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床再制造产业技术及工程实践
- 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组织
- 1469字
- 2020-04-14 17:53:50
前言
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装备,其先进水平和保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及消费国,目前在役机床装备数量超过800万台。由于机床80%的资源是床身、立柱、滑台等基础结构件,可修复、可重用率高,因而具有很高的资源回收利用价值和再制造潜力;另一方面,机床结构相对稳定,通过更换电气、数控系统以及检测元件等即可实现其综合性能的显著提升,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因而机床再制造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是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国家《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支持的再制造机电产品之一。《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提到“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机床属于复杂精密机电装备,其再制造技术含量高,定制化程度高,质量难以控制,而且技术更新快,因此对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和技术人员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机床再制造企业大大小小超过2000家,但大多以报废、闲置、老旧、退役机床的维修、大修为主,与再制造的技术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09年,依托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联合重庆机床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北京圣蓝拓数控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大学等从事机床再制造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单位,成立了机床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项目支持,开展机床再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制定了 《绿色制造 金属切削机床再制造技术导则 (GB/T 28615—2012)》。本书的编著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凝练而成,希望为从事机床再制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我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书共分为3章。第1章为概述,介绍了机床再制造发展的背景、概念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章为机床再制造关键技术,首先提出了机床再制造技术框架,然后对可再制造性评估、整机再设计、废旧零部件再制造修复、专用功能部件开发、再制造工艺方案设计、再制造车间设施布局以及逆向物流等进行了论述和介绍;第3章为典型机床产品再制造工程实践,分别介绍了若干典型机床再制造实际案例,为机床再制造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书附录还列出了机床再制造的相关政策、标准和资质评定办法,供从业单位决策参考。
本书由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秘书长吴义苗同志担任主编,重庆大学曹华军、北京圣蓝拓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宋松、孔勇、孙巧玲担任副主编。本书在内容的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张文,重庆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李祥麒,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李尤强,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田作新,青海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李忠杰、张军鹏、杨元、邢志宏,北京圣蓝拓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张福祥、孙越,北京凯奇数控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刘景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苏伟峰,重庆大学李聪波、李玲玲,武汉科技大学江志刚,重庆工商大学杜彦斌等的积极参与和帮助,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深表感谢。同时,在机床再制造工作推进和本书撰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清芨、赵嘉琨、王守见,北京凯奇数控设备成套有限公司王恒智,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何敏佳,青海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张伟,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世雄,上海欧博进口设备维修有限公司孙涛,重庆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李先广等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也深表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由于机床再制造技术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加之时间仓促、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