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康有为万木草堂育精英

万木草堂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创办的著名学堂。康有为在此开班授学,进行维新变法和西方先进学说的传播,培养了像梁启超和戊戌六君子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等对中国近代历史有贡献的一代名人志士,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做出了积极贡献。

清光绪十四年(1888),31岁的康有为赴京应试不第,遂于同年10月,怀着兴办学校、培养维新人才,以实现自己变法维新的政治理想,毅然离京回乡。次年,33岁的康有为在广州云衡书屋聚徒讲学,第二年在长兴里开堂收徒,讲堂起名叫“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他在万木草堂亲自讲学,历时7年。

“万木草堂”是一所新式的学校。康有为一反传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学科分为义理学、考学、经世学和文学四类。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康有为每天讲学四五个小时。他每论一学治一事,必上下古今,系统分析,究其沿革得失,并列举欧美的例子以资比较证明。康有为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每当谈到国事杌陧、民生凋敝、外侮凭陵,动辄声泪俱下,学生低头不语;每讲到变法维新,总是眉飞色舞,学生欢喜雀跃。学生受其教,无不振荡惊惕,凛然于匹夫之责。学生不分班次,只在先入学的学生中找出两名高才生作为学长,领导学生读书和娱乐。草堂不设考试,学业评定全凭学生们的笔记功课,考察其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木草堂”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经常在饭前饭后结伴拜谒先生。每逢春秋佳节或月白风清,康有为就带领学生游览越秀山麓、学海堂、菊坡精舍、红棉草堂或镇海楼。每次游览,康有为都被学生簇拥在前头,文章学问、古今中外、宇宙万物,无所不谈。万木草堂,培养了一大批变法维新的人才,如梁启超、陈千秋、徐勤等人,他们从封建士子转变为热爱祖国、积极探索祖国未来的维新志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康有为等维新志士通过光绪皇帝开展了一场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日本,万木草堂于同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