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经部(1)

【四书】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成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文中所引康诰、帝典和大甲等文中的内容基本非用其本意,体现了先秦人引用他文时“断章取义”的特点。

《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中庸》是《四书》中哲理最深奥的一本。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做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取名“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孟子》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五经】

《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原311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据传为孔子编定。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尚书》

《尚书》原来只叫《书》,秦汉时开始通称《尚书》,汉时因《尚书》为儒家经典而被尊为经,所以又称《书经》。于是一书三名,通用至今。但汉儒对《尚书》书名的理解却有不同。

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授事相实而为名。

王充认为“尚”和“书”都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尚”指上古,“书”指书籍,《尚书》就是“上古帝王之书”。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记载:“以其为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取的就是这种说法;其二,“尚”指在上者,指帝王,指统治者;“书”是记,指在下者之所记,也就是史官的记录。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包括他所讲的话,史官都如实地记录下来。唐孔颖达取的就是这种说法,他引三国王肃的观点“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统治者所讲的话,史官把它记下来,这就是《尚书》。

在古代,“尚”和“上”可以通用,“书”原是动词书写记录的意思,后来引申泛指一切书写记录下来的文本书籍。至于“史”之“所书”,在古代却是有分工的。《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统治者身边的史官分左史和右史,各有明确的分工。左史专记统治者之言,右史专记统治者之事,于是形成了儒家的两部经书《春秋》和《尚书》。

无论是统治者的讲话也好,还是公文也好,都是历史,左史所记的正是上古的历史文献,《尚书》就是这些历史文献的汇编。从这个意义上说,《尚书》就是“上古之史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

《尚书》的流传与现存的本子,情况相当复杂,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三种。

现存的真本《尚书》是汉朝的伏生(名胜)传下来的。伏生是秦博士,这个本子是他藏在屋子的夹壁里才得以躲过秦火流传下来。据传,经孔子删订的本子原有100篇,伏生夹壁里的本子因竹简断烂,只剩28篇,后加上民间所献的一篇《泰誓》,合29篇,伏生即以此传授门徒。伏生的本子原是秦通行的篆体,但他的学生以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录传布,于是被称为《今文尚书》,这是汉文帝时候的事。后来东汉的经学大师曾为这29篇作过注,可惜现在差不多都已散失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因扩建宫殿而拆除孔子旧宅,在夹壁中得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就有《尚书》,比当时的通行本多了16篇,这个本子后被称为《古文尚书》。据说《古文尚书》是由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的。

到三国末年,魏国的王肃伪造了一部《古文尚书》,他把原先伏生的28篇分割为33篇,又新增25篇,合58篇,同时附一篇《尚书传》,著明是孔安国所作,这就是《伪古文尚书》。晋武帝时曾立博士传授门徒,其间虽曾因祸乱而散失,但失而复得,后来影响也逐渐大了起来,直至清初考据大家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后,才考证出这是一部伪书。

这就是《尚书》的流传和三个本子的大致情况。现在的通行本是今古文合编的,其中的篇目有分有合,和原来的并不完全相符。

关于《尚书》的体式,历来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孔颖达《尚书正义》的分类,分为十类“一曰典,二曰谟,三曰贡,四曰歌,五曰誓,六曰诰,七曰训,八曰命,九曰征,十曰范。”《今文尚书》中没有“歌”、“训”、“征”三类,都见于《伪古文尚书》,《夏书》有《五子之歌》和《胤征》,《商书》有《伊训》。孔颖达的这个分类概念不很清楚,所以现在一般多取刘知几《史通》所引王肃的六分法“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但这样的分类又不太科学,只是着眼内容,还不是严格意义的文体分类,不很全面,然而作为传统的分类,也不妨有所了解。

就六分法而言:“典”是关于重要史实的记载,如关于尧和舜的记载;“谟”是谋划,记载臣对君的劝告或君臣的谋略;“训”是训导、训诫,记载臣下训诫开导君王的话;“诰”是告谕,是君王勉励臣民的文告和讲话;“誓”是誓言或动员令,多为军事行动前君王训诫的誓词;“命”就是命令,指君王的命令,包括嘉奖令。

《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周易》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及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周易》名列五经之首,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用变易、简易、不易三种看法去读。从形式和方法上看,《周易》好像是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周易》是我国预测学、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

中国人善于临机决断,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人们也就有理由相信,人类可以依据自然的变化来预告人类的前景。《周易》一书正是这一文化倾向的最佳实例。

正因为《周易》有着如此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它就已经被人们看做“圣人之书”。人们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既汲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易学。年复一年,易学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繁衍出种种流派,《周易》一书也得到了长期流传,而且久盛不衰。

同时,《周易》在民间的流传也是绵延不绝,它已经成了指导人们生活,规范人类言行的准则,成为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文化人,往往以《周易》中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去认识和解释这个多变,而又异彩纷呈的世界,而下层民间,更多的是从“易用”角度,用之卜疑断惑,寻求行动上的引导。

《春秋》

《春秋》本是记事史书的通称,但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的《春秋》。其编者一般认为是孔子,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西狩获麟,于是孔子有感于自己的主张不行于天下,于是取鲁国《春秋》进行加工编撰。全书纪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共242年。后人因此称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其书用鲁国纪元兼记各诸侯国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记事的目的是提倡道义和“礼”。而春秋本身的文字极为精简,所以后世流传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三传来解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