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权激励操盘手册:国内知名企业高管十六年股权激励实践总结
- 黄治民
- 2682字
- 2021-03-24 20:53:52
序一
接地气,才能更有价值
岁月磨练人,岁月也成就人。
黄治民先生自从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不觉已经15年。近日他捧来自己多年实践与研究的心血结晶——《股权激励操盘手册:知名企业高管十六年股权激励实践总结》,请我为其作序,使我欢喜不已、感慨良多。
股权激励属于薪酬激励的一种,而且是一个听着就让人激动的事情,但是真要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号称“金手铐”的现代股权激励机制从欧美引入我国,逐渐在各大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开来,一时成为“盛事”,众多企业趋之若鹜,从此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股权激励一起,开启了一个又一个职场人士的“财富神话”。目前,随着“双创政策”的推进以及相关股权激励政策的完善,特别是沪深两市和新三板的发展,我国股权激励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扩大,梦想照进现实,持有股票能创造的财富神话让很多员工看到了股权激励诱人的红利。
现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由于企业物质资本的提供者与人力资本及经营管理职能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双方利益的不一致催生了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使得企业的内部消耗增加、效率降低,制约了公司的良性发展。1952年,美国辉瑞公司为了避免公司高管的现金薪酬所需缴纳的高额所得税,第一次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拉开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行股权激励的序幕。而作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开发区代名词的硅谷,则把股权激励制度与风险投资(VC)一起作为促使高科技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从而为世人所熟悉和景仰。
中国商业史上关于股权激励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际。比如晋商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股权激励”机制。晋商为了解决交通通讯不便所造成的管理上的难题,特别是为了调动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设计出相对于东家所获“银股”的“身股”制度,即通过授予掌柜和优秀伙计以身股,让他们参与分红。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拿到身股的马荀说:“我现在不仅是为您干,也是为我自家干。”古语云“薪金百两是外人,身股一厘自己人”,正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出钱者为东家,出力者为伙计,东、伙共而商之”。“身股”激励制度类似现在股权激励中的分红模式,两者非常接近,说明晋商的“身股”激励已经初步具备现代股权激励的特征,就是强调人尤其是核心员工的价值,通过股权激励制度让个体与整体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实现东家、掌柜、获“身股”伙计和商号的共赢局面。
目前,股权激励相关的培训和咨询业务“很火”,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实施股权激励。但是要成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非易事,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给公司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有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实施不当,也可能刺痛很多员工的心,给企业带来莫大的伤害。
真正在企业内实施一套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专业的系统工程。本书作者黄治民先生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特别是在近十年担任知名企业高管的过程中,参与并具体实施了数十例股权激励方案,包括创业企业、上市前夕企业、上市后企业、上市企业子公司等。他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职业经历,尤其擅长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股权激励培训及咨询方案,深受客户好评。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股权激励操盘手,其书稿内容接地气、实操性强,提出了股权激励操盘的9个要点,从模式选择、技术、艺术、流程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包含大量的真实案例、模板,不仅能让读者从中学到系统实用的股权激励知识和经验,而且能够让读者DIY(自己做),这是其他类似书籍所不具备的。此外,本书还能让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穿插一个个真实的、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的案例的同时,将股权激励的前世今生、历史背景、驱动机制等详述无遗,清晰地探索了股权激励机制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难得治民一直对股权激励这个问题感兴趣,当年他写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用的就是这个题目,后来在用友软件工程公司、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十几年中,又经历了很多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实施,其中绝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公司领导层的全力支持下由他亲自设计并指导实施的。因此,本书与一般的培训教材或理论书籍不同,具有很接地气的特点。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出,股权激励的设计、实施一定要从“心”出发,密切关注激励对象的心理感受,为此提出了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5大艺术性——认知度、获得感、刚中柔、实在性、个人梦。这是独创,只有根植于中国企业实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出来。
管理中所有与人相关的东西都是复杂的,股权激励更是如此。与现有的股权激励相关书籍相比,我认为本书的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读者的需求。作者多年来经常与有实施股权激励需求的专业人士、企业主交流,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并从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惑出发来组织内容。比如如何动手,相关模板,如何考虑激励对象的心理等。
2.全面而不遗漏。作者并非一般的培训师或咨询师,没有任何“留一手”的心态和需求,所以在组织内容时,和盘托出,全面不遗漏,从8大视角详述,解析7大模式,包含16个案例与方案、5套程序及模板。
3.源于一线实践。作者来自企业一线,本书内容是其作为企业高管16年股权激励实践的总结,所以其中的案例、方案、模板全部源于一线,是作者亲自操盘的真实案例。
4.提出“九定模型”。书中提出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九定模型”,它把一套股权激励计划包含的9个核心因素直观地展现出来。
5.提出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5大艺术性。这是国内独创的,作者指出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一定要从“心”出发,密切关注激励对象的心理感受,并且通过案例描述了这些心理感受对股权激励成败的关键影响。
6.研究了股权激励的驱动机制。本书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本股权化,提出了股权激励的内驱力、外驱力,清晰说明了股权激励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7.核心法规规章汇编。本书最后还整理出实施股权激励涉及的11个核心法规和规章,便于读者了解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做到“红线不能碰”。
总之,本书是迄今为止难得一见的一本有关股权激励的、接地气的好书。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同时基于我数十年来从事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绩效考核、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的企业调查研究、咨询培训与实际操作的经验体会,写下以上一些读后感,隆重推荐给广大读者,同时也推荐给正在大踏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中国企业!
是为序。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新奇
2017年4月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