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1.佛本多情

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

南怀瑾的一位老师自己没有儿子,看到自己的朋友生了一个儿子,非常高兴,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南怀瑾看到后说:“老师,您还没有看开啊!”

老师抓住南怀瑾的手说:“你认为我不应该动情?”

“对呀!”南怀瑾理所当然地回答。

老师又问他:“你读过《中庸》没有?你背背看!”

于是,南怀瑾就把《中庸》背了一遍,当他背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老师说:“怎么不背下去?”

南怀瑾回答说:“老师,我已经明白了。”

老师欣慰地笑了笑。

南怀瑾后来回忆说:“背到这里,我已经挨了一棒了。吃棒子,可不是拿棍子在头上敲。下一句:‘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圣人也有情啊!菩萨大慈大悲就是多情人,怎么说是无情?”

南先生在一次讲佛经时说:“‘菩萨’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线的一个总称。佛的出家弟子们,离开人世间妻儿、父母、家庭,这种出家众叫作大比丘众。在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作小乘罗汉的境界。这在中文里叫作自了汉,只管自己,其他一切不管;禅宗则称之谓担板汉,挑一个板子走路,只看到这一面,看不见另一面。”

有一个人是武士出身,他有一身的好武艺,机缘巧合下做了一个地方官的随从。后来,他与地方官的妻子发生了私情,纸包不住火,尽管他们极力隐藏,这件事还是被人发现了。

自卫中,武士失手杀了那位官员,然后就逃走了。因为东躲西藏,没有生活来源,他的生活十分窘困,甚至沦落到以偷盗谋生的地步。他对此深恶痛绝,最后离开了这个地方,去了很远的一个寺庙出家,做了一名僧人。

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他知道某处的悬崖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便决心在悬崖中挖一条隧道,为人们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长年累月,日日不辍。转眼间,30年过去了,这条隧道终于快要挖通了。

这个时候,他杀死的地方官员的儿子找到了他,要报杀父之仇。他平静地对那个年轻人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成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之后,你就可以杀了我。”那个官员的儿子并不是不讲理的人,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地方官的儿子因为十分无聊,就帮他挖掘。后来,地方官的儿子足足帮了他一年,逐渐对三十年如一日挖掘隧道的杀父仇人的坚强意志产生出敬佩之情。

又过了几个月,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这里安全通过。僧人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杀了我吧。”

这时候,地方官的儿子却说:“你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了眼里。可以说,你是我人生中的老师。因为你的善行,我决定不杀你了。”

南怀瑾在讲《圆觉经》时曾说:“菩萨来到人间,并不是因为贪爱,而是为了慈悲众生,为了让众生舍弃贪爱;而菩萨投胎的时候,又假借贪欲的作用而入胎。这话说得多高明,但是,我们说句良心话,难道慈悲不是情吗?慈悲也是情啊!把小我的贪欲扩大了就是慈悲,慈悲乃菩萨之累……菩萨的全称叫菩提萨埵,菩提者觉悟也,萨埵者有情也、多情也,合起来就是觉了悟、得了道的多情人,这就叫菩萨。菩萨是因慈悲而有情。”

古时候,有一位清廉勤政、德行高尚的大官。这位大官年纪大了,就辞官回到了家乡颐养晚年,乡里人都很景仰他、尊敬他。一次,村子里的一个人喝醉了酒,对着辞官老者的门口大声叫骂。老者修养好,对仆人说:“这个人喝了酒才如此,不要计较。”然后就掩门回避。

过了几个月,这个骂人者喝醉了酒和人打架,结果把人打成重伤,最后被判了刑,关进了牢狱。老者知道后,后悔说:“我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啊,没有能够帮助他。假如当初我和他计较,给他点小的教训,让他知道醉酒闹事的害处,受到警戒,或许他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只怪我仅仅想到存心仁厚,不能和人计较,没想到却进一步助长了他的恶习。”

有的时候,心存不恰当的好意,也是会办坏事的。佛说:“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南怀瑾先生对此解释说:“一般学佛的人讲究‘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要善于运用,不当的慈悲容易衍生祸害。”

2.为天下苍生而忙

佛说:“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了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南怀瑾先生在谈到他对佛的理解时曾说:“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复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有一天,一个小沙弥满怀疑虑地去问无名禅师:“禅师,您之前告诉我们说学佛要发心普度众生,那如果那人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已经不能把他当作普通人来看待了,我们还要度他吗?”

禅师并没有立刻回答小沙弥的问题,而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像印章上那样正反颠倒的“我”字。

“这是什么?”禅师指着桌子上那个写反的字问小沙弥。

“这是个‘我’字,只是写反了。”小沙弥恭敬地答道。

“那这是个什么字呢?”禅师又问。

小沙弥答:“一个‘我’字!”

“那这个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禅师追问。

“不算!”小沙弥肯定地回答。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听禅师这么一问,小沙弥立即改口说:“算!”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禅师继续问。

小沙弥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这时,禅师说:“你说它是反写的‘我’字,主要是你心里真正认得‘我’字;如果你原本不认识这个字,你就无法分辨这个字有没有反写。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告诉你这个字就是‘我’字,那么你以后遇到正写的‘我’字时,倒要说写反了!”

“这个字不管是正写还是反写,你都认得它是什么字。”禅师接着说道,“好人是人,坏人同样也是人。最重要不在于人的差别,而在于你要认识人的本性。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要一眼便能看清他的善恶,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明了了,也就不难度化了。”

佛家有句话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南怀瑾先生对此的解释是:“佛倡导教化一切众生,虽然地狱险恶,但是若无人愿下地狱,那么地狱中最应教化的众生谁人来度呢?这个重任,就交给佛自己吧!”

南怀瑾先生认为:“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的要慈悲,对坏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坏人更要教化;天堂的人要度,地狱里的更可怜,更要度。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说要度一切众生。”

盘圭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很多误入迷途的人都因他的感化而获得了新生。

他的一个学生有偷窃的坏毛病,禅师多次教诲,学生都没当回事。后来因为行窃,这个学生被人抓住,面对找上门来的失主,禅师的众学生感到羞愧难当,纷纷要求禅师严惩那个学生。但是盘圭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众学生觉得忍无可忍,为了寺院的名声,他们一致认为要把那个偷窃的学生赶出去。于是众人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圭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他。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谁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了我,我也不能让他离开,他需要我的教诲!”

众学生听后,心中的不满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心中只剩下对禅师的尊敬,而那个偷窃者也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

佛曰: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善恶是法,法非善恶”,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从本性上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心怀天下苍生,时时克制世间名、利、情的袭扰,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勤奋精进追求真理,修得的无穷的智慧以慈悲善良的胸怀普度众生,引导大家脱离人生为名利无休止争斗的苦海……”这就是佛的境界。

3.“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佛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只要我们有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只要我们有一心之慈,万物皆庆。

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齐宣王看见一头牛发抖不忍宰杀,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他的学生丰子恺家中做客,丰子恺忙请他在一把藤椅上就坐。

他却先把藤椅轻轻地摇动了几下,然后才慢慢地坐下去。丰子恺感到十分不解,却也不好意思多问。

可从那以后,法师每次坐下来之前,都要重复相同的动作,都是先轻轻摇动几下藤椅之后才肯坐。丰子恺便忍不住问法师为什么要这样。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两下,再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避走。”

弘一法师在离世四个月之前,已谢绝医药,有条不紊地交代后事。他特意叮嘱妙莲身体火化时,要在周围四角放四只装满水的小碗,以免蚂蚁进去被焚化……

南怀瑾认为,古人说的“妇人之仁”,是要人们的慈悲具大仁大爱,所以才用妇人之仁——看见一滴血就尖声惊叫的“仁”来作反面的衬托。这种慈悲之心不是妇人所特有的,男人也同样可以有。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国国君孟孙有一次带着秦西巴等一帮臣子和侍卫进山打猎。孟孙捉到了一只幼鹿,这只鹿十分俏丽可爱。孟孙非常高兴,就下令让秦西巴先行回宫,把活捉的幼鹿带到皇宫中,赐给皇后玩赏。

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突然发现幼鹿的母亲紧跟其后,不停地哀号。母鹿和幼鹿遥遥相呼,叫声十分凄惨。秦西巴实在不忍心让这一对鹿母鹿子骨肉分离,于是便把幼鹿放了。

孟孙打猎归来,秦西巴对他说自己放走了小鹿,孟孙打猎回来的兴高采烈顿时化为乌有,一怒之下将秦西巴赶出了朝廷。

一年之后,孟孙的儿子,也就是鲁国的太子,到了读书年龄,需要找寻一位教书的老师。在人选的问题上,孟孙犯了难,怎么都找不到一位令他满意的好老师。大臣们向孟孙推荐的人,孟孙都不满意。

这个时候,孟孙突然想起了被自己赶走的秦西巴,立即命人去寻找秦西巴,并把他请回宫来,拜他为太子的老师。

大臣们对孟孙的做法很不理解,忍不住问道:“秦西巴当年自作主张,放走了大王所钟爱的鹿,他是有罪之人,您现在反而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孟孙说:“秦西巴学问出色,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幼鹿尚且如此怜悯,宁可受我责罚也不愿伤害它,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非常放心。”

南怀瑾先生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心理行为上,即使一个最坏的人,都有善意,但并不一定表达在同一件事情上。有时候在另一些事上,这种善意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种善意既不是真正的仁爱,也不是伪善,只是妇人之仁而已。”秦西巴因为不忍看到母鹿和幼鹿骨肉分离,就放走小鹿,这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妇人之仁”,然而,也就是这种妇人之仁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慈悲。俗话说貌由心生,心存善念,我们也会渐渐变得慈眉善目、面貌和蔼。怀一颗慈悲之心,多做善事,我们就能够到达心灵的仙境,就能够触摸善良和美好。

佛家典籍《宝鬘论》中说:“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海涛法师曾说:“学佛修行之可贵,在于常涌慈悲心,视万物与我一体,同体大慈力,同怀大悲心,即使在境界现前时,亦能超脱凡情、俗念,拂逆困厄,而不变道心。”

4.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

佛家有云: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己发自内心的慈悲和关爱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德行和智慧。

当有人问南怀瑾先生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同情弱者,帮助弱者。”

一个老和尚带着个六七岁的小和尚走进一个小饭馆。饭馆的老板布施给他们每人一个饼,他们正准备坐下吃饼时,店里又进来一个人。那人穿着一件破烂的上衣,弓着背,缓慢地走向狼藉的饭桌,寻找残羹剩饭。当他拿起别人吃剩下的东西时,小和尚不解地向老和尚问道:“师父,那人为什么吃别人剩下的饭菜?”

“他饿了,但是没有钱买饭菜。”老和尚小声地告诉小和尚。

“我们能给他一个烧饼吗?”小和尚怜悯地看着那个人。

“他是个有骨气的人,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老和尚摇头道。

小和尚突然拿起手中的饼咬了一小口,然后跑到那人面前,把饼放在他前面的桌子上,又很快跑了回来。那人很惊讶,感激地看着小和尚,拿起那个“吃剩的饼”开始狼吞虎咽。

看到这些,老和尚欣慰地拍了拍小和尚的头。

南怀瑾先生说:“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必讨厌他,要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原谅人家一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当然要助人;自己不对就免谈。”

南怀瑾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眼睛看不见,但还是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针线来,就在那里大声叫,想让哪位同学帮他穿一下针线。但是他的同学,那一班罗汉们,都在打坐入定,没人理他。释迦牟尼这位老师,就自己下来帮他穿好针线,交到他手上,教他怎样缝。这个学生一听到声音,才知道是释迦牟尼。他忙说:‘老师,你怎么亲自来?’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马上给弟子上了一课,说:‘人应该做的,就是这种事,为什么不肯帮助残疾人、穷苦人呢?’”

佛家认为,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也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佛陀怜悯一切众生,以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即是大慈悲心。弱者很多,能帮一个是一个。

5.没钱也一样能布施

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佛法修行的六度。这六个修行原则中,布施是排在第一位的,可见佛教中对于布施的看重。

南怀瑾先生说:“布施必须是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于他人,才会有布施的果报。拿衣服、钱财、医药送给人家,是外布施;把自己的烦恼完全清净掉,是内布施;给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无畏布施。布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须马上实行。比如今年大陆发水灾,我觉得应该布施灾民,就马上做了。用不着等号召起来再做,那已经是来不及了。”

一个人跑到佛祖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倒大霉,这是为什么?”

佛祖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

“可我是一个穷光蛋呀!”

佛祖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六样东西:颜施、言施、心施、眼施、座施、身施。任何人只要有了这六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随形。”

佛经中这样讲述布施的好处:以悲心布施,能远离杀害逼迫;以喜心布施,能远离忧愁苦恼,无所畏惧;以舍心布施,心无挂碍;以清净心布施,得无上智慧。

有一座半山腰上的寺庙,香客很多,来来往往很热闹。香客来寺庙拜佛许愿的同时,都会留下一些钱财作为“香油钱”以供奉佛祖。

这天,来了一个叫花子,他参拜完佛祖之后,向着盛放“香油钱”的匣子走过去,他没有放钱,只是往里面放了一束野花。旁边的小和尚看见了刚要阻止,身旁的另一个和尚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对他说:“这鲜花,也是香油钱。”

小和尚对这话并不是很明白,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到了晚上快要睡觉的时候,他又想起了白天的事,于是就拿着那束鲜花来到师父的房间。师父看着鲜花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没有问小和尚任何话,只是看着野花面露欣赏的微笑。

小和尚刚想要开口问师父,但是看着师父的笑容,他突然了悟了:供佛不一定非要用金钱,一束野花能让人心生愉快,不也是一份虔诚的佛心吗?

南怀瑾先生说:“佛讲有三种人虽然不一定布施自己的财物,但只要有‘净心’,同样也会有施福:第一种,你受委托人之派遣,拿着他的财物去布施。你的发心、动机,出于和那个施主同样的‘净心’,所以你也同样有布施的功德。第二种,自己虽无能力布施,看到别人肯布施,由衷地感到高兴,或也尽己所能,助上一份,这也同样有施福。不是像社会上有些人,看到人家做好事,心存嫉妒,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散布流言蜚语。第三种就是劝人多做布施,同自己拿出东西做布施一样,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报。”

佛家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南怀瑾先生对此的理解是:“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布施。”

有一天,一个忧心忡忡的大财主来到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请教寺庙的住持:“我虽然很有钱,日子很富足,但却感觉不到幸福,我甚至不知道该用这些钱来做什么。大师啊,请您告诉我,我能用金钱买来欢乐和幸福吗?”

住持拿着一面镜子,将财主领到山门前,山下热闹非凡,大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住持问财主:“你看到了什么?”财主说:“我看到很多人,很热闹,他们看起来很快乐。”

住持把手中的镜子放在财主面前,又问他看到了什么。财主说:“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看起来闷闷不乐。”

住持笑着说道:“看着镜子,你只能看见自己;拿掉镜子,没有什么阻拦你的视线,你就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美丽的世界。金钱就好比这一层薄薄的金属镜子,挡住了你的眼睛,更蒙住了你心灵的眼睛,你守着你的金银财宝,就像守着一个封闭的山洞一样。”

大财主得到了启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尽可能去资助那些困难的人,把自己的仁爱和关怀带给他人,得到帮助的人则用无尽的感激和祝福报答他。财主从中得到了欢乐,心情也逐渐变得开朗多了。

南先生告诉我们:“真正纯净的布施,就是要有爱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乐意帮助任何一个人,乃至猫、狗、虫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他认为我们要有慈心,即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要有常心,在理性指导下有恒久的爱心,也就是说,你今天做了好事,帮助了别人,然而他明天还需要帮助,你依然要肯牺牲自我去帮助他;还要有“喜心”,也就是对他人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悦感,同时乐于做好事。

6.乐施还要善施

南怀瑾先生还说:“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做。利人、助人、慈悲,这样不停地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报就会大得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在一条被白雪覆盖的山路上,两个旅行家艰难地向前走着,风雪还在继续,刺骨的寒气不断侵袭着他们,尽管两人没有停下脚步,但还是忍不住哆嗦起来。

忽然,他们看到路上有个老人躺在雪地中。一个旅行家上前试探了一下老人的鼻息,他还活着,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老人一定会被冻死在这雪地中。于是,这位旅行家就对自己的同伴说:“来帮帮忙,我们带他一起走吧!”没想到他的同伴气愤地说:“在这种鬼天气里,我们连自己都顾不好,哪还有功夫顾及他人!”说着便独自离去了。

这位旅行家实在不忍心把一个老人扔在这里不管,只好一个人背着老人继续前行。走着走着,旅行家就开始出汗了,他身上的热气也逐渐温暖了老人冻僵的身体,老人竟然慢慢恢复了知觉,身体也开始热乎起来,两人用彼此的体温互相取暖,居然忘却了寒冷的天气。

“我们终于到了!我们要得救了!”旅行家指着远方的村庄向背上的老人说。

当他们终于到达村口的时候,却看到雪地上有个僵硬的男人。旅行家仔细一看,这不正是自己先行离开的同伴吗?他居然冻死在了距离村子咫尺之遥的地方。

别人有困难,我们能帮就帮,但是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帮他们渡过难关,重拾生活的希望,而不是一味地“愚善”。

民国时候有一位富人,家中世代都读书向佛。这位富人平时乐善好施,乡邻有什么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帮忙帮到底。乡邻们提起他都纷纷翘起大拇指,说他是个万里挑一的大善人,有一副菩萨的好心肠。可是后来有一些对于这个富人的议论,说他救助了一个乞丐,之后就不再管这个乞丐了,显得对他异常冷漠。

有好事者向富人打听这件事情,富人听完他的疑问,叹了口气将原委一一道来。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镇上来了一个乞丐,30岁上下,虽然衣衫褴褛、形容脏污,但是好在身体没什么毛病。听他说他是从邻镇来的,因为家里贫穷,不得已才出来乞讨。

富人听说有这么个人以后,就将这个乞丐请回家中,给他饭吃,乞丐自然感激不尽。富人看他体格还算健壮,问他愿不愿意在他家当一个帮工,赚取吃饭的口粮。可是乞丐却拒绝了,说他就愿意做乞丐。

第二天,乞丐又来到富人的门前讨要吃的,哪里也不去。富人好脾气,仍旧安排家里的佣人给他吃的。一个月之后,乞丐在富人家门口搭了一个草棚,天天等着富人家的人给自己饭吃,人倒是养胖了不少,吃饱喝足就在草棚里瞌睡。

日子久了,富人家的佣人告诉了主人关于这个乞丐的所作所为。于是,富人就来到乞丐栖身的草棚里找他,再次问他愿不愿意找一份工养活自己,乞丐仍旧拒绝了。富人之后就吩咐佣人不要再给这个乞丐免费的饭食。乞丐挨了饿,大声叫嚷富人假善心,这才有了这些流言。

富人说:“我做善事,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困难,他们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我可以拉一把,以后能够过好生活。可是,我助人,并不是养人啊!与其帮助这样不思进取,只等别人发善心的人,我还不如多帮一些贫家孩子读书呢!”

助人,除了要帮助他们解脱困境,还帮扶他们的心灵,这才是“我佛慈悲”的深切含义。南怀瑾先生说:“真正行菩萨道,度了众生,帮助了人家,心里头都不会觉得度了人家。如果有这念头,就已经犯戒了,犯了布施的戒。所以,一个度尽天下众生,救天下苍生的人,心中没有一念自私,没有一点自我崇高。”