歌,

有人说,

听歌听的是情感,

是寂寞,

是用此来麻醉自己,

我也这样想着,听着

竞爱上了一首歌。

现在听来无太多出奇,

却还是常听,

为的是缅怀这一段青春,

人生会走过很多的路,

无论停下还是继续前进,

是一种选择、一种归宿、一种命运,

都是正确的,不存在错误的,

所以下决定既可以仔细想也可以随性一些,

没有绝对正确和最好的事情,

五、中考时

中考是很平静,只是一刹那

但是

有时那一刹那,

需要无数年的准备,

爱情也一样,

我不信佛,

却也相信爱情,

也是那一刹那的回眸,

是一种缘分,

过去了的中考也无太多感慨,

更多想的是中考前的事,

可是有时理性的想感性的事情,

便觉得感慨、回忆是无大用的,

不过只能徒增感动、伤感罢了,

并不能改变什么,

可是感性的想一想,

回忆还是有必要的,

为的是记下那段时光,

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

现在看来,

以前的自己虽也是自己,

有时却像另外一个人,

那时的我,

不知是感性操控者还是理性操控着,

过往云烟,

如今一笑而过

六、现在

爱上了长恨歌,爱上了那段历史,

于是看长恨歌,

不知看的是情思还是历史。

时间不早了,不回忆了,

但是还要记下来,

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

所以怕今天的思考和回忆会就此过去,

也许有天我会逝去,到那个时候再回忆一番吧,现在重要的是前进。

附(荷塘月色)

朱自清民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á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