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
-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编写组 胡显章
- 1708字
- 2021-03-24 20:56:28
《四书集注》
导读作者/牟钟鉴
《四书集注》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代表作之一,是他用力四十余年、临终前还在修改的作品,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从汉代到唐代,儒家经学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经典,《论语》和《孟子》未正式列入经典,《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未有特殊地位。唐后期韩愈提出儒家道统说,在推尊孔子的同时把孟子作为承接孔子的传人,又颂扬《大学》,其弟子李翱则表彰《中庸》。至北宋“四书”地位攀升,二程极力予以推扬。朱熹将“四书”正式结集,为之集注,并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付梓刊行。朱熹既有经学家的文字训诂功夫,又有理学家的思想洞察力,能够把训诂与义理高度统一起来,用之于《四书集注》,把体现“五经”精神的“四书”讲解得通透鲜活,为士人把握孔孟之道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再加上“四书”比之“五经”,篇幅短小,话语生动,容易为读经者接纳,于是“四书”逐渐超出《五经》,成为首要经典。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到延二年(1315年),恢复科举考试,皇帝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经书考试标准答案,明、清两代因循之。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出生地在福建南剑州(今南平),生于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一生经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为官9年,大部分时间在福建讲学。绍兴三十年(1110年),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淳熙二年(1175年)与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相会于信州铅山鹅湖寺,讲论朱陆异同,史称“鹅湖之会”。淳熙五年,建白鹿洞书院,立学规。晚年反对权臣韩胄,被诬为“伪学”领袖,列为“逆党”。朱熹学问渊博,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通鉴纲目》《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太极图说解》《周易参同契注》《通书解》等。后人把他的遗文编辑为《朱文公集》,把他的语录、问答编为《朱子语类》。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编成《朱子全书》,是其《文集》和《语类》的选集。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学者须由此入门,“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才能“闻大道之要”。朱子还作了补传,强调即物穷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朱子在《中庸章句序》中说:“道统之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传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子思作《中庸》,“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朱子注“忠恕”曰:“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乃千古不移之论。朱子在《读〈论语〉〈孟子〉法》中引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又在《论语集注》中说:“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说出了道学家追求的精神境界。朱子在《孟子序说》中引韩愈的道统说和敬崇孟子之言曰:“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借助于对“四书”文本的创新性解读,表述了他的主要理学思想,如理本论和理气说,理一分殊论,心统性情论与十六字心传,天理人欲论,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论,仁乃生意论等。朱熹的理学后来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学,得到政治集团大力推崇,使得汉代以来形成的“三纲五常”以理论形态获得进一步巩固,它一方面有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道德风气的建设;另一方面理学内在的“存天理灭人欲”和突出“三纲”、淡化“五常”的缺陷,被专制政治所利用、所膨胀,遂出现“远人情以论天理”,乃至“以理杀人”的负面效应,于是有阳明心字和反理学思潮兴起,给予补正和批判。
《四书集注》版本很多。当代读者可用中华书局1983年编辑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的《四书章句集注》,有新式标点,便于阅读。当代学者钱穆著有《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版),对于朱熹思想资料有分类整理,是很好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