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人的理论研究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核心就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及它的存在方式。这个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也不断地变换着问题的形式进行重新讨论。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实践本体论的新概括。这一说法依据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变革是提出了实践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界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理解世界本质时如果用实践概念取代了物质概念,仅用实践概念解释世界本质而消解物质概念的基础作用,我们认为这就走过头了。马克思提出实践概念,针对的是旧唯物主义仅仅从感性的直观以及唯心主义哲学从主体方面抽象地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立场,主张要用实践的思想重新解释哲学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思想,使哲学研究路向发生根本性变革。具体地说到物质和实践的关系时,不是要用实践范畴取代物质范畴去解释世界的本质和状态,而是要在物质范畴的基础上,从物质与实践统一的立场上解释世界的本质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世界的问题。实践本体论的症结恰恰就在这里,企望用实践范畴取代物质范畴去解释世界,用实践作为万能之筐,解决理论、实际中的一切问题,而这样就会滑向非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因为离开物质范畴,实践本身也会产生诸多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由此,我们有必要厘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的物质观与实践观的关系问题。

一 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角度定义物质范畴,是物质观理论的基础内容和科学性基础。

人类对世界与自身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自然物质论,经过原子物质论,再到哲学物质论,才形成了人们对世界本质认识的第一个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的形成是物质观理论发展的重要理论成就。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人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关系所进行的哲学猜想,形成了朴素直观的物质论。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都产生过以典型的自然事物为依据解释世界本质的理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一种或若干种实物视为物质本身,当作世界的本原。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是一切物由以构成的东西,一切物从那个最初的东西中产生,并且归根结底要被破坏,其中基本的质被保留下来了,且按自己的特性变化着——这也就是物的本质。古希腊哲学中的水、火、空气、原子;中国古代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印度哲学中的地、火、水、风等均属此类。在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使人们发现了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共同的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旧唯物主义将物质理解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并赋予其不变的性质。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这种关于世界本质的说明不是哲学的说明,而是日常思维和近代科学思维的产物。

恩格斯在谈到物质定义时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无非是一切感官可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恩格斯在这里明确地区分了具体实物与哲学范畴的区别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概念反映的是各种具体事物的一般性质,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也不是事物的组成结构成分。恩格斯的这一分析奠定了哲学物质观的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形成的思想前提。列宁在此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对物质的一般内涵,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辩证的规定。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这样,列宁就把物质理解为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列宁的物质概念摆脱了以往哲学界定物质时,从物质具体形态或物质结构层次加以理解和规定的窠臼,从科学抽象高度,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抓住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抓住了世界观问题的根本点,为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找到了真正的基础。

其实,列宁对物质概念的界定是沿着恩格斯的思想逻辑走过来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恩格斯是在批判杜林的“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模式时,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问题的;他也是在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的关系的讨论中,提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著名论断的。列宁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地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规定中、从哲学范畴的高度定义了物质范畴的内涵: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又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一般与个别的区别中定义物质范畴,这一路向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第一次对物质世界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说明。它揭示了物质观的基础内容,奠定了物质观范畴的科学基础。

二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的哲学意义是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实践范畴,指出了旧哲学的缺陷是缺乏实践的观点,因此对世界、事物和现实做了非真实的理解。旧唯物主义对世界作了直观的理解,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所以,从总体上说,所有旧哲学都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的提出标志哲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如何理解这种变革,能不能抛开恩格斯和列宁所阐发的物质观思想来理解实践观点的意义?显然不能!

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并没有否定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重点是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与局限,同时突出新哲学的主要理论特点。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这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我们一句一句地摘录下来,目的是作单独的理解分析。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能够理解到的含义是:

第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或者局限性是,对对象,对现象,对现实世界,对感性事物与感性活动,“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这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者在理解周围世界时,缺少实践观点;不是把周围世界的事物理解成实践的对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将其理解为僵死不动的事件、事物,如果说事物本身具有运动的特性,这种运动也与实践无关。

马克思在这里从哲学史的高度,分析和概括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并没有否定旧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性质。马克思在这里批评了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表现为“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世界。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只强调绝对意义上的客体,撇开了主体的作用,缺乏辩证思维。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如果马克思在这里要用实践范畴取代,或者消解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他就不会对旧唯物主义思想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分析它的片面性特征。在马克思的论述中,要特别体会“只是”这个连接词的使用,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思想结构,也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批判的方法,也反映了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唯物主义立场的坚持和保留、继承。

第二,由于马克思的重点在于提出一个新哲学的大纲,所以马克思所要突出的是新哲学大纲的思想不同于旧哲学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强调和旧哲学一致,或要承继的内容。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没有强调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不说明马克思就不坚持这种立场,或者用实践范畴去替换唯物主义的立场。从马克思后来关于生产关系更替规律性的说明,可以十分明确地确认,马克思坚定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例如,马克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总结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时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在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是马克思在表述完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以后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尽管社会运动规律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的规律,但实践的发展过程有客观规定性,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揭示人、自然、社会的实践作用时,在揭示社会的实践本质时,还是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实践本身也需要用客观性原则来说明。因此,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放在一边,只说实践原则。

今天如果我们,按照实践本体论论者的说法,“只说”实践范畴,把实践抬到本体论高度又不提物质论,或者淡化物质论,我们认为同样是片面的。

2.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坚持物质性原则的思想理论前提。

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时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不少人据此认为,这是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认为,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并没有否定它的物质性前提,相反,在他的论述中是包含着物质性的思想内容的。

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自然物和人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理论探索和理论认识来说,物质作为自然科学、艺术的对象,是人意识的源泉、是精神食粮;自然科学、艺术创造的结果来源于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科学的理论形式是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与规律的主观形式,艺术创造的很多灵感也来自于自然界变幻莫测的神奇表现。第二,从实践领域来说,自然界的事物是人的物质生产的对象和物质生活的内容。人类生产力的形成就在于变革自然界的事物,满足人的生命与生活需求。所以,自然界是实践的对象和内容。在实践领域物质是人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人靠自然生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就有了第三个思想: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这里请注意,这句话应当理解为,从实践的意义上说,人之所以为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生命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离开自然界,人无法生存,实践也无法存在。所以,从人的本质特征上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第四,马克思在强调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之后,又陈述和强调了另一个相对应的思想,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生命过程中有很多基础性运动规律和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是一致的,人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活动和生存!

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自觉维护自身和自然的同一性关系,也可以认识到自身与对象的差别,将自然之物转化为服务于自己需求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说,人的实践可以把自然中的自在之物化为充盈着人的目的并满足自身需要的为我之物,这既是人的实践活动,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这种自然的人化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人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本质的力量也得到彰显和确证,证明了自身与自然的同一。这里需要指出两种不同的思考参照系。马克思首先强调了从实践的视角和过程来看,“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但是从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来看,虽然自然史因人的存在而发生变化,自然与人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但自然之物是实践的基础、源泉。然而,当马克思说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时,到底是人在自然界之先呢,还是自然界在人之先呢?显然,马克思是承认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马克思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即人的实践尚未涉及的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性。

其实,马克思在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明确地谈到,自然界是不依赖人而存在于人之外的这个客观实在性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清楚地说道:“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简而言之,马克思在这里透彻地分析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外在性和对象性关系。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同上书,第125页。无须更多的引证了,人来源于自然界的事实,人生活于自然界的事实,自然界作为人的活动的对象性存在的事实,说明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但这一命题是与“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于人之外”相联系的。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离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紧紧抓住其中一个方面,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推出自然界是从属于人的实践的实践本体论,确实有片面推论的谬误!

同样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后学也在大论客体主体化问题,试想如果不存在客体,主体化过程也不会存在!所以马克思在论述实践问题时并没有抛开物质范畴所表达的唯物论思想。马克思的功绩恰恰在于把物质范畴所表达的唯物论思想和实践范畴所表达的主体与客体互动的辩证思想结合起来,重新看待世界。马克思所看到的是,如果只坚持物质本体论,而没有引入实践思想,在理解事物和事件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实际过程中,人的生存以及社会结构的演变等方面就会产生解释上的局限性。

三 对实践本体论的质疑

实践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异化状态的消除”,而“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实践构成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同时“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即人的生存本体”。因此,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而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把人的存在本身作为哲学所追寻的目标。这样一种本体论所探求的并不是对象、现实、感性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即不是探求所谓的终极存在,而是探求对象、现实、感性的存在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即它们存在的意义。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的本体论意义不仅体现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中……人类世界是实践中的存在,而实践本身就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属人的对象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不断形成更大规模和更多层次的开放体系。”杨耕:《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载赵建英等《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实践本体论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深化我国实践哲学研究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出了诸多颇具启发性的思想。但是实践本体论仅仅用实践去说明人类世界,把实践理解为人类世界的唯一本体,用本体论思维说明人类世界的本质,有很多值得讨论之处。

第一,人类世界不是离开自然界的孤立存在,把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割裂开来,单独说明人类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截头去尾的做法,它使人类世界失去了得以存在的根基,也扭曲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是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出发的。由于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而形成了特定的生产关系,也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如果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这就是人类实践的最基本形式。这种物质活动的实践,把人和自然界紧密地连结起来,统一起来。实践本身就体现了人和自然界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就是揭示了这种有机联系。如果我们抛开实践的内容结构和有机构成去谈论实践,那么,实践就成为空洞的外壳与抽象的符号。这种无内容的外壳与无含义的符号,能作为人类世界的本体吗?实践本体论者要力图为人类世界作出本体论的说明,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取消了本体的地位。所以,要说明人类世界的本体特征,必须进入实践的内容结构,进入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进入人与自然的矛盾。如果真要寻找人类世界的本体,除了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找不到其他什么本体。

如果只说人类世界的本体,不涉及自然界,就割断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就取消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也就消解了人类世界,从而也就取消了论题本身!

第二,用本体论思维理解马克思哲学,形成实践本体论概括,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从对象、现实、感性出发认识世界。马克思反对对对象、现实、感性,仅仅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但是要据此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首先引发的质疑之一是,既然实践注重的是改造世界,是人对对象的变革与建构活动,对世界本身没有一个基本看法、基本态度,何谈实践本体?卢卡奇从人们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实——劳动中去寻找对社会存在进行本体论考察的第一个出发点,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新的研究路向,但是,他在晚年的著作《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中还是对早期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反对自然辩证法的态度作了更正:“这本书的基本的本体论的错误是我只承认在社会中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由于自然辩证法被否认,马克思主义从无机自然推出有机自然,再从有机自然通过劳动范畴推出社会的那种普遍性就消失了。”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载俞吾金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他不得不承认社会存在是以自然存在为基础,因此,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物质第一的原则还是没能绕过去。

第三,只提实践本体、避谈物质实在;只强调实践本体,悬置物质、意识的争论,既回避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掩盖了实践本身的矛盾,同时也限制了实践的能动性。试想,如果把物质实在丢掉了只讲实践本体,那就是说,和实践发生关系的那一部分世界是在主体的实践本体之内,不和主体发生关系的那部分世界就不在实践本体之内了。那么,实践就在时间和空间中被封闭了。而事实上,马克思注重实践,也并非无视世界对人的先在性。“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话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分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93页。固然生产力、社会交往形式是人类实践的形式,但进一步追问,生产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才形成了人的交往关系。假如离开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客观的现实关系,一切都成为空中楼阁了。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就是悬置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问题,从“此在”出发研究哲学问题的。海德格尔把在世意义上的世界,即与此在融为一体的世界同通常我们理解的客观世界作了区分,提出客观世界并不是始源世界的观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的客观世界是离开意识而存在并作为意识的对象的自然界,是世界上所有存在者的一个总体。它对其本身并不能有所察觉和揭示,客观世界只能在与此在的联系中由此在所领悟和揭示。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不可能提出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领悟存在的意义,由此海德格尔认为没有此在在世就没有任何其他存在者来提出和谈论自然界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把客观世界是否独立存在的问题排除于哲学范围之外,认为哲学所谈论的世界只能是与此在融为一体并为此在所领悟和揭示的世界,不是离开此在而独立存在的世界,而是与此在共在的世界。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关注就深受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如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概念。海德格尔实现的现代西方哲学路向的转折是把哲学对理性的关注,拉回到对人的生命实践的关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学者指出,海德格尔实现了哲学研究立足点的转向。海德格尔反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体和客体二元分立的观点,他认为这种观点的实质是预设了一个孤立的主体,然后去论证认识与之相对立的客体。哲学家们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尽管各执一词,但是其实质都是把主体和客体分割开来,忽视或者有意避谈此在与世界的不可分割性,没有揭示此在在世的意义。在海德格尔看来,离开主体的世界固然是不能确证的,而离开世界的主体,无论是自我、我思等都同样无从确证。因为如果没有此在的存在,也就没有世界在此。他的基本本体论从此在出发,研究哲学、研究本体论,质疑并扭转了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赋予人的存在以哲学本体论的地位,但却把哲学研究的起点止于了人类产生以后,避而不谈此在产生之前。离开人生活世界的自然界与人身处其中的自然界相比对人并无影响,但没有“那个”自然界,此在从何而来?没有先于人的生存结构的客观存在,在世的“烦”又是从何而来?从此在出发研究哲学问题,使我们把哲学的关注点只投向人的生活世界,这固然对现代西方哲学主题具有方向性的扭转,但是,基本本体论仍避不开一系列质疑:即便进入到人的生活世界的自然界如果不经人的实践,人不思考、不行动,不建构,也不能为人所体会、领悟;即便进入到人的实践领域的自然界,人违反自然规律肆意而为,或早或晚也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单从此在出发或单从实践出发仍然绕不过世界的物质性问题。把对自然本体的研究仅仅推到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还不能说服人们在哲学层面悬置世界的物质性问题,马克思提出实践观念的同时,首先是承认现实的人及其实践的现实基础,这才解决了以往哲学从实体或主体客体二分的框架分析问题所遇的悖论。今天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物质性原则才能真正认识到实践的有限性,不至于把实践的魅力无限扩大,赋予其过多的期许、责任和重负。

所以,我们认为不能丢掉物质原则,把实践作为本体。丢掉了物质原则,实践的载体、主体从何而来?物质是存在于意识之内还是意识之外?实践的合理性问题也说不清楚。实践本体论把体现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活动当作本体,实际上是把活动的承载者、承担者丢掉了。所以,离开了物质实在讲实践本体,这种本体就缺乏基础。只讲实践本体就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原则,把实践虚化了,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要坚持物质第一的观点,也要坚持实践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物质范畴的哲学史意义还在于它结束了自古以来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本体论思维方式,是要用一个不变的实体,或者用一个绝对的精神,或者要找到一个最初的“始基”去说明变化万千、纷繁复杂的世界,或者用一个超越物质与意识的一般原则去说明世界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人的思维又能反映它和认识它,并且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又能引起它的变化。物质范畴的重大意义在于,承认世界如此存在,它是自己生成、自己运动、自我转化、自我发展,生生不息、运动不已的存在。它不是寻找一个凌驾于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之上的一个更一般的理论原则,去概括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它也不需要运用世界之外的任何力量说明世界,而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世界的本质特征。它确认,自然界是长期演化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实践生成物。所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客观的运动规律。要说明和变革这个世界要从这个世界本身出发,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要标志就是结束了旧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今天还要沿用本体论思维方式,那么就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而是落入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旧哲学的窠臼。

四 实践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理解

如果把物质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统一起来,在坚持物质第一的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实践的原则,就会自然地形成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基础性和先在性、对象性;第二个结论就是物质是随着人类的实践作用而变化的,前人的实践结果——他们建构起来的新的社会事务、社会关系是后人实践的新起点。实践物质观正是针对以往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不足提出的,就实践本身而言,物质原则强调的是作为后人的实践前提也是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而实践可以通过构建新的物质形式重建与其他要素的关联性,改变社会事务、事件之间原有的关系,形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新的客观关联。所以,我们认为,把物质第一的原则和实践的原则结合起来既是揭示物质观的必要条件,也是揭示实践观的必要条件。如果从实践的观点看物质观,物质实在是在实践作用下的物质实在;从物质的观点看实践,实践是有物质前提的实践,是物质的实践过程。根据这两个论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核心思想应当是实践物质论。我们理解世界,既要坚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又要引入实践和物质的改造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了实践物质观的世界观命题。

实践物质观是世界观命题,它以物质范畴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了物质范畴,在物质范畴的基础上引入实践范畴,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对世界的看法、对世界的态度。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他追问构成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的物质性问题,并将物质原则纳入到感性的实践活动中。就物质而言,他一方面强调他所讲的物质是进入人的感性活动的物质,另一方面并没有忽视或者否认感性活动之外的物质性存在。马克思的哲学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物质原则,他说:“当我们真正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能脱离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13页。“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马克思讲的不能脱离唯物主义就是指不能脱离物质第一的原则,承认现实生活的物质性方面。但他并没有止于仅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是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引入了实践的原则。实践原则的确立,在自在自然和现存的感性世界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具体来讲,在自在自然各要素之间因果联系的链条上,介入了体现人的主体性、目的性的价值参数,而价值参数的引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物质原则在解释和说明人类社会各种现象中的解释力。

马克思早就区分了自然史和人类史,他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0页。,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非现实的存在是非存在”、“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的观点,就是指出没有进入人现存感性世界的存在对于人没有现实的意义,但没有否认它的物质性。物质不仅有客观性还因人的实践的介入而具有了开放性,这两种属性统一于实践过程。

从实践物质论的视角看世界,世界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世界究竟以何种面貌示人,人怎样看待世界的真面貌,要看它经过人的实践作用以后的结果。实践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范畴,它打通了人身处其中的实然世界和将要建构的应然世界的通道。对于进入实践的事物与其呈现给我们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表征为:

W2=F(W1),其中:

F是实践的方式,由主体、条件、工具及其关系构成

W1是某个实践作用发生以前的物质世界

W2是实践作用的结果,是经过实践介入变化了的物质世界

进入实践过程的W1,经过对象、主体、条件、工具等的作用,就会发生某些变化,形成实践作用之后的物质世界及客观性物质关系。进入人的实践的各个要素有着各自的运动规律,物有物的运动规律、人有人的运动规律,但是他们的联系方式在实践中和人的目的碰面,在具体的语境中就孕育着多种实现的可能性,不同的组合在具体的主体、时空条件下创造出不同的关联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对象、主体、条件、工具等要素将会形成怎样的制约关系会和人的实践方式密切相关。

从实践物质观来看,物质运动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实现新的存在形式和缔结新的客观性关联的过程。物质的客观性和人意识的能动性是在实践过程实现的互动、生成过程。进入到实践领域的物质是具有功能和结构的既有的物质形式,它是一个向人开放的存在者。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说,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指出物质是富有生命活力、向人敞开的。物质中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等待着人去品评、探索、开发。由此可见,进入到实践范围的物质有如下特征:一是,物质是动态的存在者。它不是死寂的、机械的位移和逻辑演绎;物质的个性不是如其所是的静止地在那里,而是在其活生生、本质力量的推动下获得的。二是,物质的以上特征需要人去感悟、去认识,以实践助其实现新功能、新结构。三是,物质的客观性也渗入着实践的力量,前一代人的实践所改造过的物质世界是渗入人的本质力量的、经过人的实践改造过的物质世界,但是对于后一代人来说他依然是客观的世界。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也是在实践作用下具有开放性的!它呼唤着对其哲学层面的认识也不能是封闭的,必须将它放入到实践过程中去认识其客观实在性。

从实践物质论看实践,实践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的生成过程。人的感性实践能够在思维中把人的主观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智慧,在行动中将这种智慧诉诸客观对象,从而使自在的存在转化为创造的存在,同时在这种创造性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主观认识。因此实践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的生成过程。实践超越了感性直观,超越了理性推理,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成为连接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活动范畴。从物质观与实践观的关系来看,世界的面貌既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又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在人的感性实践中,经过人的感性实践作用不断生成的。形成中的物质形式和其身处其中的其他要素结合形成新的关联也具有客观性。坚持唯物主义当然要对对象、现实、感性,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更要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强调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但并不否认以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的合理性,而是强调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既要从客体本身的存在出发去理解,又要把它纳入主体的实践中去探寻客观对象的由来、根据、来龙去脉。马克思的实践观中体现出的生成性逻辑代替了静态的客观性原则。从实践的观点理解物质世界,物质和意识的对象性和生成性就不再是对立的,而成为相互的了。一方面,物质成为意识的对象,必须以实践为前提,离开实践任何物质事物都不可能是意识的对象。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有关于实践客体的意识,意识才会生成。另一方面,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革事物,使新的事物不断地生成。人工事物越多,社会事物越丰富和复杂,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就越纷繁。回望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特别是人类工程活动运用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智慧和手段创造出的巧夺天工的事物,可以看到社会工程建构的新型社会关系,推动了人属世界图景的变迁,同时人也在此过程中证明了自身的存在及意义。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社会以及自身的相互作用演化、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

从实践物质论的观点看哲学基本问题,就会把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理解为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在经典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中,我们注重强调的是物质与意识的认识关系。存在是思维以外的存在,是思维反映的存在,这种解释是缺乏实践论思想的。即使从可知论的立场引入实践观点,也是从认识论意义上引入实践观点的。因为要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必须要以实践为前提。所以经典的解释以认识论为基本立场。其实实践的最重要的意义是引起世界的变化。这就要强调思维和意识的作用了,思维和意识通过实践可以使世界发生变化,可以创造新的物质事物,可以引起存在的变化,使新的存在得以产生。

因此从实践物质论的观点看世界,世界呈现在人面前的图景就不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实物的集合,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树立实践物质观的世界观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社会事务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祛魅”实践,正确定位实践在社会事务、社会关系形成中的地位和意义。正因为实践是有现实前提的实践,实践也不是万能之筐,实践的前提才有必要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