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风云古代【两百三十八】

就因为这件事,司衣坊的员工都很感激身为主厨的他,因此为他积累了不少的人气。

除去司衣坊这种等同于御膳房的坊家企业,身为主厨的他也通过类似手法收揽了不少皇宫内地的官商民企,譬如光禄寺,光禄寺并非一座寺庙,而是在很早以前产生的一种制度。

其主要负责的便是祭祀、朝会、宴酒膳馐之事。

光禄寺一般设有职位四类:卿、少卿、丞、主簿,每个职位都有其不同的品阶。且设有四署:太官署、珍馐署、良酝署、掌醢署。

而身为主厨的他则是利用了古代社会封建迷信的心理,准备在祭祀大典上做文章。

就这样,一连串的事件由此展开。

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祭祀大典到来之前,他点燃火炬,借用火把的光照效果制造出火凤燎原的阔派景致,以表明自己独特的号召力,从此吸引光禄寺的注意。

接着,他利用蜂蜜的香气涂抹在硕大的盘龙腾壁之上,如此一来,喜欢甜味的蝴蝶就会因为香味纷纷附着在墙壁上,墙壁上便出现满足他意愿的一些话语来,比如神子降世之类的,再次营造出自己的仙人之姿。

再者,他稍一做法,买通一群法师在祭祀大典上随乐起舞,然后自己藏在鸣钟之内,发出在人们印象中的先祖的声音,大肆张维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威信。

由于这群民众从未经历过这些,因而发现不了任何端倪。

最后一步,也就是这次祭祀大典的最终目的,求雨。

古代人们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时,会采取各种方式祈求上天降雨。这些方式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

个人求雨通常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如到龙王庙烧香、跪拜,或到附近的龙潭祈雨。个人行为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此时此刻,则并不相同,因为人数和宗教的关系。

于是,这次祭祀大典很看重求雨的结果。

人工降雨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云和降水物理学的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而古代缺乏飞机、火箭等运输器材因而不能够彻底完成人工降雨。

皇帝和王公贵族当然不用说,财力雄厚,可以让宫女、丫鬟帮他们打扇,一个人不够用,就来个轮班制。天气再热一点,打扇不管用了,还有冰盆可用。

但身为主厨的他的确并不愚笨,天气再热一点,人们就把“人力风扇”换成水力,还能“人工降雨”。在河边建造凉屋,用河水驱动七轮扇,用水车把河水扬到屋顶后流下来,形成“人工降雨”。

自此次祭祀大典之后,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祭祀收来的钱和宝物,更是一种人为的信仰。

司衣坊给他带来的是平静生活滋补下的多方信任;而光禄寺给他掀起的则是无穷世道驱使下的人海漂流。在这人情与人心兼并的情况下,他能够升职也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