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确定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中,那么你的生活中就充满了不满足和遗憾。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一个人习惯性地看向别人的肩膀,他就会为自己的肩膀不如别人的高而低落甚至是气愤难平,当他努力挺直了腰板,感觉自己的肩头有所升高,比刚才的那个人高了点,心里窃喜不已。
但是,他马上就会发现又过来一个肩膀比他高的人,这时他再怎么挺腰也不行了,于是他想到可以踮起脚尖,果然这下子终于超过那个人了。
但是,他又发现一个比他高的,这时候他可能需要跳起来才能超过那人……
就这样,他的眼睛仿佛就是一个小雷达,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搜寻比他高的人,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去超过他人。
从挺腰到踮脚再到腾空而跳,然后他开始投机取巧,一架无形的梯子搭建而成。
他一级级向上爬,登上一级之后,他刚开始有点幸福的感觉,但是马上就发现更高的目标,于是他不得不继续向上登。这是残忍的无底洞,他已经停不下来……
攀比不仅会让自己痛苦,也会让家庭受累,总是攀比、有着无限欲望的女人会对丈夫提出许多超出能力之外的要求,增加丈夫的负担,影响家庭关系。攀比的女人没有一个快乐放松的心态,即使已经被幸福包围仍是不知足。
心理学家说,比较是人的本能,在集团内部,人们习惯寻找类似的比较对象。攀比带来的结果经常是痛苦的,如果能够好好处理比较心理就能避免痛苦发生。
记住,幸福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属于每一个人。幸福是自我,因此幸福属于每一个人。
3.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连芝麻也丢了。
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但是很多人只是想展现自己的本事,希望得到更多人的羡慕和称赞,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不愿守住本分,最终导致人生走向脱序违规。
一位年轻人靠卖鱼维持生计。有一天,他一面吆喝,一面环视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来买鱼。突然,一只老鹰从空中俯冲而下,从他的鱼摊叼了一条鱼后立刻转身飞向空中。卖鱼郎生气地大喊大叫,可是,老鹰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最后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那只老鹰愈飞愈高、愈飞愈远……
卖鱼郎气愤地自言自语:“可惜我没有翅膀,不能飞上天空,否则一定不放过你!”那天他回家时,经过一座地藏庙,他就跪在地藏庙里,祈求地藏王菩萨保佑他变成老鹰,能展翅于天空。从此以后,他每天经过地藏庙的时候,都会进去虔诚地祈祷。
一群年轻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萨祈求,就很好奇地议论起来,其中一人说:“这位卖鱼的人,每天都希望能变成一只老鹰,可以飞上天空。”另一人说:“哎哟,他光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时?不如我们戏弄戏弄他!”大家交头接耳,如此这般,想出一招妙计。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轻人先躲在地藏王菩萨像的后面。卖鱼郎如期而至,照样虔诚地祈求、礼拜。这时,躲在菩萨像后面的那位年轻人就说:“你求得这么虔诚,我要满足你的愿望,你可以到村内找一棵最高的树,然后爬到树上往下跳试试看。”
卖鱼郎一听菩萨显灵了,异常兴奋,忙点头称是。然后就非常欣喜地跑进村里找到一棵最高的树,按照地藏王菩萨的指示,爬到了树上。那棵树实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愈觉得害怕,不过为了像老鹰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他坚持向上爬。
终于,他爬上了树顶,向下看——“哇!这么高!我真的能飞吗?”那群年轻人站在大树底下,故意七嘴八舌地说:“你们看,树上好像有一只大老鹰,不知道它会不会飞?”“既然是老鹰,一定会飞了!”
卖鱼郎听了心里很高兴,他想:我果然已变成一只老鹰了!既然是老鹰,哪里有不会飞的呢?于是展开双手,摆出展翅欲飞的姿势,纵身一跃,跳了下来。可是,他没有像想象的那样飞向广阔的蓝天,而是飞快地向地面坠落……最后幸好落在水草之中,保住了一条性命。
那些年轻人跑过来,幸灾乐祸地取笑他。他说:“你们笑什么?我是两只翅膀跌断了,不是飞不起来啊。”那些年轻人指着他,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说不出话来。
一个人要守本分,才能尽本事,若只想逞能显本事,却没有守好自己的本分,自不量力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结果就会像这位卖鱼郎一样,自食其果。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分”是本分,“己”是指自己活动的范围,安分守己的意思就是指规矩老实,守本分。而在这个日新月异、崇尚物质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是规矩老实、坚守本分的呢?越来越多的人不能素位而行,安分守己,他们心存妄想,逞强好胜,只知道羡慕甚至嫉妒别人,最终导致失败,简直是咎由自取。
4.不重视面子会活得更好
中国人的多数欲望大抵跟面子是分不开的。
我们从小就得到长辈们的训示:“别丢我们的脸!”将“面子”的观念深植在我们的心中。从此,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面子,时刻牢记千万不能失掉面子,即使为此撑得异常辛苦也在所不惜。
小小的一个面子,尽显众生百态!富人有富人的面子,穷人有穷人的面子;当官的有当官的面子,老百姓有老百姓的面子;长辈有长辈的面子,孩子有孩子的面子;君子有君子的面子,小人有小人的面子……面子简直成了中国人的第二生命。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
民国初年,一个曾经风光而如今落魄的旗人整日泡在酒肆里跟人吹嘘他是如何养尊处优、锦衣玉食。
一天,他边吹牛边津津有味地啃着一个芝麻烧饼。烧饼吃完了,一些芝麻不小心掉在柜台上了。他正思忖该怎样把这些芝麻纳入口中又不招人笑话,一个衣冠不整的姑娘跑进来,是他的女儿找他回家。他忙端着架子斥责女儿:“慌慌张张的干什么?怎么不打扮整齐再出门?”
姑娘很惊讶地望着他说:“爸爸,你忘了吗?咱家值钱的东西都当光了,我哪有体面的衣服穿啊?我妈让你赶紧回家,她要出门没裤子,让你把裤子借她穿一会儿!”
这旗人一听面红耳赤,想溜出去却没忘刚刚掉落在柜台上的几粒芝麻,便一拍柜台,怒道:“小孩子胡说什么?还不回家去?”借拍柜台之机将几粒芝麻尽粘在手掌上偷偷地吃了下去。
爱面子如斯,真是可气又可笑。
其实,不要面子我们会活得更好。
古代大哲人苏格拉底的生活态度很值得我们效仿。
每天清晨,邻居们都会看见赤着脚的苏格拉底走出家门,踩着晶莹的露水,跳到一块等待雕刻的大石头上,仰起头向远道而来的太阳热情地问候,向正在隐去的星星和月亮挥手告别。他无视众人怪异的眼光,披上他那破旧不堪的袍子,准备到集市上和民众们辩论,行使他“思想助产士”的义务劳动。
这时正为早餐发愁的妻子冲出来,在众人面前厉声责备丈夫,高声发着牢骚,抱怨家里米缸朝天,丈夫却天天游手好闲,不求上进。苏格拉底却不顾众人的窃笑,亲昵地拥抱一下老婆,向外边走边说:“亲爱的,我去工作了,我要帮人们把思想顺利生产下来。”愤怒的妻子把一盆水泼向苏格拉底,他顿时被浇成了落汤鸡。苏格拉底像骑士一样抖抖湿透的袍子,对哈哈大笑的邻居说:“看来我猜对了,电闪雷鸣过后,必有大雨倾盆。”
很多人一定会嘲笑苏格拉底是个“妻管严”,在众人面前被老婆扁很丢面子,殊不知这正是苏格拉底的高明之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是个“河东狮”,既然没法子改变就由她去吧。
面子是什么,如果不要面子可以生活得更好,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再违心地在众人聚会时充大方争抢着付账单,却见荷包瘪下去而暗暗心疼;
也不要花费两三个月的薪水换一身新行头,只求别人的一句“衣服很漂亮”,接下去的两个月却不得不与馒头咸菜为伴。
更无须整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开怀大笑吧,即使笑得露出了你的小龅牙,也不会没面子。
千万别再不懂装懂了,承认自己也有无知的时候,这没什么丢脸的。
用钱买来的面子,是华而不实的面子,让人一眼就能看穿你内心的贫乏;用权力换来的面子是势力而短暂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地拥有权力,这样的面子虽然八面威风却没有底气。实力可以说明一切,当你拥有充实的内心,拥有也许并不太聪明但肯踏踏实实汲取营养的大脑,拥有富贵不能淫的骨气以及脚踏实地的干劲,无须你去做作地用假面具来装面子,那由内至外散发出来的气质足以让别人不能轻视你,你也活得更真实、更轻松。
让我们把面子统统扔到太平洋去吧!
5.争论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耗”
为什么有一些人总是喜欢争论?因为他们要表现自己的优越,要表现自己比别人强,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虚荣。一般来说,争论的目的是想给自己争面子,但是真能如此吗?
不,争论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耗,即使争赢了,也不能给自己挣来面子,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方的怨恨。
你能确定你的观点和想法都是对的吗?如果不能,就不要自不量力与人争论不休。即便你确定自己是对的,也不要用争论去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这并不能让别人口服心服,也不会给自己带来收获。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当你的观点与别人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先想一想争论是否有益于你的生活吧。
卡耐基在人际关系上就有过这样的失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某一天晚上,他在伦敦参加一场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那位健谈的先生又说,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
“他错了,”卡耐基回忆说,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为了表现优越感,卡耐基纠正了他。那位先生的脸色很难看,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我确定如此。”两人各不相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后,争论没有结果,卡耐基的朋友法兰克·葛孟坐在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他俩都同意向他请教。葛孟听了,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下,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那位先生听了,瞄了一眼卡耐基,以示得意。
卡耐基非常恼火,他心想:葛孟不会不知道那句话出自哪里,却故意让我难堪。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没好气的问葛孟:“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是啊,跟别人的冲突对我们有害无益,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争论与一个人的修养有关,当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处于很高的境界和水平的时候,他绝不会再用争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不许争吵”是佩恩·马儿特霍人寿保险公司为其代理人定下的规矩。他认为,同别人争论并不意味着就把别人说服了,说服人同与人争吵毫无相同之处,争吵对改变别人的看法不起任何作用。
我们可以确定,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惭,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您与人争论和提出异议,有时也可取胜,但这是毫无意义的胜利,因为您永远也不能争得您的对手对您的友善态度。”
你更想得到什么?不妨认真地思考一下,是想得到表面的胜利还是别人的同情?要知道,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在与别人争论的过程中,也许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如果为改变一个人的看法,而与对方过分的争势,那么,你所做的努力只是无用功。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无论其修养程度如何,都不可能通过争论把对方说服。
佛祖说,不能以仇解仇,而应以爱消恨。争吵是不能把一些事情弄清楚的,它只能靠接触、和解的愿望和理解对方的真诚心愿,只有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在争论时,少说一句,做出一些让步,就能风平浪静。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主动退让息事宁人,以理智战胜冲动,很快就能把矛盾解决掉。当然,这种修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修炼得来的。
要使不同的意见不致演变为争论,下面的建议或许是对你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