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鲸计划”海洋科普馆·海洋活化石
- 凌晨漫游工作室
- 1904字
- 2020-06-25 11:38:13
谁是鹦鹉螺
鹦鹉螺和鹦鹉是亲戚吗?不是,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鹦鹉螺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因为它的表面有赤橙色火焰状斑纹,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所以得名“鹦鹉螺”。活的鹦鹉螺全身闪耀着白色、灰色、橘红色的光泽,在海洋中行进时,它们的头和腕完全伸出壳外,壳口向下,就像翩翩飞舞的鹦鹉,动人而又美丽。
作为活化石,鹦鹉螺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究竟存活了多少年?古生物学家发现,寒武纪晚期就有鹦鹉螺了,那可是在约5亿年前!在接下来的奥陶纪中,鹦鹉螺简直就是“地痞流氓”,在海洋中肆无忌惮,倚仗着11米长的身躯横行霸道。现在,世界上总共只生存着6种鹦鹉螺,所以鹦鹉螺成了活化石,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搞清楚它们祖先的生活状态。
鹦鹉螺在外观上特别像一只钻进了蜗牛壳里的乌贼,或者像是将乌贼的头安到了海螺的壳上,总之第一眼看见它的人都不会想到这是一种动物,还以为它是两种动物的合体。鹦鹉螺在远古时代有很多近亲,比如弓角石、直角石。这些头足类生物在4.5亿年前非常普遍,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化石继续讲述着它们曾经的故事。
鹦鹉螺的现代近亲是乌贼和章鱼,它们都属于头足纲。乌贼和章鱼没有绚丽的外壳,它们更多的是依靠改变身体颜色、喷射墨汁来躲避天敌、迷惑猎物。
鹦鹉螺是夜猫子,喜欢晚上出来活动,是一种夜行性生物。喜欢群聚的鹦鹉螺比较娇气,只能生活在19℃至20℃的海水中。所以,只有在热带地区的海洋中才会看到鹦鹉螺。鹦鹉螺是好静的动物,平时喜欢趴在100多米深的海底,用腕部支撑着身体缓慢地匍匐行进,偶尔也会游动,比如暴风雨过后风平浪静的晚上,它们便会游到海面上,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但过不了多久,它们就又会回到海底蛰伏下来。
鹦鹉螺和那些已经变成化石的亲戚们相比,模样基本没怎么改变,有乌贼一样的头,头上长了许多触须和一双大大的眼睛,还背着一个漂亮的大螺壳。这个颜色鲜艳的螺壳是鹦鹉螺自己的壳,而不像寄居蟹那样用的是别人的螺壳。鹦鹉螺的壳花纹独特,外壳的切面呈现出形态优美的等角螺线,也因此成为市场上价格不菲的工艺品。美丽的鹦鹉螺螺壳反倒成为保护鹦鹉螺的障碍了。
鹦鹉螺最适合表演“千手观音”这个舞蹈节目,而且就派一只上台就足够了,不需要任何帮手,因为一只鹦鹉螺就有90只“手”!不过这些“手”都是叶状或者丝状的,和我们所说的手压根儿就不是一个概念。别看鹦鹉螺的“手”长得怪怪的,可却不耽误它们捕食和爬行,而且它们还有两只“手”可以当门用!原来当鹦鹉螺的身体缩回壳里去后,这两只“手”一合,就能把鹦鹉螺螺壳的口盖住,方便省事!休息时,鹦鹉螺总会有几条触手负责警戒。
除了可以跳民族舞,鹦鹉螺还是个游泳高手,被海洋生物学家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水流通过它们的外套膜后,经过管状肌肉、膨胀的身体,向后方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鹦鹉螺游动,不过,是推动它们向后方游动的,所以,鹦鹉螺要想前行,就得倒着身子才行。
鹦鹉螺依靠螺壳里的空气可随意调节自己在水里游泳的深度,这个本领使它们可以白天藏在深海的洞穴中,晚上浮到水面上寻找食物,就像小小的潜水艇。鹦鹉螺之所以能有这个本领,全是因为它们有造型独特的螺壳。前面提到,鹦鹉螺的螺壳里面并不是光滑的通道,而是有一种壁板将螺壳间隔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屋子,形成许多气室。这些小屋子的中间由一条小管道连接,管道的末尾是一间最大的屋子,是鹦鹉螺的卧室。鹦鹉螺就是通过这条小管道调节其他屋子里的空气。想浮出海面就增加里面的空气,想潜入海底就减少里面的空气。
鹦鹉螺的这种行为启发了科学家,于是,人们就用增减重量的方式控制潜水艇的上升和下潜,这个方法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并且成功地使潜水艇下潜到海底1万多米。人类终于可以进入海洋水体深处,窥探其中的奥秘了。
无论是与远古亲戚还是现代近亲相比,鹦鹉螺其实都是弱者,它们没有配备墨囊这样的御敌神器,也就没有了墨汁这种可用来施放的烟幕弹迷惑敌人。虽然鹦鹉螺和乌贼一样靠向反方向喷射水流来行进,但鹦鹉螺可没有乌贼那样灵活的行动力。活到现在的鹦鹉螺基本上都是白天躲在浅海珊瑚礁的岩缝中,晚上才出来觅食,主要的食物也只是些弱小的虾、螃蟹,还有小鱼。
在4.5亿年前的古代海洋里,鹦鹉螺能长到11米,是当时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主要捕食三叶虫、巨型羽翅鲎等。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里,它们以庞大的体形的嗅觉和凶猛的喙称霸海洋。
随着岁月沧桑、时间轮转,鹦鹉螺渐渐失去了海洋霸主的地位,沦落到过着昼伏夜出的隐秘生活的境地。现在的鹦鹉螺体形都不大,最大的整体长度仅有26.8厘米。与曾经拥有的庞大身躯之间的差距,展现出鹦鹉螺种族在漫长岁月中的衰落,未来它们还会越变越小吗?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