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金墉城之乱(二)

众人议论纷纷,王祥不发一语,静静的听着。

莽汉不耐烦了,冲着王祥喊道:“祥哥,你发个话,兄弟们听你的。”

众人就安静下来。

王祥这才开口道:“诸位兄弟若是信得过我王祥,这条命就和你们一起,为大齐拼了。”

“那该怎么办啊?”

“是啊,具体怎么办啊?”

王祥就低声和众人说了一番自己的计划,众人纷纷点头,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

陈颖带着两个随从,骑着马来到周营大门前。

“来者何人?”周营门口岗楼上的士卒厉声问道。

陈颖陪着笑,拱手道:“我乃独孤刺史的使者陈颖,求见韩将军。”

“等着,不许乱动。”士卒们严厉的警告了一声,一个士卒转身下楼,去禀报了。

过了一会儿,陈颖听到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周军大营营门打开,露出门后的一队人马。

韩擒虎赫然就在队伍前列。

“陈长史,韩某有失远迎啊,请恕罪。”韩擒虎驱马上前,满脸的笑容,亲热的喊。

陈颖在马上欠欠身,“见过韩将军,独孤刺史派我来,有事和韩将军相商。”

韩擒虎心中大喜,但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先喝一杯酒接风,事情晚点说也行。请!”

“韩将军请!”

韩擒虎的大帐中,韩擒虎坐在正中的主位,对着坐在他左手边的陈颖频频敬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颖才试探着问:“韩将军,若是我家刺史归顺大周,将居何位?”

韩擒虎心里明白,独孤永业这个硬骨头是要像大周投降了。就脸上带着笑容,“独孤刺史声震寰宇,我大周皇帝陛下也曾亲口赞过,说独孤刺史治军严整,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独孤刺史愿意归顺我大周,我韩擒虎,一定禀明皇上,高官厚禄,定然不会吝啬,这个请独孤刺史放心。”

陈颖看到韩擒虎诚意满满,就提出自己的要求:“独孤刺史治理这洛州多年,已经在此落地生根了,若是能继续领着着洛州一地,定然会为大周治理好,尽一臣子的职责,不知道韩将军可否代为上奏大周皇帝陛下?”

独孤永业这老儿,投降了还想盘踞着老地盘啊,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韩擒虎内心鄙视,但不露声色,还是带着笑:“这个,举手之劳,韩某一定会代为上奏。以我大周皇帝的宽宏大度,些许要求,必定许可。”

陈颖大喜,周人这么好说话,那这事情就有着落了,金墉城不受刀兵之苦,自己也还是官居原位,此事自己出了力,说不定还能升一升。

“多谢韩将军玉成此事,独孤刺史有些许礼物送给韩将军,请韩将军不要嫌弃。”

陈颖说完,拍拍手,随从递上一个盒子。

韩擒虎的亲卫接了,送到韩擒虎的桌案上。

打开一看,都是些价值连城的珍宝,韩擒虎并不贪财,但是为了把戏演好,大笑着说:“哎呀,独孤刺史对韩某人真是厚爱了,韩某受之有愧啊。”

陈颖道:“这是独孤刺史对韩将军的一点心意,万望收下。”

“那……那我韩某就却之不恭了啦。请陈长史回去之后,替我好生谢谢独孤刺史。”

陈颖起身,拿着一杯酒,敬酒道:“也请韩将军在大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

“一定,一定!”韩擒虎装着很高兴的样子,对陈颖的请求无一不允许,其实心里想的是,钓鱼得有些耐心。

告别的时候,韩擒虎对陈颖说:“韩某这就差人将独孤刺史的意思上奏给皇上,等皇上回复,就会告知独孤刺史。”

“如此,就多谢了。若有书信,可以夜晚三更时分有城墙东南角射入,独孤刺史派了亲信之人等在哪里。”

“好说,好说,陈长史慢走。”

陈颖谢过,转马回城,一心的欢喜。

等到陈颖走了,韩擒虎身边的谋士上前问道:“韩将军,莫非真的要顺了那个独孤老儿的意。”

韩擒虎冷笑几声,“等他交出了城池,还由得了他吗?”

谋士会意,哈哈笑起来。

几日间,金墉城和周军大营都风平浪静,但暗地里的风暴正在酝酿。

十日之后,独孤永业收到韩擒虎的信,急忙召来陈颖商议。

陈颖看过信,若有所思。

“明达,周人为何要须达亲往递交降表呢?这是想……”独孤永业有些不安的问。

“质子……周人这是想质子。刺史大人仍想领着洛州,周人就想让须达公子去周人京城,以此控制大人,让大人不敢有异心。”陈颖看了信件,一下子就想出来周人的用意。

独孤永业有些两难。

如果只是城墙上换面旗子,其他都不变,周人自然是不同意的,也说不过去,但是若儿子去了周人腹地,生死都凭周人一句话。

如果没有别的变故,自己老老实实的当大周的臣子,一切好说,不然第一个就拿儿子开刀……

周人好恶毒啊!

陈颖继续想着主意,但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除非不投降了。

于是,陈颖就望向独孤永业,轻声道:“一切还需刺史大人定夺。”

独孤永业左右为难,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明达,你写信告诉周人,我会派须达前往周营递交降表。”

可是……,独孤须达是反对投降的,这独孤须达会去吗?陈颖没有答话,疑惑的看着独孤永业。

陈颖的眼神,独孤永业自然是懂的。

“明达,你去写吧。须达的事情,我会说服他。”

陈颖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躬身道:“属下明白。”

等陈颖走了,独孤永业唤来亲兵,让他们去请公子前来。

独孤须达虽然还生着父亲的气,但是父亲相召,不去就是不孝。

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年代,他还没有胆量去违背孝道。

跟着亲卫进了父亲的书房,等亲卫出去了,带上门,房间里面就剩下高坐在榻上的独孤永业和站得笔直的独孤须达两人了。

沉默了一会儿,独孤须达先躬身说话:“父亲,找孩儿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