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陇右学宫之翘楚

甘肃省武威市·丝绸之路

 

武威古称凉州,因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在这个彰显军威“硬实力”地方,竟然耸立一座以文传世,体现中华文明“软实力”的中国第三大文庙。

银武威文昌盛

武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东邻银川,西邻西宁,南邻兰州,北通敦煌,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区位优越,处于亚欧大陆桥的黄金节点,以及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

这个历史上被称为 “五凉古都,河西都会”,素有“银武威”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

文庙遍及中国大地,但武威文庙东院文昌宫桂籍殿前廊檐下集中悬挂的那美轮美奂,弥足珍贵的44块匾额,在全国绝无仅有,让人震撼不已。

武威文庙由一组造型雄伟、气势雄壮的宫阙式建筑群组成,明清之际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凉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传承文脉的圣地。它是目前我中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西夏在建国之初,即蕃学与汉学并举。之后摹仿中原制度,建立大汉太学,追尊孔子为“文宣皇帝”,各州郡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庙,儒学被西夏推上了更高的地位,成为西夏统治的主导思想。

这里保存着上自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的“化峻天蕖”,下迄中华民国28年(1939)的“文教开宗”,共有44块匾牌,数量之多,形式之精美,悬挂之集中,堪称武威文庙一绝,不仅居大西北之首,而且在全国也属罕见。

西凉府(武威)是西夏的西面屏障,“大夏开基,凉为辅郡”,与西夏首都兴庆府(银川)同属一个等级。

武威文庙初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当权者为巩固统治,教化百姓最好的办法,就是修文庙、办学校。西夏在建国之初,蕃学与汉学并举。西夏皇帝李乾顺下令敕建“国学”,至仁宗“国学”又进一步扩大,仿中原建大汉太学,并亲临太学祭奠至圣先师孔子,追尊孔子为“文宣皇帝”,儒学成为西夏统治的主导价值观。

西夏亡国时,蒙古军队大肆杀戮,西凉府文庙难逃厄运,直至成吉思汗的后代在中原确立统治地位后,遭毁的武威文庙才逐渐修复。

明朝朱元璋虽身属佛门,建立大明王朝后,却转向尊孔崇儒。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武威文庙仿皇宫规制动工兴建,两年后竣工,祭孔规格也大为提升。

明成化六年《重修凉州卫儒学记》:“每来祀谒,则披视庙貌峥嵘,神光焯耀,巍然焕然,诚足以耸人之瞻仰也。”

清代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间修复,“其规模宏大,气象雄壮,知非府县所及”。清代尤以乾隆年间祭孔大典,对后世影响深远。大殿雄立,飞架斗栱,彩绘精美,匾额庄严,为一组造型瑰丽,类似皇家宫阙般的人文建筑群。

武威文庙文昌宫廊檐下集中悬挂着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的 “化峻天蕖”,下迄中华民国28年(1939)的“文教开宗”,共有44块,有的牌匾距今已达300多年,但保存仍然完好。数量之多,悬挂之集中,堪称武威文庙一绝,不仅居大西北之首,而且在全国也属罕见。

武威文庙桂籍殿的这些匾牌之所以能够“劫后余生”,实属偶然。民国期间,国民党设武威县参议会,文昌宫桂籍殿被用作参议会办公室。由于屋架高大,冬天寒冷难耐,他们便打起顶棚,还在前廊下筑起了墙壁,并装上门窗。于是这些高挂在檐下梁檩间的匾额就被全部隐蔽了起来。直到“文革”后期,社会关注保护文物,拨款维修文庙及文昌宫古建筑,这些匾牌才得以“重见天日”。

百年匾牍指点江山

这些匾牌尽是文章能手、书法大家、绘画巧匠、雕刻名家等匠心独运的杰作。其匾文用典绝妙,寓意深刻,极富启迪。其书法飘逸潇洒、朴拙雄健、遒劲俊美、豪迈奔放,堪称艺术珍宝,美不胜收。

“聚精扬纪”,笔力气势磅礴,俊逸浑厚,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题,意为:颂扬讴歌文昌帝君,招贤纳才,汇聚天下之精英,弘扬和维护法纪,以礼治国安邦。并激励后学者,以强国为己任,勤奋读书折桂枝。

“书城不夜”四字尤显俊秀,刀工悬殊,寓意深远。匾牌整体布局合理,加四角龙纹图饰,显得高贵而淡雅,不愧为中华名匾。清嘉庆戊辰(1808)年春“乡国学弟子叩”,其书者不详。“书城”,表示书之多而且珍贵,读书人亦多;“不夜”即,灯火辉煌不夜天,书声朗朗。

武威文庙亦为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保存文物4.4万多件,其中以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

“七彩丹霞”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使每一位到这里的游客,都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倾倒。在河西走廊这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这里有中国大陆发育最好的丹霞和彩丘地貌,在广袤的大地上,随处可见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举世罕见。

“万世文宗”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匾,书者不详。其笔势雄伟朴拙、遒劲挺拔。意为:赞颂掌管文运、以礼乐教化引导人们的文昌,将文昌奉为千秋万代受人尊崇的文教祖师。

“彩振台衡”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匾,意为:看到文昌宫闪耀的彩色光芒,似乎像振遥着三台星和天衡星,以勉励天下学子树雄心、立壮志。

“曜握斯文”为清乾隆年间凉州府儒学训导石 贤题。赞礼乐制度,颂文昌为弘扬斯文的典范。“司文章命”也为清乾隆年间,特简文林郎知武威县事王守增题,指掌管命运和主宰文运的神,裁决科考者的前途。

匾额,也称匾牌、扁额、扁牍、牌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集书法、雕刻、彩绘为一体,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这些匾额,以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堪为精绝的艺术雅品及精湛的制作工艺构成了一道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是中华各民族凝聚团结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