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两岸的客家服饰文化与艺术
- 陈东生等
- 2587字
- 2021-03-24 12:52:46
第二节 客家生活环境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曾说过:“人从来就是与他附近的一切相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位人类文化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在其著作《人类学》一书中也提出:文化是人类智慧的总和,同时又受到地理环境及其他生物上或心理上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形成文化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观念。法国史学家、批评家丹纳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对荷兰的地理环境这样写道:“境内没有坡度,水流极缓,或竟停滞不动。……平原往往低于河面,只能筑堤防卫;一眼望去,水好像随时会漫出来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特点是:“需要有深思熟虑的头脑,感觉要听从思想的支配,不怕厌烦,耐劳耐苦,为了遥远的后果忍受饥寒,拼命工作。”因此,“他们没有时间想到旁的事情,只顾着实际与实用的问题。住在这种地方,不可能像德国人那样耽于幻想,谈哲理,到想入非非的梦境和形而上学中去漫游;……几百年的压力造成了民族性,习惯成为本能”。
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中,形成了同居一地的地缘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所谓地缘关系,即指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各种内部联系的空间条件。这种空间条件,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我们在研究客家服饰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也应根据地理环境的异同加以区分。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往往造成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造成民族服饰的独特性。
一 客家人生活的地理环境
就像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尼罗河滋养了埃及人民一样,很多民族都喜欢择水而居。江河文化是农业文化的温床,因为当时驿道、旱路还很不发达,江河是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所以客家文化的发育不能离开江河。客家人民的母亲河是赣江、汀江和梅江,早期的客家移民是顺着赣江逆流而上的,先是驻足赣南,后来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贫瘠的土地无法养育过多的人口,于是他们又向东南进发,越过武夷山到达闽西。再后来,有的人又再度南迁,进入粤北,形成了今日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他们以大山为依托,在母亲河的怀抱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图1-2 汀江江畔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是南方关于客家人的一句谚语。可见,客家人居住在山区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已有相当长久的历史了。著名地理学家司徒尚纪在其《岭南人文历史地理》一书中,关于“客家系地区山区生态环境与变迁”一节中是这么介绍的:在岭南自北向南、自西往东推进的区域开发格局中,客家系地区开发最迟,古代生态环境能维持良好状态,绝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
粤闽赣三省的交界处主要是丘陵地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和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交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L”形的天然屏障,把它与中原大地和沿海隔开,形成了一个相对隔绝的世外桃源。它是历史上客家民系酝酿形成的温床,也是当今客家人的基本住地,人称“客家大本营”。赣闽粤三省结合部可分为赣南、闽西、粤东粤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土壤相连,同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地,境内崇山峻岭,连绵不断,山谷间河流交错,大小盆地星罗棋布,气候温暖,雨量丰沛。但是这三个地区之间横贯着高山大岭,彼此隔绝,成为三个互不统属的自然区域。也许,大山的屏障,也无形中成了一道文化边界,才这么完好地保护住这个作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在赣江、汀江和梅江及其众多支流的两岸因冲击而形成了成千上万的小盆地,这些星罗棋布的小盆地经过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和开发,形成了客家人聚居的集镇和村庄。图1-2所示为福建省长汀县的汀江江畔,汀江被认为是客家的母亲河。
二 客家人的生活环境
在客家人到达粤闽赣边区时,这里大都是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和荒山野岭,居住着百越族、畲族、瑶族等土著,也许是后来才来到这片土地的原因,所以为“客”,客家人的叫法可能也由此而来。这些少数民族与中原隔绝,所以生产力水平低下,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客家人的到来给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从北方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建筑技术,使这里变得生机勃勃。客家先民在这里开荒种地、修渠筑坡,用蜿蜒的山路和平坦的大道把一个个定居点连接起来,开辟了集市贸易,为穷乡僻壤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至赣粤闽交界的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并且以原有的传统风格建筑民宅。客家人居住的房屋样式很特别,在众多的民居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土楼。其中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华夏民族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华北中原地区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而客家围龙屋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走进客家人聚居的村落,遍布这种大小各异的围龙屋(如图1-3),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教授茂木计一郎把它叫作“天上落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它不仅外表造型别致、奇伟壮观,内里也别有乾坤,融合了“八卦图”的阴阳相济。围屋融“聚族而居”与自卫功能于一体,是客家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外在表现。这些气势撼人的古建筑,同样也表现出客家人那种豪迈、放达、充满想象力的气性,是客家人人格的外化。
图1-3 客家围龙屋(图片来自昵图网)
从气候条件来讲,粤闽赣边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年四季如春,日照时间长,虽然山陵较多可耕地少,但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很多作物的生长,这也形成了客家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形态。《临汀志》记载了宋代汀州客家人经济生活的情况:“汀,山峻水急……舟车不通而商贾窒,农罕以耕稼自力,未免有旷土游民;妇不以蚕丝自工惟事乎治麻缉苎,是以积贮有限,服用无华。”
“汀,地产无奇,土贡不作。”这些反映了宋代之交通闭塞、商贾不通、山田贫瘠,居民勤劳俭朴、以山林矿冶佐稻作之不足的山区农耕经济状貌。这批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先民,虽然没有生活在像中原一样富庶的土地上,但他们仍没有抛弃中原故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他们坚守着本民族的信仰,传播着汉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又努力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建筑、饮食、服饰文化,最终“反客为主”。至此,一个与中原汉族保持根源性又与当地百越族有着融合性的客家民系在粤闽赣边区形成。
客家人的生活环境是其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