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留下了无数瑰丽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些传奇趣谈有的来源于上古的神话传说,有的脱胎于民间的文艺创作,有的则出自文人的浪漫想象。这些传奇故事或令人拍案惊奇,或令人唏嘘感叹,都在历史长河中融入中国人的共同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
第一节 “娥皇女英”的故事
宋诗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作者介绍
见16页。
诗歌赏析
这两首诗写于黄庭坚遭遇贬谪六年多后,放还回乡之际。绍圣二年,黄庭坚因编修《神宗实录》而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污蔑构陷,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进入了当时偏远闭塞的蜀地,元符元年再徙戎州。在贬谪的七年间,黄庭坚坚守自己的节操,虽身处逆境但自适自得。元符三年,黄庭坚被放还。
在回乡的路上,黄庭坚顺江而下,冒雨登上岳阳楼。据任渊《黄庭坚诗谱》记载,这两首诗的手稿上有跋:“崇宁之元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可以说,这两首诗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已是五十七岁的黄庭坚,经历七年贬谪、遇赦之后的心境的。
第一首诗的首句“投荒万死鬓毛斑”,以“投荒”写出诗人的贬谪境遇,从“荒”字可见,地处边缘闭塞之地生活的艰难。紧承的“万死”犹言“九死一生”,将其中的艰辛困苦进一步强调出来。而这一切的艰难困苦以及人生七年岁月的蹉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鬓毛斑”——两鬓斑白。诗中的外貌描写饱含着诗人内心的沉痛与悲哀。“生出瞿塘滟滪关”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劫后余生,获得放还,为下面两句的喜悦之情作了铺垫。
“未到江南先一笑”,语言直白,但“未到”“先”却将诗人内心按捺不住的欣喜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一笑”并非笑一次,而是开怀畅快之笑。未到家乡既已如此,那么回乡之后的欣喜将到怎样的程度自然可以想到。全诗以“岳阳楼上对君山”这一动作结尾,此时诗人在面对君山之时,是回首人生还是期盼前路?抑或是兼而有之?还是另有所思?诗人没有直写,只是留下了一个静止的画面,供读者自己去吟味和体会,正可谓是不写而写,余韵无穷。
第二首开篇有“满川风雨”四个字,既是对诗人当日冒雨登临岳阳楼实景的展现,又是暗指残酷党争背景下风雨欲来的政治形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能够衬托出“独凭栏”的诗人形象。这里的“独”字,固然点出了诗人落寞、孤独的苦闷,但这也正是诗人坚守心中那一份道义的结果。可以说,是诗人自己选择了“独”的生命姿态,这其中是有一份强烈的自尊和自豪的。
第二句“绾结湘娥十二鬟”则是由上句“独凭栏”顺势而写所见君山群峰的样子,好似湘娥女神头上的十二个发髻,一方面形象地描摹景色,另一方面也使得普通的山水带上了灵秀之气。
第三、第四句由眼前实景宕开一笔,以“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虚写身在波涛荡漾的湖水中近距离观看青山的景象。登楼远望而遇风雨本是一件遗憾之事,然而诗人却渴望置身于风涛之中,近距离感受湖山之壮丽,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通过诗意的语言使得所见之景与不得见之景在文学中两全展现。诗人虽然经历贬谪的打击但依然对生活中的美好饱含期待,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
“娥皇女英”的故事
传说尧帝的两个女儿分别名叫娥皇、女英,两人后来都成为舜帝的妃子。舜帝晚年到南方巡视,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离世。娥皇和女英听闻噩耗便一路痛哭着来到苍梧,她们的眼泪滴洒在竹子上留下了斑斑泪痕,这就是传说中“斑竹”的由来。然而,痛哭也难以宣泄两位妃子失去夫君的悲痛之情,最终娥皇、女英竟都投水殉情,留下了令后人唏嘘的爱情传说。娥皇、女英也由此成为湘水的女神,被称为“湘妃”或“湘夫人”。
另据《山海经》记载,湘夫人化身为神鬼之后性情大变,经常在湘水中兴风作浪,把怒气发泄于人间。又有说法认为,“湘妃”与“湘夫人”另有传说,与娥皇、女英本无关联,只是后人附会,将两个不相干的传说杂糅在一起。总之,有关舜帝究竟因何而死,湘妃与湘夫人究竟是否是同一个故事,历来莫衷一是,这就使得这个传说故事在浪漫动人之余,又有一丝神秘色彩。
后世有不少文学作品,不是受到了湘妃故事的启发就是借此典故来表达情感。如张衡《西京赋》中的:“感河冯,怀湘娥。”李善注引王逸的《楚辞注》曰:“言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及,堕湘水中,因为湘夫人。”晋代郭璞的《江赋》:“奇相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於湘娥。”《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明代莫止的《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写道:“湘娥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
九歌·湘夫人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第二节 “子规啼血”的故事
宋诗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后迁至广陵(今江苏扬州)。五岁时父母双亡,青年时期在江南一代以授徒为生。二十一岁时,“生太平世,读书学古,自少壮期切切以自奋进,裨补当世之万一”,可却以“何意甚困踬,不及庸常儿”(《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少以任侠为事因激素志示杜子长》)为理由放弃了科举考试并且再也没有踏足科举考场。他在另一首《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中写道:“百岁只如梭过机,安能跼促努筋力,眼穿仰望丹桂枝?”王令认为人生短暂,贵在自适,为在科场折桂而辜负生命韶光并不值得。
元和元年,王令二十二岁时,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入京,途经高邮,王令便投书给王安石求见,并赠以《南山之田》一诗。比王令年长十一岁的王安石非常赏识王令的才华,在回信中赞王令“足下之材,浩乎沛然,非某之所能及”“足下之行,学为君子而方不已”。[8]于是两人频繁通信往来,结为莫逆之交。
嘉祐三年,受益于王安石的赞誉提携,王令逐渐成为江淮一带颇负盛名的诗人。在王令二十七岁之际,王安石更是将自己妻子的堂妹嫁给了王令。然而不幸的是,次年王令便在贫病交加中离世,年仅二十八岁。王安石《思王逢原》一诗中“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的诗句便表达了对王令才高命短、不为世用的惋惜。
王令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在他十年创作时间内,却写出了七十多篇散文和四百八十多首诗。王令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风格上,王令受到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等人的影响,作品具有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深奥的特点。
诗歌赏析
王令的这首《送春》是他诗作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其中巧妙的转折是这首诗歌的出彩之处。
首句“三月残花落更开”中的“三月”和“残花”点明了这是一首表现暮春时节景象以及诗人感受的诗作。暮春时节,残花败落,往往会引起诗人感时伤春的消沉情感。然而,王令却转变观察的视角,抓住“落更开”,反手一笔,在七个字中生出变化,以花落再开消解了“三月残花”带来的消极心境。“小檐日日燕飞来”则承接第一句表现的轻快、乐观,以燕子每天都飞来,落在小小的屋檐之下做窝这一春天的自然景象,进一步赋予暮春之景以灵动的生机,强化了生命的轻快与乐观。
读到此处,读者以为诗人将要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进一步阐发春日的美好、生命的昂扬。然而,诗人的笔触却再一次出乎读者的意料。“子规夜半犹啼血”,用杜鹃鸣叫啼血不止的典故,又一次呈现出生命的悲凉、无助之感。紧接着,诗人用“不信东风唤不回”写出杜鹃的悲啼是在呼唤春天回来,一句诗中连用两个“不”字,以双重否定的句式,鲜明地强调出作者对于美好未来的坚定和希望。
然而,春天流逝是自然规律,并不是杜鹃悲鸣可以挽回的。杜鹃违背自然规律,尽管顽强地争取,却注定是要失败的。在这里,被拟人化的杜鹃鸟为了自己的信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无理之中见精神,在悲壮之中显现出一种昂扬的个体生命的精神伟力。
“子规啼血”的故事
《太平御览》引扬雄《蜀王本纪》中记载,望帝杜宇在蜀地称王。因为宰相鳖灵治水有功,受到百姓爱戴,于是杜宇便效仿古代贤王把王位禅让给了宰相鳖灵。此后望帝杜宇便隐居在西山修道。
然而,宰相治国无方,还抢占了望帝杜宇的妻子和女儿。得知此事的望帝心急如焚,赶回国希望能够劝说宰相回心转意。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新国王将城门紧锁不让望帝入城。望帝自觉有愧于百姓,回到西山之后终日掩面痛哭,郁郁寡欢而逝。死后,望帝化作了杜鹃鸟(子规),依旧终日望着都城方向悲哀地啼鸣,常常啼出殷红的鲜血。
后来很多诗人将这一伤感的故事写进了诗歌中,比较著名的有: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蜀道难
李白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琵琶行
白居易
……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老夫采玉歌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酹江月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王安石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
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十五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临江仙·信州作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子夜歌·三更月
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辛弃疾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