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如何设计对比组合来促进学习

对比组合源自对知觉学习的研究按E. S. Gibson的理论,指在环境提供的一连串刺激的作用下,机体通过练习提高从环境中获得信息的能力的过程。1 Gibson & Gibson,1955)。知觉知觉(perception):个体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的过程。是对事物整体特性的反映。不同于感觉感觉(sensation):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身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我们的感觉接收器在从环境中捕捉到能量时会产生感觉。例如,人的眼睛捕捉光能产生视觉;皮肤捕捉热能产生温度感觉。而龙虾就厉害了,它们的感觉接收器中含有铁,因此可以捕捉到地球的磁场,然后这种感觉信号就不断地从接收器传递到大脑,变身“超级导航”。知觉则是对这些信号的意义进行解读。试想,如果一个人无法解析感觉中的规律,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有效认知。因此对于人们来说,感觉能力或许不需要学习,但知觉能力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精心设计的对比组合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众多感觉中,敏锐地捕捉到与自己有关的信号。

对比组合的操作方法非常直观:在期望突出的目标特征上选择存在差异的事例,然后让学习者来辨别这些差异。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对比组合这样超级好用的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却很少用到。常见的观点多半是,“想让学习者记住啥,就给他们一遍遍重复啥。”然而,这种逻辑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学习一件事是什么的同时,也要学习它不是什么”。举个例子,试想一位老师希望学生学会如何辨认多边形。传统的方法是展示出多个风格迥异的多边形,如图C.6中的左图。那么请问,只靠这些例子,学习者能够分辨出右边的图形是否为多边形吗?

图C.6 多边形

其实对于已经熟知多边形概念的读者来说,他们会指出多边形不能有中间那条穿过图形的线;而对于刚开始学习这个概念的学生来说,他们可并不了解这条规则。于是,当学生看到右边的例子时,他们会认为这只不过是左面例子中没有涉及的另一种多边形而已。图C.7展示了一组学习效果更好的对比组合。配合着这些例子,学生们就更有可能注意到多边形的一些关键特征:不能带曲线、不能带分割线、二维图形,等等。当然,给出的非多边形的例子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比如补充一个不封闭的图形作为例子(即图形中的线条首尾不相连)。

图C.7 多边形和非多边形

如果不使用对比组合,常见的替代做法就是同时提供正面例子(即“是什么”)和概念的准确定义。如果应用在上文多边形的例子中,学生们可以借助正面的例子来判断新图形,同时可以利用概念定义来排除非多边形。可如果依靠定义就可以做出准确判断、排除非多边形的话,还提供例子作甚?所以人们还是需要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两个方向来构建准确的理解。

上文说过,设计对比组合时有个简单的方法:先选择希望学习者关注到的目标特征,然后再根据该特征挑选合适的对比事例。举个例子,你或许读过一些介绍花卉的书籍,其中有诸多“分辨不清”的雏菊插图。若想帮助读者分辨出每种菊花的特殊之处,应该把某种特征单独拿出来,找不同例子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比如,可以拿出叶子的形状或是花瓣的数量等特征来对比(见图C.8)。

图C.8 通过对比组合来突出雏菊的两大不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